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的邏輯」與「思考的邏輯」有什麼不同?
為什麼真正的溝通高手,說話的理解難度都是小學水平的?
到底是什麼阻礙了我們,說出一句簡單的結論呢?
一句簡潔有力的結論的三個小技巧。
1
邏輯表達能力是刻意訓練的結果
也許你經歷過這樣的場景:項目介紹會上,一個在你看來千頭萬緒的大項目,那個資深項目經理,幾句話就能梳理得清清楚楚。你一定在想,哇哦,這個人的大腦天生邏輯就這麼強嗎?我要是能像他(她)那樣就好了……
天生的?強生的!邏輯表達能力是「強迫自己生成」的技能。
也許大部分邏輯表達能力強的人,會跟你說:沒有什麼訓練方法,說多了就行了。其實,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他們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著下意識的邏輯表達訓練。
在這一系列的文章中,我嘗試著把這些「邏輯達人」們下意識的表達,變成基礎的訓練方法,讓更多的職場新人,去進行有意識的、效率更高的反復練習。
2
好的結論,都有一種簡單之美
有時候,你遇上一個人,講的觀點真是一般般,但卻很有溝通感。反觀自己,思考時,邏輯很順暢,為什麼到了溝通匯報時,總有一種「言語不能表達思想的百分之一」的感覺?
這就是「思考的邏輯」和「表達的邏輯」的差異。
以前語文考試的閱讀理解題,常常考一種題型:讓你總結全文或某一段的中心思想。這種題目,如果在小學階段,一定可以在文中某一段,直接找到中心思想;可如果出現在高中考試中,基本上要你自己去概括。
向主管或同事匯報工作,其實就是出了一道閱讀理解題給他們,而「概括中心思想」又是必答題。
現在我的問題來了:你覺得應該出小學難度的題目,還是高中難度的?
回答「高中難度」的,統統給我面「幣」反省:你是來上班拿薪水的,還是給大家出難題來了?
真正的高手,都力圖用小學式的簡單呈現方式,講一個高中難度的複雜的東西,好的結論,都有一種簡單之美。如果反過來,一開頭就把大家說得雲里霧里,那給人感覺一定是邏輯不清。
以前「講圍城」的系列文章里,講到「大奸若忠」的韓學愈,錢鐘書說他「因為要掩飾自己的口吃,他講話少,慢,著力,仿佛每個字都有他全部人格作擔保。」
無論如何,溝通的第一步就是要把自己思考的結果,總結成簡潔的話,直接表達出來。兩個原則:直接、簡潔。
可有人說了,我的結論已經明白無誤地說出來了,為什麼大家就是聽不見呢?
3
一個簡潔的「溝通結論」,必須捨棄很多「思考結論」
大家對你的結論聽而不聞,因為它是「思考的結論」,而不是「溝通的結論」。很多人的問題就在於,把「思考的結論」直接呈現出來。
比如:有人喜歡把一件事的所有看法都說到,認為這樣看問題才全面;有人喜歡說模棱兩可的話,任何一個結論都包含正反兩面,以為這樣才客觀……
如果你寫幾萬字的論文,這些都是允許的,但你現在是幾分鐘的匯報,結論又只能占其中幾十個字時,你就必須勇於放棄一部分「思考的結論」。
豐臣秀吉聽說利休家的牽牛花開得很好,就令利休辦茶會賞花。時間到了,豐臣秀吉來到利休家,卻見滿園綠色一片。原來,利休把所有的牽牛花統統清除掉了。豐臣秀吉正要發火,忽然隔窗看見茶室的花瓶里,插了一朵牽牛花。
簡潔有兩種,一種是「因陋就簡」,一種是「刪繁就簡」,後者不惜毀壞滿園春色,製造出一支獨秀的簡潔之美。只此一朵,即令所有人眼前一亮,讚嘆不已。
想要得到一個簡潔的「溝通結論」,你必須捨棄以下「思考的結論」:
思考的中間結論
思考的分論點(放到後面說)
無關的結論
不重要的反面結論、補充結論
核心結論的不同表達形式
剩下的,往往就是最明確的、最重要的一句話,就像一個好廣告的核心訴求點,它一定是對方最關心的,同時又是你最想讓別人記住的那一點,比如:
「這是現階段最可行性最強、最穩妥的方案。」
「這家工廠我接觸下來的印象是誠意十足,但能力值得懷疑。」
就好像買股票,任何一支股票都是既有上漲的動力,又有下跌的動力,分析的時候你可以分析各很透徹,但最終你只有一個明確的方向:不是買,就是賣。
此外,很多人還有個不好的習慣,本來結論挺清晰的,可一句話出口後,看見大家沒什麼反應,就開始動搖,馬上加上一大堆條件去限制,又把大家拉回到迷霧中:
「我並不完全這個意思……」
「當然,它並不完全正確……」
你不可以收回你說過的話,話一出口,就不能再回頭。任何的猶豫、補充都會讓別人會懷疑你的觀點:「這小子自己都沒想明白……」。
你看,得到一個簡潔的結論並不難。但為什麼我們總覺得,有什麼東西阻礙了我們,讓我們不願說出那句簡單的話?
4
總是很有道理,常常有所幫助,碰巧解決問題
阻礙你說出那句簡單的結論的最大原因就是:你太想說出一個完美的結論了。
有一位醫生說:每一個大夫都曾經是個用功的學生,自以為把每種疾病的症狀、診斷、治療都倒背如流,天下就沒有看不了的病。可一到臨床才知道自己「圖樣圖森破」,沒有一個人是按教科書上的症狀生病的,大部分人都是幾種病混在一起看醫生的。
一個總是想著「治愈」的醫生,如果真的要較真,恐怕連確診病情都做不到,更別說開藥了。所以,醫生的格言是:「有時治愈,常常幫助,總是安慰」。
企業的問題和人生病一樣,所有的問題都是混著來的,你那些深思熟慮的解決方案,其實也是「總是很有道理,常常有所幫助,碰巧解決問題」。
這麼想,你的心態上就會放鬆。想要說出一個簡潔有力的結論來,請對自己說這兩句話:
第一句:我不需要一個完美的結論!
這一句前面已經講過了。
第二句:這個結論一經出口,雖不能自我否定,但可以補充完善。
前面說「不要否定自己的觀點」,是指「不要立刻否定」。
比如說,你的觀點是「這是現階段最可行性最強、最穩妥的方案」,你之後必須用強大的證據證明這一點,一旦你成功地說服大家之後,你完全可以對這個結論的前提進行補充說明:「某一些指標還有待考證」、「由於方案可參考的資料有限,在執行過程中的成本控制將是一個大問題」。
這樣既不會動搖你的結論,又讓你的邏輯看上去很嚴謹。
所以說,不要怕你的方案不夠客觀、不夠全面、太過絕對,請大膽地說出來,然後把它當成宇宙真理一樣去悍衛。一旦成功了,你有大把大把的機會去完善它。
現在你已經得到了一句簡潔有力的結論,但在你證明它之前,還要知道一些小小的技巧。
5
講結論的三個小技巧
西方的哲學家都非常有邏輯,但因為極度苛求表達的嚴謹,最終損害了溝通的效率。
黑格爾的名著《精神現象學》寫完後,寄給好朋友歌德,歌德連序言都沒有看完,就把書直接扔到垃圾堆里,因為他一開頭就看到了一大段極其荒謬的話。
其實,歌德只要再翻一頁,就一頁,就會發現自己錯了,那頁一開始就寫著兩個字:「但是」——黑格爾把句子寫得太長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的第一個講結論的技巧:如果你的匯報超過1分鐘,請務必把那個結論放在開頭;如果超過3分鐘,請務必在結尾重復一下你的結論。
柯南在揭開謎底時,總是要說一句話:真相只有一個。
這旬話可不是為了裝酷,而是提醒所有開小差的童鞋,最重要的時間來了,走過路過,不要錯過,一句話你買不了吃虧,一句話你買不了上當。
這就是第二個技巧:在你說出結論時,使用下列提示語:
所以……這說明……因此……為此……我們可以認為……由此可見……簡言之……最明顯的是……事實證明……還包括那句:真相只有一個。
我發現很多女生不喜歡用這些詞,這在邏輯表達上是很吃虧的。
第三個講結論的技巧是:結論中盡量少用抽象名詞(跟上一條相反,這是很多男生的壞習慣)。這個原因比較複雜,以後再詳細講其中的道理。
6
這是邏輯表達能力的第一步
用了近3000字,只是講了邏輯表達能力的第一步——如何給出一句簡潔有力的結論。因為這一步要是錯了,別人都不知道你想證明什麼,再高超的語言表達能力也救不了你。
在邏輯表達中,「結論不清」屬於低級錯誤,而大部分高級錯誤,都隱藏在你證據中,讓你的話聽上去很沒有說服力。如果大家有興趣,我下個話題會談談,如何證明你的觀點。
7
思考的邏輯是「從簡到繁」,溝通的邏輯是「化繁為簡」
邏輯不好的人,通常有這樣的習慣:Listen half (聽一半),Understand quarter (理解四分之一),Think zero(思考為零),React double(結論一堆)。
如果說,上一篇《邏輯性差怎麼辦?4個「蘇格拉底式提問」一定有幫助》的核心是「多想「,那麼這一篇的核心就是——」少說」。
思考的邏輯是一個從簡到繁的過程,一個不停追問「為什麼」的過程;而溝通的邏輯正相反,是一個化繁為簡的過程,是一個捨棄無關結論的過程,也是讓你的思維最核心的部分快速暴露出來的過程。
(來源:人神共奮 版權聲明:「職場」所推送文章,除非確實無法確認,我們都會註明作者和來源。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聯繫我們,與您共同協商解決。聯繫方式:18510882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