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一直以來!便是養生的佳品。
每天喝兩杯好茶,可有效抗衰老,祛毒素,淡斑點,清五臟,潤心肺。
自漢代以來,很多歷史古籍和古醫書都記載了不少關於茶葉的藥用價值和飲茶的健身的論述。據不完全統計,大陸有16種古醫書記載茶保健作用的有20項,219種藥效,如提神明目,止渴治痢,去膩醒酒等等。
《神農本草》:「茶味苦,飲之使人益思、少臥、輕身、明目。」
《神農食經》中說:「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悅志。」《廣雅》稱:「荊巴間采茶作餅……其飲醒酒,令人不眠。」
南宋時虞載《古今合壁事項外集》中記載:「茶有理頭痛、飲消食、令不眠」之功效。
李時珍《本草綱目》:「茶苦而寒,最能降火,又兼解酒食之毒,使人神思闓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
這些均說明了喝茶,可以起到「清心、明目、祛痰、止渴,消脂、去膩,提神、利便」等功效。
現代科學也證明,茶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飲茶能滿足人體對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需要,此外茶葉還具有強大的抗衰老作用。
茶能治病是因為茶中含有與人體健康關係密切的咖啡鹼、兒茶素、維生素類、礦物質微量元素、氨基酸等物質。
除此之外,茶葉具有很好的減肥消脂作用。喝茶可以顯著提高體內脂肪的氧化分解率,降低膽固醇和血脂含量,使人瘦身健美,因為茶葉中的兒茶素、茶多酚和某些活性酶可以加快體內脂肪燃燒,減少膽固醇在體內的堆積。
茶與四時年有四季,各季氣候各不相同,所以喝茶方面也要與四時相應,這樣才能到達更好的攝生作用。
一、春飲花茶
大陸大部分地區是季風氣候,春溫、夏熱、秋涼、冬寒,四季分明。春天,萬物復蘇,陽氣生發,給大地帶來了生機與活力,但這時人們卻普遍感到疲倦乏力,表現為春困現象。此事喝花茶,能緩解春困帶來的不良影響。
花茶甘涼而兼芳香辛散之氣,有利於發出積聚在人體內的冬季寒邪、促進體內陽氣生發,令人神清氣爽,可使「春困」自消。花茶是集茶味之美、鮮花之香於一體的茶中珍品。
「花引茶香,相輔相成」,它是使用烘青毛茶及其他茶類毛茶的吸味特性和鮮花的吐香特性的原理,將茶葉和鮮花攪拌窨制而成,以茉莉花茶最為有名。這是由於,茉莉花香氣清婉,入茶飲之濃醇爽口,濃鬱宜人。
二、夏飲綠茶
夏天炎熱,驕陽似火,人在其中,汗流浹背,人的膂力耗費許多,精力不振,這時以品綠茶為好。
因綠茶屬未發酵茶,性寒,「寒可清熱」,最能去火,生津止渴,消食化痰,對口腔和輕度胃潰瘍有加快愈合的作用。
並且它營養成分較高,還具有降血脂、防血管硬化等藥用價值。這種茶沖泡後水色清冽,香氣清幽,味道鮮爽,夏天常飲,清熱解暑,強身益體。
三、秋飲青茶
秋天,天高雲淡,金風蕭條,花木凋謝,氣候乾燥,令人口幹舌燥,嘴唇幹裂,中醫稱之「秋燥」,這時宜飲用青茶。
青茶,又稱烏龍茶,屬半發酵茶,介於綠、紅茶之間。
色澤青褐,沖泡後可看到葉片中心呈青色,葉緣呈赤色,素有「青葉鑲邊」美稱,既有綠茶的清香和天然花香,又有紅茶渾厚的味道。
不寒不熱,溫熱適中,有潤膚、潤喉、生津、鏟除體內積熱,讓機體習慣天然環境改變的作用。既能鏟除餘熱,又能康復津液陽氣。
四、冬飲紅茶
冬季,冰天雪地,萬物蟄伏,寒邪襲人,人體生理功能減退,陽氣漸弱,中醫以為:「時屆隆冬,萬物活力閉藏,人的機體生理活動處於按捺狀況。
攝生之道,貴乎禦寒保暖」,因而冬季喝茶以紅茶為上品。紅茶甘溫,可養人體陽氣;紅茶含有豐厚的蛋白質和糖,生熱曖腹,增強人體的抗寒能力,還可助消化,去油膩。
雖然喝茶對養生有極大的益處,但其中也有一些禁忌需要注意。
在魏晉南北朝的時候,人們對茶還沒有進行冷靜思索,只是相信它是萬能的藥。茶無毒性的認識古今一致,但是茶具有自己獨特的氣、味,因此對於不同身體條件的飲茶者來說,存在是否合適的問題。
茶性苦寒,苦可燥濕,寒可清熱。飲茶後除去濕熱,黃疸現象自然消除。然而,苦寒雖可清熱,同時也耗氣。飲茶傷了陽氣之後,使人脾胃虛弱,腰部以及腰部以下易患疾病,這就是「患腰腳」的所在。
對於脾胃虛弱的人來講,須慎重服用清熱藥,同樣對於茶也較一般人更有節制的必要。因此,不僅在給中藥處方時需要因人而異,飲茶也是需要以因人而異作為選擇的標準,這是很重要的一點。
另外,經期、產後、喝酒、醉酒、生病、吃藥、吃海鮮、水不開的時候不能喝茶,串味、污染、涼茶、隔夜茶也都不能喝,飲服之後,不僅對身體健康沒有益處,反而還會給人體帶來損害。
因此,在飲茶時也是應該慎重考慮,只有做到恰如其分,才能達到養身長壽的效果。
免責聲明:本文章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聯繫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