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廠房變身「雙創」街區
來到沙濱路旁的重慶沙坪壩雙創街,舊貌換新顏。這里曾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紅極一時的重慶縫紉機廠,生產的紅巖牌縫紉機家喻戶曉。如今,這座老廠被真正喚醒,聚集了一批創新、創業的力量。
面向雙創街,左側是已經開園的重慶國際創客港。該項目是2014年沙坪壩區牽頭打造的區重點項目,由重慶輕紡集團的下屬公司——江廈置業聯合上海兩家公司共同投資1.7億元打造。
目前,重慶國際創客港已建成開園,並已入駐了大量的企業,未來將形成以設計服務、文化傳媒、電子商務、時尚餐飲、主題酒店、影視娛樂、互動體驗為主的大型數字創意產業園區。
雙創街緊鄰重慶國際創客港,由沙坪壩區政府攜手清華控股成員企業清控科創旗下北京雙創街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打造,該項目將依托沙坪壩區優質的高校、政策等資源,發揮清華控股「智力+資本+產業+品牌」集成化優勢,以街區為空間載體,為創新創業機構和個人賦能。
據介紹,目前已有北京諾亦騰VR/AR創新及產業應用中心、重慶前衛科技集團、重慶世紀科怡、重慶申乙文創股份等為代表的科技類企業和文化類企業30餘家入駐。
記者發現,雙創街和重慶國際創客港雖經營團隊不同,但在空間布局上實則合二為一。同時,雖兩者業態不盡相同,但瞄準的方向均為創新、創業,兼具商業消費。因此,實際上,一個大型的創新創業街區已在沙濱路旁形成。
沒造血功能平台將倒下
在「大眾創業 萬眾創新」的背景下,人們對「雙創」孵化平台並不陌生。最早興起的有聯合辦公空間,以及後來的眾創空間和科技企業孵化器,除了北上廣深,還覆蓋了重慶、四川、西藏、新疆等地,遍布機場、樓宇、胡同等多樣化地址,發展十分快速。
據北京日報報導,截至2017年底,全國共有各類眾創空間5500餘家,科技企業孵化器數量超過4000家,創業孵化平台當年孵化團隊和企業超過50萬個。
面對如此大的競爭,重慶沙坪壩雙創街的開街是生存還是滅亡,如何做到差異化發展?北京雙創街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苗英偉說,「雙創」孵化平台之所以遍地開花,這得力於政府政策的導向,「不過,三年政策補貼期即將到期,行業明年可能將面臨洗牌,一大批沒有造血功能的平台將倒下。」
「沒有造血功能的平台主要指單純依靠政府補貼和安於當‘二房東’的平台。」苗英偉解釋說,為了扶持創新、創業,各級政府前期也扶持了大量的孵化平台,比如給予政策傾斜、租金補貼和資金獎勵等,但一些平台沒有抓緊時間發展,而是靠著吃補貼和吃租金差價,一旦政策變化,這些平台隨時面臨倒下。
在苗英偉看來,真正的孵化平台應具有良好的造血功能,即有清晰的盈利模式。他分析道,平台盈利主要來源於三個方面:一是空間經營收取一定的租金;二是通過為企業服務收取專業服務費;三是投資平台項目,獲取投資收益。
創新需資本和人才推動
重慶世紀科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11年,主要以電子檔案管理和檔案軟件研發為主營業務。從去年底,由於業務上的變動,該公司開始四處尋找新的辦公場地。該公司副總經理蔡渝平說,今年4月公司正式簽約入駐雙創街。
「我們不屬於初創企業,我們公司現在的目標就是立足‘創新’。」蔡渝平說,雙創街的定位和公司的創新不謀而合,因為這里的創新、創業要素在不斷聚集,能夠給公司未來的發展帶來機遇和空間。
蔡渝平說,資本和人才是推動創新的源動力,這兩者缺一不可。由於公司主要為機關、企事業單位服務,所以往往前期要墊付大量的資金。加之隨著公司發展,經營成本不斷增加,對流動資金的需求也很迫切。
「在雙創街開街前,已經組織企業進行了一場投資路演。」蔡渝平說,用句俗話來說,就是「瞌睡遇到了枕頭」,「上午的路演完成得不錯,不少投資人都對我們抱有極大的興趣,我們也在加緊對接之中。」
除了投融資的需求,人才引進也是創新企業發展急需考慮的問題。蔡渝平說,西部與東部比起來,特別是民營企業,在引進人才上存在較大的短板,現在各地都出台了人才引進政策,但很多企業對於政策並不十分了解。
「選擇入駐好的平台,也是希望提升政策敏感度。」蔡渝平說,好的平台會聚集好的企業,同時也能聚集企業所需的發展要素,「讓企業能夠便捷的與政策對接,也是對平台的考量。」
創業一定要深入市場和政策
重慶清晨憶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是一個以學生團隊為主的初創公司,公司現有管理層20餘人,主要由來自重慶大學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構成,公司目前主打的項目是智慧食堂。
公司負責人名叫朱清,是一位20歲的小姑娘。朱清說,智慧食堂主要是解決大學生排隊就餐的問題。學生們可以通過微信小程序和網頁操作,選擇對食堂飯菜進行預約和配送。而且收取的費用比一些知名的外賣APP要便宜得多。
朱清說,項目自今年1月開始研發,5月開始在校園里試經營。在短短的一個月時間內,使用他們小程序的學生用戶就多達5000餘人。目前他們正在對智慧食堂進行升級,2.0版本也將於今年9月開學投用。
談及創業存在的困難,他們的答案依然是資金和政策。朱清說,下半年希望對小程序進行推廣,不僅用於重慶大學的師生,還將瞄準整個大學城的師生。「目前我們投入的經費已經超過10萬元,下半年要做推廣,需要一大筆行銷費用。」
「作為大學生創業團隊,優勢是年輕有闖勁,但學生只有理論缺乏實戰也是短板。」朱清說,大學生要想創業成功,必須跳出象牙塔,真正地投身到市場中,深入的了解市場,以及政府的相關政策,只有這樣才可能事半功倍。
朱清說,團隊也已經入駐雙創街,希望能夠在街區里認識更多來自市場的朋友,能夠學到更多創新、創業的知識。
雙創項目要立足當地做好嫁接
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理事長劉玉蘭說,「雙創」仍然是未來發展的方向,雖然它也面臨著一些問題,但無論是從產業轉型升級的角度講,還是大學生創業就業,這條路都需要堅持走下去。
劉玉蘭說,從孵化平台來說,雙創街的項目有自身特色,能夠用很短時間把一條街繁華起來,瀋陽和南陽的項目都做得不錯。通過改造利用老的廠房,把創新、創業的能量聚集過來,把新技術、新產品,無論是大學、企業的成果在此進行快速的轉化。
「企業發展缺資金、缺人才、缺項目是永恒的話題。」劉玉蘭說,解決這些問題都需要依靠專業的服務機構,讓專業的機構來解決企業的痛點和難點,比企業獨自面對要有益得多。
雙創孵化平台如何更好的為當地服務?劉玉蘭認為,一定要立足當地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把國內的、國外的新成果和新技術引進來,「就是要做到技術的嫁接,但嫁接一定要有根,根就是本地基礎。」
劉玉蘭說,智博會閉幕後,人工智能成為焦點。發展智能製造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來發展,可以挖掘重慶自身的產業特色,把智能化的技術嫁接過來。雙創街也要立足重慶,不僅是引進人才,更要引進團隊,重慶缺少什麼、需要什麼就補什麼。
雙創孵化平台應是開放式的
目前,人們普遍見到的都是眾創空間和孵化器,這些平台往往存在於樓宇之中,或者存在於一些工業園中,但很少存在於街區之中。苗英偉說,將一個街區打造為雙創孵化平台,更加具有開放性,就像住樓房和住平房,串門的、熟悉的多是住平房的。
「蒙頭創業不可取,創業者必須走出來,與別人交流才能產生價值。」苗英偉說,街區本身就是開放式的,入駐企業可以在吃飯間、休息間和娛樂間時常碰面,在碰面熟悉後,就可以談項目、聊合作,很多項目合作都建立在彼此了解的基礎之上。
苗英偉說,以全國打造的其他街區為例,入駐企業之間的合作率超過90%。這樣的合作率既可以促進企業間的成長,在企業的成長同時,孵化平台自身也隨著企業在成長。同時,街區還有一個示範帶動的作用,能夠形成濃厚的「雙創」氛圍。
此處,通過雙創街的集聚效應,能夠有效帶動科技產業發展,企業與企業在合作的同時,還可以進行團隊、公司間的技術並購,做到自身的優化。
相關新聞:
我市今年培育引進科技型企業4000家
2017年,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364.63億元、同比增長20.7%;專利授權量達到3.48萬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7.25件、同比增長31%。成績的取得,與我市統籌謀劃全市科技創新工作,不斷增強科技創新供給能力,深化科技體制管理改革等密不可分。
特別在增強科技創新供給能力上,今年上半年,新培育入庫科技型企業1354家。累計達到8079家,較2017年年底增長20.1%。同時,一批高水平大學、研究院落戶我市,累計培育引進研發機構1463家、新型研發機構58家。
今年我市將大力引進培育創新主體,培育引進科技型企業4000家,總量突破1萬家。同時,將加強與國內外知名企業、高校、科研院所技術創新合作,全年培育引進科技研發平台200家,其中,新型研發機構30家左右。
—End—
文/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李析力
網路圖
編輯 蔡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