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2018年11月底,阿里完成了一年一度的組織架構調整,同年12月,CEO張勇在阿里青年幹部培訓營上,談了自己對阿里組織架構升級,以及用人的思考。
這也是「傳承計劃」宣布後,張勇首次在內部談組織管理。在阿里內網,這篇講話獲得了高點擊。
張勇說:「主管者有一些基因是天生的,但是大量訓練是可以後天培養的,不然我也不可能從一個會計做成一個CEO。只要每個人有學習能力,有悟性,願意思考,都有可能。」
一個會計能做到CEO,除了後天的大量訓練之後,還需要擁有怎樣的能力?希望張勇的這篇談話,能帶給你啟發。
口 述:張勇 阿里巴巴集團CEO
編 輯:楊軒
來 源:36氪(ID:wow36kr)
必須進行自上而下的組織設計
今天,只有在相對純粹的用戶領域的產品,才有可能完成自下而上的突破。
但在任何商業設計的模式創新上面,在0到0.5,0到1的基礎上,最後完成從1到100,必須進行組織設計。只有在用戶產品側,存在很多可能,我們要進行自下而上的創新。
但在其它領域,非常重要的一點,從0到1要進行自下而上的創新。沒有0到1的創新,那就是富二代創業。
歷史上發生過很多這樣的例子,我們有個非常前沿的想法,覺得是未來的方向。但不是堅信這個方向的人去做,我們只是安排了一個團隊去做,到底是他信還是那個做的團隊信。
今天趁這個機會,希望大家提醒自己,提醒你們的團隊和周圍的同事,真正完成一個創造性的工作,僅靠一個數字化的KPI肯定是不行的。
我知道大家都關心KPI,我們團隊也有KPI。大家都說結果導向、KPI導向,KPI導向本身沒有問題,數字本身也是無罪的。
關鍵是我們的心態,我們到底是為了去做到一個數字,做到一個DAU,一個轉化率,一個裝機率,還是給我們的客戶創造價值,這是每個人都要去想的。
我們很容易在一個具體的事情上想目標。比如有同學會說,我今年的KPI是DAU,我的目標是GMV,我們不惜一切代價搞到這個數字。
但我們忘掉了這個數字背後的本源,為什麼要設這麼一個東西。組織要把它串起來講,在整個目標設計上講。
第一,今年我為集團找了哪幾個人,記住關鍵詞是「找」,不是「招」。
第二,今年我為集團養了哪幾個新業務,或者說開辟了哪幾個新賽道。
也許今年還很不起眼,還沒法跟阿里巴巴、淘寶比,但可以看看有沒有在雞窩里開始孵幾只小雞。
我們必須為未來準備新一代的主管者,為未來準備新業務。
過年是自我總結的時間。
我就琢磨,去年我幹了一些什麼,忙忙碌碌的,又是雙11。還要想想,現在集團還需要哪方面的人,還有哪些重要賽道是空的,數萬億級別的賽道還是有很多的。
關鍵這些賽道如何能在經濟體里融為一體,形成一個真正的業務矩陣,而不是幾個獨立的山頭。
排版| 葉開甫主編| 葉正新圖片| 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