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遠
著名華人電影導演李安,可稱華人電影界的扛鼎人物。近期,一向風度溫文儒雅,講話和風細雨的李安沖口而出的一句話,震驚華人世界。
近期一次交流中,大陸學生提問大陸電影市場存在哪些問題?李安一改溫婉之風,直言不諱地回答:「當導演拍電影,不是想表達我們自己多重要。並不是說我有一個什麼東西(你必須要看),你把自己放那麼重要,就是自我,就是業障,而不是藝術。在我的價值觀里是這樣的,藝術是渾然天成的東西,是有人回應的東西,不是孤芳自賞的東西,或是火氣那麼大的東西」。
以李安之影界地位,此言一出,海內外華人嘩然,李安一向低調、儒雅、謙和、謹慎,此次不留情面直指大陸導演軟肋,當屬罕見。人們不禁猜測,李安狠批的大陸導演到底是誰呢?
有人列出大陸導演花名冊,像水泊梁山排座次一樣,四大頂層五虎上將,挨個兒畫影圖形對號入座。熙熙攘攘,挑挑揀揀,好不熱鬧。
要我說,這完全沒必要,不對人只對事兒,一個方法可以搞定。撕名牌,貼標籤,你歷數大陸近年拍出的所謂眾多叫坐的影片便能竊得一斑。撿出哪兒些電影假大空,哪兒些電影偽虛上,哪些電影是導演孤芳自賞為主的作品,哪兒些電影是空洞無物不知所雲卻牛氣沖天的片子。從這角度分析,你就會發現,李安導演言論所指。
可是,真要這麼篩選,通過分析比對就會發現。以上現象絕不止一兩個人,那好的就沒了嗎?按李安導演的 「藝術渾然天成」的要求規範,大陸好的影片雖尚未絕版,但實在是鳳毛麟角,寥若星辰了。
你可能會發現,李安導演所指似乎是一種大陸社會通病,這是一個時代的悲哀。稍有民族責任感和義務感的人們都會有痛感。問題在哪兒呢?李安導演話中已經指出症結所在:大陸的電影市場,只顧賣坐去是不行的,「觀眾的品味需要慢慢培養。」
導演需要具有責任感,逐步引導大眾提升審美水準,過程當然比較艱難,但這是職責所在,需要不懈的努力堅持。好的藝術作品引導培養大眾良好的審美情趣,大眾良好的審美又能提高導演藝術追求的層次,藝術作品和所處環境相輔相成互為提升,好比美食,口味上去就不會下來。大眾藝術審美培養、氛圍、環境形成良性循環,方為正途。
李安振聾發聵的解說詞所指是,大陸導演只看眼前物質,只管金錢美女,汽車洋房,卻罔顧了責任與擔當。春秋時趙鞅有喻:「夫樹桃李者,夏得休息,秋得食焉;樹蒺藜者,夏不得休息,秋得其刺焉。」是說種桃李的人,夏天可借樹蔭乘涼;種蒺藜的人秋天就只能收收獲花刺兒,就是這個道理。
你要推脫,中國社會環境如此、投資人有硬性要求……那是失職責與逃避。不過要這麼認為也對!自古以來,聖人告誡:「擇人而樹,毋已樹而擇之。」
如果因你罔顧職責與擔當人家瞧不起,也不必難受,老百姓講話,一根甘蔗不能兩頭甜。
(高遠看法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