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死磕一件事,幹出2家上市公司,他還順便讀了博士

看標題想必你就知道,今天我們講述的是位不折不扣的大咖。

60後,技術出身,大學教師,92年南下創業,在一個行業泡了40年,不僅創建兩家上市公司,還把學習當成一種生活方式,攻下了管理學博士學位。

盡管他是行業和同鄉會公認的大腕,但是他說:自己骨子里還是個教師。「沒想過的事一乾便成,想乾的事反而苦等時機。」

他是佛山歐神諾陶瓷創始人、正和島島鄰鮑傑軍。他一手創辦的歐神諾,如今是行業最具競爭力的企業之一,年產能超1億㎡,產品出口60多個國家。

下文是他親述的創業故事。

口述:鮑傑軍 歐神諾陶瓷創始人 正和島島鄰

採訪:葉正新

來源:正和島(ID:zhenghedao)

從1978年上大學算起,到現在算入行四十年。

說實話,剛開始並不喜歡這行。上學的時候,戴著校徽出門都想把它摘掉,覺得學校太小,又是學陶瓷的,天天跟泥巴打交道。直到今天真正去熱愛它。

這些年我讀了一些書,讀碩士、博士,又做了兩家上市公司,腦袋里裝滿了戰略性的思考,現在做「歸然書院」(面向中小企業老板的公益培訓組織),等於是從企業家變回教師了。

從0到1,創建兩家上市公司

1978年,機緣巧合我到了景德鎮陶瓷學院(景德鎮陶瓷大學前身),讀陶瓷機械設計——可能全球只有這里才有的專業,畢業後留校做了十年老師。

1992年,我帶學生到廣東佛山一帶實習,目力所及是川流不息的車水馬龍,一派熱鬧的景象,和景德鎮反差特別大。那時剛好碰到鄧小平南巡,我還在街頭的櫥窗里看到相關的報導。

我們有很多校友在佛山,短短一兩天聊下來,我決定:過來!然後到郵電局打電話給我太太,沒想到她竟然一口就答應了。那時我們才剛剛分了新房,馬上就要評副教授了,但還是決定到外面闖一闖。

就這樣,匆匆就過來上班了,沒有深思熟慮和預謀。

可是好景不長,過來3個月後我發現,這邊的環境雖然開放,但有的地方還比較保守。對待我們這樣的外地人,他們可能會用你的技術,利益上可能不一定考慮到。

當時就想著去「炒更」(粵語,做副業的意思)。那時,「星期天工程師」已經熱火朝天。後來又和大學同學等一起從「炒更」到開始了創業,做陶瓷裝備。記得是在佛山火車站旁邊,租了一間100多平米的房子,條件簡陋,在樓道里做飯,吃飯就蹲在地上。

中國陶瓷雖然厲害,但是當年的製造裝備(包括磨邊、拋光、壓機等)都是進口。我的專業是陶瓷機械設計,同時還輔修了陶瓷工藝,動手能力比較強,我們從磨邊機國產化開始,到拋光機,終於在1998年製造出了中國第一台全自動液壓壓磚機,等於是攻下了建陶裝備國產化的最後一座堡壘。那時候,我們在行業里差不多就算當老大了。

直到2002年(科達機電)上市之後,發生了一件誰也沒想到的事。

科達的大股東覺得企業太大,超過他的心理承受能力,所以把科達分拆成了幾個公司。作為二股東的我,就來了歐神諾,成為它的大股東。

以前,我把企業當成一手養大的兒子,看得比自己生命還重要。創業最艱苦的時候,整天不歸家,太太埋怨我沒時間陪她。當時確實是這樣,當你全身心投入一件事,哪里還有時間考慮其他的?

由於某種機緣,大家分開之後,科達還像我兒子一樣嗎?其實它和我沒關係了。之後我把科達的股票清倉,再沒有買過它一股。而今天,歐神諾已從最初的一個試驗工廠,長成了年銷量近一億平米的建陶企業。

企業小的時候,就像我們的孩子,需要被照顧;企業長大之後像個戀人,互相依靠;再到以後,企業就變成了我們的父母,反過來照顧我們。

所以,隨著年齡大了,我漸漸退出一線經營,最後也只作為公司(歐神諾)創始人、股東存在。

管理,責權利要統一

管理的核心,我一直強調「責權利」——責任、權力、利益,一定要高度統一,並隨時調整。

打個比方,很多人做企業是這樣的:我叫你當總裁,但重大決策自己要管,財務和人事也管。試想一下,如果這些東西都控制不住,付款時老板娘說沒錢,採購時小舅子不配合,讓他怎麼去經營呢?

那怎麼辦?你給他責任的同時,一定要給他相應的權力,然後分享合適的利益給他:物質和精神方面的都給他。我從創業到現在,從沒管過採購和財務,我的薪水都是別人發。

為什麼淡出一線之後,我很少去公司上班。這時候對你(總裁)業績的考核,才是真正的責權利統一。如果我整天待在公司,下面的人聽我的,不聽他的,他怎麼管?所以,我跟總裁說:要自己培養人,我不可能「隔代培養」。我隔代指定的人,你不喜歡怎麼辦?他一天到晚看我臉色,不看你臉色,你怎麼指揮得動。

所以,管理的核心在於責權利統一,人的需求變了之後,再及時調整。這個時候,經營者做起事可能就比較順利。

當然,人的需求都在變。沒做好,人會變;做好了,人也會變。物質需求的分享機制容易建立,就如同梁山泊好漢一樣「大塊吃肉,大碗喝酒」,但是有些需求具有排他性,比如名譽、地位、決策權(拍板權)等等。

職業經理人往往幹了五年、十年就想離開,覺得再幹下去沒有意思,想找更高的待遇,更大的舞台。你今年高興給他1000萬(年薪),明年呢?後年呢?總不能少於1000萬。哪一年他不幹了,你又得重新回去經營。

這時候怎麼辦?物質需求屬於零和關係,而精神需求的某些部分是可以共享的,比如企業成功之後的榮譽感。

你必須讓他成為股東,甚至重要的股東,讓他覺得企業是自己的事業平台,然後一棒一棒往下接。2007年歐神諾第一次出現虧損,也是通過不斷換人、調整,到2008年馬上扭轉,一路慢慢走到今天。

以前我在(科達)集團,2001年回到歐神諾,主要精力都放在培養人上面。畢竟企業不是靠一個人,而是靠大家合作。別人能做的,自己就別做了,不斷培養人替代自己。

有人擔心:你把我替代了,我沒事幹就該走了,對吧?不是的。當你能培養人替代自己,你肯定是在往上走的,你的境界會完全不一樣。

當然,找人也看緣分,你想得到不一定做得到。國家有國運,企業也是一樣。就像二代傳承問題,你的孩子行,這個企業才行;如果不行呢?那就是不行。

我跟我的總裁說過最重的一句話是:「企業做垮了,我也不回去!你別指望我。」

經營,從產能轉向經營

企業家是什麼?他除了能為企業賦能,還能給行業賦能。

老板一不小心,整個企業就會垮掉。你不能做行業的蛀蟲。有些老板小富即安,賺到錢之後不知道怎麼花,左弄右弄又回到老位置上。

做企業二十多年,包括做科達、歐神諾,我們一直靠技術創新、靠一幫志同道合的人合作一件事,而不是靠所謂的社會資源、政府資源。

產品和技術創新是我們的長項,但不止於此。當你的企業做大了,更重要的可能是理念和模式創新。經營企業二十多年,歐神諾品牌經歷了最初的瓷磚產品,到空間配套,再到倡導生活方式。2000年初,我們提出「陶瓷時裝化」,發現一種趨勢,就像我們穿衣服,不止是標準的成衣,我們可以給你做全身的定制,給消費者的是整個空間的感覺。

以前強調的是產品、產能,現在不是了,已經提升到所謂的「綜合經營能力」。2006年左右,我們碰到一個瓶頸:企業雖然不斷在創新,但卻沒辦法增長。為什麼會發生這種變化?

首先是品牌。

以前生意好做時,你只要產能跟得上,沒那麼多花招就賣得出去。現在產品遍地都是,看的是你的品牌。

由於政策要求,現在房地產商大量在做精裝房,為了顯出樓盤「高檔」,馬桶用科勒、TOTO等等外國品牌。結果國產品牌的銷量受到了嚴重的衝擊,其實這些外國品牌的成本和國產的沒太大區別。這是一個很沉痛的現實。

所謂的高端、中端、低端,實際上取決於你對消費群體的定位,說白了,你想為哪一群人服務?每個品牌都有自己特定的消費群體,一個品牌不可能滿足所有人。比如,派克筆曾經為了切入中檔消費市場,推出了模仿日本風格的多功能筆,結果幾乎喪失了在高端市場的固有份額。

當我們把展廳從三星級提到五星級之後,你會發現,很多顧客看看就走了。

我們的經銷商當時很恐慌,問我:「為什麼顧客不敢進來?」

我說:「不敢進來的,都不是我們的客戶。」

結果,大概40%的客戶進了我們的展廳,不看產品他就決定要買,覺得這個氛圍是他要的。

品牌消費是一個心理體驗的過程。其實,A貨和名牌包的水平已經真假難辨了,為什麼你一旦用過13000塊的品牌背包,再也不會買300塊的A貨呢?因為它的情感價值已經遠遠超過了功能價值。

這背後是人的需求層次,我們做企業要能滿足客戶更高的需求,這樣企業的價值才會越來越大。同樣一平米的瓷磚,你可以賣幾十塊,也可以賣幾百塊甚至上千塊。

第二是你的管道。

歐神諾之所以還在上升通道,因為我們的管道還有拓展空間,產能還需要不斷補充。一家企業憑什麼增長?關鍵要看你的管道,有沒有增長空間,當你把管道的潛力挖盡之後,你就要去找別的增長方式。

第三是你的服務能力。

全國有幾百上千個(合作)樓盤,你的物流配送、跟單、結算、對帳、庫存,這一套系統能不能跟上。比如跟房地產商合作,你有沒有錢墊付;跟供應商合作,有沒有現款現貨的能力。

大企業不等於主流企業

四十年來,眼見中國建陶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今天又站在一個拐點上。

過去一年,陶瓷企業的日子並不好過:受房地產調控和中美貿易關係影響,陶瓷企業整體虧損面15%,一邊是利潤、產量在不斷下降,一邊是負債和庫存不斷積壓。瓷磚和衛浴行業更是遭到斷崖式下跌。

拐點來了意味著什麼?我特別提出,大企業不等於「主流企業」。主流企業幹什麼?它能不斷創新,引領行業發展。每個行業都需要幾個主流企業,帶領整個行業往前走,而不是割據一方悶聲發大財。

否則,做房地產的人不願意做實業,做投資的人又覺得做房地產都是「搬磚」的。做投資,二三十人管理上百億資產,意味著什麼?一旦得到太多,就不願踏實幹那些「苦活兒」。

企業大到一定規模的時候,它的社會屬性越來越大。最近,有個經濟學家批評電商公司把中國經濟給毀了,他的話雖然刺耳,但是值得反思。你產品做得越來越低端,越來越便宜,這樣整個社會總價值就低了。比如做瓷磚,不管你是高端還是低端,消耗的社會資源(原料、設備、人工等)其實差不多。

我不希望我們的企業做得越大越好,我們需要真正熱愛這個行業,一步步往前走,做一些引領行業發展的事。這個過程遭遇過瀕死時刻,也有分分合合,你可能要妥協,有舍有得。

對我來說,讀書人的傲骨也是存在的,做企業一直堅守「市場導向」而不是「市長導向」,不去做資源型企業,某種意義上是對自己的一種保護。我們失去了一些資源,但反過來想,你得到太容易,對企業也許是一種損害。

企業的成功都是有階段性的,今天的成功不代表明天還一定會成功。

排版|姍姍 審校|夏昆 主編|葉正新

過去、現在以及未來,我們一直致力於發掘中國值得信賴的企業家。

何謂值得信賴?判斷的標尺只有一個:堅持價值觀驅動,堅持價值創造。

這些有正念、有本事、有趣的企業家,在正和島上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島鄰。

自此而後,和對的人在一起!

分享到Facebook

 


不知道如何找適合的對象?歡迎加官方LINE → Line ID:@shesay
戀愛小秘書免費一對一諮詢!
✔追蹤我的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datenami
✔追蹤我的TikTok:https://www.tiktok.com/@datnami

 

配對成功的關鍵:參加實體交友活動

erose主題派對與戀愛小秘書創辦人娜米表示:「透過各種有趣的實體活動,不僅能親眼真實見到異性,也能在活動進行中讓大家很輕鬆自然的認識彼此、聊天互動,能更快速的找到適合的對象。」

結合大數據用心篩選 + 客製化條件配對

戀愛小秘書團隊已經成功替4000位以上的未婚男女配對成功,這個驚人成果背後的秘密在於「高度客製化服務」,跟每位客戶深度訪談,瞭解客戶真正的特質及需求,從「契合度」提高速配率。

訪談結果結合專屬的人格分析測驗與數據配對分析,精緻化的操作,締造高速配率!

除此之外,戀愛小秘書團隊還會定期追蹤客戶的後續狀況,目的是希望協助客戶發展長期且穩定的伴侶關係。

實名認證防造假!隱私保護最安心!

採用「實名認證」的制度,不僅是把關顧客的身份,避免已婚人士或動機不單純者的加入,更對客戶資料嚴格保密,讓客戶們能在安全且有隱私的狀況下認識另一半。

多元有趣的主題活動,豐富你的社交生活

戀愛小秘書團隊每個月都會規劃豐富多元的實體活動,從戶外踏青、娛樂遊戲、手作、料理課程到桌遊活動,希望客戶們能從歡樂的氣氛中認識彼此。

透過實體活動讓大家先有初步的接觸,然後再為會員們做「客製化」的約會安排。

另外針對想提升自身魅力的客戶,也有投資理財、形象穿搭等講座可供選擇。

追求脫單,先勇敢跨出你的第一步

許多單身者為了心中理想的對象條件,在還沒認識新朋友時,就先限制了自己。建議以認識新朋友的心態,積極參與活動,並適當的設限,才能真正為自己帶來戀愛的機會!勇敢跨出第一步吧!

♡ 現在就和戀愛小秘書娜米聊聊吧Line ID:@shesay

♡ 追蹤娜米的臉書粉絲團

她來報好康

 

SheSay 專注在 兩性、愛情等領域
建立專屬女生觀點的品牌形象
堅持「在第一時間掌握男女的時事議題」
將時下最流行的話題網羅、呈現。

馬上測算你的戀愛密碼

戀愛小秘書-娜米

單身很久?一直被分手?
從生日就看出你的戀愛疑難雜症!
娜米的戀愛數字密碼來幫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