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親子心理師徐婧英
01、
印象中,演員胡可的兩個兒子安吉、小魚兒活潑可愛,懂事聽話。
那天,在《不可思議的媽媽》中,小魚兒卻一反常態,大發脾氣。
面對豐盛的晚餐,不吃不喝,非要媽媽現在、立刻、馬上把新玩具組裝成「機器人」。
胡可拒絕,小魚兒崩潰大哭。
別說面對錄影機,就是普通生活場景,孩子無理取鬧,媽媽也很搓火,搞不好,來一場單打、雙打也說不定。
可是,智慧媽媽胡可,遇上生氣的「小魚兒」,沒批、沒罵,更沒打,只是頻頻說:
「我——知——道」!
「我知道,你很想讓玩具變身,可是現在是吃飯時間,這是規則,你要遵守」,
「我知道,你很喜歡這個玩具,也很想帶走,但是規則不能帶走」
「我知道」你的想法、「我知道」你的感受、「我知道」你的願望——這些,我都知道!
直接說出小魚兒的情緒,讓他感到,媽媽很懂自己,情緒被看見、接納,小魚兒也很快平復下來。
胡可的作法,網友齊齊點讚。
孩子無理取鬧,父母最該做的,不是講道理,不是打罵,而是接納情緒,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
02、
相信你也和我一樣,商場中,見過這樣的情景:
寶寶要買什麼東西,媽媽不肯,寶寶哭鬧,媽媽連勸帶嚇:
☹ 「別哭了,哭也不給你買」,
☹ 「再哭,就不要你了」,
寶寶還是哭鬧不止,媽媽一生氣,扭頭就走,寶寶一邊哭,一邊撕心裂肺追媽媽。
媽媽特「堅強」,頭也不回,好像要把「虐心大戲」演到底,看的人揪心。
現代心理學認為,人的大腦分為:情緒腦和理性腦。
情緒腦掌管情緒,不受理性腦控制,比如,有的孩子見到蘿蔔就不喜歡,馬上說不吃,看到恐怖畫報或鏡頭,會害怕,哇哇大哭,這些,都是第一時間的本能反映,不受理智控制。
孩子越小,思維和情緒控制力越差,行為越不受控制:不喜歡就生氣,想幹嘛就要馬上幹,晚一會都受不了。
人最怕被忽視,哪怕一兩歲的寶寶。
父母一句」我知道「,讓孩子感到,被大人重視,情緒是被了解、被看見的,感受被接納,孩子的心情才會平靜下來,理智重新占領高地,才會去想大人說的話,才會知道現在的作法不可行、行不通。
否則,再怎麼講道理,不接納情緒,孩子也不配合。
03、
「徐老師,我家小寶貝2歲7個月了,真是個女漢子,脾氣特別不好!如果沒滿足她的要求,就賴地在地上打滾,哭很特別厲害,怎麼哄都不行,請問有什麼辦法能治她?」
兩歲左右的寶寶,正處在人生第一個叛逆期,自我意識開始發展,潛意識覺得「老子天下第一」,大家就要圍著我轉!
無理取鬧,不講道理,一言不合,就哭沒完,大人很頭疼,真是「可怕的兩歲」!
其實,對付兩歲多的寶寶,最該做的就是:
✿ 共情:感同身受,用描述性語言說出孩子的感受,讓孩子感到被接納,被理解。
像這個2歲7個月的寶寶,有什麼要求,比如,想喝飲料,寶媽可以這樣「共情」:
第一步:蹲下身
大人高,孩子矮,身高的差距,本就讓寶寶有壓力。
蹲下身子,和孩子齊平,看著孩子,用肢體語言告訴孩子,媽媽尊重你,想走近你。
第二步:溫柔而堅定說出原則、立場
「媽媽知道,你想喝飲料,喝不到飲料不開心,是嗎?但是,你已經喝太多了,飲料喝太多,對牙不好,會牙疼,所以,不能再喝了。「
不是大喊大叫,而是溫柔平和,孩子接收到父母的不反對,自然不敵對、不抵觸,慢慢平靜下來。
這時,再堅定地說出規矩、原則,孩子才可能聽進去。
第三步:進一步接納情緒
」媽媽知道,你還是不開心,還想哭,那就哭一會兒吧,媽媽在這兒陪著你,哭完後,渴的話,把這杯白開水喝了哦……。「
這番話,讓孩子明白:
◐ 媽媽知道自己喝不到飲料,不開心,媽媽很愛自己,很理解自己
◐ 看來,媽媽是真的不同意自己喝飲料,好像哭鬧不管用哦!
◐ 既然哭鬧沒用,還哭什麼哭,以後不能再用這招了!
上面的寶媽說,寶寶的要求得不到滿足,就賴地,不肯起來,打滾哭。
仔細想想,孩子第一次躺地打滾哭,媽媽做了什麼呢?不難想像,媽媽一定妥協了!
此後,寶寶就找到了「治」媽媽的招:
只要不滿足要求,就賴地,就不起來,就打滾哭。
孩子知道,這樣做,管用好使,這樣做,媽媽會讓步,要求會滿足。
建議寶媽改變和孩子相處模式,多多陪伴,多多摟抱,多多親吻,運用共情,讓ta知道,你懂ta!
親子心理師徐婧英 :一個九年級男孩的媽媽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2016、2017年搜狐母嬰最受歡迎自媒體 《心理育兒》雜誌專欄作者 大V店、有書、娃娃等多家平台特邀家庭教育主播 資深媒體人 中國新聞一等獎獲得者 歡迎關注,可以免費咨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