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8000集電視劇無法播出」,誰會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文 | 顏琨 來源丨毒眸(微信ID:youhaoxifilm)

「2012年國產電視劇達到17703集,這里面起碼有8000多集播不了,以每集投資100萬元計算,也就是浪費了80億!」《羋月傳》的導演鄭曉龍曾在19屆上海電視節上公開表示。

雖然暫時無法播出並不能代表就不能播出,「浪費80億」的說法有些誇張,但電視劇行業的積壓劇數量越來越多,已是無法回避的現象。毒眸(ID:youhaoxifilm)統計發現,近幾年在廣電總局備案的電視劇項目一直居高不下,但拿到發行許可的電視劇數量卻在不斷減少。

對於電視劇項目而言,一旦積壓時間過長、熱度會隨著時間消減,等到播出時,就算有流量明星參演,也很難再獲得良好的收視成績。如在2016年完成拍攝、由蔣勁夫主演的《回到明朝當王爺之楊凌傳》,在11月才在優酷上線播,但是當前播放量僅有1.7億,豆瓣上僅有623人想看,暫時沒有評分,如同被人遺忘一般。

沒有電視台採購,一些劇便會選擇視頻平台播出,如《大秦帝國之崛起》《重返20歲》《幸福巧克力》等劇積壓時間均超過2年而後選擇在網路播放,而《愛無痕》《翡翠戀人》等劇雖有流量明星參演,但因種種原因,至今仍無法播出。

如果說積壓劇在三年前可以將網播作為其「保底」管道,那麼如今這個方式也已越來越懸。隨著視頻平台不斷加碼自制網劇,平台也越來越不願意當積壓劇的「接盤俠」。去年,優愛騰三家平台公布的劇集片單顯示,自制劇數量分別為19部、40部和26部,占總劇集數量的32.76%、50.63%、38.81%,而隨著視頻網站在內容上投入的增多,這一數據還將持續升高。

盡管視頻網站的排播理論上不設上限,但如果平台在排播上越來越傾向自制劇,那麼電視劇行業的積壓劇問題無疑會越來越嚴重,眾多傳統電視劇製作公司,都需要考慮。

電視劇發行數量逐年銳減

生產過剩,毫無疑問是積壓劇出現的最大原因。

廣電總局近5年數據顯示,電視劇項目備案數量基本在穩步遞增,2014年備案的電視劇還不到4萬集,這一數字到了2016年便增至48638,集數增幅超過20%。盡管2017年有小幅回落,但總數依然高居不下。備案數字高企,能拿到發行許可證的電視劇卻在逐年減少:2014年還有429部電視劇能拿到發行許可證,而2015年開始總部和集數都開始逐年遞減,到去年只有314部電視劇拿到了發行許可證,總集數也從2015年巔峰時期的超過16000集縮減到13000集出頭。

數據來源: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官網

就算有了能夠被電視台購買的資格,還會有40%的電視劇因為種種原因無法在電視台播出。如上圖顯示,每年成功發行的電視劇約15000集,但每年電視台播出的劇僅約8000集,還不到發行數的60%。

2015年,廣電總局將「一劇四星」改為「一劇兩星」(同一電視劇只能同時在兩個衛視播出),這對於非頭部電視劇而言來說並不是好消息——意味著一部劇的電視台買單者由四家降至兩家。

排播空間變小了,對於電視台而言,採購性價比高的頭部劇就更加迫切,至於那些製作不佳、版權費也不低的腰部劇,採購了也可能無法獲得高收視率、甚至影響廣告收入。電視台寧願選擇「先網後台」「二輪網劇」甚至「老劇重播」,也不太願意播出這些已經被積壓的「腰部」劇集。

不過,「頭部劇」也並不保險,在籌備階段按照頭部劇打造的劇,也有被「積壓」的可能。而一旦被擠壓,這類電視劇的風險或許更大——由於市場風向和觀眾喜好變化極快,幾年前拍攝的內容很有可能跟不上播出時的觀眾喜好,收視率便可能無法達到預期。而電視台採購時,一般會與製作方簽署收視率對賭協議,若達不到目標,製作方就很難拿到尾款。

如「積壓」6年的《天使的幸福》,該劇在2012年殺青,當時行業還盛行台灣偶像劇式的「套路」,主演劉詩詩和明道的配置在殺青時引起不少關注。由於種種原因未能及時播出,只得在2017年在芒果TV播出,截至目前,該劇僅獲得了8.2億的網播量,遠不及預期。

明道、劉詩詩主演的《天使的幸福》

曾被「積壓」了兩年的《獵場》,盡管有胡歌、孫紅雷、張嘉譯等實力陣容,但在播出後的口碑和數據依然與高期待相去甚遠。而因為年代久遠,劇中的服化道、場景搭置等都因過時而被觀眾吐槽。

這並非個例,2016年殺青、2018年在網路播出的《海上牧雲記》,也曾在籌備期備受關注,該劇由黃軒、竇驍主演,大手筆製作,但最終卻慘遭湖南衛視退片。該劇導演曹盾給出的理由是為了確保這部劇的製作,錯過了湖南衛視排期,從而只能改為網播。

除了供給過多,政策變化也是讓行業產生積壓劇的重要原因。

如「限古令」的出現曾導致一批電視劇被「積壓」。如本計劃發行至電視台的《櫃中美人》轉為網播,而《封神》《蔓蔓青蘿》《愛無痕》等至今還未確定播出時間和管道。

2016年末的「限韓令」也導致一些韓國藝人參演的劇無法播出。其中,演員張瀚分別在2015、2016年與韓國藝人合作了四部劇——《華麗上班族》《錦衣夜行》《傳奇大亨》《夏夢狂詩曲》。僅有《傳奇大亨》在將女主角具惠善換成賈青後才得以播出,其他三部電視劇至今未有播出跡象。

《傳奇大亨》原定女主具惠善

數年前國內視頻網站快速崛起,這一階段的它們為了占領市場,會選擇購買一些「積壓劇」。於是,很多劇選擇不再等待電視台、發行至網路平台。如2013年殺青的《華胥引》在殺青2年後賣給視頻網站;同年殺青的《遇見王瀝川》《吉祥天寶》也在殺青3年後銷出。

之後兩年,越來越多的劇在殺青一段時間未被衛視採購後、選擇銷往視頻平台,而面對質量參差不齊的項目,視頻平台則被視為積壓劇的「接盤俠」。

「壓死」影視公司的「最後一根稻草」

「視頻平台不需要那麼多劇。」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大優酷事業群劇集中心總經理馬筱楠曾公開表示。

隨著平台製作內容能力的提升,自制網劇的數量和投入成本都在快速攀升。盡管平台的排播空間不受限制,但頭部推廣位有限,自制劇精品越多,積壓劇被大力推廣的可能性就越小。

當網劇市場看到了《白夜追兇》《河神》《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等成功案例後,平台嘗到了精品網劇的甜頭,紛紛有意識地減少劇集數量,改為注重內容品質。

《白夜追兇》

網劇品質的提升也拔高了視頻網站整體的內容篩選標準。愛奇藝副總裁、自制劇開發中心總經理戴瑩曾公開表示:「隨著精品化自制劇的不斷推出,未來視頻網站在購劇時也會提高篩選的標準。」

傳統影視公司也看到了視頻平台的變化,紛紛調整內容策略。慈文傳媒副總裁兼首席品牌官趙斌告訴毒眸:「傳統影視公司不能再將互聯網當成積壓劇的出口,如果不認真研究新興市場,依然抱著舊瓶裝新酒的態度,一樣會重蹈積壓的惡果。」

若視頻網站不再接盤,傳統影視公司的資金壓力可能會越來越大。毒眸整理了華策影視、唐德影視、慈文傳媒和新文化等影視公司的財報數據發現,近年來電視劇公司的存貨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以唐德影視為例,2014年至2017年,唐德的營業收入雖在增加、但存貨金額也在逐年遞增。而今年前三季度,唐德營收6.14億元,但存貨金額高達13.53億。再加上公司頭部項目《巴清傳》由於種種原因該劇可能無法播出,這對於唐德而言可能是「致命傷害」。

唐德影視曾在半年報中表示,若公司與各播出平台最終就合同變更或撤銷達成一致,屆時公司業績可能將因此受到重大不利影響。這意味著一旦《巴清傳》合同解除,唐德影視已於2017年和2018年上半年確認的該劇6.17億和7086.65萬收入將沖回,因該劇已經確認的利潤也需要相應沖回。此外,因合同解除,該劇已經結轉的成本也需要調回,該劇存貨餘額也將明顯增加,依據會計政策,該等存貨也可能需要進行計提減值準備。上述因素疊加,對2017年淨利潤僅1.93億的唐德來說,並不是個好消息。

唐德影視的公告

積壓劇的產生並非只影響製作公司。上述幾家公司5年的應付帳款越來越多,不少壓在電視台和平台方的項目難以收到尾款,製作公司也很難把項目的分成款付給合作方。

面對積壓難題,傳統影視製作公司的出路在哪?趙斌告訴毒眸:「面對當下的市場環境,傳統影視公司能做的只有加快轉型,積極適應B端向C端轉變的市場潮流。」

頭部影視公司的情況尚且如此,對於那些一年只做一部劇的製作公司而言就更加艱難。《電視劇收視報告》數據顯示,2013—2017年前三季度,僅生產「1部劇」的公司占比從75%上升至89.4%;2017年前三季度,生產「2部劇」的公司占比僅為6.2%。

「小公司面臨的生存條件更為艱難,對它們而言,就只有all in才可能盈利。」一位劇集制片人告訴毒眸。

「太多公司因為回款問題而導致經營不下去了,所以對於影視公司而言,能做的只有製作優質的電視劇。因為真正優質的電視劇是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的。」響巢國際傳媒制片人黃晨在接受毒眸採訪時表示。

盡管行業內至今並未有關於積壓劇的詳細數據,但去庫存已經成為影視行業接下來的重要任務,廣電總局也曾不斷呼籲行業重視積壓劇的問題。今年4月,國家廣電總局局長聶辰席在全國電視劇創作規劃會議上提出,國產劇仍需要「提質減量」,以加速台網融合、拓寬分銷管道、鼓勵創作低成本且弘揚正能量的現實題材電視劇的方式,來緩解積壓問題。

但去庫存的策略究竟是什麼?又能夠去除多少庫存?仍是當下行業里未解的難題。盡管大多數從業者在接受採訪時都表示被擠壓是正常現象,但「正常」並非合理。積壓劇若無法有效解決,只會越積壓越多,影響行業生態。

客觀而言,積壓劇並非爛劇。一位從業者告訴毒眸(ID:youhaoxifilm),若積壓劇持有方願意降低價格打包銷售,或低價發行至二線衛視、平台,或許可以一定程度上解決積壓劇問題。畢竟不是每一部被積壓的劇,都能成為《風箏》(2013年殺青,2018年上星),無需等待一夜爆火的神話。

而至於一些實在因質量不佳而被積壓的劇,被行業大浪淘沙或許也是個合理的結局。

推薦閱讀:

當下電視劇觀眾喜歡什麼樣的人設?

電視劇低齡化現象,誰人之鍋?

網大,已經開始比電影賺錢了

一文詳解電影投資溢價:十片九虧,但主控方不一定虧

電視劇新規再現:劇集30集封頂,都市題材劇可能將迎來「第二春」?

映前預測才5億的《一出好戲》,靠什麼走到了13億?

為什麼群戲結構的電視劇更容易出爆款?

3年27部網劇下架,問題何在?

7.5億投資,僅500萬預售票房:年度最虧損電影已出爐?

商人徐崢:我後悔的是,30多歲時太懶惰了,不夠勤奮

被國產電視劇毀掉的中國女人

一代銀幕女神王丹鳳今晨去世,她美被時光定格

當非洲人拍起電影,好萊塢都要抖三抖

長按下面二維碼 免費關注 制片人內參

制片人內參

zhipianrenneican

這里是電影、電視、視頻、網路電影、戲劇等

制片人、管理者、創作者、參與者的互聯網服務平台

分享到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

 


不知道如何找適合的對象?歡迎加官方LINE → Line ID:@shesay
戀愛小秘書免費一對一諮詢!
✔追蹤我的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datenami
✔追蹤我的TikTok:https://www.tiktok.com/@datnami

 

配對成功的關鍵:參加實體交友活動

erose主題派對與戀愛小秘書創辦人娜米表示:「透過各種有趣的實體活動,不僅能親眼真實見到異性,也能在活動進行中讓大家很輕鬆自然的認識彼此、聊天互動,能更快速的找到適合的對象。」

結合大數據用心篩選 + 客製化條件配對

戀愛小秘書團隊已經成功替4000位以上的未婚男女配對成功,這個驚人成果背後的秘密在於「高度客製化服務」,跟每位客戶深度訪談,瞭解客戶真正的特質及需求,從「契合度」提高速配率。

訪談結果結合專屬的人格分析測驗與數據配對分析,精緻化的操作,締造高速配率!

除此之外,戀愛小秘書團隊還會定期追蹤客戶的後續狀況,目的是希望協助客戶發展長期且穩定的伴侶關係。

實名認證防造假!隱私保護最安心!

採用「實名認證」的制度,不僅是把關顧客的身份,避免已婚人士或動機不單純者的加入,更對客戶資料嚴格保密,讓客戶們能在安全且有隱私的狀況下認識另一半。

多元有趣的主題活動,豐富你的社交生活

戀愛小秘書團隊每個月都會規劃豐富多元的實體活動,從戶外踏青、娛樂遊戲、手作、料理課程到桌遊活動,希望客戶們能從歡樂的氣氛中認識彼此。

透過實體活動讓大家先有初步的接觸,然後再為會員們做「客製化」的約會安排。

另外針對想提升自身魅力的客戶,也有投資理財、形象穿搭等講座可供選擇。

追求脫單,先勇敢跨出你的第一步

許多單身者為了心中理想的對象條件,在還沒認識新朋友時,就先限制了自己。建議以認識新朋友的心態,積極參與活動,並適當的設限,才能真正為自己帶來戀愛的機會!勇敢跨出第一步吧!

♡ 現在就和戀愛小秘書娜米聊聊吧Line ID:@shesay

♡ 追蹤娜米的臉書粉絲團

她來報好康

 

SheSay 專注在 兩性、愛情等領域
建立專屬女生觀點的品牌形象
堅持「在第一時間掌握男女的時事議題」
將時下最流行的話題網羅、呈現。

馬上測算你的戀愛密碼

戀愛小秘書-娜米

單身很久?一直被分手?
從生日就看出你的戀愛疑難雜症!
娜米的戀愛數字密碼來幫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