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農歷八月十五,爸媽結婚了。八十年代末,在山東濰坊,穿婚紗結婚的還很少,引起了城里不小的騷動。婚紗是媽媽花了一年薪水特地去青島買回來的,現在還完好保存著。我也即將步入婚姻,已經跟媽媽商量好,這件婚紗到時會穿在我的身上。」
「今年,我重新拿出母親當年的那件價值不菲的婚紗,我想繼承的不僅僅是一件婚紗,更是象徵著我父母的美好回憶。」
回溯20世紀十年代,還處於民國時期的我們,拍婚紗照是一件非尋常百姓家可以操辦的新鮮事,當時結婚能拍結婚照的皆是大戶人家能拍的起的,那時的婚紗照可以說是嚴肅拘謹的樣子,但是很「有型」。
回到20世紀二十年代,十幾年過去,「五四」運動成為一條分界線。1919年五四運動前,國人還是崇尚喜慶的正紅色,白色雖然意為聖潔,但是卻不被允許用在結婚上。直到五四運動之後,西方文化湧入國內,歐美的白紗進入國內市場,新人的造型變得豐富起來,旗袍搭配白色頭紗,男裝也由民國長衫發展成歐美西裝。東方服飾的繁復精致與西方服飾的簡潔大方完美結合,中西合璧是最完美的服搭。
後來到了20世紀三十年代,西方服裝已經大批量在湧入國內,占據了很大一部分市場份額,此時的新人已經可以穿著白婚紗,手捧鮮花,頭戴白紗,大大方方的站在鏡頭面前,有的新人會帶自己的儐相團隊,舉行婚禮後會和家人,主婚證婚人一起拍照留念,這是我們現在婚紗照最雛形的模樣。
再到20世紀四十年代,白色婚紗已經成為一種風氣了,婚紗照也由結婚現場的拍攝轉化到先到照相館拍攝,從這以後便有了名副其實的婚紗照,此時的照相館也是現在婚紗影樓的前身。
20世紀五十年代,195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正式頒布實施,從此,新人換上乾淨的軍裝、 工農裝,沒有太多的造型和裝飾,簡單收拾一下就直奔了照相館,兩人肩並肩坐在鏡頭前,咔嚓一聲,留下一張板寸黑白的照片。
20世紀六七十年代,此時是紅色經典的年代,工農時代的人們穿著軍裝或是工作服,此時多了一樣道具,那就是一本毛主席語錄了。
20世紀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此時的人們都講究浪漫和情調,加之80年代後期,有了彩色婚紗照,人們更加重視婚紗照這件產品,也就有了我們在文章最開始提到的那件「價格不菲」的婚紗,此時的婚紗照還多了背景畫,婚紗照也不再單一。
20世紀九十年代,改革開放來了,受歐美風的影響,審美普遍提高,婚紗照也成為結婚的必需品,也開始真正進入了婚嫁行業的時代。照片中的pose越來越多了,照片的背景也豐富起來,更多了外景的拍攝,對上鏡化妝的要求也增加了好多,張數不再單一,更有裝訂成冊的一套照片的銷售方案。
21世紀初,步入了新世紀的時代,婚紗照更是成為備婚新人第一準備的要務,時尚、個性成為新人們最喜歡的風格,擺脫束縛成為攝影師大膽創作的關鍵,情侶裝、中式秀禾等、韓服等樣式繁多的服搭使得婚紗照不再單調。
21世紀十年代,北京蒙娜麗莎開啟自主研發,八大主題原創風格迭代更新,成為更多新人的首選婚紗照風格。
從婚紗到婚紗照,一個多世紀的故事,只是在跟你說一定要和最愛的他一起拍,如果可以,婚紗一定要留一件,愛情不是承租,我更想成為第二個韓露,婚紗是你我愛情的傳承與見證,這也是一個女生執著於婚紗一定要買的那份執念。
多少年後,銀婚直到金婚,當我再次為你披上這件嫁衣,你我還是這世的模樣。我更想和你拍一套跨世紀的婚紗照,就從二十世紀到現在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