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管虎任總導演、費振翔擔任導演,俞灝明、吳謹言、陳瑾、陳潔、代旭、牛犇領銜主演的年代劇《外灘鐘聲》自開播以來熱度不斷攀升。這部圍繞梧桐里在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所發生的生活變遷的故事,勾勒出了弄堂里每個人在面對時代發展時的迷茫與奮鬥精神,鮮活的人物塑造,讓該劇的演員演技備受好評。
展現人生鄺美紅塵滋味情懷自然流露入眼入心
眾所周知,演員要演繹好一個人物,首先離不開對時代背景與角色本身性格的理解。一個出色的演員,既能在紛繁複雜的生活語境下完成對每一個人物的形象塑造,也能讓角色做到升華。在《外灘鐘聲》中,每一位演員都淡去了自身性格、氣質與昔日塑造的人物的影子,以全新的精神面貌走進《外灘鐘聲》,走進了普通上海市民生活的弄堂,用真誠走心的表演,詮釋了一首時代讚歌。
同很多年代劇相比,《外灘鐘聲》中的人物更為立體。從選角上看,該劇摒棄「流量」,選演員著重以符合角色為主,從「源頭」上保證了該劇的好品質。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顧問李京盛評論該劇:「在電視劇越來越產品化的今天,不少電視劇以犧牲文化品性、文化特性、墨香味為代價換取關注度。在資本進入影視劇市場後,不少影視劇都在資本與互聯網浪潮的衝擊下變了味道,影視劇發展亟待回歸到中國電視劇最早起步時真正具備真做到實質感的狀態。《外灘鐘聲》這個以獨特時間點、切入點講述的故事,通過著重展現人在大時代下的選擇,以豐富的人物敘事、故事敘事與情感敘事,細膩的將青春的、愛情的、苦澀的、懷舊的、傷感的情緒渲染的淋漓盡致,體現出了該劇故事的文學性,展現了人性的真善美,將人生的鄺美、紅塵的滋味、世道人心的堅守以抒情的、悠緩的、懷舊的形式逼真還原了80年代的梧桐里。」
《外灘鐘聲》故事立體。該劇雖主要聚焦杜心生、杜心美為主的一家人的家庭生活,但其通過塑造海關大鐘守護人杜心生這一平凡而偉大的人物,著重描繪了那個年代的氛圍與不「狗血」不「俗套」的家庭關係,改變了觀眾對「家庭劇」的認知。中國作協全委范詠戈說:「《外灘鐘聲》是嚴格的現實主義傳統一脈相承下來的又一部帶有經典品格的劇,該劇圍繞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所發生的變化,將情懷用新穎的方式自然流露出來,入眼入心。」
情節豐富人物豐滿盡現有擔當者寬闊心胸
《外灘鐘聲》人物關係真實。例如,杜家兄妹四人的相處方式,非常符合那個年代中不少家庭里「長兄如父」的特點。例如,作為長子的杜心生在父親遭到意外去世後,成為家中的主心骨,在承擔起家庭重擔的同時,也將自己年少時對愛情的憧憬與個性默默的放在心中。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名譽主席李準說:「《外灘鐘聲》強調了青春的美好。其實人生的意味還是要經過歲月的考驗和煎熬才行,人生的滋味最好用歲月的齒輪去碾壓生命的豆,才能發出真正的香濃。《外灘鐘聲》以杜心生的成長軌跡為切入點,以點見全貌的寫出了上海這座城市中,有擔當者的寬闊心胸。」
他心中更多只剩下弟弟妹妹們的安危。例如,當得知杜心芳懷孕後,杜心生立馬帶著杜心美和杜心根將杜心芳接回家中,悉心照料妹妹的樣子,像一把大傘一樣支撐起妹妹的人生。而當「不安分」的杜心根高興地拿著剛賺到的錢回到家後,卻遭到了杜心生「家長式」的責罰。杜心根一直並未知道的是,在他「消失」的這段時間里,哥哥對他的擔心從未減少。這些看似平常的情節,卻豐滿而立體的勾勒出了一家人真實的生活,行雲流水般的劇情讓觀眾信服。
《外灘鐘聲》質感溫情,正能量貫穿全劇。杜心生、杜心美兄妹四人雖遭受了生活中的諸多苦難,但不管遇到什麼困境,兄妹幾人都手拉手一起互幫互助渡過難關的樣子,展現了似海的手足情。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仲呈祥稱:「‘外灘鐘聲’是一種意象,它是歷史的鐘聲,該劇通過鐘聲表明了我們對歷史所把握的應有意境。梧桐里也是一種意象,該劇通過塑造梧桐里的街坊群像,以堅持現實主義的表現手法,構思了豐富的情節,塑造了豐滿的人物,以情動人,以細節取勝。其實,不是所有的觀眾在觀劇的過程中都單純尋求視聽感官,《外灘鐘聲》能夠讓觀眾在尋求藝術鑒賞之餘,獲得思想的啟迪和精神的美感。」
除年輕演員出色詮釋了人物外,陳瑾、牛犇、張芝華等老戲骨的加盟,也使得《外灘鐘聲》質感分外厚重。出色的角色塑造能力,讓老戲骨們所演繹的角色入木三分,他們穿著樸素的衣服,行走在老弄堂里時,仿佛讓觀眾一秒就回到了曾經的歲月。
在現實題材劇「懸浮」問題越來越嚴重的近些年,在不少有追求的影視人的集體努力下,現實題材慢慢回歸中國影視劇主流。在現實題材蓬勃發展的當下,於劇情、表演上打下堅實的基礎的《外灘鐘聲》,在憑借出色的人物塑造獲得觀眾認可的基礎上,也為年代劇的創作提供了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