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可以不用這麼懂事
《狗十三》,一部2013年拍攝完畢的電影直到2018年的年底才上映。這部遲到了五年的電影在初登螢幕之時,就因為「張雪迎演技」,「狗十三淚點密集」,「狗十三看不懂的人都是幸福」等話題多次登上熱搜。獲得好口碑的同時,它更多向我們傳遞的是對社會反思。
2013年,正是《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上映的年份,也是這一年開啟了國產青春片的黃金時代。但這些青春片大多數是懸在半空的青春,里面裝著的都是青少年的愛情、友誼和夢想。而《狗十三》因為題材的沉重和內容的真實,顯得與它們格格不入,也是這種可能引起輿論的「種種原因」,推遲了它和觀眾見面的時間。
故事以兩條叫做「愛因斯坦」的狗為主線,展現了一場因為家庭教育失敗產生的聯動戲碼。祖輩的重男輕女,父親的權威壓制,繼母的偏愛溺愛,表姐的跟風戀愛,讓這個家庭里的每一個人都有著鮮明的性格特徵。而飯桌上的故意賣弄和趨炎附勢,也是把一個微縮社會套進了飯局。家長的專制,性別的歧視,社會的醜惡,十三歲少女直面成人世界的殘酷;成長的憧憬,情感的體驗,未知的向往,十三歲少女也只是個十三歲少女。
女主角李玩和表姐的男朋友高放之間互相說過一句「這樣的事兒以後還多著呢」。這句話一下子讓我聯想到《這個殺手不太冷》中的那句
「生活總是這麼難嗎?還是只有少年時候如此?」
「總是如此。」
就像李玩對弟弟的釋懷,她終於意識到即使是受盡寵愛嗎弟弟,總有一天也會像她一樣經歷成長的痛苦。這就像是我們的宿命,一場青春逃不過的浩劫。
如果痛苦是一定要來的,請不要讓它來的這麼快,這麼決絕,更不要為它尋找一個「成長的代價」的借口。
如果十三歲的時候喜歡《時間簡史》和天文館,那就讓他們去讀去看,不要讓一只搖晃的紅酒杯和一句「多理解爸爸」捆綁住一顆年輕心靈的手腳。
就算痛苦是我們成長的必經之路,我也希望這條路是我自己心甘情願地走上去的,而不是被一雙大手推搡著,被一副雙眼註視著強迫去走的。
這是寫實的中國家庭教育,家長要對孩子從身體到精神的統治,還要求他們在非適宜的階段疼痛成長。中年人的焦慮感無處排解,於是孩子需要快速自我成長以減少成年人的緊張與危機。
但這不是一個孩子的責任和角色,他們要做的是做個孩子,被愛、被陪伴、被照顧。放過孩子,也放過自己吧,讓孩子去看星空,大人來承擔自己的責任就好了。
兩只「愛因斯坦」的命運也頗有諷刺意味,溫順的愛因斯坦被丟失後遇到新的主人,很快忘記了原來的一切,而暴躁的愛因斯坦則被遺棄後在救助中心絕食,很快終結了自己的生命。
你看命運的無常,你看世界的無情,都看到了可是又無力去改變,有時候因為自身的懦弱有時候因為現實的壓力,它們共同作用把我們引向同一種情緒——絕望。
青春期的叛逆是絕望的發泄口,青春期的隱忍也是絕望的轉化,而我寧願看到一個肆意張揚的李玩,也不想看到她一邊吃著狗肉一邊說「謝謝叔叔」的樣子。
人會產生一種心理防禦機制,叫「對攻擊者認同」,即當持續受到傷害又無法逃離嗎時候會將傷害合理化。也就是我們越來越會認同諸如「爸媽是為了我們好」這種話,並開始覺得以前自己是不懂事的,是矯情的。那麼,錯的是我嗎?錯的是父母嗎?錯的,是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