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尋求放鬆而去旅遊
結果大家都懂
為什麼旅遊比幹活還累
文/徐賁
本文首發於總第884期《中國新聞周刊》
最近,我有一位朋友參加美國「深度黃石-大巨環-大峽谷西緣-優勝美地14天遊」,每個人的費用是1718美元,合人民幣約1萬元。這位朋友開始時興致頗高,最後連連抱怨是疲於奔命,發誓以後再不跟團出國旅遊了。
今天,旅遊,尤其是出國旅遊,已經成為國內中產階級幸福生活的一個指標,旅遊的緊張、匆忙和辛苦可以說是中產階級的一種幸福的煩惱。人總是要日子過好了,手上有了閒錢,這才有可能出去旅遊嘛。
自古以來,人類便有旅行,而旅行從來就是非常辛苦的事情。英語中的travel一詞來自古法語travail,意思是工作,也有辛苦、辛勞的意思。中古英語traveilen 的意思是折磨、勞力、努力、旅程。西蒙·溫徹斯特在《最佳旅行者故事》(The Best Travelers’ Tales 2004)中說,「旅行」和「苦難」這兩個詞都有更古老的詞源,就是一種叫tripalium的羅馬酷刑工具(用三根削尖的棍子戳進人的身體),這令人聯想到古代旅行的極端困難和痛苦。今天,除了探險家們的危險旅行,恐怕很少有人會有這樣的聯想了。
我們今天所說的「旅遊」是一個不同於「旅行」的概念,在西語中兩者的詞源完全不同。旅遊者(tourist)這個詞是1772年才出現的,而旅遊業(tourism)一詞的使用則是1811年之後的事情,詞源可以追溯到古老的拉丁詞tornare(一種用來畫圓的工具,後來有了劃圈、巡回和四處轉悠的意思)。
旅遊是19世紀隨著現代交通和旅館業而發展出來的概念,指的是為尋找樂趣或享受悠閒時光而旅行。旅遊是為了遊樂,而不是為了什麼別的目的。古代的商人走南闖北、官員走馬上任、學子出外趕考,都是為了某個目的而不得不趕路跋涉之人。老話說,行船走馬三分險。道路漫長,又沒有方便的交通工具,不是非出外不可,誰願意去找這個麻煩?
在中國,旅遊成為一個流行的說法還是不太久的事情。在這之前,人們只知道「旅行」而不識「旅遊」。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旅行被叫做「出差」,無論是購買車船票還是住旅館,都需要有單位開具的身份、目的介紹信。1960年代有那麼一段時間,成千上萬的學生外出「大串聯」,算是有了他們人生中第一次的旅行機會。一直到1980年代,國人的旅行基本上都是為了出差,是去「辦正事」。遊山玩水、休閒度假等等,是不被當作正事的。在出差的地方走走看看,回家時帶上一些當地的土特產,都是順便的事情,不是旅行的目的,所以稱不上是旅遊。
今天,在不同形式的旅遊中,口碑最差的恐怕就是旅行社組織的包吃、包住、包玩,為旅遊景點和商店拉客的那種包團旅遊了,這種旅遊主要是用低廉的價格來吸引顧客。這種一條龍的商業化旅遊模式是英國人托馬斯·庫克1840年代發明的,他建立了第一個現代意義上的旅遊公司,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旅行社,通過對交通、住宿、貨幣兌換等多方面的商業整合,把旅遊變成了一種可以出售的產品。開始的時候,那只是一種旅遊產品的銷售方式,還不具有今天這種普遍的大眾消費意義。通過多方整合的商業運作和各種降低成本的手段,旅行社把組團旅遊變成了一種大眾消費的廉價商品。
這種商品就像是現代工廠流水線上組裝的產品一樣,高效快速地被成批生產出來。這是它價格低廉的根本保證。現代人的機器化生活匆忙、緊張、壓力山大,因此更需要借助無需自己費力安排的旅遊來鬆弛繃緊的神經和疲憊的身體。
但是,這樣的旅遊恰恰又正是機器化快節奏的產物,借助這種機器化旅遊來逃避機器化生活,猶如喝鹽水來止渴。所以難怪許多人覺得,本來為了尋求放鬆而去旅遊,結果卻比幹活還累。
作者:徐賁,美國加州聖瑪利學院教授
值班編輯:俞楊
▼
推薦閱讀
華為員工在「重點國家」波蘭被捕
郭德綱的第二個「小嶽嶽」:我的天哪!
2億租客新困擾:個稅抵扣幾十塊,房租上漲幾百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