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中國大部分行政機構和企業招聘時,對求職者的畢業院校和學歷有「門檻」要求不同,在歐美大型企業,以文憑論人才的現象已經越來越罕見。打從幾年前,綜合能力和情商就已經是後者最重視的素質。
法國《費加羅報》8月29日報導,在某些情況下,大企業甚至完全不看文憑。美國招聘網站Glassdor日前公布了15家正在招聘人才的公司名單,這些職位不需要高等教育學位。或者說,名牌大學畢業證頂多是個加分項。
綜合理工學院(École Polytechnique,別稱「X」)1794年法國創立工程師大學校,隸屬於法國國防部,被認為是法國最頂尖的工程師大學,是法國精英教育模式的巔峰。
這些企業包括Google、蘋果、IBM等科技巨頭,以及頂尖會計師事務所安永,還有星巴克等跨國公司。該現象被歐美媒體廣泛轉載,名校畢業生不得不放低身段,承認文憑含金量下降的現實。然而史丹佛大學、巴黎綜合理工大學等世界級名校畢業證並非完全沒有價值,尤其對於某些有責任擔當的職位。安永事務所合夥人Maggie Stilwell對《赫芬頓郵報》記者表示:「學業素質始終是我們考量的因素,並且是招聘過程中的重要標準,但它不會成為門檻。」
傳統的候選人審查工具正遭受抨擊,因此情商測試的運用更加頻繁。Google一直是這一趨勢的先驅之一。這位美國科技巨頭很早就注意到,工作能力與學校文憑之間並無明顯聯繫;招聘來自同一名校的畢業生並不意味著讓企業更完善。Google早已不再關注傳統的成功指標,如學分和標準化的分數。Google人力資源部高級副總裁Laszlo Bock曾經告訴《紐約時報》,這些成就在評估候選人時「是毫無價值的評判標準」。
美國網站Quartz發現,在IBM有大概15%的新雇員甚至沒有大學畢業證。其首席執行官Ginni Rometty認為,對科技人才來說,職業經驗和學習能力比文憑更有價值。
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情商在預測工作績效方面作用很大。美國弗吉尼亞聯邦大學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的研究人員2010年在《組織行為學期刊》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上發表的一項元分析研究表明,高情商人群的工作績效更加突出。心理學家Daniel Goleman就這一主題撰寫了大量文章,他在1995年出版《為什麼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Emotional Intelligence: Why It Can Matter More Than IQ) 一書中將「情商」帶入了大眾視線,當時這本書連續一年多位列《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 暢銷書排行榜。
法國就業服務中心Pôle Emploi最近的一項調查發現了類似的趨勢:59%的雇主認為「學位不是必要標準」 。調查同時指出了「行為能力」的重要性,即人力資源中所說的「軟技能」。對60%的雇主而言,這比「技術技能」更重要,比如:適應性、組織能力、自我管理能力……。Pôle Emploi特別指出,該機構將在2018年對兩萬人進行「軟技能」培訓,並在來年將培訓人數增加到8萬。
獵頭公司Morgan Philips創始人兼老板Charles-Henri Dumon解釋說:「求職者的個性、情商、同理心在招聘過程中越來越重要。包括之前不太重視溝通的崗位,比如工程師。」他對Pôle Emploi的調查表示讚同:「一個情商高的計算機科學家價值連城。另一方面,完美的學生、學霸應該未雨綢繆了。」
(歐洲時報/來米 編譯報導)
編輯:Thom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