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任盈盈
《神雕俠侶》又雙叒翻拍的消息一出,大家都笑了——翻拍隊再次喜提一分。
中國的編劇,就真的「寫」不出優秀的作品了嗎?
說起「翻拍」的歷史,真的是long long ago了。經典名著、網路ip乃至各國名家巨作基本都被下過手。而首當其沖「被改造」,也是翻拍最廣泛的,就是韓劇。
為什麼大家都熱衷於韓劇呢?
比如說,同在東亞文化圈,文化有共通之處。
比如說,韓劇短小精悍,人物關係鮮明,甚至服化道都可以直接拿來借鑒。
總而言之,翻拍韓劇省時省力,投入的時間成本小,但收效卻無限放大,何樂而不為呢?
於是一部分編劇放下筆加入「剪刀手」的行列,一部部「上半身漢服,下半身韓服」的電視劇就應運而生了。
不得不說,很多翻拍劇還是很成功的。
例如拍攝多年卻因為男主「渣」得太明白又重新翻火的《回家的誘惑》。
盡管中韓兩地的劇本完全一樣,盡管兩國的「罪人」都是既不忠又懦弱,但是國版的「洪世賢」,無論如何都要比韓版的「鄭喬彬」更討人喜歡一些。凌瀟肅無疑是其中最大的功臣。他完美地詮釋了一個婚外情男人的卑鄙,但和「偷」來的愛人組成家庭後,他的「懟人語錄」和再次出軌前妻的反轉,著實讓人哭笑不得,又愛又恨。
從整體上看,國版翻拍更加細化婆媳矛盾,讓觀眾有了更深的家庭代入感。加之小三「艾莉」不擇手段地換來女主人的位置後卻沒有得到夢寐以求的幸福,更讓如今真正面對「情變」「婚變」的人有了「大快人心」的慰藉。
由此可見,海外翻拍劇若是要得到認可,就要做到「中國化」和「生活化」。拿著韓國的劇本,過著中國的日子。既吸納了原版劇本的長處,又讓中國觀眾感覺螢幕上的演員演得是自己日常的點點滴滴。
另外一個極好的例子,就是《因為遇見你》。
又是和韓版如出一轍的劇本,以孫怡鄧倫為代表的主演,當時還都是不超過25歲的「新人」。這樣不算優厚的條件,卻讓這部翻拍劇的實時收視率一度將近破5。
畢竟這又是一部懂得微調自己、取悅觀眾的一部劇。韓版女主張寶利和國版女主張果果在劇中都是服裝設計者的人設。不同的是,國版並沒有把女主的職業定位於泛泛的設計中國傳統服裝,而是更加「專業」的江南刺繡。
故事主線,場地布景,甚至是人物的服裝和視頻,都是濃濃的水鄉風,十分養眼。四個年輕角色,都是俊男美女,演技雖然略顯青澀,但除了成功詮釋韓版人物性格之外,也添加了許多屬於自己的味道。哪怕是飾演「壞姐姐」的吳優,也讓觀眾成功對「張雨欣」和「延敏靜」恨出了兩種感覺。
當然,也有不盡人意甚至失敗得很徹底的翻拍。
金鷹節之後,拿了三項大獎的熱巴和電視劇《漂亮的李慧珍》一下子淪為吐槽的對象。這部劇被嫌棄的原因並不是因為它是「外來之客」。原版在韓國本就是一個反響平平的「三流」劇本,舶來國內後又沒有被精心改編,還斬獲了這樣有含金量的大獎,確有「德不配位」之嫌。
韓版《她很漂亮》只有16集,國版卻被拉伸成40餘集,人物關係和主線內容卻沒有實質性的添加。例如李慧珍發現閨蜜和「富二代」約會,僅僅是「驚訝」「瞪眼」「觀察」,幾乎沒有任何對白,看看進度條,居然拖了足足一分鐘。劇集是否「註水」,不言而喻。
從角色來看,雖然黃靜茵在韓版中的表現和她的同類劇相比,也並不出彩。但兩個「李慧珍」從剛強和勵志的性格特徵相比,熱巴確實略遜一籌。太過甜美的熱巴,為了演好角色有些用力過猛,把性格踏實的李慧珍詮釋出了「天然呆」的感覺,不僅沒有錦上添花,反而讓劇情略微有點「尬」。
說到黃靜茵,她的另外一部劇也在翻拍之列——《kill me Heal me》。國版倒也「實在」,把片名直接按照劇情定義成「柒個我」。不過跟「李慧珍」不同,這部劇在韓國是一部實打實的高口碑劇集。但從國版的反饋上看,《柒個我》還是有不盡人意的地方。
飾演男主的張一山是個有實力也肯上進的新生代演員。但一人分飾七角,對他來說也是個不小的挑戰。盡管張一山非常的努力,但年齡小和閱歷淺的短板卻是藏不住的。例如詮釋韓版大叔「佩里樸」的滄桑感時,少年氣太足的張一山,一下子就暴露了和韓版主演池城的差距。說句實話,池城的實際年齡已經41歲,飾演這樣的角色原本就是存在優勢的。張一山不該背「毀經典」的鍋。但導演和編劇,在選角的時候卻沒有意識到這樣的問題,著實不應該。
誠然,翻拍不成功的問題也不僅存在於中國。反過來看看韓版翻拍國版的影視劇,也暴露出了同樣的弊端。清穿劇《步步驚心》翻譯成韓語火遍韓國後,韓方購買了版權並投資拍攝改編韓劇《步步驚心·麗》。因為兩國存在歷史背景的差別,韓版對劇情和人物關係做了一定符合國情的修改。
盡管請了大熱的演員助陣,但相比原版,許多地方仍然存在硬傷。例如故事情節不緊湊、韓方演員解讀劇本不夠到位等,都為這部翻拍劇減了不少分。最後的結果是韓國群眾認為片方「不上心」,不肯買帳,中國群眾認為韓方「毀經典」,更不買帳。一部在中國極好的IP,卻因為改編的不得當,落到了「泯然眾人矣」的下場。
兩國在劇本原創上各有所長,改編也是各有千秋,不能絕對持褒貶態度。
但是近年來一直弱於原創,廣於翻拍的中國影視劇,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古語有雲,兼容並包,方成大事。中國觀眾不會拒絕翻拍,但絕不接受那種畫皮不畫骨,「照葫蘆畫瓢」的翻拍。如果有更多的翻拍劇,保留原創的精華,加入中國的背景,再用符合當今時尚潮流的元素來錦上添花。那麼觀眾真正喜歡的影視劇也會越來越多。
我們期待這一天的到來。
這一天,也一定會到來。
本文作者已簽約快版權維權服務,轉載請經授權,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