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還有人願意從東城跑到西城,和你吃一頓不談事兒的飯,就可以說是生死之交了。」曾有人這樣描繪大都市里的人際交往。
你有多久沒和朋友坐在一起,吃一頓氣定神閒又不談事兒的飯了?上一次打電話和別人聊工作以外的事情,又是什麼時候?在通訊、社交網路平台高度發達的今天,這兩個簡單的問題卻變得越來越難以回答。
微博里最近一個關於「近年來我的朋友數量」的話題討論引發了網友的吐槽。有人調侃說,身邊好友的數量就像頭上的發量,越來越少。
想起某次聚會,有個同學吐槽到:「現在,大家都很忙!當大多數的友誼淪為「點讚之交」時,我們還能夠聚在這里,是一場多麼大的緣分啊!」
的確,隨著微信等社交工具的盛行,「點讚」與「被點讚」儼然成了當下很多人維系友誼的一種方式。很多人也都變成了「點讚專業戶」,只要在朋友圈里看到熟人的動態,他們的手指就會如閃電般劃過螢幕,動作嫻熟,手法精準。
一個大大的「讚」恰如其分地點在了朋友們的心坎:「不回微信卻給別人點讚」。
很多時候就是這樣:你忘記給朋友回復消息,你說你很忙,但你卻有時間刷朋友圈,給別人點讚;你忘記在節日里給朋友送祝福,你說你很忙,但你卻可以給陌生的客戶噓寒問暖,忘卻曾經說過的情誼大過天。
有人說:「朋友的疏離,從漸漸無話可說開始。」
從無話不談到無話可說,這的確是一種悲哀。但是,殊不知,有時候並不是無話可說,而是我們總會以「我很忙」為由婉拒對方,讓對方原本想說的話如鯁在喉。
木心曾寫過這樣一句話:「童年的朋友,如同童年的衣裳,長大後,不是不願意穿,是無可奈何了。」
很多時候也是這樣,不是我們不想去經營友情,而是一旦我們被「我很忙,你走開」這樣的潛台詞給擊中時,就只能灰溜溜地離開。
當「關心」變成了一種「打擾」,無論是友情、親情,還是愛情都會因此而變得陌生。
我們可以很忙,但對重要的人卻真的可以盡量有空。
人生有苦有樂,有得有失,有成有敗。生活是多彩的,也許昨天大雨傾盆,但是雨後定是晴空萬里。
抽出時間,與三五好友,談天說地,閒話家常,未嘗不是釋放壓力的好方法。
拒絕做「低頭族」「手機奴」,不能讓「有空見一面」成為奢侈,淪為客套。
推薦閱讀
用儀式喚醒生活
「死於25歲,葬於75歲」:改變上百萬人的短片《In the Fall》
出處|人民論壇網(rmltwz)
編輯|盧旭東(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