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嬌氣的「龍特」和不講究的「比巴」灶
◆羊皮做的「風箱」
◆能拎著走的鐵爐
◆ 隨地可「撿」到的三石灶
最近我去西藏博物館參觀,一個灶台牢牢地抓住了我的視線。在經濟快速發展、生活方式不斷變化的今天,能找到一個十幾年前藏族家庭必不可少的土制灶台確實不容易。那黑亮黑亮的灶面和灶膛燃燒著的火焰,隨著各種各樣灶的產生而逐步退出了城鎮的藏族家居生活,成了歷史,成了懷舊者遙遠的記憶。
嬌氣的「龍特」和不講究的「比巴」灶
從人類學會鑽木取火的那天起,大大小小形態各異的灶就應運而生。比如我們西藏,炒青稞用的長形多灶口的灶、榨油時用的橢圓形灶;寺廟用的小屋般的大灶;簡便、簡單的三石灶,還有各種家庭用灶等。
記得生活中常用灶有四種,即家裡用的固定灶「龍特」、借鼓風袋助火的最常見的「特布」(土灶)、冬天取暖的「雜拉」(鐵爐子),還有遠行者在野外搭起的三石灶等等。
▲藏族家庭爐灶
「龍特」是城填家庭中最常用的灶,它灶眼數量不等,多的四五個,最常見的是三個,中間是大火眼,上方左右兩個小火眼。我小時候,家裡用的就是這樣的灶。
「龍特」是灶中最「嬌氣」的一種,它對柴火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只能燒上等的牛糞和易燃的柴火,必須用白瑪草引火。
比起「龍特」,「比巴」灶是最不講究燃料的灶。除了燃燒時能產生怪味的不潔淨燃料外都可入灶。它的主要燃料是羊糞,最方便之處在於燒火時不需引火柴,只要一點未燃燼之灰,而後用鼓風袋給風即可燃燒,而且爐火很旺。
「比巴」是藏族家庭常備的皮制鼓風袋,作用同內地的風箱,這種用鼓風袋助燃的灶通稱比巴灶。
羊皮做的「風箱」
「比巴」,鼓風袋一般是用山羊皮做的,講究的人會把羊毛褪掉再做;鼓風袋伸向火中的吹風管是金屬的;使用時風袋肚中放有一塊圓石以保持平衡,袋口上固定著兩根木條,木條兩邊拴著繩子。
▲寺廟裡的大爐灶 金志國攝
過去燒火的人總是盤腿坐在灶前用風袋鼓風,時間長了腿腳難受。我的家鄉有個叫瑪伊啦的人調整了灶台和鼓風袋台、鼓風人的座位高低,解放了鼓風人的腿。後來傳出了「如今托瑪伊啦的福,風袋可以站著鼓」的話。
能拎著走的鐵爐
如果說前面介紹的兩種灶是家用固定的,那麼「雜拉」就是可以帶走的,它輕便簡易。雜拉灶最初是陶制的,現在我們看到的都是鐵做的。它是三足鐵爐,修長的三條腿撐起一個圓形的爐膛,燒火時,爐膛底部放些易燃的引火荊棘,上面再碼上一圈牛糞餅,然後往爐膛裡扔進火種就能毫不費力地燒起來,爐子四面通風,火勢很猛,不時有火星噼噼啪啪四處濺開。冬季,人們圍坐在爐火旁,交流著白天的新鮮見聞、講起古老的故事、對唱「次架」(對歌),好不熱鬧、歡快。「雜拉」讓人最過癮的是人人都可以看到火光的跳動,很符合藏族人的生活習性。藏民族把火看成是人的魂靈,看到火光就會坦然,而看不到火就覺得丟了魂,所以至今農牧區的人來到拉薩,既使住的地方再好,也常因看不到火而感到惶惶然。
隨地可「撿」到的三石灶
如果說前面這三種灶爐是家庭中使用的,那麼用三塊石頭壘起的灶就是在野外應急用的。藏族先民在遊牧時代,逐水草而居發明了三石灶。在田間、在草地、在林中、在山裡,偶爾能看到沒有人家卻有裊裊炊煙升起,那就是有人在用三石灶。很多年前,在我的家鄉日喀則過林卡時,必須帶的一樣東西就是柴火,每到做飯時,林卡內處處升起炊煙,用的就是這種灶。即使在今天,生火做飯的條件如此優越,仍有人對野炊情有獨鐘,人們喜歡的是那種情調,喜歡在野外燒茶,喜歡在水美草肥的地方搭上三石灶,即使路過縣城飯館時也不願停下來。現在在野外燒茶,不用像過去那樣找牛糞,而是點燃汽車噴燈一會兒功夫就把茶燒好了。它雖然沒有用三石灶的情趣,但同樣給喜愛野炊的人帶來樂趣。曾經有這麼一個笑話,有一個常年在基層工作的幹部去北京,到天安門廣場時,他對屬下說:「這個地方這麼大,我們在這兒休息,燒茶吃飯,你趕快去找三塊石頭搭上灶。」這純粹是個胡編的笑話,但從中不難看出藏族對野炊的熱愛。
▲野炊時的三石灶 金志國攝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藏族人的生活和觀念也在不斷發生著變化,傳統的土灶被鐵爐子取代,而後是煤油爐、電爐走進城鎮家庭生活,而現在汽化爐成為了灶具的主流。十幾年前,當太陽灶落戶西藏時,好多人看上了它不用燒柴、經濟乾淨的特點,但又擔心這樣會勞累了太陽。然而時間和實踐讓人們體會到了太陽灶的方便實惠,短短十幾年時間,太陽灶就成了西藏人不可或缺的灶具之一。如今內地人常用的蜂窩煤也走進了藏族家庭。
(本文節選自《中國西藏》雜誌2002年第六期,原標題《漫話藏家灶》,作者:平措紮西)
你中獎啦!!
我們近期在微信公眾號推出
福利預告 | 中國西藏網請你看電影!活動
在標有「文末有福利」文章下留言
且點讚數最多的前三名
即可獲得獎品哦
上期獲獎名單
我會與圖中3位幸運的小夥伴取得聯繫,送出我們的心意,感謝大家的關注與支持,後續我們還將進行一系列的福利活動,驚喜不斷別走開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