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外灘商學院
前言
這幾年創業公司如「雨後春筍」般的在各行行業中冒出,周邊各行各業的很多朋友,總有那麼幾位是正在創業公司工作的,或者正準備加入創業公司的。
從他們的話語之間可以深切的感受到對創業公司懷抱著無盡的希望和無盡的失望。
「痛並快樂著!」也許是對服務(過)創業公司的小夥伴們,最好的感受總結。
有人會說何以見得?我只想說這些年,我真實的見過和感受過。
後來個人總結了一下創業公司的現狀,歸根結底也就這7個字,「變」「快」「忙」「亂」「爭」「動」「煩」。
這幾個字,它們幾乎貫穿著整個創業公司的發展期。若是有幸,你正好剛加入創業公司。不妨你可以用以上那7個字來驗證一下,看一看是否符合實際。
這幾個字,它們幾乎貫穿著整個創業公司的發展期。若是有幸,你正好剛加入創業公司。不妨你可以用以上那7個字來驗證一下,看一看是否符合實際。
那是不是還會有人問,這何時是個頭?要我說,這個可能沒有盡頭。
無論這家公司整個是否都處於發展期,還是在成熟的公司某個部門屬於發展期。
其實這7個字永遠圍繞在四周。所以不用太介意,也許這就是常態。
我們只需要知道他們如何而來?可以做哪些措施能夠減少負面影響?可以做哪些行動擴大正面影響?揚長避短即可。
創業公司的 「快」
但凡加入過創業公司的,或者自家公司和創業公司有所合作的。有句話,可能都會耳熟能詳:「唯 快 不 破」。
那個環境下,幾乎每個人都奉行著這句話,尤其各位創業公司的創始人,大多都認為它可以為自己帶來意向不到的效果。或者可以使自家公司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獲得生存的空間。
所以我經常可以聽或看到這樣的情景。前幾天朋友家公司,為了更快的打開異地市場的知名度,抓住熱點,僅僅用了幾天的時間,就組織完成了一場幾百人的產品發布會。
短短幾天內,公司里的工作人員完成了嘉賓邀請、客戶邀約、宣傳文案發布、媒體聯繫、差旅安排等等事宜。
若是那段時間你在現場,勢必可以感受到大家的「熱火朝天」,或者也可能是「人仰馬翻」、「雜亂無章」。項目中每一個參與人,每天都會累的感覺就剩一口氣。但是看著大Boss們還在加班加點的幹,半夜凌晨還消息不斷。大家也就咬牙繼續努力,熬一熬明天又是新的一天,順便安慰一下自己,苦也就苦這幾天。
其實這樣的情景,很難在成熟企業里看到。因為單從項目方案提交到方案審批通過,能明確開始啟動落地執行的時間,要是可以在幾天內完成已經算是非常迅速了。
創業公司往往為了快,常常要付出的就是更多的時間。
將「不可能」變成可能是每個創業公司的追求
時間這個東西,其實對誰都很公平。1天24小時,沒有誰比誰多一分鐘。所以為了在有限的時間里完成更多的工作任務,你能壓縮的就是自己的休息時間。
尤其是初創公司,要是那家公司工作群在凌晨24:00前就悄無聲息的,你都會覺得這不正常。沒到個凌晨1、2點,絕對不會安生。
可是回望一下,有些時候真的需要如此的「快」嗎?「快」就真的代表有效率嗎?我看也未必。
就拿我朋友那家公司,幾天之內完成一場新產品發布會的事宜。在整個會議前,中,後期充斥著各種「浪費」。
聽她所講,在發布會召開的前1天,當地的工作人員要統一著裝的工作服還沒有到位。為了趕時間,不得不派人去指定地點拿貨,拿完貨更是安排了「人肉」帶貨打飛的送到會場。說的誇張點,單是這些交通費用都可以重新再定制一批工作服了。
但是最讓人哭笑不得的是,這批「金貴」的工作服,到了當地工作人員手里,可以穿上的不足一半。你會問為什麼,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尺碼不對。有些身形高大的人穿不上唄。其實當時定制工作服的時候為了節省時間,負責這件事的人就直接指定了尺碼區間,連最基本的人員信息都未收集。
更浪費的還在後頭,那次發布會聽說邀請了那個行業圈內30-40位全國的嘉賓和大咖。由於時間倉促,可想而知,機票就別指望可以拿到優惠了。有些嘉賓是見縫插針的來出席,平時行程滿滿。出席已經是給足了朋友公司的大Boss們面子。所以在當天會議結束後,有些嘉賓一看時間還可以調劑,機票改簽的是一批一批。可想而知這些額外費用往哪算?只能主辦方來承擔。
朋友之前是參與過幾次產品會議發布的。按她的說法,若是一場發布會做的好,其實可能不用花費太多的。原因是,但凡時間充足,是有機會可以談一些「讚助」的。但是為了速度,這些「細節」就都可以忽略了,真是應了一句「花錢買速度。」
這就是我能看的,最明顯的求「快」帶來的弊端。
為了快,創業公司員工總是非常焦慮
同時為了「快」,往往會使得參與其中的人,情緒上非常焦慮。
我認識的幾位創業公司的CEO朋友,通常凌晨2-3點不睡是常態。他們不是在回郵件就是發信息。商務應酬更不可少。有時半夜偶爾還要曬個朋友圈,至少要做一下公司的表率。這樣的情況,有時會讓加入創業公司,但想正常作息的員工變得非常異類。
他們不得不趨同在這樣的環境下,半夜不曬個加班貼就不好意思。但是誰知道熬到這麼晚到底是真有這麼多事,還只是磨洋工。為了讓自己更符合公司的「潛」標準,有的人刷劇到半夜,臨睡前給自家老板點個讚,打call,或在工作群里冒個泡,表示一下自己還是在線的。
「潛標準」令很多創業公司員工身體透支
個人前段時間在華南地區為朋友公司幫些忙。那家公司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工作時間的確做到了我們一直追求的「靈活」。由於人不多,常常可以見到的狀態是,早上9:30 辦公室里空無一人,直到午飯後才陸續有人進辦公室,從下午開始到第二天的凌晨,才是他們的工作時間。要不是深刻的知道他家公司是經營國內業務,我都開始懷疑對方的客戶都在海外。
我問他們就真的一定要熬半夜,才能將業務給談了,將事給辦了。知道經常熬夜日夜顛倒終有一天你們身體會給你們最大的打擊。看到那批小夥伴,用一臉異樣的眼光看著我,然後無奈的說,沒辦法我們這個行業圈子就是這樣,不到凌晨不收工,不到中午不辦公。你想正常,要麼就只能退出這個行業。
所以你追求的「快」,其實都會用不同方式的討要回來。
在我看來,創業公司不應該單純的追求「快」,而是能將完成工作任務的效率提高。
工作效率,我個人的理解就是在固有的時間段內,利用有限的資源,如何迅速,而有條不紊的產出符合要求的結果。
首先,創業公司應該人人都掌握時間管理的技能
為何一定要強調時間管理。是因為接觸了好些創業公司的小夥伴,感覺公司內部往往自上而下好像對時間要進行管理這件事都覺得沒必要。他們更樂意於遇事解決事情,或者 「永遠是想一出是一出,沒有計劃性。」曾經認識一位創業公司的女創始人,每天覺得時間不夠用,她給自己配了2個助理還是覺得工作上沒有被分擔。後來才知道原來她的時間都被碎片化了。她的一天里被參插著各種外出、來訪、各會議、人員溝通、接聽電話,回復郵件等等,需要她不停切換角色的工作任務。後來建議了她助理在做行程安排的時候做工作任務分類化,最終做到時間模塊化。她每個時間段內都能集中幹一個類型的事情,比如每周一就是她在公司里參加或者召開各類會議,沒有特殊情況不做外出拜訪,或者接受拜訪。只做了一個微調,讓她覺得和之前比起來工作上更有序。
但是還有很多小夥伴,因為工作年限少,或者一開始就沒有收到職業化的訓練,導致在面對多項工作任務的時候,都無法對任務進行輕重緩急的區分。他們往往會覺得每件事情都很重要,都要立刻去做。關鍵在於「眉毛鬍子一把抓」,常常臨了什麼都做不好。
所以時間管理的四象限,還是非常有必要學習的。
時間管理四象限
再次,多掌握幾個管理工具
創業公司除了一些專業性強的崗位,比如財務,技術開發人員。若是你是一個通才或者有成為通才的潛質,在我個人看來那是再好不過了,也許你更能遊刃有餘。因為公司在發展期,很多工作崗位職責都無法劃分清楚,這就需要「你」在各個方面都能略懂一些。除了熟練基本的辦公工具以外,再多掌握幾個管理工具,比如思維導圖、甘特圖、SMART等等,勢必會讓你覺得如虎添翼。當然若是想更上一層,在這麼多管理學科中,非常推薦項目管理。
因為當你面對每一件新的,陌生工作任務的時候,你都可以將它看成是一個需要被完成的小項目。因為他們是可以被模式化進行拆分的。
思維導圖是常見的管理工具
在你擁有了時間自由的時候更要學會生活的自律
當考勤制度,將不再存在自己的公司里。你的上下班的時間變的靈活化,你不必再踩點考勤打卡,也許有的時候你還可以在家辦公。沒有了上下班的路途時間,你有了可以選擇晚睡、夜遊、日夜顛倒的機會,前提是你將自己的工作任務充分完成。這就是為什麼越來越多的90後,00後願意去往新創公司,從某種程度上你擁有了一定的時間支配權。可是越是這樣越是需要自律,你只有保有良好的生活習慣才能在職場里走的更遠。
未來的天晴
外灘商學院特邀作者,10 多年服務世界 500 強公司;涉及銷售管理,經營管理,項目管理;人員培養及培訓;後為創業型公司提供企業咨詢服務;著力於企業的新團隊搭建、為企業培養合格的中基層管理人員,搭建培訓體系完成從 0-1 的蛻變;實行企業文化落地。
如果你 要乾貨|愛分享|想交流
請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即可
往期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