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Sir電影原創:dushetv)
有一樣發明迅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高鐵。
截至2018年底,中國的高鐵長度已經占到全世界的2/3。
將這個宏觀的統計翻譯成你的生活就是,回家、旅遊和出差,都更舒適快捷了。
通高鐵,成為每一個三四線城市的小目標。通了高鐵,好像就搭上了新一輪騰飛的順風車。
不過今天呢。
Sir想背對飛馳的方向,去看看那些被速度遺留下來的地方。
想到那去,你得慢慢地,恍如隔世地,沿著鐵路的毛細血管——
《乘著綠皮車去旅行》
一部國產紀錄片,拍攝手法平平無奇,評分也一般(豆瓣7.8)。
那為什麼還介紹呢?
Sir就喜歡看它的隨意和有趣。
別的紀錄片,要拍就拍最引人註目的經典,用漂亮的構圖,文藝腔的台本,向你強調——此片必看!
而《綠皮火車》的feel則是……此片不必看。
(動不動就「必看片」「人生必看的×大景點」,誰看得過來呢)
這部紀錄片一共有6集,每集25分鐘,紀錄了7個素人旅行的蹤跡。
紀錄片就像隨便扒上了一趟火車,也不知道會遇上什麼,只管邊走邊拍,去到的都是那些你絕不會在旅遊攻略上見過的目的地。
不止。
綠皮火車不止是旅行工具,還是一條時光隧道。
好像一坐上它就會穿越。
上個世紀的風物、人情、氣息全都向你迎面而來——
車里
有千奇百怪的推銷員,有地表最強開道先鋒的售貨員,有買站票困到蜷手蜷腳在過道就能睡著的乘客,有各行各業彼此不認識,卻在此生唯一一次見面中盡情social的陌生人……
還有,你可能沒見識過的——
羊咩咩。
在某些偏遠山區路線,可能會遇到和動物擠車箱的「人在囧途」。
像這樣坐一趟車要多少錢?
羊倌的票價是7.5元。
而每只羊的票價:0元。(大概是因為身高還不足一米二吧)
驅魔人。
而且是祖傳的。
這位老大爺身上的配飾講究,一問才知道,他是彝族的畢摩(驅魔人)。
有法寶為證——
手抄的彝族經書。
看不懂的文字記錄的是古老儀式與禁忌,傳到老爺子手上已經第四代了。
還有,你見過能穿行在彩虹里的火車嗎?
沒騙你。
這是全世界唯一一輛每天還在客運的蒸汽、燃煤、窄軌小火車。
以前,這是煤炭工人上班和回家的唯一通勤工具,今天,它主要作為露天鐵路博物館而存在。
綠皮火車充滿了文藝和懷舊的情調。
然而文藝和懷舊,或許只屬於那些脫離了對綠皮火車依賴的人。
有一集,是跟著一個年輕女孩去旅行,上車後她一路翻開著沈從文的《邊城》,憧憬著目的地。
還在火車的玻璃上吐上一層哈氣,用手指寫上車次5630,畫個笑臉,連手指尖都溢著快樂。
列車又來到了下一站,離終點近了,這時上來了一個背著筐賣橘子的老伯。
老伯每兩三天都會坐這趟火車去附近的鎮子賣橘子。
看橘子金燦燦的,價格又公道,女孩欣然買了一些。
直到下車後,她才發現老伯的腳是跛的。
老伯弓著腰,四處奔走,馱著背撐起了一家的生計。
最後女孩說:
坐了5630這個列車以後
我才知道其實有時候情懷真的是一個很虛無縹緲的東西
車外
綠皮火車縮小了人的距離,拉長了旅行的時間,讓大家在車里的時候,不自覺地就熱情起來。
而車外,是偏離旅遊開發的地區,大家還過著未經旅遊包裝的生活方式。
比如這種:
鐵道旁邊正發生一場火拼。
武器,是晾衣桿和相機。
槍林彈雨間,這邊投了一顆手榴彈。
噠噠噠,砰!
那邊緊張得連鼻涕已來不及擦去。
PiuPiuPiu!
還有這種:
見人就跟你推銷。
不是礦泉水,不是門票,不是工藝紀念品。
而是農業原料……
這個五大三粗的漢子,是蘆葦貿易大戶。
輕輕一掄,蘆葦扛在了肩上,蘆葦絮飄飄灑灑。
或是這種,像煉金術般的料理——
打油茶。
鍋底大火奔騰,油鍋火候正好的時候,婆婆抓一把炒米,手一松,白米款款穩妥地入了油鍋。
再翻炒幾下,白米變黃米。
茶水也已經在小杯里煮得翻江倒海。
米再倒入茶中,三個人圍坐守著一口小鍋,喝著熱茶,聊得熱了衷腸。
綠皮火車的途中有趣,有情。
而Sir還相信,綠皮火車是有魔法的,它能帶你穿過結界,走進——
失落的世界
祁鋒坐火車來到了一片神秘領地。
這里住著全國唯一合法持有獵槍狩獵的民族——鄂倫春族。
一進村隨便一個小木房都很兇,門簷下掛著一串獸皮。
一進屋,大娘帶個小眼睛在飛針走線縫制一個鹿頭。
祁峰以為這是上山打獵要戴的頭飾,大娘卻說上山打獵戴它是禁忌。
為什麼啊?
因為戴這個怕獵人給當成狍子打了。
一入冬獵人們期待著一場大雪。
雪可以掩蓋一些東西,同時可以讓一些東西無處可藏,比如野豬的腳印。
大雪過後,獵人帶著四條獵狗上山了。
發現野豬的蹤跡後,吳楠先在一邊看著,獵犬把野豬四面圍住,野豬急得只能原地轉圈。
周旋一會兒後野豬已經蒙圈了,優劣勢明顯。
獵狗在汪汪汪地叫囂,無奈的野豬席地而坐。
包圍圈牢不可破,這時獵人只需要兩件事:
一,悠閒的走向野豬;二,按動扳機。
他們不只向自然索取,也會回報。
捕獵前要敬山神。
看到受傷的鹿帶回家養好。
在這北國的一隅,鄂倫春人接受大自然的贈予,也回饋大自然以愛。
南疆。
青年詩人尼亞孜艾力坐上了一趟火車,這趟火車對於他來說,就好像是一個爺爺留下的的錦囊。
叮囑著他,長大了記得打開,你就能找到自己的根。
我爺爺去世的時候我年齡很小
我就知道哭,其他什麼都不知道
我沒時間照顧好他
尼亞孜艾力的故鄉在南疆的阿圖什,但出生在北疆的他從來沒有回去過。
所以他決定回到那里,去看看爺爺生活過的地方。
一上車,大家就跳起傳統舞蹈,完全不見外,把車廂當成了自己的家。
回鄉的見聞,每一樣都讓他新奇,有莫名的熟悉。
坐在百年老茶館,帶上自己的烤包子、馕,再點一壺三五塊錢的茶,想像爺爺當年的生活。
嘗一下故鄉小吃。
看到街邊的剃須手藝,他也要去試一試。
時隔多年,認識爺爺的人已經寥寥無幾,只能從大家的只言片語中拼湊起爺爺年輕時的模樣。
原來爺爺當年是個摔跤高手。
爺爺年輕時的朋友,說起當年的事情來的記憶仍然如新。
(什麼都)會玩,他會玩毽子
聽著爺爺年輕時候的事,尼亞孜艾力但此刻他感覺和爺爺是那麼的近。他對爺爺的朋友說:
見到您像見到我爺爺一樣
沒想到,世事變幻竟是如此快。
曾經,綠皮火車是憧憬,是逃離。
賈樟柯的電影《站台》里,青年們追著火車在後面對著火車喊,想要飛出閉塞的小鎮,和一眼看到頭的父輩生活。
這樣的心情,就像當年那首膾炙人口的歌曲唱的:
長長的站台,漫長的等待
長長的列車,載著我短暫的愛
喧囂的站台,寂寞的等待
只有出發的愛,沒有我歸來的愛
我的心在等待,永遠在等待現在,綠皮火車也許成為了相反的含義。
我們有了更新,更快,也更貴的高鐵。
但是想想,或許綠皮火車的慢才更貴——
我們支付得起高鐵的票價,卻支付不起綠皮火車的時間了。
我們坐著高鐵能夠快速抵達高大上的一線城市,卻找不到了心里最珍視的地方。
真的。
Sir已經很多年沒買過一張綠皮火車的票了。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Sir電影原創,微信ID:dushetv
微信搜尋關注:Sir電影
微博搜尋關注:毒舌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