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發現一南宋土坑墓,不是皇室每件陪葬品都是國寶,連棺材釘子都是純金的

貴州省遵義市新浦鎮有一個面積不大的楊家湖,2014年5月,政府準備把這里改造成一個水庫,但因為蓄水會導致周邊很多地方被淹沒,所以要在開工之前對這里進行勘探,以免對尚未發掘的文物造成損害。

在考古隊員勘察的過程中,還真發現了一個小型墓葬,從外面看起來是一個很普通的土坑墓,專家們原本以為這只是個平民墓,沒有多少考古價值。但在隨後的挖掘過程中,一具棺材的出土,卻徹底改變了專家們的看法,並決定對墓地進行深入挖掘和完善保護。

這具棺材之所以會產生這麼大的影響,關鍵就在於釘棺材蓋的釘子,這些釘子都是純金制成,如果是一座普通的平民墓,是絕對不會有黃金這樣奢華的東西的。考古人員繼續向下挖掘,隨後又出土了40多件金銀器和玉器,還有一個60多公分寬的鎏金雙魚銀洗。

後來,專家們又從中發現了刀劍一類的文物,所以他們推測,墓主人身份十分顯赫,很可能是當時的貴族或者職位較高的官員。之所以陵墓看起來非常普通,很可能是墓主人為了防范盜墓者,讓他們以為墓中沒有什麼值錢東西。不過要想確定墓主人的身份,還得再尋找其他線索,因為墓中並沒有發現墓志銘。

而在專家們深入挖掘後發現,這座墓穴面積非常大,而且陪葬品數量也非常多,每一件都是非常珍貴的寶貝。整個墓葬分為左右兩室,左室為男性墓葬,右室為女性墓葬,而在右室中還發現了一個銀燭台,上面刻著「乙卯田都統司公用」的字樣,這也是所有文物中唯一帶有文字的。

專家由此推測,右室中的女性為田氏,死於南宋寶祐三年,而播州第14世土司楊價的妻子正是田氏,而且去世時間也能對上,所以斷定這就是楊價和妻子的夫妻合葬墓。在田氏的墓室中還發現了梅瓶和金盤等器物,棺床下還有一個圓形陶制的陪葬窯坑。

考古專家介紹,楊價生前是播州安撫使,曾多次擊退進犯的外族士兵,因表現突出,深受皇帝重視。楊價去世後,朝廷為他賜廟「忠顯」,並追封他為「威靈英烈侯」。而他的陵墓也是南宋皇帝破例按照皇家標準修建的,之所以會形成土坑墓,因為陵墓就建造在楊家湖旁邊,長年累月受到的侵蝕作用,所以楊價墓提前坍塌了。

[do_widget id=yuzo_widget-4] [do_widget id=yuzo_widget-9] 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