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陸芳澳門專電
說起好萊塢明星,尼古拉斯凱奇是一個傳奇。
他出身好萊塢顯赫的科波拉家族,卻不願意沾光,自改姓氏。
他拿過奧斯卡小金人,也創造過美國票房最高紀錄,但生活奢侈欠下一身賭債,接了不少爛片,一度被封「爛片之王」。
近年,凱奇改變路子,接了不少藝術片,塑造了一些性格複雜的角色,讓大家再度見識了他的精湛演技。
第三屆澳門影展已於12月8日正式開幕,尼古拉斯凱奇是這次澳門影展的明星大使,出席新聞發布會、參加開幕式、走紅毯,還舉辦大師班,並帶著新片《曼蒂》來展映,是此次澳門影展的大紅人。
54歲的凱奇此次還帶了好幾套行頭,2月8日參加發布會穿灰色西裝。
晚上走紅毯時換了一套花西服,配紅色墨鏡。
12月9日下午的大師班,凱奇又換了一套黑色西裝。
他翹起二郎腿,中氣很足,說話滔滔不絕,說到激動時,還會站起來,十足性情中人。
大師班開始時,他先抬頭看了一下「尼古拉斯大師班」的海報,指著「大師」兩字笑道:「我拍過不少好萊塢大片,也喜歡經典。但我仍是一個電影學生,說‘大師’對我是諷刺。我一直在冒險,拍獨立電影有風險,我要挑戰自己。」
凱奇的父親是前舊金山大學文學院院長也是一個導演,叔叔是拍攝了《教父》系列的大導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堂妹索菲亞科波拉是《迷失東京》和《埃及艷後》的女導演。
尼古拉斯凱奇說自己15歲進入影視圈:「我16歲的時候,發現電視里的小人物比自己的生活有意思多了,所以就想去當演員體驗那些生活。」
他參加一個電視節目時,別人還不知道他是科波拉家族的。
「我也不想讓他們知道,所以就改了一個新姓氏,對我來說可以更好地放飛自我。」
不過昨日凱奇說起自己的顯赫電影家族,還是感激的。
「電影是需要天賦的,天賦可以慢慢發展。我只做了三個月的學習,從觀看電影到學習到實踐。我從老片子里學了很多東西。」
他的叔叔,《教父》導演弗朗西斯科波拉對他說:「自然是一種表演放鬆,但不是自然主義,要嘗試即興表演。」
說起先天稟賦與和後天努力的關係,他獻身說法:「兩者都重要,我出身電影世家,還算是有天賦的。但有天賦不夠,酗酒、賭博會讓你偏離軌道,還是需要勤奮和努力。」
1996年,凱奇在《離開拉斯維加斯》飾演了一個酒鬼,並憑此奪得了戛納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聊起出演這個角色,他笑言那時自己很叛逆。
「我就想演別人想要我演的相反的角色,不想禁錮在原來角色里。《離開拉斯維加斯》是一個非常酷的角色,很喜歡。拍片時我只是喝了一點點,沒有喝醉,有幾個鏡頭是自由發揮,有原創的感受。這是一次非常強有力經歷,還好只是經歷,我不想成為一個酒鬼。」
對於拿奧斯影帝的經歷,凱奇說:「我也應該歡迎歡呼聲和掌聲,很感激那個奧斯卡。肖恩康納利對我說,你要趕緊忘記這個榮譽。我父親給了我一個小攝影機,我在後院拍了一些短片,這些短片給我的感覺才是最棒的。」
聊起自己的電影生涯,凱奇還說自己非常喜歡的電影是與吳宇森合作的《變臉》:「與吳宇森合作讓人興奮,我之前沒有接觸到這樣的拍攝場景,三台攝影機一起拍,實時剪輯。他經常對我說,把背挺起來。」
「他是一個電影大師。他的電影有音樂的節奏,比如吳宇森開槍時要有貝多芬音樂的節奏,姿勢、動作的順序都有嚴格要求,就像舞蹈,這是與美國導演不同之處。」
他還透露了不少秘密,「我還在上學的時候,在洛杉磯路上,看到吳宇森手中拿了一袋金魚在走路,那時他還不認識我。他來找我拍《變臉》,我想拍不好《變臉》會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拍的時候我一邊聽音樂,一邊想像變成另外一個人,好像是雙胞胎一樣。對我來說,拍這部戲就像表演雜技。」
這次澳門電影節,凱奇動作驚悚片《曼蒂》入圍電影節「十面埋伏」單元。凱奇在片中飾演一個因為妻子被屠殺,一度精神錯亂,陷入迷茫之中,最後為妻子復仇的男人。
《曼蒂》在今年聖丹斯電影節亮相之後,受到熱烈追捧,之後入圍今年戛納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爛番茄新鮮度一度達到了100%,被評價為尼古拉斯凱奇的翻身之作。
他說自己與導演聊到電影的主題,火和死亡,這是一部復仇電影。另外,除了吸引人的故事,《曼蒂》的敘事方式也很新穎。
「我拍攝《曼蒂》腳踝受傷了,坐在輪椅上,很多坐在輪椅上的高難度動作,並不利於身體康復。在這部電影時,我還把父親去世的感情放進去,拍完還一度走不出來。」
40年拍了100多部電影,拿過奧斯卡影帝也一度被稱作是「爛片之王」,今年54歲的凱奇終於悟出真諦:「以前拍電影看這個電影重不重要,現在我覺得喜不喜歡最重要,和自己喜歡的人合作最重要。如果拍電影只是為了獲獎和賺錢,那太單一了。」
他開心表示:「我正在做到自己的夢想。做一個走在前端的電影製作人,嘗試各種類型的電影。在這些電影里,我看到父親拍的電影的影子。當然,生活在這樣的電影家庭中,也是一種巨大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