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個月以來,斯文一直有在追一部綜藝《送一百位女孩回家》,作為一個同樣在異地編織夢想的女孩,這檔節目帶給我的觸動和感悟實在是太深了。
同上一季一樣,暢銷書作家丁丁張護送了12位不同的都市女性回家,並在途中與她們輕鬆暢談,探尋她們的生存狀態與心路歷程。
整個節目以一種陪伴的方式,記錄她們在漂泊中抗爭、退讓、妥協的瞬間,展現女孩兒們成長之路的蛻變。12期節目、12個不同職業、12位截然不同的姑娘,也許每個正在拼搏的你,都能從她們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1
最近飽受爭議的「熱搜常客」VaVa,是最新一期節目中的女主角。作為說唱圈為數不多的知名女rapper,VaVa的一舉一動都被關注著。而她似乎也始終保持著那份不羈和real,每一次出現,都是大新聞。
比如她和JonyJ在東京街頭的大方牽手,比如她在頒獎典禮上的「棄獎門」。
這個在說唱舞台上虎虎生風的女孩,總能以其張揚肆意的一面吸引群眾眼球。但在《送一百位女孩回家》裡面,她卻向觀眾展示了一個不一樣的自己。
脫去了濃重的眼妝,鏡頭下的VaVa乖巧中透著一絲靦腆,和之前氣勢十足的架勢不同,這樣的她似乎更容易接近一點。
也許早慧的人就是容易比同齡人早一步知道自己要什麼,VaVa15歲就離家流浪,養活自己,輾轉中國一大半城市唱歌。
這樣的生活當然辛苦,她卻甘之如飴:「能夠唱歌,還能靠著唱歌賺錢,我就覺得很開心,沒想過未來會怎麼樣。」
七年之後,她一朝成名。但是隨之而來的,還有身體的超負荷運轉。大姨媽三個月才來一次,甚至壓力大工作忙累到住院,這樣的情況換了誰都會覺得撐不住吧。
但是讓人意外的是,天不怕地不怕的VaVa,不怕走南闖北的艱辛、不怕爆紅以後的超負荷工作,她怕的是失去。她說:「我不想曇花一現。」
沒有歸屬感的VaVa也會將自己比喻成上海的「一片小樹葉」,她解釋道:「太多的人來來往往每個人都會盛開然後再凋零。」
這個之前在節目裡懟天懟地囂張肆意的女孩,夜深人靜的時候,才暴露出一個23歲的女孩子最真實的脆弱。她期待上海包容她。
這句話中的孤獨感與漂泊感讓每一個在大城市奮鬥的人或許都感同身受。人只有在被關懷的時候才會愈加脆弱,一個人的時候,便只能自顧堅強。
但是丁丁張問她,「你擔心嗎?」
VaVa依然可以揚起最燦爛的笑臉說,「不擔心,我覺得以後會更精彩。」
看到這裡,我不得不說,VaVa真的比我想像得要柔軟,也比我想像得更堅強。她不只是懟天懟地的女rapper,她還是懷夢闖天下的勇敢girl,她也會有迷茫害怕和漂泊感,但是擔憂過後她又堅定明天的燦爛。
2
同樣是95後,VaVa的堅守是為了夢想,楊超越則更多是為了生活。
這個在今年的娛樂圈,成為現象級的「錦鯉女孩兒」,在《送一百位女孩回家》當中,讓我們看到了除了唱跳俱差、愛哭走調、運氣爆棚等等標籤以外的她。
這一次,她在鏡頭下的坦誠和吐露心扉,讓很多人對這個才滿20歲的女孩子改觀。就像丁丁張總結的那樣:「她沒有很多的規範,她有她自己獨特的表達方式,她構建色彩的方式。」
一個十幾歲就進入社會獨自闖蕩的女孩子,在2018年以前,做的是世俗意義上毫無含金量的工作,被戲弄過、欺騙過、愚弄過、唯獨沒有被命運厚待過。
突然之間,她被巨大的關注裹挾推到台前,掌聲和謾罵齊飛,換了誰可能都會經歷過惶恐甚至是害怕鏡頭的吧?
但楊超越沒有,鏡頭前的她很大方也很有勇氣。她就那樣幹乾淨淨地站在你面前,像一個鄰家妹妹那樣,眼底堅定地告訴你,她渴望強大,她想做一個頂天立地的自己。
也許是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98年出生的楊超越清醒理智的不像話。同樣的年紀,當別人家的孩子還在跟父母伸手要錢上大學,她已經早早承擔起了養家的重任,而對現在生活滿意的唯一原因,只是因為「有很多錢可以往家寄了。」
她讓父母放心的唯一辦法還是寄錢,因為這樣,父母會覺得你過得還不錯。
她不跟你講那些人生大道理,卻樣樣身體力行。丁丁張反復說了很多次關於「成名的代價」,也許他也覺得這種突如其來的關注帶給楊超越生活的改變一定是巨大的。但楊超越的回答很坦蕩,「這不是成名的代價,而是努力生活的代價。」
節目裡的楊超越帶給了大家太多意想不到。意想不到的通透、意想不到的現實、意想不到的「頂天立地」。
她是真的在生活的泥潭裡掙扎過的女孩兒,所以那些你以為會打倒她的言語利刃,不過是她眼中生活都會經歷的代價。
3
大城市對於處在不同人生階段的女孩們來說,都有不一樣的意義。89年出生,如今在北京打拼快十年的蘇青,始終都處於變化與妥協當中。
同樣是爆紅,蘇青卻是被罵火的。演戲十年,卻因配角在全民吐槽下另類走紅,你也許沒聽過蘇青,但你一定知道爾晴。
《延禧攻略》裡那個愛到癲狂、壞到極致、死得也淒慘的喜塔臘·爾晴,大概是今年很多觀眾心目中最難忘記的角色之一。
《延禧攻略》熱播的時候,蘇青買東西被喊都不敢理別人,理由是怕被扔雞蛋。
蘇青的自嘲中帶著一點無奈,對於一個演員來說,因為角色太過深入人心被罵成這樣,恐怕也是成名的代價之一吧。
在決定飾演爾晴之前,蘇青也曾動搖過。這個角色和真實的自己反差實在過大,但圈內的前輩告訴她:「好演員一定要愛角色勝過愛自己。」她這才下定決心,挑戰了一次。
回過頭來,蘇青發現接下「爾晴」,確實是她做得非常正確的選擇。比起成名,更重要的是她拓寬了戲路,也打開了自己。
浸淫圈內快十年,混在這個名利場裡的蘇青,卻自帶一份清醒和淡然。她的改變和妥協,其實更是一種積極的自我調整,在適應環境的前提下,盡可能的讓自己變得更好。
她很坦然,想要的不過是好的劇本、好的角色,和好的導演、好的編劇合作。
她很樂觀,堅信這個行業,一定會朝著好的方向發展。只要腳踏實地,就一定能夠笑到最後。
淡然、寧靜、樂觀又清醒,蘇青的身上自帶一份「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的柔光濾鏡。她不急也不燥,沒有急吼吼的想要成名撈錢,不過是穩紮穩打的在名利場裡走出自己的節奏。
4
作為一檔女性都市情感真人秀,《送一百位女孩回家》從第一季剛上線起,熱度就居高不下,豆瓣評分高達8.0分,網路播放量甚至超過三億次。
為什麼一檔沒有流量,沒有大製作,僅僅是回家路上的談話節目,就能戳中這麼多人的心?
因為在這個節目裡,從VaVa、楊超越、蘇青、周筆暢,到趙子琪、蘇倫,無論她們什麼職業、是否出名,你總會從她們的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共鳴點。
她們或許有著不同的職業,不同的身份,不同的收入,不同的成長經歷,但是她們又是所有女孩們的縮影。
你一定有過像VaVa一樣迷茫的時刻,覺得獨自生活在陌生的城市,無助又漂泊。你一定有過像樣超越一樣「頂天立地」的時刻,明明自己過得也沒那麼好,還要努力幫家庭承擔。你也一定有過像蘇青那樣淡泊的時刻,在快節奏的生活裡,變或不變都是守著自己的本心…
你在鏡頭裡看她們,在生活裡找自己。
你看到她們的時候才發現,原來這個世界有這麼多和你一樣為了生活在堅持的人。那些痛哭或大笑,偏執或分離的瞬間,有人和你一樣經歷過。
我們和她們,有遙遠的相似性,還有無限的可能性。
就像丁丁張闡述節目意義時說的那樣:
「這個大城市裡,總有一些女孩讓我感動和好奇,你愛的人,你有的夢想,你想要過的人生,你和世界攤牌、妥協、握手言和,把酒相慶的瞬間,都是我想了解的事情,你並不與眾不同,可你又獨一無二。」
《送一百位女孩回家》中的女孩們,有的年少成名、有的早早離家、有的過著山居生活、有的在大城市蝸居。它讓我們看到的不止是萬千個和我們一樣的自己,更多的,是女孩們身上各種各樣的可能。
在找到相似性以後,我們得以治愈。因為還有人同樣負重前行,這條路上我們並不孤獨。在看到可能性之時,我們滿懷憧憬。因為哪怕生活艱難,依舊有那麼多人活得如此向上又能量滿滿。
這就是《送一百位女孩回家》的魅力,更是如今每一個正在奮鬥的姑娘們的魅力。
有孤獨、有夢想,有眼淚、有歡笑。更多的,是每一個在其中看到縮影的我們,在面對自己的人生命題時,需要向命運交出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