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臨夏是一座古老的城市,早在春秋時期,這里就為羌、戎之地。戰國末期屬古雍州之城,後歷經西漢、三國、西晉、十六國、隋、唐、北宋、金、元、明、清等時代,其歷史非常悠久。
但在這座城市里,最有名的景點要屬唐朝時期建成的八坊十三巷,巷內的河州磚雕是當地的一大文化特色。源於秦漢,成熟於北宋,明清時期已廣泛使用,是臨夏民族建築裝飾藝術的體現,多以梅蘭竹菊、山水花鳥、珍饈佳肴、八寶博品等物象為題材,成為八坊十三巷里不得不看的一項景觀。
來臨夏兩趟,不論時間多趕,這八坊十三巷還是要去走一走的,這算得上是臨夏市區最具有文化代表性的古巷風情街,也是典型的回族聚居區,由大寺坊、祁寺坊、西寺坊、北寺坊等八坊,大旮巷、小南巷、壩口巷、北巷、沙尕楞巷等十三巷組成。
但這八坊十三巷的形成,並非一開始就形成,它是慢慢逐漸形成今天這般規模。早在唐朝時期,就有大食、波斯等國商人在這一帶來往經商和定居。
到了宋代,對蕃商實行開放政策,允許民間交易在一定範圍內進行,因此自唐朝以後,宋代時期的臨夏一度成為中亞、西域各地商人貿易的重要集散地。有的蕃商就開始在聚居地設「蕃坊」,這「蕃坊」就是今天八坊十三巷的初步模樣。
而元代始回族的逐漸發展和初步形成時期。元世祖至元年六年設河州路,為數眾多的的蕃商在此落戶為名,娶妻生子,並是與漢族等民族通婚,為河州回族形成奠定了基礎。八坊第一座有記載的清真寺:南關清真寺就是在這個時期建成,人稱「連根柱寺」。
但在明代,就出了這麼一個規定:「禁胡服、胡語、胡姓」,嚴謹胡人族內通婚,促進了回族民族共同體的形成。同時,也促進了八坊回族聚居區多教坊結構的形成。明代時期,先後建起了王寺、花寺、城角寺、北寺。
元明以後逐步修建了八座清真寺及其教坊,形成了一個「圍寺而居,圍坊而商」的聚居區。 街巷結構已經十分成熟,「八坊」的名字也由此而來。清初,這里成為商賈雲集之地,店鋪林立,居民三萬餘人,全系回族。
只是這經歷千年的八坊,也為逃過1928年的一場大火。當時河州鎮守使趙席聘洗劫,火燒八坊,連燒八天,房屋樓閣蕩然,變為一片瓦礫,八坊聚居區解構。1930年,八坊按原有格局重建清真寺和聚居區。改革開放以後,「圍寺而居,圍坊而商」的建築格局和生活區域得以重生,占地3平方公里,成為國家4A景區。
盡管我們今天看到的八坊十三巷雖為重建,但千年的歷史文化並未隨那場大火消失殆盡, 街巷內的各式清真寺融中國古典建築風格和阿拉伯文化特色於一體,莊嚴肅穆,秀麗壯觀。河州磚雕則是其中一絕。
在看多了江南徽派磚雕之後,再賞西北磚雕,這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尤其是在結合歷史之後。臨夏,古稱河州,因此這磚雕被稱之河州磚雕,在甘肅、青海、寧夏一帶素負盛名。
盡管街巷里的店鋪琳瑯滿目,但這磚雕卻是更為豐富精彩, 主要用於伊斯蘭清真寺、拱北及民用建築影壁、照壁、門樓、卷門、墀頭和飾脊、山花等裝飾。
而在八坊十三巷,這磚雕藝術就顯得更為融入生活,也反映出這千年歷史的發展歷程,並且積淀了深厚的具有鮮明特色的歷史文化和古老文明,不論是過了多久,「八坊人」依然默默傳承和延續著先人的傳統文化根脈,令遊客對八坊人」的傳統生活以及臨夏古老文化起到更深的具體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