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吳昕痛哭的35歲:為何高起點的職場人,同樣難逃中年危機?

讓吳昕痛哭的35歲:為何高起點的職場人,同樣難逃中年危機?

文|趙曉璃

寫在前面的話:

最近這段時間,芒果台一檔節目《我家那閨女》,讓35歲的吳昕再次引發人們的關注。

1983年出生的她,面對未來既恐慌又迷茫,在鏡頭前,表現得很容易情緒崩潰,經常痛哭。

從業12年以來,吳昕的職場處境確實很尷尬。

她曾經被譽為「中國命最好的主持人。」

大連外國語大學外語系畢業的她,進入娛樂圈是她自己的選擇;並且幸運的是,很快她就順利地簽下了湖南衛視,與何炅、謝娜、李維嘉、杜海濤等人同台主持節目。

但她始終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在綜藝節目中,何炅負責帶動全場,謝娜負責搞氣氛,維嘉負責吐槽冷笑話,唯獨吳昕,成為了一個「可有可無」的存在。

如果描述她的處境,最恰當的一句話大約是——

「前不如謝娜有特點,後面有一批新的沈夢辰在追趕。」

有人說,吳昕那種又喪、又迷茫、又痛苦的樣子,是真實的;

而迫切渴望改變,同時又在自怨自艾中難以自拔的樣子,也是真的。

讓吳昕痛哭的35歲:為何高起點的職場人,同樣難逃中年危機?

事實上,吳昕面臨的職場困境,像極了這一類的職場人——

起點高、資源好、一開始走的也挺順,但過了很久才發現自己不行,甚至遲遲找不到自己的優勢和特點。

對於很多類似於「吳昕」的職場人而言,到底是如何走到的今天?

以及未來到底要怎樣突破,才能重拾自信,找到屬於自己的路?

本文將結合過往的咨詢案例進行呈現,為保護當事人隱私,文中出現的案例進行了文學加工處理,請讀者重點關注問題本身及背後的解決思路,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讓吳昕痛哭的35歲:為何高起點的職場人,同樣難逃中年危機?

一、

對有些人而言,壓力是動力之源,但對有些人來說,壓力只會讓他們越來越喪。

——尤其是對於那些起點高的「學霸」特質人群。

這類「學霸」特質,並非指學習成績多麼優異,而是在這些人的成長過程中,受到了太多的讚譽、鮮花及掌聲,與此同時,這些人的主觀性較強,喜歡在腦海里對現實信息做些「下意識」的加工,而這種「下意識」往往很快,不易被察覺,且和事實不符,但他們卻信以為真。

這類人想法多、點子多、靈感多,也就是俗話說的「聰明」、「有靈氣」。

優劣勢就像硬幣的兩面,這種優勢的背面,往往潛藏著巨大的職場隱患。

讓吳昕痛哭的35歲:為何高起點的職場人,同樣難逃中年危機?

咨詢者Amy(化名)前來求助的時候,就是這樣一種狀態——

她的職場起點很高,985大學畢業後來到一家世界500強企業,晃晃悠悠做了十來年,職位和薪資一直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提升。

眼看自己到了35歲這個坎。

按照Amy的話說,35歲應該是一個拼資源的年紀,但她赫然發現,自己已經沒有優勢與90後、00後一起在人才市場競爭工作崗位了,她初入職場那會兒相當一名職業經理人,但總感覺自己動力不足,與此同時,她更不清楚該如何發力,才能扭轉職場發展的不利境地。

讓吳昕痛哭的35歲:為何高起點的職場人,同樣難逃中年危機?

二、

為什麼有些人空有焦慮卻行動力不足?

在上一段的分析里,我曾提及這類「學霸」特質人群的顯著優點,就是「聰明」、「有靈氣」,但這種優點的背後,是巨大的職場隱患。

具體來說就是——

如果這些人的思維能力沒有得到很好地發展,就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即,腦海中或內心空有一堆想法、創意,但這些想法也好,創意也罷,都是零散的、模糊的、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所有做出來的方案也好、計劃也罷,往往無法落地。

概括說來就是,思維功能局限了創造力的發揮,於是他們的想像力無法發展成為創造力。

讓吳昕痛哭的35歲:為何高起點的職場人,同樣難逃中年危機?

如果你仔細觀察吳昕不難發現,她就具備非常典型的這種特質。

吳昕在節目中提及那場讓自己崩掉的跨年晚會時,淚流滿面。

當年晚會的時候,吳昕的節目被突然砍了,令她憤憤不平的在於,作為主持人後輩的沈夢辰卻能連唱三首歌。

時至今日,當吳昕再次提及這件事的時候,感慨萬分、泣不成聲,當年的委屈感依稀在目。

讓吳昕痛哭的35歲:為何高起點的職場人,同樣難逃中年危機?

要知道,每個人在遇到一件事情的時候,之所以會呈現出不同的反應乃至行為,恰恰是源於,我們是如何分析這件事情,以及,我們會得出怎樣的結論?

也就意味著,我們每個人都會把這些外界信息用自己的邏輯進行加工和分析,從而得出結論,進而指導我們的行為本身。

這里面自然就會涉及到「思維功能」。

如果一個人的思維功能不健全,或者沒有發展完全,TA在分析加工事件的過程中,容易陷入這樣三個常見的認知錯誤里,即——

1、絕對化要求;

2、過分化概括;

3、糟糕至極。

讓吳昕痛哭的35歲:為何高起點的職場人,同樣難逃中年危機?

三、

我們權且以吳昕為例,進行相應的剖析。

所謂「絕對化要求」:

在吳昕的意識里,或許她認為自己的節目不應該被拿掉,或者即便被拿掉,也不能有讓主持後輩沈夢辰這樣的人連唱三首,這才是讓她憤懣不平的重要原因所在。

所謂「過分化概括」:

就是俗話說的「以偏概全」。

這件事已經過去很久了,但吳昕對此念念不忘,不論從吳昕流露出的言語或神態信息來看,在吳昕的意識里,大約存在這樣一個邏輯——

「我的節目被拿掉而沈夢辰連唱三首」約等於「我不行」;既然我不行,那麼我做什麼都是錯的。

所謂「糟糕至極」:

放大事實的負面效應。

比如在吳昕的意識里,還有句話可能還是這樣的——

「這個節目被拿掉了,意味著大家的不認可,意味著我無能,意味著我很失敗」。

讓吳昕痛哭的35歲:為何高起點的職場人,同樣難逃中年危機?

在Amy這類職場人的認知里,也存在著這麼幾句話——

「我從小到大都是備受矚目的,我無法忍受被忽視、被怠慢的情況發生,如果這種情況發生,就意味著我是無能的、失敗的,既然如此,我幹嘛要努力?萬一我努力了,別人依然說我不好,那豈不是很丟人嗎?」

為什麼有些人總是空有焦慮無法行動?

答案就在這里。

由於主客觀因素的雙重作用(例如這些人本來就很聰明,優越感很強,很容易自我中心,同時成長環境多是順風順水,從小受到的讚譽過多),導致他們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容易偏激和主觀化,如果思維能力沒有發展好,往往看不到事實的多重可能性,無法做出客觀理性的分析,無法擺正自己的心態和位置,遇到點挫折就容易自我否定,如此,又如何能引發行動進行改變呢?

要知道,所有的改變行動本身,是建立在穩固的自我價值基礎上,從行為層面進行的努力。

而這些人遭遇挫折時,首先崩塌的不是別的,恰恰是自我價值。

這才是無力背後的真相和根源。

讓吳昕痛哭的35歲:為何高起點的職場人,同樣難逃中年危機?

三、

那麼,對於職場中很多類似吳昕及Amy這樣的人而言,到底該如何修煉,才能突破自我,達成職場的進階呢?

1、多讀書,是成本最低收益最大的方法,沒有之一。

對於這類人而言,想要在職場中真正有所突破,就必須加速或提升自己的「社會化進程」。

即,盡快從自己的思想世界里走出來,去容納更多的思想,去了解到人和事背後的多種可能性。

讓吳昕痛哭的35歲:為何高起點的職場人,同樣難逃中年危機?

在吳昕的事件中,倘若吳昕在遭遇節目被拿下這個看似「挫折」的經歷時,應該多動腦筋想一想——

整台晚會中,導演選擇及安排節目時,會重點考慮哪些要素?

我這個節目,在整台晚會中起到的價值和作用到底在哪里?

後輩沈夢辰的節目亮點有哪些?她這個人具備哪些特點?

在整台晚會中,沈夢辰連唱三首歌,起到的價值和作用有哪些?

等等。

同樣的原理,在Amy這類職場人這里,當她的Idea被主管拿掉之後,她需要認真考慮以下幾個問題——

我這個策劃/方案在整個項目中,大約處於什麼環節和位置?

這個環節和位置,需要考慮的要素有哪些?

我這個策劃/方案沒有考慮的要素是什麼?

在整個項目中,如果我的策劃/方案得以執行,可以給整個項目帶來怎樣的利好?同時又會帶來怎樣的弊端?

等等。

而這種思維方式的習得,需要做大量的閱讀與思考,你的頭腦中必須具備足夠的理論和解決問題的模型,才能在應對複雜情況時應對自如,不至於陷入自以為是的錯誤。

讓吳昕痛哭的35歲:為何高起點的職場人,同樣難逃中年危機?

2、做事前,先掂量下事情的真正價值到底有多少?

「學霸」特質的人遇事愛鑽牛角尖,和內心的「完美主義」不無關聯。

即,在「學霸」特質的人這里,由於內在完美主義驅動,如果缺乏戰略眼光,他們往往會精於某一具體的技能,但對事物的整體把握及策略不足。

比如,微軟公司就曾經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情。

進入公司實習的同一批實習生,有的就具有非常強烈的「學霸」特質,一開始實習生的工作就是做表格,這些人會把表格做的盡善盡美,人稱「表哥」、「表姐」。

等到實習期結束,由於這些人的表格處理能力很強,往往得不到輪崗的機會,反倒是那些看似「表現平平」的人,會獲得更多的機會。

同樣地,在職場中,管理者提拔人才的一個重要衡量標準就在於,這個人是否具有戰略眼光和思維,即,是否具備「抓大放小」的能力——

在高價值的事情上,這個人具備豐富的實戰經驗,知道如何統籌布局;

在低價值的事情上,這個人很能調動其他員工的積極性,讓其他人完成這項工作。

讓吳昕痛哭的35歲:為何高起點的職場人,同樣難逃中年危機?

3、走出去,尤其是多結識和自己特質不同的人

通常說來,做事有條不紊、執行力強、視角現實、做事略顯死板的人往往是這類「學霸」特質人群看不上眼的,但事實上,這些看起來不夠聰明但很勤奮務實的人身上的特質,才是「學霸」類人群最或缺的東西。

以上。

「人之所以犯錯誤,不是因為他們不懂,而是因為他們以為什麼都懂」。——盧梭。

讓吳昕痛哭的35歲:為何高起點的職場人,同樣難逃中年危機?

作者簡介:趙曉璃,資深職業生涯規劃師,國家心理咨詢師,職場作家。著有以職業咨詢案例分析為素材的職場暢銷書《停止盲目努力:你的人生需要再設計》,成為職業規劃領域為數不多的咨詢實戰及個人發展實用書籍。2018年職業規劃及工作方法乾貨類新書《從極簡到極致:在擅長的領域做一個厲害的人》已在當當、亞馬遜、京東等平台全面發售。

分享到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

 


不知道如何找適合的對象?歡迎加官方LINE → Line ID:@shesay
戀愛小秘書免費一對一諮詢!
✔追蹤我的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datenami
✔追蹤我的TikTok:https://www.tiktok.com/@datnami

 

配對成功的關鍵:參加實體交友活動

erose主題派對與戀愛小秘書創辦人娜米表示:「透過各種有趣的實體活動,不僅能親眼真實見到異性,也能在活動進行中讓大家很輕鬆自然的認識彼此、聊天互動,能更快速的找到適合的對象。」

結合大數據用心篩選 + 客製化條件配對

戀愛小秘書團隊已經成功替4000位以上的未婚男女配對成功,這個驚人成果背後的秘密在於「高度客製化服務」,跟每位客戶深度訪談,瞭解客戶真正的特質及需求,從「契合度」提高速配率。

訪談結果結合專屬的人格分析測驗與數據配對分析,精緻化的操作,締造高速配率!

除此之外,戀愛小秘書團隊還會定期追蹤客戶的後續狀況,目的是希望協助客戶發展長期且穩定的伴侶關係。

實名認證防造假!隱私保護最安心!

採用「實名認證」的制度,不僅是把關顧客的身份,避免已婚人士或動機不單純者的加入,更對客戶資料嚴格保密,讓客戶們能在安全且有隱私的狀況下認識另一半。

多元有趣的主題活動,豐富你的社交生活

戀愛小秘書團隊每個月都會規劃豐富多元的實體活動,從戶外踏青、娛樂遊戲、手作、料理課程到桌遊活動,希望客戶們能從歡樂的氣氛中認識彼此。

透過實體活動讓大家先有初步的接觸,然後再為會員們做「客製化」的約會安排。

另外針對想提升自身魅力的客戶,也有投資理財、形象穿搭等講座可供選擇。

追求脫單,先勇敢跨出你的第一步

許多單身者為了心中理想的對象條件,在還沒認識新朋友時,就先限制了自己。建議以認識新朋友的心態,積極參與活動,並適當的設限,才能真正為自己帶來戀愛的機會!勇敢跨出第一步吧!

♡ 現在就和戀愛小秘書娜米聊聊吧Line ID:@shesay

♡ 追蹤娜米的臉書粉絲團

她來報好康

 

SheSay 專注在 兩性、愛情等領域
建立專屬女生觀點的品牌形象
堅持「在第一時間掌握男女的時事議題」
將時下最流行的話題網羅、呈現。

馬上測算你的戀愛密碼

戀愛小秘書-娜米

單身很久?一直被分手?
從生日就看出你的戀愛疑難雜症!
娜米的戀愛數字密碼來幫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