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是錢的問題,這樣的團隊我真的待夠了!

作者:蔡不蔡

來源:世界經理人

在不在乎,裝不出來

對工作,你可以不在乎,但是一定有人在乎。就算你演技再好,在不在乎,是裝不出來的。

一個在麥肯錫工作多年的老員工,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幾年前,公司決定在某地地鐵投放廣告,簽約後卻發現現場效果比遠程圖差很多。老員工坦言自己天性猶豫,因為檔期已定,如果修改,未必可行。可是這時候一個90後斬釘截鐵地說「一定要改!我去說!可以商量的!來得及!」

廣告投放,沒人敢預先斷言哪個位置就一定好或者不好,況且決定和簽約的都是幾層之上的主管,這時候即便不改,也談不上工作失誤。

事實上這個90後並沒打算在這間公司長期發展,他早就說過自己過兩年要繼續深造,可是真正做事的人,總是希望把事情做得好一點,再好一點。所以90後的做法是,堅信修改的必要性、並且馬上行動。

在許多人看來給自己找麻煩的事情,卻是一些人的堅持與執著,既然做了、就要做好。後來,老員工把這件事寫進了推薦信里,而90後拿下了伯克利、LBS等諸多名校的offer。

的確,沒有硬性指標的工作,選擇做的更好一點,往往是做事的人,自己和自己的較量。面對工作的諸多細節,選擇「麻煩自己多一點」還是「得過且過」,真的很能反映一個人的態度,在不在乎,根本就裝不出來。

說一個故事。

有一次,兄弟部門的主管和我哥部門主管協商後,決定合作完成一個項目。由於我哥主管出差,兄弟部門的主管就把大家叫過去,介紹了一下項目背景,準備分配工作。

大概是本著尊重意願的原則,這位兄弟部門的主管把任務分成幾個分量差不多的小塊之後,請大家自行認領,於是奇葩的一幕出現了。

由於時間衝突,兩位主管安排了我哥其他工作,所以這個「自行認領」的部分,他是不需要參與的,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在兄弟部門主管問了5次「你們誰領第一個?」之後,也沒有任何一個同事說話。

我哥當時驚訝極了,心想這是怎麼了,大家幹嘛都不說話,領個任務而已,幹嘛不領啊?!又過了兩分鐘,我哥部門一同事悠悠地說「這事我們主管知道嗎?」赤裸裸地反問。

我哥說,這是他剛工作那會最難忘的一次會議,因為場面實在太尷尬了。其實這件事周會的時候就說過了,不知道這位同事是沒注意聽還是怎麼回事,而且即便事先沒注意,這會主管介紹了這麼久也該清楚了。

「你如果有疑問,我現在給你總監打電話,我們現場求證一下」,兄弟部門的主管說,雙方陷入僵持。

後來沉默太久,兄弟部門的主管分配了任務,這件事情才算結束。同事們之所以不出聲,主要是因為不想承擔責任,不想做更多的事,而且即便得罪了其他部門,也表現出各種不在乎。

再後來,兄弟部門有什麼項目都會盡量繞開我哥那個部門,主管還覺得奇怪,可是一直都沒有人告訴他,自己部門曾經這樣對待過人家的主管。

在那個團隊待了2年後,我哥就離開了。我記得他當時說,「他們一個個無所謂的,我看這輩子也就這樣了,他們不在乎,可是我在乎。」

不在乎,這三個字,殺傷力巨大。

不在乎同事眼里的靠譜程度,不在乎主管心里的認可程度,不在乎工作成果的優秀程度。畢業時候的意氣風發,幾年後的人云亦云,當初萬事「肯定有辦法的」態度,變成了「都行,也不錯」的虛偽敷衍。

老油條們這樣,於是日復一日你也學會了,潛規則是做得多也未必拿的多,所以你也開始嘗試變著花樣地偷懶、耍小聰明。

可是這樣真的會帶來輕鬆自在嗎?真正讓人空虛和恍惚的,難道不是時間過去卻毫無長進、垂垂老矣卻一事無成嗎?

反觀自己,對待工作,當初那份執著和堅持還在嗎?你還在在乎嗎?

你無所謂的樣子,真的讓我火大

工作前三年,大家說的更多的離職理由是,學不到東西、錢太少、打雜打夠了。後來又過了三年,再聽到的理由更多的是,錢太少、事太多、辦公室政治。

最近一次,朋友是這麼說的:「真不是錢的問題,這樣的團隊我真的待夠了。」

事情是這樣。我的這個朋友最近負責了一場論壇,她從頭跟到尾,雖說是努力了,可是到現場的人數比她預計的要少,她覺得挺失敗的。

當初邀請嘉賓的時候真的費了不少力,而且嘉賓的演講內容都準備得很充分,可是現場只是座位基本滿了,這並不能讓她滿意,她覺得很對不起遠道而來的嘉賓。

事實上,同期舉行的還有幾場論壇,那幾場簡直沒法說,演講嘉賓面對的幾乎都是相當冷清的觀眾席,而最讓她反感的是,相關的負責同事,一個個表現出麻木不仁的樣子,毫不關心台上嘉賓的感受,也絲毫沒有歉疚的意思。

「難怪都說我那場成功呢,和他們比當然成功了,我要是嘉賓,下次肯定不來了。你想想啊,準備得那麼好,下面就幾個人,要是你,永遠都不想參加這樣的活動了吧?就這種情況,他們都不想辦法動起來,我看著都尷尬,恨不得找群演,他們還‘無所謂啊、很正常啊’的樣子,受不了。」

職場上是這樣的,有些人工作久了,本事沒長進,老油條的賴皮樣卻越來越多,踢不動、叫不動,裝聾作啞、得過且過、草草了事就是他們的日常,就像我朋友的那些同事,她說一起推進項目的時候,真是覺得心累。

團隊?工作幾年後,我們開始不再把自己看作單一個體,不再把從自我出發的單線原因當做做出某個決定的理由。團隊、文化和價值觀,我們越來越在乎這些,也是因為這樣,我們不得不承認,很多時候「我是否努力」並不會影響團隊,尤其那個團隊里的人個個懶散、人人麻木。

明明你心里謀劃了各種方案,準備大幹一場,結果你周圍就是「差不多得了」的樣子,對你的積極上進還表現出一種時刻準備翻白眼的表情,你無法以一己之力改變整個團隊習以為常的懶散,你也完全無法認同周圍人理直氣壯的「不在乎」,而且特別怕自己哪一天被溫水煮青蛙。

著名心理學家David R. Hawkins分析了各類情感的能量等級,而「冷淡」穩坐最負面、傷身情感前三之列。

我特別認同這項成果,因為當我對自己的工作生活冷淡麻木的時候,行屍走肉的感覺才真的讓我覺得空虛和困乏。比起想問題想到頭疼,漠不關心,是我最討厭自己的樣子。

同樣的,我理解朋友的想法,團隊里充斥著各種「不在乎」,她當然覺得難受。

作為可以並肩作戰的隊友,大家被分到一個部門,為一致的目標努力,能共事的基礎是能力基本相當。結果,我想做得更好,你卻應付差事,你不在乎的樣子真的讓我火大,這讓我產生自我懷疑,甚至懷疑評價機制。

但無論如何,我只想說,對工作不夠敬畏的人,職場也會用相同的方式回應你。

牛人們的共同點就是比你更在乎

這是我最近看到的最實在的一條朋友圈:「很多時候,我們只看到別人的榮光,卻忽略了別人為之付出的努力。」

因為某個採訪任務,我和環球資源的銷售P做了一次對接,打算去走訪她的一個客戶。正逢展會之際,加了微信後,就看到了這條朋友圈。

大致總結如下:

1.電子展展會的最後一天,其他公司忙著撤展的時候,參展商R公司仍舊以專業的態度接待每一個客戶,員工精神飽滿、展位環境整潔。相比之下,個別急於撤展,把企業畫冊、樣品像垃圾一樣滿地扔的公司,R更注重團隊和企業形象。這或許就是R 公司這兩年發展迅速的原因。

2. 一些行業(比如手機配件行業)競爭激烈、門檻低、商品價值低,但仍然有公司可以做到上市,不找借口、不設限、向優秀團隊學習,才能打造品牌,真正的品牌靠團隊的執行力。

3.想與優秀同行,或許獲取優質客戶,自己必須優秀。怎麼做呢?

首先,作為團隊leader要以身作則,用行動帶動團隊,主動出擊、而非坐以待斃。比如當展會最後一天下午,許多人放棄尋找合作的時候,我仍然拿回了5張名片,其中一張是潛在大客戶;

第二,團隊員工要努力給老板、客戶和自己更多的期待值,發展自身核心競爭力;

第三,找到自己的優勢,時刻反思是否已經100%全力以赴。

我之所以覺得這條朋友圈值得分享,是因為它不僅僅表達情緒、傳遞價值觀、富有情懷,而且具體到一個個生動的實力,講方法,講反思。

碎片化的時代太容易讓人產生焦慮,而最可怕的是,現象之後卻沒有深思,焦慮之後卻沒有行動,最後除了打擊情緒,沒有任何實在幫助或者自我提升。而我欣賞的,一直都是那些深度思考後的行動派,能給自己加壓,能看到競爭,不怕挫敗,又能迅速行動的人。

這些人有個共同點就是,他們非常在乎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因為在乎,才會時刻打開雷達,吸收各方信息,吐故納新;因為在乎,就能洞察別人看不到的好壞高低,而且在觀察之後,找到原因和規律,總結歸納;還是因為在乎,他們總想做的好一點、再好一點,所以無論溫故知新、馳馬試劍,抑或臥薪嘗膽,都總能在別人的做法里反觀自己,在自己的行動里體會別人的高深,然後再日復一日的積累里,變成仰望的對象。

前面提到的麥肯錫的例子,在那篇文章里,作者說,「所謂的能力問題,全都是態度問題。」這一點我特別讚同,當你對一項工作足夠在乎的時候,就會發現,本質就那些,想透並全力去做,都不會太差。

最後,願你仍在乎,願你還期待。

訂閱方法

①全國各地任何一個郵局(所)均可辦理訂閱手續(每年10月中旬即開始辦理下年度訂閱手續)。

②郵局訂閱不便者,可直接匯款至我社發行部郵購訂閱(不另加郵寄費)。

③直接通過微信公眾號訂閱,底端「訂閱合作」➜「掃碼訂閱」➜掃描二維碼支付(訂閱全年288元)➜留下備註信息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紫竹院南路17號企業管理雜誌社郵編:100048電話:010-68467871

郵發代號:2-650

國際標準大16開本,128頁,全年12期

定價:24元/期288元/年

感 謝 關 註 | 喜 歡 請 點 讚 ↘

分享到Facebook

 


不知道如何找適合的對象?歡迎加官方LINE → Line ID:@shesay
戀愛小秘書免費一對一諮詢!
✔追蹤我的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datenami
✔追蹤我的TikTok:https://www.tiktok.com/@datnami

 

配對成功的關鍵:參加實體交友活動

erose主題派對與戀愛小秘書創辦人娜米表示:「透過各種有趣的實體活動,不僅能親眼真實見到異性,也能在活動進行中讓大家很輕鬆自然的認識彼此、聊天互動,能更快速的找到適合的對象。」

結合大數據用心篩選 + 客製化條件配對

戀愛小秘書團隊已經成功替4000位以上的未婚男女配對成功,這個驚人成果背後的秘密在於「高度客製化服務」,跟每位客戶深度訪談,瞭解客戶真正的特質及需求,從「契合度」提高速配率。

訪談結果結合專屬的人格分析測驗與數據配對分析,精緻化的操作,締造高速配率!

除此之外,戀愛小秘書團隊還會定期追蹤客戶的後續狀況,目的是希望協助客戶發展長期且穩定的伴侶關係。

實名認證防造假!隱私保護最安心!

採用「實名認證」的制度,不僅是把關顧客的身份,避免已婚人士或動機不單純者的加入,更對客戶資料嚴格保密,讓客戶們能在安全且有隱私的狀況下認識另一半。

多元有趣的主題活動,豐富你的社交生活

戀愛小秘書團隊每個月都會規劃豐富多元的實體活動,從戶外踏青、娛樂遊戲、手作、料理課程到桌遊活動,希望客戶們能從歡樂的氣氛中認識彼此。

透過實體活動讓大家先有初步的接觸,然後再為會員們做「客製化」的約會安排。

另外針對想提升自身魅力的客戶,也有投資理財、形象穿搭等講座可供選擇。

追求脫單,先勇敢跨出你的第一步

許多單身者為了心中理想的對象條件,在還沒認識新朋友時,就先限制了自己。建議以認識新朋友的心態,積極參與活動,並適當的設限,才能真正為自己帶來戀愛的機會!勇敢跨出第一步吧!

♡ 現在就和戀愛小秘書娜米聊聊吧Line ID:@shesay

♡ 追蹤娜米的臉書粉絲團

她來報好康

 

SheSay 專注在 兩性、愛情等領域
建立專屬女生觀點的品牌形象
堅持「在第一時間掌握男女的時事議題」
將時下最流行的話題網羅、呈現。

馬上測算你的戀愛密碼

戀愛小秘書-娜米

單身很久?一直被分手?
從生日就看出你的戀愛疑難雜症!
娜米的戀愛數字密碼來幫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