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了不起的行銷 | 遊戲論壇

steam越來越不是唯一。

最近,一款名為《了不起的修仙模擬器》的遊戲被輿論推到了國內獨立遊戲圈子的風口浪尖之上。

這款以修仙為題材的國產Roguelike遊戲作品,一經問世就慘遭玩家們的唾罵。首日發行時,steam的好評率僅為45%,wegame好評率也僅僅是50%。

怎麼和說好的不一樣?怎麼那麼像《環世界》?開發者到底有沒有抄襲?

買了遊戲的玩家們感覺自己被深深的欺騙了,一系列的疑問狂風暴雨般砸向了這個三人團體。更令製作者始料未及的是,在12日凌晨,網上各個地方同時出現「關於了不起的修仙模擬器非法盜用源代碼」的帖子。逼得開發者只好在當日晚9點發表《腦殼疼…》的聲明,為大家梳理事件,並且報警求助。

這似乎又是一個國產獨立遊戲慘遭破解的血淋淋的案例。

可實際上,網路上的輿論並沒有一邊倒的支持《了不起的修仙模擬器》開發者,相反,事件仍然朝著和開發組預期不一樣的方向發展。在微博下的評論雖然有支持開發者的,但更多的還是繼續懟開發者。

一場「了不起」的大行銷

為什麼《了不起的修仙模擬器》如今口碑這麼差?明明同樣是國產獨立遊戲,為什麼和《太吾繪卷》相反,成了一個目前失敗的例子。

就原因來看,多半是《了不起的修仙模擬器》行銷搞得太好,但是質量並沒有跟的上去。

在這里,我們將《了不起的修仙模擬器》和《太吾繪卷》進行比較。

和《太吾繪卷》相反,早在發售很久之前,《了不起的修仙模擬器》就展開了自己的行銷好戲。

為了公平起見,在這里截取了兩個遊戲發售兩周前的百度資訊。

《太吾繪卷》資訊時間集中於6月份,其內容是關於遊戲一些內容要素的。起原因在於6月24日的時候,製作方在NGA上放了一波KEY。當然,那些04和08年的推斷為引擎故障。

《了不起的修仙模擬器》就一樣了,其資訊時間集中於11和12月份,內容是:遊戲正式發售時間是哪號,遊戲定價是什麼……很有國產遊戲的行銷風格。

這兩者清晰滿滿的對比折射出了兩者的發售戰略的不同:前者是默默的在steam上發售,能賣多少看口碑,看運氣。後者則是要把遊戲的聲勢搞得越大越好,知道的人越多越好,賣多少有一半得看行銷。

同樣的,則是二者在廣告的投放上。在《太吾繪卷》發售的時候,你是在國內看不到它的官方廣告的,有的是各大媒體自己去採訪這個爆款遊戲寫出來的稿子和一些吸引人眼球的KEY。而《了不起的修仙模擬器》則不一樣,在發售的時候,在國內wegame上有著大量的宣傳廣告,搞起預售絕對不含糊。

如果說,《太吾繪卷》走的路線是:遊戲質量過硬——玩家口口相傳——steam爆款——媒體轟動報導——玩家紛紛關注——媒體進一步報導

那《了不起的修仙模擬器》則是:製作方放出大量廣告——媒體進行報導——玩家紛紛關注——遊戲上架——和預期差距過大,抄襲受到詬病

可以說,《了不起的修仙模擬器》導演了一場了不起的情懷行銷,三人團隊、獨立遊戲、修仙力作、國產單機、資金有限……一切看起來和《太吾繪卷》都那麼相似,只可惜,結果並不一樣。

質量不合行銷是硬傷

當然,即便有著行銷,也大可不必對此進行指責,《了不起的修仙模擬器》口碑並不理想的關鍵因素在於遊戲本身的質量和行銷所構建出來的預想並不能讓人滿意,更別說是說不清道不明的抄襲問題。

質量和行銷不匹配的問題由來已久,不單單是《了不起的修仙模擬器》,在國內外很多知名廠商開發的遊戲中都有可能碰到。

舉個例子,前些日子被玩家唾棄的《Artifact》就是很好的例子。在還未發售之時,這款V社五年磨一劍,打著Dota2名號的遊戲讓業界著實矚目,當時還有媒體認為這款遊戲理論上可以完全抗衡《爐石傳說》,成為卡牌界的里程碑。就在千呼萬喚始出來之後,這款遊戲撲街了。

這種情況並非個例,而且實屬常見。在前期宣傳的越厲害,越吊玩家的胃口,質量跟不上的話摔得會越慘。

《了不起的修仙模擬器》也是一樣,官方的宣傳是這樣的:

遊戲製作人廖秋鑰最近接受採訪時說,「我們希望展現的是一個更加符合大家心中修仙世界形象的世界,更多的參考的是一些經典的小說,比如《蜀山劍俠傳》這種為當代仙俠故事做世界觀闡述的書籍,因為我們希望我們的遊戲是可以自圓其說,也是更加符合大家的認知的。」

看到這樣的宣傳,是不是感覺可以好好的體驗一把凡人修仙的夢?感覺要面對的是一款開放世界,3A大作,古香古色的傳統文化?

但在想剁手前,請看一下玩家的一些評價:

總結起來如下:這款遊戲依然處在測試階段,完成程度不高,很多設計的部分沒有設計到位。雖說叫做修仙,但是只是有一個皮,修仙飛升了就真的飛升了,其中沒有什麼特點的劇情,也沒有什麼動人的神話故事,只能靠玩家們來腦補自己的故事。

抄襲風波並不是關鍵

即便不會陷入抄襲風波,這款遊戲也依然不會有太大的起色。正如前面所言,實際質量和宣傳差距太大是硬傷,抄襲風波只是更多是讓起到雪上加霜的作用。

到底《了不起的修仙模擬器》有沒有抄襲《環世界》,從代碼上講,暫時還不清楚,目前沒有有力的證據證明其代碼就是抄襲了《環世界》的代碼。

但是,其玩法上有沒有借鑒,這是毋庸置疑的。借鑒和抄襲本身就是兩個不一樣的概念,舉個例子,《英雄聯盟》和《Dota2》都是MOBA遊戲,我們就能單純的認為前者在抄襲後者嘛?顯然不能。同樣的,《絕地求生》風靡世界,包括《戰地5》等很多遊戲也都順勢推出了吃雞模式,那麼《戰地5》就抄襲了《絕地求生》?肯定不能這麼認為。

就這點來說,抄襲風波並不是遊戲目前落得這個慘狀的原因。至少不會由太多人因為《英雄聯盟》借鑒dota就放棄玩《英雄聯盟》一樣。正如前面所言,遊戲在行銷的時候太高調了,質量卻沒有趕上,這才是根本。

可以說,《了不起的修仙模擬器》失敗在了不起的行銷上。

-END-

相關推薦

鬥魚虎牙年度盛典:一場不相上下的爭鋒|遊戲論壇

你所不知道的電競市場,《神武3》這樣做回合制電競|遊戲論壇

[do_widget id=yuzo_widget-4] [do_widget id=yuzo_widget-9] 職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