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曉璃
寫在前面的話:
在2018年接近尾聲的時候,天王劉德華給歌迷們帶來了一次不小的震撼。
在自己2018年巡回演唱會上,他和歌迷打趣說:「我都老了,你們還沒老啊!」
就在兩天前,唱到第14場、到第三首歌《如果有一天》的時候,他突然失聲,不得不現場終止演唱會。
劉德華站在半空中,淚流滿面。
他對著上萬觀眾,不斷抹淚,不停道歉,深深鞠躬。
在他的身上,我更是看到了——
兩個字,專業;
四個字,專業精神。
如果若干年前的劉德華做過職業測評,結果大約會讓他失望,那就是,或許,他並不是一個在唱歌或表演上特別有天賦的人。
在當年的演藝圈里,論表演天賦,梁朝偉、張國榮首屈一指;
在當年的歌壇里,論唱歌及創作天賦,他比不過黃家駒、譚詠麟、張學友這些人。
拿唱歌為例。
曾經有文章提及過——
「當年他想嘗試唱歌,但常被人說‘沒那個天賦’。
譚詠麟曾經對他說:「你要唱歌,就得付出比我更多的努力。」
香港「音樂教父」戴思聰曾告訴他:「你不會成為第一名,但我相信你是個好學生。」
(比起譚詠麟和張學友,劉德華的天賦並不占優勢)
他跟著戴思聰學習,一點點磨練自己的音準,一遍遍挖掘自己的特色。
他寫歌詞,被作詞大師黃沾公開罵「狗屁不通」,這一罵就是三年;
……」
那時候的劉德華本人,像極了後來他的那首歌名——
笨小孩。
但就是這樣一位「笨小孩」,這些年靠著自己傻傻的努力、付出及堅持,一步步走到了「天王」的位置,並且也讓無數聽眾和觀眾感受到了他的認真、執著、勤奮,以及堅毅。
這樣的人,常常無往不勝。
什麼是聰明,什麼是笨?
在很多人的頭腦中,「聰明」意味著毫不費力就能學好一樣東西,「笨」意味著怎麼努力也不可能學好一樣東西。
這是人們對於「聰明」和「笨」的最大誤解。
在心理學領域,「聰明」和「笨」的主要區別在於——
你需要做多少練習才能學會一樣新的本領和經驗?
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個「蚯蚓走迷宮」的實驗:
進行實驗時,在迷宮的一臂上安上電極,另一臂是潮濕的暗室,暗室里有食物。
如果蚯蚓走錯路,就會遭到電擊。
實驗發現,最「聰明」的蚯蚓只要三次就能走出迷宮得到食物;
最「笨」的蚯蚓需要兩百多次才能走出迷宮得到食物。
實驗結果表明,無論是「笨」還是「聰明」,最終都是可以學習到新的經驗和能力的,差別就在於,這期間的練習次數。
這就是「勤能補拙」、「笨鳥先飛」的原理所在。
這個發現無疑是令人振奮的,也就意味著,即便我不聰明,我天資不高,我依然可以通過增強練習的方式,去學會新的本領和能力,而不是「無可救藥」,人生從此灰暗。
什麼是「專業」?
和我們大學時學的專業知識不同,它指的是我們做一件事情的時候,能做到怎樣的程度?
如果滿分100分,
80分以上就能成為「專業」;
90分以上就能評上「傑出」。
而天賦是什麼?
是成為第一名的不可或缺的要素。
也就是說,在95-100分這個高手區間,才談得上拼天賦。
這就好比,擁有演藝天賦的張國榮通過勤奮和努力,能夠做到業內頂尖水平;資質一般的劉德華通過勤奮努力,能做到中上等水平。
而在多數職業中,能達到中上等水平的,就已經能稱得上「專業」了。
也就意味著,能做到「專業」,就足以在某個領域立足。
而這種專業,最終更像是一種精神,是一種認真對待每一份選擇的精神,唯有這種精神,才是我們普通人在自己的領域中獲得一定成績的重要保證。
真正的「專業」需要哪些素養?
一是能吃苦。
劉德華就是很好的典範。
在拍戲的時候,劉德華的努力程度,用「拼命」這個詞形容並不為過。
在拍攝《夏日福星》時,劉德華不慎摔傷,休息了兩個禮拜又重返劇組,堅持不用替身,並克服心理陰影,親自上場。
在拍《投名狀》的時候,他的手指被鐵鏈圈住,當時他根本無暇顧及,等這場戲結束之後,才發現自己的小拇指骨折,直到現在還是彎曲狀態。
到現在,受傷的小拇指還是彎曲狀態 / 《天王的商業神話》
二是決心。
我做職業規劃以來,擅長根據來訪者特點挖掘對方的潛藏優勢,但我也會告訴對方,潛能是一顆種子,它需要適合的土壤才可以生根發芽,這個土壤中最關鍵的就是兩個因素,一是決心,二是努力。
當我們職業規劃師給來訪者提供較為適合TA的職業建議時,並不見得這位來訪者開局就一定會很順利,相反,很多人的開局可能是個低谷:
TA需要沖破世俗阻力,甚至需要對抗家庭壓力,但只要能夠突破這些阻礙,並且付出堅實的努力,就能往好的方向發展,並且你堅持的越久,越能收獲到不錯的成績。
三是耐心。
在努力和回報之間,有個規律叫「J曲線效應」,也被稱為「滯後效應」。
這是美國國際政治專家伊恩·布雷默博士在研究了很多國家從落後走向繁榮的過程之後,發現的一個規律:
當一個國家走上一條適合自己發展的正確道路的時候,在剛開始的階段,反而會走一段下坡路,比如出現經濟變得更差,社會秩序混亂等現象。
但如果堅持走下去,一旦突破瓶頸,就開始往好的方向發展,並且隨著時間的延長,效果會越來越好,整個過程的走勢就像一條「J形曲線」。
因此,他把這個規律叫做「J曲線效應」,或者「滯後效應」。
這個規律放到個人成長或職業發展當中,也同樣適用。
所以,在看不見回報和希望的時候,請再給自己多一點點時間。
從劉德華身上,以及大量的咨詢案例基礎上,我總結出,一個人從普通到優秀,再從優秀變得專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比起選擇本身,更重要的是怎麼做。
做出選擇之後,是否認真對待,是拉開人與人差距的重要原因。
說到底,選擇本身沒有對錯之分,要緊的是選擇了之後該怎麼做?
你是選擇持續積累,還是選擇蜻蜓點水,產生的結果自然不同。
其次,時間和環境,也是你選擇的結果。
你可以選擇在年輕時恣意享受,把困難埋在自己四十歲上下最脆弱的時候,等到那個時候遇到職業危機,是很苦惱也很無力的事情;
你也可以選擇把最大的困難放在體力精力巔峰的青年時期,在年輕時吃夠了苦,四十歲上下的中年對你而言就會是一個「豐收季」。
比如,同樣作業務,你是選擇在辦公室吹暖氣打打電話吹吹牛,還是選擇去外面頂著寒風見客戶,這一切,最終會累積起來,引導你走向應有的未來。
還有,任何成長都是螺旋上升的。
所謂「螺旋上升」,就是在每個階段都有低谷和高潮,但從整體來看,只要大方向不變,依然呈上升狀態。
可惜的是,很多人在遇到半途中的「低谷」時,往往選擇放棄,導致一切清空重來,這是最冒險的行為。
你看劉德華嘗試很多,從電影到唱歌,到後來成立自己的電影公司,他都是圍繞著自己熟悉的領域進行探索,絕對不涉足演藝圈之外的領域,這就使得他過去的積累都能成為下一次起航的根基。
從我的咨詢經驗來看,一般來說問題發生了,躲是躲不開的,很多人都指望靠跳槽解決。
如此一來,他們的職業生涯動輒每每回到起點,讓人扼腕嘆息。
你必須相信,90%的情況下,你所在的公司並沒有那麼爛,你認為不錯的公司也沒有那麼好。
就像圍城里說的,「城里的人拼命想沖出來,而城外的人拼命想沖進去。」
每個公司都有每個公司的問題,沒有問題的公司是不存在的,換個環境你都不知道會碰到什麼問題。
與其如此,不如就在當下把問題解決掉。
很多問題當你真的想要去解決的時候,或許並沒有那麼難。
有的時候你覺得問題無法解決,事實上,那只是「你覺得」。
最後說說專業。
正如有句話說的那樣,資本靠的就是積累,這種積累包括人際關係,經驗,人脈,口碑……
如果常常更換行業,代表幾年的積累付之東流,一切從頭開始,如果換了兩次行業,35歲的時候大概只有5年以下的積累,而一個沒有換過行業的人至少有了10年的積累,誰會占優勢?
看看劉德華,從1981年出道至今,始終沒有懈怠過,足足37年。
什麼是專業?
如果你能在一個領域兢兢業業累積30年之久,你不專業,天理難容!
「你要做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了。不準情緒化,不準偷偷想念,不準回頭看。去過自己另外的生活。」——村上春樹。
作者簡介:趙曉璃,資深職業生涯規劃師,國家心理咨詢師,職場作家。著有以職業咨詢案例分析為素材的職場暢銷書《停止盲目努力:你的人生需要再設計》,成為職業規劃領域為數不多的咨詢實戰及個人發展實用書籍。2018年職業規劃及工作方法乾貨類新書《從極簡到極致:在擅長的領域做一個厲害的人》已在當當、亞馬遜、京東等平台全面發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