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對於健康和美麗的真實需求與焦慮感互相扭結,一同生長
2015年4月11日,長沙一家健身俱樂部的健身教練與市民在嶽麓山進行了一場平板支撐挑戰賽,肌肉健碩的健身教練剛一亮相就引起了眾多女性的尖叫。圖/視覺中國
被操控的身體
本刊記者/古欣 隗延章
本文首發於總第880期《中國新聞周刊》
北京市朝陽區常營附近一家健身房里,一種叫Ufit的團課正在火熱進行。七八個人四肢著地,迅速繞場爬圈。教練喊著,「加快!加快!加快!」幾圈爬下來,短暫休息15秒,下一組動作又開始了。學員分成男女兩隊在場地里做高抬腿、沖刺跑。接下來是重頭戲——每組五次,一共十組舉杠鈴。伴著一聲大喝,團里的大叔做完最後一次過肩推舉。
訓練以一百下跳繩告終,所有人集中在教練周圍,圍成一個半圓,比劃出大拇指或V字形。每節課後,小組成員都要拍一張合影來紀念自己一小時內完成的20組訓練動作,可以預見,會有更多人在朋友圈里看見這群人的汗水與微笑。
這樣類似的訓練有個統稱叫做Crossfit,指的是通過多種以自身重量、負重為主的高次數、快速、爆發力的動作增強自己的體能和運動能力,從而發展人體的有氧心肺功能、耐力、力量、靈活性、爆發力、速度、協調性、敏捷性、平衡性和準確性這十項能力。
這是源於美國時下最流行的訓練方法。設計整套課程的張軍偉是這家健身房的教練總監,他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這套課程的最大特點除卻基礎體能訓練外,其他的動作編排能做到365天每天不重樣。
張軍偉已經在健身行業幹了18年,他在中國最早一批商業連鎖健身房之一——中美合資中體倍力接受入職培訓,「都是外國人給我們上課。」張軍偉認為學健身的精髓是學文化,為此2009年時他特意去美國遊學3個月,「看看地道的美國人是怎麼玩健身的。」
目前他供職的這間健身房拿到手上的課程表是全英文的,在這張表上,張軍偉不叫張軍偉,而叫Jet,他手下的健身教練分別叫Gary,Taiga和Barry。雖然脫胎於Crossfit,張軍偉對自己的課程做了本土化改良。他觀察到長期進行大重量抗阻訓練的歐美女性大腿會變粗壯,這顯然和很多中國女孩想要瘦腿瘦腰的需求相衝突,他削減使用杠鈴的頻率,代之以更小巧的壺鈴、啞鈴等訓練工具,練出更符合亞洲女性審美的肌肉線條。
身材管理,如今已經成為都市中產人群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健身、減脂、塑形、增肌、普拉提、馬拉松、瑜伽、夜跑⋯⋯這一切伴隨著生活方式和審美觀念的變化而被催生出來,繼而被社交媒介的交互性放大。人們對於健康和美麗的真實需求和焦慮感互相扭結,一同生長。
「巨獅的雄吼」
張軍偉18歲那年來北京,先是在上世紀90年代的大眾健身房教人跳健美操,商業健身房崛起後,他立刻投身當時處於行業領先地位的中體倍力。從老家的小健身房到中體倍力、青鳥等專業俱樂部做私教,再到做教練總監和培訓師,抑或自己出來開健身工作室,這是行業里目前年屆40的資深教練的固定軌跡。某種程度上他的經歷串起了中國健身文化與產業從萌芽到興起的過程。
上個世紀80年代末,張軍偉上高中,他訂了一本叫《健與美》的雜誌,上課時就藏在課桌抽屜里翻。這本雜誌是中國最早一批健美人才的孵化器。《健與美》現總編劉舜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很多健身冠軍就是從《健與美》開始接觸到(健身),喜歡上,繼而走了這條路。」
《健與美》的基因要追溯到上世紀40年代趙竹光先生在上海創辦的《健力美》雜誌,這是中國第一本健美專刊。趙竹光曾在學校圖書館的一本美國雜誌上讀到介紹健身的方法,目睹中國積貧積弱,趙竹光深感「光有健全的頭腦而無健全的身體,也不是根本辦法,乃積極尋求健身之道」,遂在滬江大學讀書時發起中國最早的健美組織「滬江大學健美會」。他還翻譯了中國第一本健美教材——風靡歐美的《肌肉發達法》,創辦了一個健身館,並和曾維祺、婁琢玉一起創立了「肌肉發達研究會」,三人並稱中國健身運動的開創者。
健身文化在上世紀30年代率先興於上海,是因為那里是當時中西文明碰撞又交匯的前沿地。劉舜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很多西方現代體育項目最早是從天津港傳入中國。在這些中國最早開放的通商口岸,健身作為現代文明的生活方式,由洋教士和醫生帶入「落後的」「需要救治的」東方。
內外交困的處境致使「健身」這個概念自提出就與扭轉世界眼中的「東亞病夫」形象,提高國民素質乃至改變國運的使命等話語緊密相連,趙竹光在《健力美》的創刊詞里曾這樣冀望:「這是我們的第一聲,不是鹿鳴,而是巨獅的雄吼。」
1949年後,國家百廢待興,過渡到社會主義生產建設時期,社會政治生活中彌漫著趕超英美的氛圍。時任清華大學校長的蔣南翔要求學生加強體育鍛煉,提出「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口號,集體文化氛圍中,個體的強健與家國抱負被緊密地勾連到一起。
事實上,從遙遠的古希臘時代開始,體育一直被視為國家實力與公民凝聚力的象徵。19世紀到20世紀前期的英國,板球運動被看作是修煉人格品質、鑄造主管才能、培養帝國未來管理者的手段。恰如著名社會學家克里斯·希林在《文化、技術與社會中的身體》一書中所作的精辟總結:「體育運動在建構國族身份這一‘想像的共同體’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回看20世紀上半葉健身文化在中國的落地,實際上是伴隨著資本主義早期野蠻的拓殖方式,國門被迫打開後,新奇與焦慮的雙重心態中誕生的舶來品。在民族危亡期和集體文化的盛行的年代,生理態的身體表層被蒙上了更多的政治化的價值。
對於部分群體來講,身材管理成了一種生活方式。圖/視覺中國
健與美
20世紀下半葉,全球化一手依靠資本,一手依靠文化,以一種更加隱秘的邏輯滲透到異域文化之中,而健身文化在這一時期在中國的復興也發生了微妙的轉變,變成了外來文化重塑社會審美的故事。
健身在中國再次復興,要從上世紀80年代一本風靡社會的小冊子說起。據劉舜可能,當時市面上流傳著幾百萬冊簡·方達健美術的小冊子和錄像帶。千萬中國女性從這個一頭金色鬈發,穿著踩腳褲,擺出各種高難度姿勢的好萊塢女星身上學習瘦身與美麗的秘訣。馬華是其中的佼佼者,她改良發明了馬華健身操,一躍至央視平台, 占據早晨黃金時段帶領全國女性一起「天天跟我練」。
媒體對這股熱潮起到很大的推波助瀾作用。無論是央視還是各地方衛視都會製作播放很多健身欄目。以來自香港的張蕙蘭為例,從1985年到1999年,每天早晨和晚上,央視一台二台都會播放她主持的《蕙蘭瑜伽》,創下中國電視史上播放時間最久的電視系列片紀錄。
原初形態的健身房也從廣大女性的健美操愛好需求中衍生出現。90年代中期,北京最大的健身房是位於月壇體育館里的利生健康城,約有1000平方米規模,主要場地是操廳,依靠開設操課吸引女性會員辦卡。當時健身房的經營狀況好壞,主要取決於能不能請到比較能吸引受眾、有影響力的教練。馬華是利生健康城主要教練,據說最多一次,她帶領300到400人一起跳健美操。
健美賽事也在中國萌芽。1983年,第一屆力士杯全國健美邀請賽在上海舉行,在上海跟趙竹光學過健美的冷高侖一舉拿下冠軍。1986年,力士杯擬按照國際健美比賽的規則,首次邀請女運動員身穿比基尼上台表演,原定的承辦方西安市體委顧慮重重,深圳市體委此時挺身而出,在時任國家體委副主任徐寅生的支持下,承辦了那次比賽。
比賽在80年代中期的中國引起很大反響,據裁判筱冰在自己的博客上記載,國內外參與報導的機構包括100多家報社、70多家雜誌社、圖片社和出版社,30多家電台電視台,以及3家國內的電影制片廠。而劉舜回憶道,當時媒體將賽事現場圍得水泄不通。
冷高侖當時正在深圳市體委工作,他是此次比賽主要策劃人之一。他向《中國新聞周刊》回憶,1986年比賽以後,全國各地掀起比基尼熱,各地各省市都邀請運動員做比基尼循環表演。1986年年底,全國第四屆力士杯男女健美錦標賽被中央電視台評為當年全國十大新聞。
健美運動的復興,與人們對人體美的好奇密切相關。在劉舜的記憶里,那次比賽造成的社會轟動,只有上世紀80年代在北京舉辦的一次人體畫展能相提並論。
劉舜這樣分析那一次賽事造成轟動的原因,「健美和健美操在中國剛開始勃興時,國人的生活正逐步從單調與灰色中解放,恰逢過去對‘美’的概念和詞匯都是回避的,更不要說美的表現形式。因為過去是空白,所以人們剛開始接觸這樣的概念和現象時,對社會的衝擊是非常大的。」
因為觀念上的誤解,當時還鬧出一些笑話。80年代末央視播放掃黃的電視片,查獲淫穢的錄像帶、書籍中居然有《健與美》雜誌。後來電視台特意出面道歉,隨著爭議逐漸散去,私密的身體開始獲得更多的正義性。
許多人加入了夜跑族的行列。圖/視覺中國
神話與亂象
20世紀的健身神話背後,是一些更為微妙的動機。強調效用的商業文明、無孔不入的消費文化,日益發達的大眾媒介、崛起的中產階級及其生活方式,讓剛剛褪下羞恥感的身體很快地與另一些價值相關聯。
一方面,人們對待身體日趨理性,通過精細而規律的科學訓練,將自己的身體改造得更適合工作和社交;另一方面,人們從與身體的親密相處中尋求慰藉與超越性體驗。
英國獨立市場研究咨詢公司英敏特(Mintel)的報告《健康生活趨勢——中國2017》顯示,64%的中國人鍛煉的主要動力是提高健康水平;44%是為了看起來更苗條;39%的受訪者表示,他們鍛煉主要是為了緩解壓力。
更多的時候,其實是這三種需求同時上演。
國貿一家健身房里,上班族經常利用午休和晚飯後的一小時去健身。這里的人習慣把時間切割成一個個小格子,吃飯占用一個小格子,健身占用另一個,Jessica知道自己跑十公里需要一小時,而Chris每次會花上一小時左右時間在室內泳池遊十個來回再沖澡,他們健完身都要回辦公室繼續加班。為了滿足加班到後半夜的人們的健身需求,很多健身房開始變為24小時營業模式。
Chris曾因工作太忙而放棄了健身,不久就發現自己體能跟不上,肩頸、腱鞘的健康狀況也亮起紅燈。而Jessica在工作中經常發生和其他合作方對峙的情況,每當工作中的「糾紛」讓Jessica鬧心時,她總對自己說,算了,待會去跑個步就好了。
對Chris而言,健身是一針強心劑,只能規律鍛煉才能保證體能跟得上高強度的工作量。而對Jessica這類人,健身是一味舒心丸,通過完全將注意力沉浸到身體中來療愈工作中遇到的挫折和壓力。無論作為體能儲備營還是精神避難所,健身房已經內化成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環。
而更高級的玩法是將健身當一張名片。Tiffany經常在朋友圈里看到老板在世界各地的跑步照。他對Tiffany說,健身是一種很值得的個人形象展示。首先,優質客戶很可能和你會有相同的愛好;其次,即便沒有相同愛好,諸如健身、鐵人三項這類的耐力性運動也能反映自律和堅毅的品格。如今,Tiffany的老板已跑遍全球各地各大馬拉松賽,又向越野障礙賽和鐵人三項進軍。
人們對於健身表現越來越高的要求也催生了更加細化的健身教練市場。教練鄭秋晨的私教課一節課要一千元,他是健身機構「煉工場」收費標準最高的教練之一。鄭秋晨擅長提高人體的體能儲備和運動能力的功能性訓練。他的客戶年齡在30〜50歲之間,以公司中高層管理人員為主。一些客戶平時愛好打高爾夫,鄭秋晨就會設計專門的訓練動作提高他們揮桿動作的穩定性,還有客戶有跑馬拉松的想法,鄭秋晨會提前一年為他們制定備戰方案。
鄭秋晨的客戶幾乎從不缺課,即使當天需要乘飛機去外地出差,也會約他上完早課後直接去機場。克制欲望、控制激情和規律性被奉為早期資本主義的理想規範,在今天它仍然激勵著國貿商圈的神話。幾乎每一家投行、律所都流傳一個合夥人加班到夜里兩點,而凌晨六點照常起床跑步的故事。在當下,健康的體魄暗示一個人的社會階層、工作態度與能力。
另一方面,由於行業處於快速崛起、野蠻生長階段,大量外來人力、資本湧入,健身行業目前也暴露出一些病疾:健身教練職業門檻低,培訓期短,缺乏長期的進階培訓機制,服務的專業性不夠,健身房重行銷而輕服務,甚至欺騙性行銷的情況時有發生。
目前健身教練行業默認的入職培訓期是三個月,一個零基礎的「小白」經過三個月的培訓就能取得當健身教練的門檻資質。但不止一個教練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健身教練的工作需要涉及運動學、人體學等多方面理論的支撐,三個月的入職培訓遠遠不夠。健身房可能會通過要求健身教練取得更多資格認證來提高競爭力。
除卻業內比較有公信力的健身教練國家職業資格認證和NSCA(美國國家體能協會)、ACE(美國運動協會)、ACSM(美國運動醫學協會)、NASM(美國國家運動醫學會)四大美國機構頒布的認證,市場上還充斥著各種各樣的培訓機構,有些培訓機構做培訓到發證的一攬子生意,只要在機構培訓上過課就給發證,這使得健身教練取得的資格認證充滿水分。
另一方面,健身教練是一項需要通過大量實踐積累才能獲得進步的工作,一些健身教練培訓師從培訓學院畢業後,根本沒有做過健身教練,就在培訓學院留校繼續擔任培訓師,這導致他們指導學員時經驗不足。
健身行業的流動性很大,不少顧客會遇到課程還沒上完,自己的健身教練就跳槽或離開健身房的情況,這時顧客就會被轉手給健身房其他教練,而頻繁地更換私人教練顯然並不利於系統的訓練,但在當下似乎毫無辦法。
健身房的商業模式是預售制,通過預售會員卡的方式能獲得充足的現金流。但高峰辦卡期一過,大多數健身房普遍面臨著生存盈利的問題,健身房的二次盈利點主要依靠出售私教和團課課時,這造成某些健身房的經營圍繞著推銷辦卡、銷售課時展開。負責售卡的健身房會籍人員會通過許諾各種優惠的方式招攬客戶,有時候這些條件卻不能兌現。
很多健身教練表示,自己在健身房工作時都面臨不同程度的行銷任務考核壓力,如果連續兩個月完不成任務,就得走人。健身教練的收入主要由一定比例的課時費抽成和行銷抽成構成。這客觀上也造成了健身教練工作時間長、行銷壓力大的職業現狀,教練的個人時間被壓縮,抽不出時間繼續學習提高專業技能。
由於健身房用地、經營成本高,很多無法獲得穩定的後期客流的健身房只能不斷擴張,將預售款用來開新店,以此獲得新的進帳,保證資金流的持續,而一旦有一家新店開拓不順,則可能會造成整體資金鏈的崩盤。另一方面,這兩年健身行業的火熱也使一些資本盲目跟進,健身房管理不規範,部分地區健身房供大於求,同行之間競相壓價,拉低整個行業價格,健身房快速開張又快速歇業的事情時有發生。
健身愛好者在熒光夜跑活動開始前熱身。圖/視覺中國
熱量公式
據2016年《全球成年人體重調查報告》,中國肥胖人口超過美國列首位,擁有4320萬肥胖男性和4640萬肥胖女性。對於更廣泛的大眾來說,減脂或塑形是他們去健身房尋求私人教練幫忙時最直接的訴求。也有更加含蓄而專業的說法,請過私人教練的Fiona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她去健身房是為了提高基礎代謝率。
每個決心減肥的人都聽過「熱量赤字」這個說法,簡單來說,一個人想變瘦就要保證自己每天攝入的總熱量小於消耗的。攝入的熱量來源於食物,而消耗的熱量由基礎代謝(靜息狀態下人體消耗的熱量)、日常活動消耗和運動消耗共同構成。
如果一個人的日常活動消耗和運動消耗不變,而他的基礎代謝提高了,那麼他就算多吃,也不會變胖。這聽起來很誘人。
如何提高基礎代謝?教練鄭秋晨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人體基礎代謝率由骨骼、內臟、骨骼肌決定。提高骨密度,骨骼肌占人體的比例就能提高基礎代謝。一次骨密度的提升需要做出八次力竭的動作,比如舉起八次杠鈴,而增肌也需力量訓練。
因此,最科學的減肥模式是增加運動量消耗熱量,增加力量訓練提高基礎代謝,同時配合控制飲食來控制熱量攝入。但即使已經通過鍛煉瘦下來了,為了維持身材也要保持一定鍛煉量,否則基礎代謝降下來,人又會復胖。鄭秋晨做過核算,一周最少兩次力量訓練才能維持基礎代謝,一周最少三次才能進步。
為了減肥的健身變成了一項需要認真核算,實時監控各項數據,理性分配運動項目與運動量的科學過程。
每個第一次跟教練上課的學員都會拿到一個體測報告,報告上有身體成分分析和肥胖分析。體重、體脂率、骨骼肌含量是衡量身材的三大核心指標,從決定踏上減肥之路那一刻起,學員就緊密地與這三項數據掛鉤,將熱量收支的公式嚴格地貫徹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主攻瘦身的健身教練美含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從客戶訓練的第一天開始,她就會測量客戶的三圍,計算腰臀比、展現身材「維度」的各種數據,並在客戶允許的情況下給他拍照。此後每隔一周,她都要重新測量、拍照,目的是將數據進行對比,監控減肥的進程與效果。同時,客戶需要每天向她報備三餐吃了什麼,以便了解卡路里攝入量。
按照這套嚴密核算的方法,美含十分自信地表示,只要學生嚴格執行就一定會瘦下來,效果會在每周的照片和維度數據上直接體現。如果數據沒變,那一定是因為顧客沒控制好飲食,背地里偷偷吃多了。
提倡「互聯網+健身」概念的光豬圈健身CEO王峰則表示,未來健身行業將更加趨於數據化。利用智能硬件和大數據的技術,直接采集、分析各種體測和訓練數據,推送到客戶的移動端,使得各種記錄得以更加系統地保存。
人們通常認為,沉浸在運動中是快樂的,它使個人短暫地從社會抽離,擺脫雇傭勞力的強制與規訓,甚至達到忘我的境界。然而以減肥為目的的健身卻相反,在各方面都體現了「唯效能、科學、標準化是瞻」的功利與理性。
從早期的測力計(測量肌肉力量)、脈波計(記錄脈搏)、肺活量計(記錄呼吸氣量)、測功計(測量肌肉功率),到近些年的體質測量儀的流行,都反映了人們對測量的迷狂延續至今,有增無減。
荷蘭著名語言學家和歷史學家赫伊津哈認為,隨著體育活動越來越系統化,運動的自發性和遊戲性也愈益減弱。某種程度上,使用工具理性改造身體的過程,使身體更趨近而非遠離工作。
在人類歷史上,曾經無論大道小徑還是鄉間田野,都可以作為遊戲運動的場所,如今它的空間被壓縮,重新凝聚定位在健身房和跑道上千篇一律的幾何構造。
一方面,不斷進步的科學與工具理性使我們健身更加有的放矢,甚至不斷超越人類身體所能突破的極限;而另一方面,身體脫離創造性的自然環境,而被功利主義和工作場所的要求所形塑,淪為健身房里僵化的空間幾何結構。這是現代健身的進步性,也是現代健身之殤。
圖/視覺中國
「完美身材」
健身是辛苦的,有意願健身的人不一定有毅力持之以恒。根據《健與美》總編輯劉舜的可能,中國健身房目前的續卡率不到30%,很多人都在這條路上半途而廢。中泰證券關於健身的行業研究報告稱,健身是反人性的過程,如果沒有外部激勵,就會造成客觀上續卡率低。
健身博主趙依儂的描述更為乾脆,健身就是「虐」。她把「卷腹」稱做「虐腹」。為了練出一身漂亮的馬甲線,「虐腹」的動作必不可少。每次虐腹完,趙依儂一定要「秀腹」,在朋友圈里開心而自豪地po出成果。社交平台的展示對很多人起到了外部激勵作用,在自虐中享受,可以概括以趙依儂為代表的部分人的掙扎中前行的健身心態。
如今高挑纖瘦的趙依儂曾經是個小胖妞,從12歲到27歲,她一直在和體重作鬥爭。讀書時她成績不錯,愛參加各種文體活動,卻總覺得自己的人生被「胖」拖累了。因為胖,家里人乾脆給她剪了超短的小圓寸,外表像個假小子,女性的特徵、女生的心思完全被壓抑。少女時代,她總想讓別人覺得自己是個漂亮的小女孩,但事與願違,完全得不到回應。
「男生會注意你,但他注意你的方式是給你起難聽的外號,這很傷一個小女孩的自尊心。」 趙依儂回憶,她試過電視廣告上各種減肥方式,曾經整整有一年她不吃主食,肉也吃得少。
後來她才慢慢學會科學地控制飲食,加上比較規律地運動,來管理自己的身材,並時時注意保持。趙依儂對自己身材變化極度敏感,她練出一套本領,不用上秤就知道自己的體重和體脂,還總結出自己一周體重變化的規律。「我一周之內一般有三個小反彈。不用照鏡子,就站著感覺下,如果感覺到自己胖了一點,我就會提醒自己要多做一些有氧,或多上一些力量,或者我要少吃點。」
在趙依儂看來,做一件事有兩種可能性,一種人追求目標,達到結果會讓自己產生快感,很愉悅;還有一種人享受這個過程,卻不追求明確的結果。她覺得自己屬於前一種。
趙依儂自認本質上討厭運動,小時候因為胖,體育成績差,運動讓她有挫敗感。「但是只有運動才能夠更有效控制自己的身材,從而獲得更滿意的外形和身體,在這個基礎上我覺得我是喜歡上運動的結果。」
對趙依儂而言,擁有完美身材不僅僅意味變美了,它還附加著很多其他價值——他人讚許的目光,自我對身體的控制感和對人生的主導權。
瘦下來的趙依儂感覺自己解決了人生障礙,她和閨蜜共同經營一個健身自媒體號Fitnchic,口號是 fit your body into a chic life,旨在鼓舞更多人健身塑型獲得一個更漂亮的人生,一個自己更喜歡和掌握的人生。
社交傳媒的影響力擴大了她的成就感,在自己的微博和微信上,趙依儂以圖片、視頻和文字的方式和粉絲們分享健身、旅遊、穿搭、情感、職場、買買買的經驗。粉絲信任她,有學生在職業選擇上有迷惑,通過私信或者在粉絲群里求助。聽到產後媽媽跟她說,看了你們的內容,治好了產後抑鬱症,趙依儂覺得很開心。
「健身是表象,是手段,我們想的是從各個方面讓自己過得更開心,更漂亮。」 趙依儂這樣總結創辦Fitnchic的初衷。
趙依儂不諱言自己對健身的掙扎情緒,「說實話,到今天我運動還會有抵觸,尤其天氣越來越冷,或者工作真的很忙很累的時候,就想在家躺著,放空休息。但是克服自我穿上運動鞋,走出家門,去到健身房這個過程,當你真的開始動起來,到你動完,出過汗,就會覺得很爽,有種戰勝自己的感覺。每一次運動我都是在這樣的掙扎中結束的。」
重新定義身體美
而同樣在青春期備受身材焦慮和節食折磨的Becky Young,如今卻走向截然相反的道路,她在倫敦創立了Anti-Diet Riot Club(反節食起義俱樂部),旨在鼓勵女性悅納自己的形象,反抗商家利用身體厭惡來賺錢的行徑。
從青春期開始,Becky就為身體感到焦慮,因飲食感到罪惡。14歲她開始減肥,不惜對身體發起一場場戰爭,節食、過量運動、手術⋯⋯經歷了瘦身與復胖的反復折磨後,只剩下精疲力盡和深深的自我厭棄。她曾暗自禱告希望患上飲食失調症,這樣就再不必為瘦身費勁。
兩年前的又一次復胖使Becky心情沮喪,她決定執行新一輪嚴苛的運動飲食計劃。為了給自己打氣,她在Instagram上搜尋關鍵詞「fit」(起初形容健康,逐漸發展出性感誘人的身材的衍生義),卻意外地搜到倡導body positivity(身體自愛)的帳號。她發現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真心地接納自己的身體,拒絕一邊控制飲食一面假裝自己很健康很快樂,他們活得很輕鬆。
「她們胖,但不覺得羞恥。我發現我想成為這樣的人。」受到啟發的Becky創立了Anti-Diet Riot Club。成員定期聚會,一起做瑜伽,吃早午餐,分享甜點,舉辦胖女孩時裝節、人體彩繪、直覺飲食訓練營(intuitive eating workshop 根據自己的身體發出的訊號飲食,不規定食物,時間和分量,主張餓了就吃,飽就停止),大方地享受、展現自己的身體。
Becky認為,「減肥文化的‘害處’,在於不斷向現代人洗腦,令我們誤以為如果我們不盡最大的努力節食減重、鍛煉流汗,我們就做得不夠好。」她想「起義」反抗的並不是健身或減肥本身,而是這一整套生活方式逐漸占領「政治正確」的地位。
放眼望去,遍地都是「健康」的影子:街頭的運動潮流宣傳海報,餐廳中的網紅減脂食物、朋友圈中舉鐵照,健身軟件的運動打卡分享⋯⋯讓Becky疑惑的是,究竟哪些對我們的健康真正有益?
健康苗條的身材固然值得讚美,但如果網路賦予我們展示表達自我的權利逐漸被淪為成整齊劃一的審美,甚至通過社會文化心理機制干預我們的生活選擇,被商業過度包裝利用,那麼身體的解放意義,身體所承載的值得被稱頌個體身份的獨特性就蕩然無存了,這和健身文化的緣起無疑背道而馳。
實際上,潮流正在發生轉變。內衣品牌「維多利亞的秘密」的性感行銷曾是教科書級的經典案例,「三流的行銷賣產品,二流的行銷賣品牌,一流的行銷賣夢想」,每年的維秘大秀,姣好面龐、高挑身材、玲瓏曲線販賣的正是男人夢想的女人和女人夢想的自我。 然而這兩年,公眾開始質疑這套商業把戲及其背後的價值邏輯。
2014年,維秘為推廣新一季內衣,推出了以十名身材火辣的維秘天使為背景的宣傳圖,配以大字體宣傳語「The perfect body」(完美身材)。圖片上線之後便遭公眾強烈的回擊,超過兩萬人簽署了一份申訴書,要求維秘道歉。
這封請願書里這樣寫道:「維多利亞的秘密的最新廣告利用女性的不安全感,散布傷害性消息⋯⋯女性的生活中每天都充斥著這樣的廣告標語,這些標語設立了對女性身材狹隘的評判標準,讓女性對自己的身材越來越不自信,從而促使女性花錢購買他們的產品,來讓自己更快樂、更美麗。」
而 Twitter上也掀起#iamperfect(我很完美)運動。人們紛紛秀出自己版本的「完美身材」回擊維秘。2015年,一場名為#ImNoAngel(我不是天使)的活動興起,出鏡的全是大碼模特。
越來越多內衣品牌也開始鼓勵身材多樣化,個人護理品牌多芬(Dove),內衣品牌Aerie推出以「形象自愛」「真實的美麗」為主題的廣告,照片中,各種身材各種膚色的女性穿著內衣戲仿維秘模特的站姿,挑釁地出現在鏡頭面前。
更多人在投身健身的同時開始反思健身的意義。今年9月,趙依儂在公眾號里寫了一篇文章,感慨像從選秀節目《創造101》出道的藝人王菊一樣露著贅肉在紐約時裝周出鏡真好。文章中趙依儂坦言,「追求身體的毫無瑕疵不應該是女性健身與運動的目的。」但即使激烈地反對當下主流的健身文化,Becky承認,仍然有些時刻她會忍不住偷瞥自己的肚皮,跟別人的比一比。
或許號召女孩健身塑形和號召女孩抵制減肥的兩種團體本質上沒有那麼大的區別,它們都繼承現代文化的因子,賦予了身體極大的象徵意義。它們的存在不過是人類各種深層動機與欲望的又一變體。
但無論對身體採取哪種觀點,不能否認的是,今天的時代正是身體的時代。與重視靈魂而貶斥、放逐身體的古希臘、中世紀文化相比,身體正前所未有地占據我們視野的核心位置。
它不再是靈魂的容器或原罪的象徵,轉而變成某種偶像或資本。它越來越作為消費品、作為社會身份、作為人格本身而公開展示,某種程度上,甚至取代心理和意識,成為當代最急需被療斷和拯救的對象。
採訪中,趙依儂被問到,如果有一天回到唐朝,那里以胖為美,她還會不會像現在這樣努力維持身材?她想了想,回答說:「這是個悖論的問題。我當時想瘦是因為我看雜誌上的女生照片,心里想說‘我想成那個樣子’,所以我會為此而努力。但是喜歡什麼身材會受多方面影響,社會大環境是很重要的影響因素。我很難很超脫很清高,如果我到了唐朝那樣的環境,所有人都以胖為美,我是不是還能堅持現在呢?也許那時候我變胖也會很開心。」
值班編輯:羅曉蘭
▼
推薦閱讀
為什麼台灣女星永遠是直男殺手?
曬被子冒犯的到底是什麼權利
霧霾返場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