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角度看上海。
從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各拉丹冬峰西南側發源,長江由西向東,蜿蜒曲折,一路奔流,匯入東海。作為長江的入海口,長江「門戶」的上海現在有了些許新模樣:看外灘江景不一定要去人潮擁擠的黃埔;曾以重工業名揚天下的寶山正在進行轉型蛻變。
圖為吳淞口國際郵輪港。
中新社 張亨偉 攝
在 新髮展理念之下,上海寶山正由以往鋼鐵製造為主的傳統工業區向郵輪經濟特色的現代化濱江新區轉變。
圖為吳淞口國際郵輪港。
中新社 張亨偉 攝
圖為吳淞口國際郵輪港旁停泊的郵輪。
中新社 張亨偉 攝
近幾年,郵輪產業活力不斷,寶山區積極參與郵輪修造,著力引進郵輪總部型企業,打造「吳淞口」郵輪服務品牌,初步形成上中下遊各有重點的郵輪產業鏈。
圖為吳淞口國際郵輪港旁停泊的郵輪。
中新社 夏賓 攝
長航的客貨滾裝碼頭成為亞洲第一、世界前四的郵輪樞紐港——吳淞口國際郵輪港,而它也正成為寶山一張嶄新的「世界級名片」。
圖為吳淞口國際郵輪港旁停泊的郵輪。
中新社 夏賓 攝
吳淞口國際郵輪港自2011年10月開港以來,累計接靠郵輪1800多艘次、出入境遊客突破1000萬人次。今年1-7月共計靠泊229艘次,接待出入境旅客159.32萬人次。
圖為吳淞口國際郵輪港旁停泊的郵輪。
中新社 夏賓 攝
圖為從位於北外灘的白玉蘭廣場眺望浦東。
中新社 夏賓 攝
作為長江最後一條重要支流的黃浦江,其45公里岸線到2017年年底已基本做到貫通開放,而這條世界一流的卓越水岸真正做到了「還江於民」。
圖為從位於北外灘的白玉蘭廣場眺望浦東。
中新社 夏賓 攝
圖為從位於北外灘的白玉蘭廣場眺望黃浦江。
中新社 夏賓 攝
圖為從位於北外灘的白玉蘭廣場眺望浦東。
中新社 夏賓 攝
曾經幹散貨碼頭林立、只見尾氣不見綠的北外灘濱江區域經過了15年的黃浦江虹口段綜合整治和開發建設,現如今虹口濱江段已新建和改建濱江綠化13.7萬平方米,濱江開放總面積達到30萬平方米。至此,北外灘從生產岸線變成了居民的「綠色花園」。
圖為從位於北外灘的白玉蘭廣場眺望浦東。
中新社 夏賓 攝
圖為從北外灘眺望浦東。
中新社 夏賓 攝
為了真正做到「還江於民」,虹口花了不少力氣,將原來的生產岸線轉型為生活岸線:海鷗飯店旁原本的經營場所全部拆除改造為觀景平台,置陽段原本封閉的遊船碼頭也經改造後向公眾開放,濱江沿線各單位讓出了更多的空間來建設公共設施和健身觀光步道。
圖為位於北外灘的建投書局。
中新社 夏賓 攝
圖為中國首家以增材製造(3D列印)和三維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
中新社 張亨偉 攝
圖為中國首家以增材製造(3D列印)和三維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
中新社 張亨偉 攝
寶山的華麗升級,有「浪花」,也有「文藝之花」和「科技之花」,曾以重工業名揚天下,如今正成為現代化濱江新城區。
圖為中國首家以增材製造(3D列印)和三維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
中新社 張亨偉 攝
圖為中國首家以增材製造(3D列印)和三維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
中新社 張亨偉 攝
位於入海口畔的3D列印博物館是中國首家以增材製造(3D列印)和三維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館中收藏了數千件3D列印技術應用成果,以及各式互動體驗設施,吸引青少年們探索體驗。
圖為中國首家以增材製造(3D列印)和三維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
中新社 張亨偉 攝
圖為中國首家以增材製造(3D列印)和三維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
中新社 張亨偉 攝
▼
推薦閱讀
點擊圖片閱讀|畫說長江 | 南京,不止有座「爭氣橋」
編輯:張文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