真正的戰略高手,都具備邏輯穿透力

我們要做好戰略規劃,不僅僅是掌握戰略規劃的工具,更重要的是,戰略規劃背後是戰略能力。戰略思維既是在戰鬥中培養,又是一個人在戰鬥中能夠成長為將軍的關鍵。

做出一個判斷,我們不需要掌握所有的事實,而是關鍵事實。但「關鍵」又意味著什麼呢?關鍵的背後一定是邏輯,沒有邏輯判斷,我們也無法知道什麼是關鍵。

本文來源華夏基石e洞察(ID:chnstonewx),作者:夏驚鳴。

一、做戰略規劃經常出現什麼問題

我們做戰略規劃時,經常會出現什麼樣的問題?就像做作業,似是而非。盡管戰略分析洋洋灑灑,戰略概念冠冕堂皇,但很多時候就像是做作業一樣,我們對現實、對客戶、對競爭、對未來的趨勢並沒有搞透,自己都說服不了自己,戰略報告就像做作業一樣了,戰略結論似是而非。所以,就出現了戰略猶豫,不能決斷,或者一遇到風吹草動,就缺乏戰略定力,來回變化,或者很多戰略束之高閣,或者戰略規劃是一回事,戰略執行又是另一碼事。這都是因為沒有真正搞透的原因。

二、做作業的背後不是不懂戰略規劃工具,而是缺乏戰略能力

為什麼會似是而非?如何做到不做作業呢?主要不是因為我們沒有掌握工具,其實,工具是很簡單的,比如戰略分析無非PEST分析、競爭分析、客戶分析等等,看幾本書就明白了,但就像我們有了刀譜不見得就是很好的刀客一樣,關鍵還是利用工具背後的戰略能力。比如講,相同的信息不同的人看到時,由於能力不同,會有不同的反應和判斷。舉個例子,在遼沈戰役,林彪和指揮部指戰員一起聽取胡家窩棚戰鬥的匯報數據,當匯報到繳獲短槍與長槍的比例,小車與大車的比例,軍官與士兵的比例時,其他人都沒有什麼感覺,但是林彪一聽就說停住,問大家這反映了什麼,其他人都沒有反應過來,林彪說,黃伯韜的指揮部就在那里。為什麼?因為短槍的比例比其他戰場要高,小車的比例比其他戰場要高,軍官的比例比其他戰場要高,所以他判斷這是指揮部。命令炮火、部隊集中攻擊,果然黃伯韜的指揮部就在那里。通過這個例子說明,我們要做好戰略規劃,不僅僅是掌握戰略規劃的工具,更重要的是,戰略規劃背後是戰略能力。

三、戰略能力的關鍵是要具備戰略思維

那麼如何具備戰略能力呢?戰略能力首要的是具備戰略思維。戰略思維既是在戰鬥中培養,又是一個人在戰鬥中能夠成長為將軍的關鍵。

那麼,戰略思維是什麼?戰略思維其實就是一種基於戰略思考的「本質思維」成功往往是穿透了本質,抓住了本質。要具備這種戰略思維,我總結有三點:第一,關鍵事實思維。坦率講,我們掌握關鍵事實之後,都能夠做出一個判斷,只是我們沒有意識到,就像林彪講短槍與長槍比例,小車與大車比例,軍官與士兵比例,林彪一提,大家會說「對,那確實是指揮部」。只是有的人沒有意識到,有的人意識到了。第二,商業邏輯思維。企業要賺錢,誰給你錢?他給你錢憑什麼?你能提供什麼價值?還有誰也能提供這些價值,那為什麼讓你提供而不是讓其他人?我們能不能提供比別人更好的價值?那麼,我們提供價值要做好哪些事?這是一種商業邏輯,無論什麼花哨的概念和模式,最終還是要回歸到商業的常識。所以那些能夠準確判斷一件事情的,往往是掌握了本質邏輯。第三,回答問題思維。我們在做戰略分析,往往走在路上,忘了方向,方向就是要回答問題。盡管,我們戰略分析都在給出結論,看起來好像是回答了問題,但那是一種做作業式回答問題很多時候,在回答問題時,都沒意識到自己要弄透這些問題。回答問題思維,就是始終將「弄透問題」深植到自己的骨髓,形成一種思維習慣。這樣,才能驅使我們有目的地去弄清哪些事實,弄透事實背後的真正邏輯,那麼,我們才能形成真正的判斷力,我們的結論就不是似是而非,做作業。

(一)關鍵事實思維

我們如何理解關鍵事實?首先,我們來理解什麼是事實。有時候你會說我已經掌握事實了,其實並不一定的,我們通常把觀點和事實混淆。比如說,有人說我們公司職責不清。這是事實還是觀點?這不是事實,這是他的判斷、觀點。事實應該是你們哪些職責不清?你們發生了什麼事?這時候客戶會講,行政部和公關部都有接待這個職責,有一次某客戶副總來我們公司參觀,行政部認為公關部在下面等,公關部認為行政部在下面等,結果客戶在外面等了一個小時,還沒有人來給他開門。這個就是事實。

別人講,我們職責不清,你能真正判斷到底是什麼問題嗎?你能真正判斷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嗎?你能形成真正的解決方案嗎?不可能。我們只有掌握了事實,才能做出正確判斷,才能真正解決問題。而且,企業很多問題都不是看到的那個問題,都是背後的問題產生的,要找到真正的問題,真正的原因,就是要掌握事實。為什麼事後諸葛亮厲害?因為事後,所有的關鍵事實按照結果邏輯地、集中地突出出來了。

很多戰略的成功,都是掌握了正確的關鍵事實。

我給大家講一個案例——樂刻運動開門紅式創業成功。

樂刻運動是一家健身房連鎖公司,於2015年成立,創始人曾是阿里的市場總監,他離職去了美國,後從美國回來後開始創業。健身行業是一個很難做的行業,看起來高大上,很鮮麗,但很少有賺錢的公司,公司老板痛苦、消費者和私人教練也槽點很多。但是樂刻現在有300多家連鎖店,已經做到了全國第一。

為什麼講他是開門紅式創業成功呢?因為他的商業邏輯沒怎麼試錯,一炮而成,這是非常難得的。而且他的做法有些奇怪,比如講,2015年5月他開的第一家店是在一個寫字樓的10樓,我們一般的認識應該是要找個人流旺盛的臨街門面啊,這個地方平常0人流,進電梯居然還要刷卡。開業後的前幾天,寫字樓里彌漫著譏笑聲:「這是哪個互聯網的二傻子在燒錢?」但短短3個月後,這家店做到了盈虧平衡。

為什麼他能開門紅式成功,而且似乎是違反我們旳一般經驗,我認為一個主要原因就是韓偉有個特點——深入實際,掌握關鍵事實。

韓偉在美國時,就把美國所有健身的商業模式都研究透徹了,自己買了很多健身房的卡。回到中國後,為了了解健身行業,他報考健身教練證。在準備創業過程中,韓偉做了深入的調查和研究,你能看到他商業邏輯決策背後都是掌握了關鍵事實。比如,為什麼他第一家店選址放在一個違背常理的寫字樓10樓?因為他經過深入調查研究後,發現一個關鍵事實:顧客最關注的是便捷,走5分鐘就能到。看見沒有,為什麼他選在寫字樓的10樓也能成功,一般的「過客」人流沒有用,有用的是「住客」人流,寫字樓的人夠就行,上下電梯,5分鐘不到,很方便,健身完,開車回家。再比如,消費者和私人教練最大的痛點是什麼?都是推卡,教練痛恨公司讓他們推銷會員卡,消費者也最痛恨教練給他推卡,所以,樂刻不讓教練推卡,那麼,私人教練的收入怎麼辦,私教費大部分給教練就行了。再比如,樂刻運動的健身房沒有淋浴間,我問他這樣消費者願意來麼。他說調研過,首先從科學來講,健身後45分鐘以內是不能洗澡的,否則不利健康;另外,他調研發現,真正在健身房洗澡的顧客大概不到10%,如果樂刻為了留住這10%的人,需要更多的空間,至少要增加1名員工,還要承擔用戶體驗的風險,例如水氣,帶水出來包括洗澡的體驗等等。為了留住10%的人,營業額需要增加40%,才能抵消成本,因此他果斷決定不提供淋浴間。

我講這麼多的核心是什麼?就是掌握關鍵事實。這個不清楚,談的戰略都是空中樓閣。

是不是什麼事實都要掌握,其實不需要,是掌握關鍵的事實。我講講第二個案例——對光伏危機的預判。

2012年去浙江海寧,那是我第一次接觸光伏行業。當時這家企業進入光伏行業,從拍板到賺錢不到12個月。我參觀廠房時,室內是一塵不染,外面還在搭著支架做外牆,這就是老板,就是企業家,有經營思維。看完後,我對對方講了一句話,你們趕快想想你們差異化優勢在哪里,壁壘在哪里,這個行業3年內一定會出問題。當時我們約定好5月份合作,後來一直推遲合作時間,直到後來打電話說合作不了。然後,他問我,夏老師,您是不是和海關很熟。我說不熟。他就很奇怪,說那你怎麼知道光伏行業數據的呢?我說不知道。他說你既然不知道光伏行業數據,你怎麼知道我們這個行業一定會出問題?我當時其實還不知道,光伏行業在2012年直線下跌,這個時候,我才知道。我一聽他問這個問題,我就笑了,回答他我只不過是用常識來思考。然後我問了他四個問題:1、大家是不是都認為光伏行業是朝陽行業?他回答是;2、這個行業以前是不是很賺錢?他回答是;3、你們是不是只有錢,沒有技術、沒有人才,只要有錢,買設備,招人,就大把大把賺錢?他回答是;4、如果是這種情況,那麼會發生什麼?一定會有很多企業往這個行業湧。我說,你們從決策到生產,12個月,我保守可能一個投資周期是1.5年,三年是2個周期,而且以前一定已經投資了好幾個周期,所以我約摸著再過2個周期,這個行業一定會飽和了。然後他在電話里說原來這麼簡單。

通過上面這個例子,我想說的是,做出一個判斷,我們不需要掌握所有的事實,而是關鍵事實。但「關鍵」又意味著什麼呢?關鍵的背後一定是邏輯,沒有邏輯判斷,我們也無法知道什麼是關鍵。大家看看,我上面講的是關鍵事實,但同時也是一種邏輯:大家認為這個行業是朝陽行業,這個行業很賺錢,沒有技術,沒有人才,買了設備,招了人就賺錢,那麼,大家一定會往里面湧,結果就是一定會過剩。

那好,戰略思維需要掌握那些商業邏輯呢?

(二)商業邏輯思維

首先需要講的是,下面我總結的這些思維就是一般戰略理論,沒有新東西,只不過現實中,很多企業恰恰在這些方面摔跟鬥,我把它們以概念的形式突出出來,引起注意而已。

1、未來思維

「以未來定義現在」、「布局」這都是未來思維。

比如講OEM公司其實是很爽的,不需要市場行銷,不需要研發,投資生產就能簡單地賺錢,但大家記得否,一遇經濟波動,訂單沒了,就傻眼了,因為OEM公司沒有市場能力,沒有品牌、沒有管道,有的連產品能力還沒發育出來,只是會生產。很多OEM公司躺在賺錢的現實中很多年,沒有很好地思考未來可能會發生什麼,為什麼,及早布局。而有未來思維的公司及早布局,比如講,有的往下遊產品走,有的發展到ODM、JDM,融入大客戶價值鏈,提升自己的價值和能力。

再比如,為什麼三星等企業很早就開始往東南亞布局?這也是未來思維,我相信是他們預判中國的生產成本會上升。

再比如講,溫氏在大家還沒有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時,果斷投資進行環保改造,並加大養豬業的布局,到國家真抓環保,很多散小養殖戶不能養殖時,正是溫氏養豬業大發展的時候。

企業戰略的持續成功,首要的是未來思維的成功。我們今天做的不錯,未來會有哪些趨勢和變化,那麼,今天我們應該做些什麼?

2、客戶思維/競爭思維

無論什麼商業模式,回到原點,就是要為客戶創造價值——客戶思維,要為客戶更好地創造價值——客戶/競爭思維。戰略可以用模式來表述一個整體圖景,但核心是要從客戶出發,但別人和我大談特談商業模式時,我就是問一下問題。客戶有哪些?有多少?我們的客戶到底是誰?客戶有什麼痛點?客戶關注什麼?我們做什麼解決客戶的痛點和需求?客戶為這些痛點和關注點願意付費嗎?願意付多少?客戶在哪里?客戶是如何做決策的?客戶購買的習慣和場景是什麼?有哪些競爭對手?競爭情況如何?我們的亮點和優勢要在哪里?我們應如何做?……等等。

客戶思維/競爭思維是業務戰略致勝的核心。

3、現實機會思維/路徑思維

現在確實存在很多企業熱衷「模式」,但這些模式就是機會嗎?不一定。所有模式的突破,首先要回答的是我們面臨什麼樣的現實機會為什麼這是一個機會——客戶是誰?他有什麼痛點和需求……;機會如何做到突破——客戶在哪里,如何決策的,購買習慣和場景是什麼……。正如上文所言,當別人給我大談特談他的商業模式時,我就問以上問題。沒有現實機會牽引,沒有第一步現實機會帶來的突破,然後以成功支撐成功,模式怎麼形成,那有什麼模式。

我們對未來趨勢的分析也好,還是琢磨現實的痛點,都是為了回答一個問題——機會。就像樂刻運動的創業成功,就是他把事實研究透了,發現了其中的機會。而我們戰略模式本身的突破,不僅是要回答機會,而且是回答現實的機會。

所謂路徑思維,就是我們見到成功的戰略模式,都是前面已經吃了十個包子形成的。像華為、阿里很成功,我要學習他的模式,一學必死無疑,因為今天這個模式是人家20年的積累,已經吃了20個包子。

很顯然,現實機會思維和路徑思維是一致的現實機會思維是路徑的第一步,是找到現實的突破口。但為什麼還要提出路徑思維呢?我見到太多企業在戰略轉型,進入新業務或新模式時,都是看到了一個所謂的成功模式,以為找到一個先進的模式就能夠獲得成功,然後從模式出發,而不是從現實機會出發——不是從現實客戶痛點或需求、購買或使用出發,而是構建模式,然後結果只有一個——一地雞毛。

很奇怪的是,很多成功的企業都在犯這個錯誤,他們忘記了以前他們成功的業務也是吃了十個包子——商業邏輯試錯,然後突破,然後擴大市場規模、建立市場地位,並不斷提升競爭力和組織能力,是一個成功支撐一個成功,這麼一步一步走過來的。他們也忘記了,只有從現實機會出發,才能形成正循環:機會——投入——回收;而從模式出發,很多年只有投入,而且還不知道未來會怎麼樣。即使流量型互聯網企業也沒有違背這個規律,只不過是要算算流量的投入和流量的價值。

這也是我經常說的很多企業把核心業務、成長業務及未來業務搞錯的情況。核心業務是你的現金流業務。成長業務是盈利邏輯非常清晰,只要集中資源,市場就會迅速擴大。未來業務是看起來有未來,但是商業邏輯沒有被證明,這個時候一定不能用大部隊,要用偵察兵,先偵查是否是有敵軍大部隊(驗證需求市場),當商業邏輯不清楚時,就用大部隊容易出問題,花了幾十個億,可能這個市場不存在,或者這個市場需要一步一步的培育。

在戰略轉型或進入新業務時,切記路徑思維。模式是第十個包子,不要一開始就按照第十個包子去做,而要考慮,第一個包子是什麼。大家想想華為、小米、阿里、騰訊是不是一步一步走過來的?

現實機會思維/路徑思維,是戰略轉型或新業務做到突破的關鍵,若談到所謂的模式,首要的是注重現實機會,而不是模式本身

(三)回答問題思維

其實,上面講了那麼多,關鍵事實、商業邏輯、回答問題這三大思維是一體的。上述的分析,也都在講述回答問題。正如前文所言,為什麼要提出回答問題思維,就是存在很多看起來好像是回答了問題,但那是一種做作業式回答問題很多時候,在回答問題時,自己都沒意識到要弄透這些問題。只有將「弄透這個問題」深植到自己的骨髓,才能驅使我們有目的地去弄清哪些事實,弄透事實背後的真正邏輯,那麼,我們才能形成真正的判斷力,我們的結論就不是似是而非,做作業。

盡管我們很多管理工具幫助我們思考問題,但要樹立回答問題思維,最後一定要脫離工具框架,不要從工具框架出發去回答問題,那些只是分析的底稿,而是要從自己界定的關鍵問題出發回答問題,這些關鍵問題是理論框架和現實結合後,所做的判斷界定。所以,為什麼我們按照很多管理工具去分析,最後都流於似是而非,流於形式,這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四、要不要戰略規劃

要不要戰略規劃,我們需要理解戰略規劃的作用——戰略規劃是一個思考的媒介,溝通的媒介,協同的媒介和復盤的媒介,因此戰略規劃是重要的,但不是戰略規劃內容的機械化和執行機械化,而真正成為企業戰略思考、戰略溝通、戰略協同和戰略動態復盤調整的媒介

下面是一個一般性的戰略規劃的內容(新業務和既定戰略下的動態管理是不同的;業務性質和階段不同,內容也有詳略不同;甚至有時要非常簡單——無非基於一個戰略假設,明確定位、目標、核心競爭力方向,為了做到增長和布局,要幹成哪些事,幹到什麼程度,誰來負責把這幾個問題想透就可以了。關鍵是掌握關鍵事實,想透!)。

戰略復盤。戰略復盤的維度有:我們去年業績情況什麼樣。我們要與規劃對比,行業對比。做目標偏差分析,關鍵任務偏差分析,新機會偏差分析。最後做戰略復盤總結,總結非常重要,將看似雲里霧里的東西,把真正的、關鍵性、本質性的結論總結出來,這是充分理解和正確判斷的基礎。

戰略假設。就是戰略分析。關鍵趨勢分析,未來會發生什麼。行業分析,整個行業的空間和格局是什麼樣。競爭分析,我們主要的競爭對手是怎麼玩的,預估他們未來會怎麼做,他們的缺點在哪里。客戶分析,客戶有哪些?客戶是誰?痛點是什麼,需求是什麼,關注點是什麼……。最後做戰略假設總結,並作出判斷——增長機會在哪里,從戰略分析中得出的其他主要戰略命題及其結論。

這一部分是關鍵的關鍵,是其他部分的基礎。

戰略綱領。戰略定位、戰略願景、目標、階段性目標,核心競爭力,關鍵策略。形成公司戰略地圖,明確做到戰略目標的邏輯,公司關鍵績效指標與目標值。

戰略部署,從公司價值鏈出發,對各領域的關鍵目標和任務進行部署。

五、平衡計分卡的問題出在哪里?

最後簡單點點平衡計分卡的問題。

戰略管理有個核心工具是平衡計分卡,其中平衡計分卡的核心是戰略地圖,他既連接了戰略也連接了目標分解。

但似乎最近批評平衡計分卡、KPI等聲音很多,OKR開始風行起來。這些工具細微的差別確實存在精妙之處,比如,OKR鼓勵創新、改進和效果導向,但其實這些背後邏輯都是一致的,都是目標管理工具,都是一種思維,戰略地圖你也可以看成是一個公司OKR。只不過我們把它做錯了。

那麼,戰略地圖之所以出問題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呢?還是出在「做作業」上,被工具駕馭,而不是駕馭工具。對戰略地圖,我總結以下6點。

1、搞清楚戰略是做好戰略地圖的前提,很多公司做戰略地圖時, 把公司戰略放在了一邊。公司戰略是戰略地圖的輸入。

2、整個戰略地圖要反映公司戰略,同一個公司,你理解的戰略不同,那麼戰略地圖一定不同戰略地圖要能夠讀出公司戰略

3、所謂「前置指標、後置指標」這些概念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戰略地圖「財務——市場/客戶(原來是客戶)——經營——能力(原來是學習與成長)」的本質邏輯:我們要做到什麼經營成果(財務),要做到這些成果我們要攻下那些山頭(市場/客戶),要攻下這些山頭,我們要做好那些事(經營),要做好這些事,我們要提升那些能力(能力)。

4、很多人對經營這一欄不太理解到底是什麼東西,我的定義是主價值鏈或按照策略進行排開,理解了這一點,你就知道怎麼界定這部分內容了。能力(學習與成長)是關鍵輔價值鏈,包括人才、機制和系統三部分。

5、戰略地圖里面的目標(比如「降低採購成本」)是某一領域基於戰略應著重提升的關鍵因素。

6、最後,戰略地圖要讀出戰略,讀出現實需要改進的關鍵問題,讀出如何做到戰略目標的邏輯。

把握以上幾個本質,戰略地圖就可以隨便畫了。

最後,以我對戰略本質理解的三句話作為結語,戰略主要回答三個問題:

1、增長點在哪里——這是發展戰略,業務選擇的問題;

2、如何做到增長——這是業務戰略/競爭戰略的問題;

3、如何將增長的責任分解下去——這是戰略解碼與管理的問題。

最後,更重要的是,以上判斷是基於什麼樣的戰略假設(關鍵事實)!

版權說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版權歸原創者所有,部分圖片源自網路,未能核實歸屬,不為商業用途。若標錯或侵權,請與我們聯繫。

職暢之友 誠意推薦

如有侵權 請聯繫後台刪除

分享到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

 


不知道如何找適合的對象?歡迎加官方LINE → Line ID:@shesay
戀愛小秘書免費一對一諮詢!
✔追蹤我的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datenami
✔追蹤我的TikTok:https://www.tiktok.com/@datnami

 

配對成功的關鍵:參加實體交友活動

erose主題派對與戀愛小秘書創辦人娜米表示:「透過各種有趣的實體活動,不僅能親眼真實見到異性,也能在活動進行中讓大家很輕鬆自然的認識彼此、聊天互動,能更快速的找到適合的對象。」

結合大數據用心篩選 + 客製化條件配對

戀愛小秘書團隊已經成功替4000位以上的未婚男女配對成功,這個驚人成果背後的秘密在於「高度客製化服務」,跟每位客戶深度訪談,瞭解客戶真正的特質及需求,從「契合度」提高速配率。

訪談結果結合專屬的人格分析測驗與數據配對分析,精緻化的操作,締造高速配率!

除此之外,戀愛小秘書團隊還會定期追蹤客戶的後續狀況,目的是希望協助客戶發展長期且穩定的伴侶關係。

實名認證防造假!隱私保護最安心!

採用「實名認證」的制度,不僅是把關顧客的身份,避免已婚人士或動機不單純者的加入,更對客戶資料嚴格保密,讓客戶們能在安全且有隱私的狀況下認識另一半。

多元有趣的主題活動,豐富你的社交生活

戀愛小秘書團隊每個月都會規劃豐富多元的實體活動,從戶外踏青、娛樂遊戲、手作、料理課程到桌遊活動,希望客戶們能從歡樂的氣氛中認識彼此。

透過實體活動讓大家先有初步的接觸,然後再為會員們做「客製化」的約會安排。

另外針對想提升自身魅力的客戶,也有投資理財、形象穿搭等講座可供選擇。

追求脫單,先勇敢跨出你的第一步

許多單身者為了心中理想的對象條件,在還沒認識新朋友時,就先限制了自己。建議以認識新朋友的心態,積極參與活動,並適當的設限,才能真正為自己帶來戀愛的機會!勇敢跨出第一步吧!

♡ 現在就和戀愛小秘書娜米聊聊吧Line ID:@shesay

♡ 追蹤娜米的臉書粉絲團

她來報好康

 

SheSay 專注在 兩性、愛情等領域
建立專屬女生觀點的品牌形象
堅持「在第一時間掌握男女的時事議題」
將時下最流行的話題網羅、呈現。

馬上測算你的戀愛密碼

戀愛小秘書-娜米

單身很久?一直被分手?
從生日就看出你的戀愛疑難雜症!
娜米的戀愛數字密碼來幫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