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那里出現了一面發光的泡泡牆,就像牆外不停流動的擴張泡泡,牆內的一切也在流動。我能清楚地感覺到我的血液在流動、手上的指紋在流動、就連肚子里的血腸也在蠕動,一切仿佛都有了生命、不受控制的生命。海岸上的那些樹其實不是樹,鳥也不是鳥,而我也不是我自己。
《湮滅》由拍攝過《機械姬》、《太陽浩劫》的亞歷克斯·加蘭執導,奧斯卡·伊薩克、娜塔莉·波特曼、珍妮佛·傑森·李、吉娜·羅德里格茲、泰莎·湯普森等主演的電影,改編自Jeff VanderMeer的小說。講述了生物學家波特曼為了調查自己丈夫的失蹤,參加了神秘組織「到達南境」組織的科學考察的故事。
作為類型片的一種,科幻片雖然不是早年讓「類型電影」概念廣為人知的其中之一,但是在經歷「類型片」漫長繁衍期的今天,科幻片也是足以和類型片鼻祖之一且擁有大量粉絲的愛情片一較高下。
但是讓人惋惜的是,作為一個每年熱度都不減的類型片種,中國的影史上幾乎拿不出一部像樣的科幻作品來,近些年,中國較為火的科幻作者當屬劉慈欣,他的《鄉村教師》被寧浩借去拍瘋狂系列3《瘋狂的外星人》,而《三體》在2015就被拍成電影,但至今播出時間仍是遙遙無期。但作為打敗了《三體》拿到了星雲獎的小說遺落的南境三部曲之一的《湮滅》,同樣是難度系數較高的改編,《湮滅》的口碑雖然兩極分化,但不得不說藝術美感與科幻詭疑的方式讓人驚艷。
外星文明的無實體式入侵,生命的另類實驗
▲▲▲
縱觀以往的好萊塢科幻片外星人形象,大多都以正反面為區分的實體化形象,不是青面獠牙的侵略者就是落難於地球的友好訪問大使。但比起有目的的來地球的外來者形象,《湮滅》里的外星人就顯得無目的多了。沒有來臨之際的預警與徵兆,影片本身的交待不過就是突然某一天,耀眼的流星攜尾滑落,擊中燈塔,它,就這樣降臨了。不是為了占領這個星球、也不是為了發動戰爭,並且它沒有一個真實的實體,又或者說整個X區域都是它的形體。小到沼澤地旁同一藤條上開著不同花莖的花,大到變聲成被咬死的地貌學家向人求救的熊,這些都是「它」意識存留的結果,包括進入X區域的女主莉娜一行人。在她們走進這個陌生的地區時,導演對於外圍場景的營造,可以說是全片最大的亮點也不為過。濕潤的熱帶雨林里總是洋溢著詭異的太陽光、半枯半榮的彩色植物、如花般綻放的真人骷髏浮雕、肚子里蠕動纏繞的人腸,詭異的美感就如駭人聽聞的童話,在未知恐懼的支配下所誕生的巨大心靈衝擊。影片中X區域的事物似乎不需要一個對應的有機承載體也是能存活的,如片中角上開著梅花的鹿、會說人話的熊、一口鯊魚牙齒的鱷魚、心理學家湮滅後空中飄散的基因,都在反駁人類物質與精神文明下犧牲個體、成全完美整體的集體主義意識。影片在一開始也利用女主生物學家的身份對生命從細胞開始做了一番解說,因為40億年前,一個單細胞分裂,一生二,二生四,四生萬物,造就了現在的一切。可單個的細胞卻是不能獨自存活的,一旦脫離主體將失去活性。如果說X區域是一個由細胞組成的有機生命體,那麼每一個細胞的生成並不是為了區域生態的維持,而是個體生命的自我延展。強調個體細胞的自由存活是與人類乃至整個生物界生存法則的背道而馳,片中的搜查隊一次又一次倔強的進入X區域探險,更像一場反抗精神下人類企圖更新、進化自我的迫切實驗。
毀滅即新生的棱面鏡,可我們還會是我們自己嗎?
▲▲▲
佛家曾說過:「生既是死,死既是生。」,關於生死的循環追溯過程,影片里有過不止一次的暗示,時隔一年回家的丈夫、手臂上的∞紋、在DV里丈夫拉磷彈自殺後出現的復制丈夫,不過此種被折射的毀滅即新生的核心詞接近「進化」卻更多表現為「代替」。電影中多次出現了「復制人」這樣的形象,在開頭復制人丈夫與片尾女主的復制體,他們的產生基於對本體的復制,而後進行角色上的代替。其實不止在《湮滅》中出現,代替的概念在其他科幻片中或多或少都有體現的,如《我,機器人》、《機械姬》、《逃出克隆島》等一系列關於外星人、機器人、克隆人的科幻片中人類與這些新物種總是無可避免的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矛盾 ,而這些新物種的產生發源於人類自我形象的創造,是人類人為臆想的自己,背後傳達著科技發展的高超水準下,人類社會面臨的多種經營問題。
我們還會是我們自己嗎?這句話有些唯心主義,但代替一詞原本就荒唐,每個人在這世上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企圖用科技的手段滿足自己私欲的復制,那時生命也許可以無限延長,但是不是也就沒那麼珍貴了!就像前陣子引各界議論的「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就真正說明了沒有正確思想引導的科學技術是永遠無法成為主流的。
鋒頭
鋒頭:做有態度的文娛評論平台
文娛評說 | 收視輿情 | 影視圈論 | 藝考編導
投稿 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