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音樂:
波瀾壯闊 譜寫華章
李詩原
上海音樂學院賀綠汀中國音樂
高等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原解放軍藝術學院音樂系主任
改革開放,波瀾壯闊;黃鐘大呂,譜寫華章。40年來的中國音樂創作、表演、教育、傳播、研究5個領域都呈現出快速、活躍、繁榮、多元的發展態勢,並構成了中國音樂文化這個有機整體。
音樂創作配合重大主題宣傳活動而展開,依托藝術節、音樂節、演出季、音樂周和作品評獎、作曲比賽,寓於文化建設工程、文化扶植項目,得益於政府專項資金、社會資金的資助,服務於黨的宣傳工作、國家重大慶典,服務於國家文化戰略、國際文化交流,催生出一大批藝術個性鮮明、時代特色強烈的音樂作品。音樂表演則伴隨著改革開放的大潮,既接受著市場經濟的挑戰,又分享著市場經濟帶來的果實,不僅新組建了許多專業的交響樂團和歌劇院,而且還建成了許多華麗的大劇院、音樂廳,但更重要的是造就了大批作曲家、歌唱家、演奏家和指揮家,建立起了以演出為終端的音樂管理機制,形成以演出為主體的音樂文化產業。中國音樂教育40年的發展更為人矚目。專門性高等音樂院校增至11所,再加上其他各類高等院校中的音樂學院(或音樂系),能頒發音樂類文憑的音樂教育機構數以百計,並都呈現出力求學科專業齊全、旨在培養各類專門音樂人才的價值取向,進而為40年中國音樂發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資源。音樂傳播也從依賴紙質媒體、音像媒體的時代進入以網路為主導、以信息技術為支撐的時代,成為音樂創作、音樂表演乃至音樂教育、音樂研究得以不斷發展的重要推手。音樂研究作為一種學術活動,也成為40年中國音樂文化的重要層面,不僅推出了許多重要成果,而且還為音樂創作和表演提供參照、建言獻策,其研究成果也極大程度上向教學轉化,以豐富和發展其教學內容。
正是基於音樂創作、表演、教育、傳播、研究5個領域的協同與互動,改革開放40年的中國音樂呈現出四種文化形態,並體現出各自的文化價值取向——作為精英文化的「專業音樂-學院派音樂」,標誌音樂藝術的高度;作為大眾文化的「大眾音樂-流行音樂」,滿足著大眾的審美需求;作為傳統文化的「傳統音樂-民間音樂」,維系著時代的傳統文脈;作為主流意識形態的「主旋律音樂-軍旅音樂」,給人民精神動力,鼓舞人民鬥志,激勵人民做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
「專業音樂-學院派音樂」
代表中國音樂文化的高度
改革開放40年的中國「專業音樂-學院派音樂」,作為一種總體上以現代音樂為標識的音樂文化,已充分體現出其獨特的藝術及審美價值和文化意義。
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的文藝春天,「專業音樂-學院派音樂」得以復蘇並吐出新芽。伴隨著「工具論」受到質疑,「二為」再度成為文藝方針,音樂界面貌也為之一新。現代音樂不再是那種患有「貧血症」的「形式主義」;音樂塑造藝術形象有其特殊規律;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反映論而非「機械反映論」……這些理論命題逐漸成為中國音樂理論界的共識。
在這種解放思想和改革開放的宏大歷史語境中,一批中老年作曲家以反思歷史為契機,重新開始了其現代音樂探索;一批青年作曲家在踏入音樂學院大門後不久,便透過對外開放的窗口領略到了西方現代音樂景觀,並在由朦朧詩、意識流小說、荒誕戲劇、新潮美術、探索性電影等匯聚而成的中國現代文藝思潮推動下,成為「崛起的一群」。於是,作為學院派作曲家一種最具創新和探索精神、最具學術和技術含量的音樂實踐,在中國專業音樂創作領域整整持續40年,盡管其間曾受到外部的批判、內部的質疑,自身也曾有過激進後的疲軟和退卻,且而今因已失去「潮」的原動力不再是音樂主流,並未能在「主旋律」語境、大眾音樂領域及實用層面有所作為,但在專業音樂創作領域,仍受到基於學術的尊重,成為「學院派」的一種文化標識。作為一種得益於改革開放的現代音樂思潮,它已圓滿完成了歷史賦予的使命,不僅釋放出了一種來自解放思想、反思重建的原動力,成為改革開放大潮中文藝新潮的一個層面,而且還極大地推動了中國音樂的發展。
熟悉中國音樂創作的人都會發現,人們已不再像改革開放之初那樣,為一些作品中有那麼幾個不協和和弦或幾段多調性的旋律而大驚小怪了,因為許多現代技法因素已完全融入那種基於傳統音樂思維、注重音樂可聽性的藝術和技術構思之中,進而被一種傳統與現代交融、內容與形式統一的音響所掩蓋,並讓人感到習以為常。這種作曲技術和藝術表現手段的拓展正是現代音樂存在的意義。現代音樂創作還是高等音樂院校作曲專業一項重要的教學內容。正是在這種現代音樂探索和嘗試中,中國第五代、第六代作曲家受到了良好的技術訓練,進而使他們在運用傳統作曲技術時更為得心應手。更重要的是,40年來專業音樂中的現代音樂探索推出一大批具有現代音樂風格的學院派音樂作品,遍及交響音樂、室內樂、鋼琴音樂、藝術歌曲、民族器樂、大型聲樂和歌劇等不同領域,使40年的「專業音樂-學院派音樂」顯現出鮮明的現代風格和時代特色。其中,一些音樂作品在海內外產生巨大影響,甚至成為當代國際現代音樂舞台上的亮點和不可或缺的「中國作曲家作品」。
但應看到的是,在國際音樂舞台上,這些作品已不再是那種來自東方古國的「土特產」,也不是那種迎合西方主流價值觀的「東方意象」,而是一種以平等姿態「面對」(而非「跪對」「背對」)國際社會的中國當代音樂文化,成為立於國際音樂舞台上的中國景觀,傳遞著中國聲音,講述著中國故事。這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走向世界,在一定意義上與改革開放40年中國文化寄希望得到世界認同並躋身世界文化之林的文化理想、文化戰略、文化自信是保持同一價值取向。改革開放40年的中國「專業音樂-學院派音樂」,作為一種總體上以現代音樂為標識的音樂文化,已充分體現出其獨特的藝術及審美價值和文化意義。如果說「專業音樂-學院派音樂」代表著一個時代音樂文化的高度,那麼這40年的發展使得中國音樂文化已有了相當高度,而且已站上了一個較高海拔的「高原」。
「大眾音樂—流行音樂」
迅猛發展,占據大半壁江山
「大眾音樂-流行音樂」構成了改革開放40年中國音樂的一個重要層面,其傳播空間、受眾群體、市場份額,是其他文化類型的音樂無法匹敵的。
與現代音樂有著相似境遇的是「大眾音樂-流行音樂」,它代表著改革開放40年中國音樂的另一個不可忽視、不可回避的文化類型。作為一種大眾文化,它也是在禁錮後萌生崛起的,並同樣沐浴著從對外開放窗口吹拂進來的海風。
改革開放之初,在廣州率先有了輕音樂樂隊和音樂茶座,在北京則有演唱會風格的「新星音樂會」。這大概是中國大陸最早的流行音樂萌芽。但直到1986年北京的「百名歌手演唱會」,真正意義上的中國流行音樂才正式浮出水面,因為「流行歌」(pop song)和「搖滾」(rock & roll)兩個典型的流行音樂品種已在演唱會上亮相。還是在這一年,通俗唱法開始成為CCTV電視歌手大獎賽的一個比賽項目,並逐漸與美聲唱法、民族唱法三分天下,獲得「正名」,進而占領歌壇中心位置,豐富著大眾文化生活。還是在這一年,廣州有了「新空氣」音樂組合,北京則出現了「ADO」搖滾樂隊。在接下來的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至90年代初,最能成為時代文化記憶的便是起於「西北風」、接續「中原風」「東南風」、轉而「東北風」的中國原創流行歌曲。「不管是西北風還是東南風都是我的歌。」一批真正意義上的流行歌手和流行音樂詞曲作家脫穎而出,一批真正意義上的中國原創流行音樂宣告誕生,並伴隨著時光的流逝成為經典。
正因為有了流行音樂,以磁帶為主體的中國唱片業進入快速增長期,一個巨大的流行音樂受眾群也在與日俱增,產業鏈已現端倪,並率先分享著市場所帶來的紅利。1992年中國真正進入市場經濟時代。流行音樂藉此進入快速發展期。歌壇引入完備的市場化機制,顯現出完全的「商業化運作」模式。也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中國流行音樂進入一個「歌手時代」,而不再是此前的「作曲家時代」,並出現「你方唱罷我登場,各領風騷三五天」的局面。這還是一個依賴「器具」的時代,MIDI技術用於流行音樂製作,大大縮短製作周期;伴隨著央視《東方時空》開播,MTV成為一種新的視聽傳達形式。MTV使流行音樂傳播獲得了更大空間,但也因此使流行音樂顯露出從聽覺藝術到視覺藝術的異化。再就是卡拉OK。作為一種娛樂方式,其獨有的「參與感」培育出更多的音樂愛好者,使「人人都是歌手」成為可能,並真正使流行音樂成為一種大眾文化。進入新世紀,中國流行音樂的發展和變化在網路背景下顯得更為變幻莫測。「網路歌手」「網路歌曲」成為流行音樂的關鍵詞,各類娛樂性「選秀」電視節目成為流行音樂的重要推手。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在流行歌壇,軍旅歌手和少數民族歌手不斷增多,於是流行音樂更為豐富多彩。但在後20年的歌壇,優秀的流行音樂作品並不多,讓人記得住、傳得開的作品更不多,一些「軍」字頭歌曲、一些烙上「少數民族」印跡的歌曲則成為亮點。
流行音樂作為一種大眾文化,在改革開放時期的確有其與眾不同的獨特景觀。40年的「大眾音樂-流行音樂」,其題材內容是廣泛的。一個值得關注的價值取向是,那種作為社會單元的「小我」受到關注,一種基於全人類和國際主義的愛和人文關懷袒露出來,更在意表現普通人的喜怒哀樂,更偏愛作為日常生活的小型敘事。就其形式和風格而言,流行音樂畢竟是一種大眾文化,拒絕深奧和晦澀,追求率真和直白,發乎性情,由乎自然,可謂「喜則欲歌欲舞,悲則如泣如訴」。總之,「大眾音樂-流行音樂」構成了改革開放40年中國音樂的一個重要層面,其傳播空間、受眾群體、市場份額,是其他文化類型的音樂無法匹敵的,故就「體量」而言,它已占據當代中國音樂的大半壁江山。
「傳統音樂—民間音樂」
無處不在,成為一種景觀
當代中國的「傳統音樂-民間音樂」作為一種音樂文化類型,仿佛是一個遠離時代的音樂文化,但又是一種無處不在的音樂形態。
當代中國的「傳統音樂-民間音樂」作為一種音樂文化類型,仿佛是一個遠離時代的音樂文化,但又是一種無處不在的音樂形態,其中有那些束之高閣、奉為經典的古代音樂文化遺產,也有那種仍在當代音樂生活中扮演重要文化角色的民間音樂。
的確,在弘揚、振興民族文化,復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宏大歷史語境中,「傳統音樂-民間音樂」滿足著當代中國多種文化戰略和多重文化生活的需要,以不同的文化形式和文化形象呈現在當代音樂生活之中,成為40年來中國音樂文化的一個層面。這首先是長安樂舞、敦煌樂舞、編鐘樂舞等一批曾有過文字記錄或器具、圖像為證的古代樂舞在人們的發掘、考證、研究、想像、模仿中「復活」了。這些樂舞融歌、舞、樂於一體,有的旨在「仿古」,顯露出力求恢復原貌的價值取向,有的則旨在滲入現代審美意識,使之在視覺、聽覺上滿足當代審美需求,都給人以種種關於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和文明的聯想。但令人遺憾的是,在這些「仿古樂舞」中,音樂都有賴於當代作曲家的創編。還是在弘揚、振興、復興的語境中,傳統戲曲、說唱也呈現出一定的活躍度。伴隨著戲曲現代戲的出現以及一些傳統劇目「青春版」「少兒版」的推出,那種將傳統戲曲呈現於當代舞台的美好願望部分得以做到。然而,那「一板三眼」的戲劇推進節奏、以虛擬性為主的舞台視覺效果,還有那些關於才子佳人和帝王將相的故事,作為一種傳統審美樣式或審美理念,在網路時代已失去其搶奪文化娛樂市場份額的競爭力,尤其不能滿足伴隨網路和智能化手機成長的一代年輕人的審美和娛樂需求。但盡管如此,戲曲音樂、說唱音樂仍是當代文化生活中的一種審美娛樂形式,並越來越與城市休閒和文化旅遊擁抱在一起。
改革開放40年中,中國社會生活進一步從傳統到現代轉型,但另一方面又隨著社會生產和社會生活多元化成為可能,顯露出向傳統社會、傳統生活、傳統道德恢復的跡象。以婚喪嫁娶、尋根問祖、祈福避害、順應節氣為契機的民俗和民間祭祀也熱鬧起來。於是,作為儀式音樂的民間音樂形態呈現出來,作為當代社會音樂生活的一個部分,好像後現代文化回歸,但實則反映出傳統生活方式和傳統文化意識的根深蒂固。大約是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或是出於對傳統音樂多元性和豐富性的感嘆和敬仰,或是出於對歐洲音樂中心論的反思和批判,或是出於文化市場商業化運作的選擇和需要,一些原生音樂文化形態被充分挖掘出來,於是原生態樂種和原生態歌手進入文化市場。進入新世紀,原生態音樂在中國文化舞台上越來越成為亮點,並作為CCTV電視歌手大獎賽等電視節目中的一道獨特景觀。
最後要說的是傳統音樂的收集、整理和保護。改革開放前20年,集全國之力,編纂出版了《中國民族民間音樂集成》;後20年則有基於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音樂遺產梳理。大到作為國粹的古琴曲、昆曲、京劇,小到地方小戲、樂種,許多都申報了「非遺」,列為保護項目。這些收集、整理和保護措施帶來了中國傳統音樂在當代的發展。總之,古代樂舞藝術的復活,戲曲、說唱音樂的繼承創新,儀式音樂的當代再現,原生態音樂的包裝上市,傳統音樂文化的收集、整理和保護,形成了改革開放40年中國音樂文化中「傳統音樂-民間音樂」景觀。
「主旋律音樂-軍旅音樂」
集聚時代正氣,鑄就厚重的歷史文獻
40年的軍旅音樂用極富時代感的節奏與律動,表現出我軍「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戰鬥精神和英雄本色。
最後要說的是「主旋律音樂-軍旅音樂」。作為改革開放40年中國音樂中最重要的一種文化形態,「主旋律音樂-軍旅音樂」循著黨主管下中國人民進行改革開放、闊步走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偉大征程,為建黨、新中國成立、建軍等紀念活動及香港、澳門回歸等重大慶典縱情歌唱,為奧運會、殘奧會、亞運會、全運會及系列大型國際會議增光添彩,為大興安嶺撲火、長江抗洪、汶川抗震吶喊助力,為「一帶一路」展望美好圖景、搭建文化橋梁,為做到「中國夢·強軍夢」建立文化自信、集聚復興力量,見證了改革開放40年的重要歷史時刻,見證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進而在做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做到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的偉大實踐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主旋律音樂-軍旅音樂」是一種具有極強包容性的音樂文化。它極大程度上運用了「專業音樂-學院派音樂」的技術手段,體現出了「大眾音樂-流行音樂」的淺近和通俗,更得到了「傳統音樂-民間音樂」的滋養,並將這三種音樂文化形態緊密融合在一起,遍及聲樂、器樂及大型舞台劇、歌舞晚會等多種樣式,在「五個一工程」和「國家藝術基金」推動下,一些作品(包括大型歌舞)已達到思想精深、技術精湛、製作精良的要求,毋庸置疑地成為催生戰鬥力的重要因素、形成軟實力的重要資源、弘揚主旋律的重要形式、傳播正能量的重要載體。「主旋律音樂-軍旅音樂」始終聚焦於革命歷史題材和現實題材,謳歌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關注人民群眾豐富多彩的生活,講述紅色革命歷程,傳遞紅色基因,歌頌英雄人物,集聚時代正氣,以主題性大型歌舞晚會及大型歌劇、舞劇為主要表現形式,通過「央視春晚」「雙擁晚會」等傳播平台,用革命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藝術手法,充分展現出近百年來黨主管中國人民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豐功偉績。
軍旅音樂作為「主旋律音樂」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極大鞏固和提高了我軍的戰鬥力,在軍事鬥爭和軍事鬥爭準備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還助力黨的思想政治工作、宣傳教育工作,成為「主旋律中的主旋律」。40年的軍旅音樂,始終循著人民軍隊的前進步伐,展現出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強軍興軍的偉大成就;見證了我軍服從經濟建設大局,以體制編制調整為戰略目標,建設現代化、正規化革命軍隊的精兵之路;見證了加強軍事鬥爭準備、以打贏高技術條件下局部戰爭為目標的新軍事變革;更見證了「為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的偉大實踐和鬥爭。透過一首首軍旅歌曲,我們仿佛看到了陸軍合成集團軍、武裝警察部隊、預備役部隊組建、大裁軍和精簡整編,接管香港、澳門防務,參加國際維和;也仿佛看到了人民子弟兵執行一系列搶險救災任務的身影;更看到了新時代南海維權、沙場點兵的生動場景。形象地說,40年的軍旅音樂鑄就一本厚重的歷史文獻——「歌聲中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就形式和風格而言,一些歌曲旨在塑造軍隊形象,立意高遠、威武雄壯、氣勢磅礴,用雄壯有力的歌聲表現我軍作為威武之師、文明之師的英雄氣概;一些歌曲旨在表現軍人風采,活潑樂觀、朝氣蓬勃、生動形象,用質樸流暢的旋律展現出新時期廣大官兵鬥志昂揚、團結向上的精神風貌;一些歌曲則旨在讚頌當代革命軍人的犧牲奉獻精神,謳歌軍人甘於寂寞、甘於清貧、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崇高境界和高尚品格,顯露出一種對軍人個體生命價值的自我認同,在委婉、流暢、優美的旋律中表達出了與「壯美」相對應的「淒美」,但最終又在家國情懷中使軍人的奉獻精神得以升華。總之,40年的軍旅音樂塑造出了人民軍隊的新形象,展現出了廣大官兵的新風采,反映出了基層部隊火熱的戰鬥生活,用極富時代感的節奏與律動,表現出我軍「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戰鬥精神和英雄本色。
改革開放40年的中國音樂取得了巨大的藝術成就。這40年中國音樂的發展,是在改革開放中獲得動力的,是在改革開放中獲得環境的,更是在改革開放中獲得物質條件的。改革開放40年中國音樂的發展,得益於逐漸富起來的人民對精神文化的巨大需要,得益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人民對美好生活需要的日益增長,得益於對外開放政策和日益頻繁的國際文化交流,更得益於黨對文藝工作的堅強主管。但也應看到,中國音樂還需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不斷從「高原」向「高峰」邁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要進一步明確,進一步落實;摒棄一味追求商業利潤的價值取向,克服藝術創作的粗制濫造,真正創作出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的優秀作品。
中國藝術報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
特刊
中國藝術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