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不會等你
每天多一點成長
彭縈 改變自己主創
ZeeTea CEO | 創業者 | 撰稿人 | 性格分析師
面對「踮起腳夠一夠」的時候,成長型思維的人看見機會往往會努力跳起來夠,但固定型思維的人抬頭望了望,覺得太高了,連手都懶得伸就放棄了。
閱讀算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成長方式,本周末我會講講我的閱讀經歷,我是如何通過閱讀快速學會一門技能、如何將閱讀得到的東西快速吸收轉化為自己的能使用的東西,本周日的會員語音我會具體講解。
固定型思維:很多人 28 歲已死,80 歲才埋
作者:良大師
來源:良大師(ID:lang-da-shi)
– 01 –
TED論壇有一個點擊量很高的演講:《毅力是成功的關鍵》。演講者名叫Angela Lee,她原本是個教師,某日突然想到一個問題:那些成功人士是否在兒童時代就有所不同?如果確實如此,那些差異又是什麼?
於是,她做了深入的調查和研究:去了西點軍校;去看全國拼字大賽;還去訪談最棒的銷售人員。最終她發現,預測孩子成功的關鍵要素,不是智商、外貌、身體,而是對待挫敗的態度。她發現成功人士,年幼時都以樂觀的態度對待挫敗,他們更在意的是,挫敗後所汲取的養分,而並非失敗本身。
這是一種特有的思維,叫做「成長型思維」。
– 02 –
「成長型思維」的提出者,是史丹佛大學著名心理學教授 Carol Dweck。她還為此專門寫了一本書,並受到比爾蓋茨的推崇,書的英文名叫《mindset》,翻譯成中文就叫做《終身成長》。Carol Dweck在書中列舉了大量案例,分析了教育、體育、商業、人際關係等領域成功與失敗的因素。
並提出,歸根結底,都是思維方式的不同,成功者是成長型思維,而失敗者是固定型思維。兩者思維模式最根本的區別是什麼呢?一言以蔽之,成長型思維者,認為萬事萬物通過自己的參與都可以改變;
因此,心智也在不斷迭代強化,從而造就非凡人生。而固定型思維者,認為可控因素少的可憐,自己不過是洪流中的一片樹葉。因此,心智在年輕尚輕就停止發育,一直守至終老,才與身體一起埋藏。
– 03 –
Carol Dweck在書中說,固定型思維的人,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懼怕挑戰,總為自我設限。就這點,對標我自己,還確實有過這回事兒。
十幾年前,我做業務時,在公司前台接到一個電話,是一家大企業要招標。於是,約了營業部經理前去拜訪。了解完情況,就有點泄氣,因為參與競爭的一共三家公司。另外兩家都挺有來頭,分別是那企業兩個副總的關係。而我們則是被客戶在黃頁中選中,沒有什麼根基。有大客戶銷售經驗的人應該明白,我們是何等弱勢,應該就是陪太子讀書,走個過場。因此,我想隨便應付一下就算了。
可我的經理卻不這麼想,一定要我拜訪到那企業的董事長。我說:「人家那麼大的人物會見我們嗎?」他卻說:「打個電話會死嗎?你都沒試,怎麼會知道人家不願意?」於是,我膽戰心驚的撥通了董事長電話,出人意料,人家還真願意見我們。這也給我們很大的信心,於是精心準備標書,最後竟然中標。
和那家企業熟了後,才得知,原來是董事長不滿意兩個副總的明爭暗鬥,於是把業務反而給了毫無關係的我們。當時雖然還沒有聽說固定思維的概念,但是由此也明白一件事:不要在心里砌上一個看不見的牆,再沒可能的事,只要不傷筋動骨,皆可嘗試一下。
「嘗試」看起來簡單,但很多人卻止步於此,原因就是「固定思維」的作祟,它讓你懼怕行動,因為那意味著存在失敗的可能性。而什麼都不做,卻能保持當下的完美感。就像Carol Dweck在書中所說:固定型思維的人不接受未來的完美,他們必須現在就達到完美。
– 04 –
具有成長型思維的人,有一個共性,就是不畏懼挑戰,他們總是抱著試一試的心理。
當年林語堂與美國著名作家賽珍珠,身份懸殊,八竿子打不著。當得知賽珍珠來中國時,林語堂便夾著手稿,深夜蹲守在賽珍珠酒店大堂。他此時的心語應該是:閒著也是閒著,管他娘的,試試唄。結果,在賽珍珠的幫助下,林語堂一炮走紅。
當年劉德華還是個死跑龍套的,林子祥卻是一代歌王。一起拍戲時,劉德華死皮賴臉的要給林子祥唱歌,讓人家指點。他心里可能也是這麼想:閒著也是閒著,管他娘的,試試唄。最終,林子祥幫劉德華髮型了第一張專輯,後者也終成了天王。
電影《飛越瘋人院》,有一個情節:麥克說:「我要進城看棒球賽,誰想和我一起去?」比利卻說:「麥克,別鬧,你出不去的。」麥克指著陶瓷洗臉池:「我可以用它砸碎窗戶。」比利說:「你舉不起來。」麥克搓搓手,使勁去抱,沒搬起來。再搓搓手,使勁去抱,還是沒搬起來。他有些無奈,但大叫起來:「去他媽的,我總算試過了,起碼我試過了!」
所以,人生不怕敗北,怕的是,連嘗試一下的勇氣都沒有。再大的挑戰,你也可以對自己說:「閒著也是閒著,管他娘的,試試唄」
– 05 –
《終身成長》書中還說到,執有固定型思維的人,總把失敗原因歸為外界的影響。書中講了網球運動員約翰·麥肯羅的例子。
他本來是一名天賦卓越的球手,甚至不需要太大的訓練量,就可以輕鬆戰勝各路對手,在巔峰時期,連續四年排名第一。但是,他的輝煌只是曇花一現,之後一滑到底。論其根本,就是固定型思維使然。因為他總有無數個失敗的借口:不是說場地不好,就是說小報八卦諷刺了他,或者是組委會提供的食物有問題,再或者朋友戀愛了影響到了他。最痛的一次慘敗,是1984年的法網公開賽。他在2:0的優勢下,最終痛失好局。結果,他還是找到了「罪魁禍首」,一名攝影師摘掉了耳機,總是有噪音傳過來……
用兩個漢字形容麥肯羅,那就是「矯情」。但是,他的矯情還有天賦當資本。而現實中,多少人的矯情都毫無支撐,貌如壯漢撒嬌。他們沒得到晉升,就怨主管沒眼光,同事太奸詐;他們的文章點擊量不高,就說讀者太淺薄,文化快餐化;他們一事無成,就怨社會不公,世態灰暗。捫心自問,難道自己一點責任都沒有?
就像周國平所說:多數人的矯情是可怕的,原因就在於它是平庸,卻偏要冒充獨特,因而是不老實的平庸。所以,對於一個普通人,固定型思維的害處也在於此,不願接受自己的平庸,把失敗的鍋甩給外界,還安慰自已要坐等風起,可這一坐就是一輩子。
– 06 –
具有成長型思維的人,往往含笑的和挫折過招,將磕絆視為鋪墊,反而倒逼自己的優秀。我在500強總部時,曾接觸一位機構主管。
他到任時,發現了一個潛規則。很多年底的業務被搬到了第二年年初,因為當年業務已完成,這種「調配」,既能保證當年收益的,又能確保來年「開門紅」。這是很多業務單位慣用的手法,而且財務處理上也並無瑕疵。可這位老哥,硬要把業務「還原」回去,把今年該出的單出完,絕不留到明年。
他手下一聽馬上勸說:「主管,您這是何苦?您剛到任,今年好與不好都與您關係不大,您要給未來留點餘糧啊,可您怎麼挖了個坑呢?這樣一來,一開年就一大窟窿,獎金全得泡湯……」
那位主管回答:「明知道是假的事,幹嘛還要做?該怎樣就怎樣,吃虧我也認!」結果是勸說人一語成讖,開年後那機構的數據奇醜無比,獎金沒得拿,還天天被問責……而且,那主管從沒解釋過一句,沒說這是潛規則的遺留問題,他是在正本清源。他只是不停的檢視自己的原因,人員調整、隊伍建設、重新建制付出成倍的努力…….最終回報兌現。接下來的幾年里,那機構的業績節節攀升,名列前茅。那位主管的仕途也一路凱歌高奏。
這位主管曾對我說一句話,受用終身:遇到難事,不能退啊,你能退到哪兒,你只能跟它拼。是這樣的,具有成長型思維的人,就像Carol Dweck所說,他們是在挫折中汲取養分,並且永無止境的成長。
– 07 –
Carol Dweck在書中還提及一個現象,執有固定型思維的人,太在乎別人的標籤,而糾纏於一些不值得的爛事中。
我想在中國,就是所謂的「人活一口氣吧」。小說《我不是潘金蓮》就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女人,因為一個標籤,一件爛事和一個爛人糾纏了一輩子:農婦李雪蓮為了生二胎,和丈夫假離婚,誰知丈夫假戲真唱,和其他姑娘好上了,還結了婚。這下李雪蓮不幹了,起訴前夫:讓法院判他們是假離婚,然後復婚,最後再跟這個「王八蛋」真離婚。
法院當然不支持這麼荒謬的事。
無奈之下,李雪蓮只能降低期望值,只要前夫說句實話便作罷。可那王八蛋不但死不承認,還當眾說李雪蓮結婚時已不是處女,和潘金蓮一樣樣。為了這個標籤,李雪蓮決定上訪。二十多年,每年開春,李雪蓮準時上訪,一路告到北京首都。可這破事誰會理?但她卻一意孤行,年輕輕的生命,就耗費在上訪、攔截、遣送反復折騰之中。
李雪蓮,長相不錯,也有點手藝活,本能另找港灣,溫馨度日,可卻被這爛事困了一生,為了一口氣,真得值得嗎?無奈,當局者迷,尤其是對於一個固定型思維的人,ta們太專注於臉上的標籤,太急於撕下,卻沒意識到那標籤已經黏經貼骨,撕下時便會血肉模糊。
– 08 –
具有成長型思維的人,最極致的表現是怎樣的?那就是不被過往所束縛,不被情仇所困擾,只專注於自己的目標。
2000年9月,馬斯克正準備去度蜜月,卻遭遇了一場公司政變。他馬上趕回,試圖反擊,卻發現大勢已去。所有人,都做好他要大鬧一場的準備。誰知他一改往日睚眥必報的個性,表現出極大的克制力,和各方談判,屈身成為公司顧問,繼續註資,直到eBay以15億美金收購。甚至在日後,他仍然和驅逐他的幕後主使戴維.薩克斯,保持密切的生意往來,一起製作電影。
無獨有偶,1992年,當時的聯想太子孫宏斌,被柳傳志親手送進監獄,大好前程,就此日薄西山。2年後,孫宏斌一無所有,狼狽出獄後,要求見柳傳志一面,他是要報仇嗎?當然不是,他懇求柳傳志幫襯一下,投資自己創業。柳老爺子也很爽快,直接給了50萬,孫宏斌也拿著這筆錢,創辦了順馳房地產,後來竟然成為地產大鱷,與王石叫板。
你看,真正能成大器之人,絕不輸在快意恩仇,他們只關注自己的目標。這類人有種特殊本領:遺忘。他們不會被過去的林林總總所困擾,每一個時點,對他們而言,都是一個全新的紀元,這也是成長型思維的終極體現。
– 09 –
最後,來總結一下,《終身成長》一書中,我提煉出成長型思維和固定型思維三個方面的差異。分別是面對挑戰的差異,面對失敗的差異,面對過往的差異。
通讀上述文章,結合下圖,相信對你有些啟發。
本文授權自微信公眾號良大師(ID:lang-da-shi)
作者:良大師,知名培訓顧問,原平安集團管道總監,香港理工大學管理碩士,簡書簽約作者。
封面圖 byShelby Adams
本周末的會員語音
本周末我們來談談「讀書」,想要做一個終身學習者,閱讀是最低成本但是最高效的學習方式,我曾在三天之內寫完一個 PPT 並拿下了北京最好的商圈最好的一個位置,我在快速入門一些其它領域例如品牌、PR、管理的時候也是依靠讀書。我是如何建立閱讀習慣的,如何提高閱讀效率並有效輸出的?我會在本周末的語音「我的讀書經驗」里詳細分享。
今天你做了什麼改變
如果你準備在一堆人中挑出一個人來做某份工作,那就挑最會講故事的那個。至於他有沒有做過市場、銷售、設計、編程或其他什麼,倒並不那麼重要。可能有人不能理解邏輯,但能很好的理解故事。找投資人融資需要講公司的故事,做品牌需要寫文案,面試需要介紹自己,甚至和會講故事的人談戀愛都不會無聊。會講故事意味著思路明晰,懂得溝通,善於思考,講故事是每個人都可以學會的技能,彭縈會在上周末分享了語音「如何寫出一個好故事」。下面是語音反饋:
@會員 關瀟
彭縈姐好,我很早就關注「改變自己」了,因此之前就了解到講故事的重要性。最近,作為公司新入職的員工,我已經多次在入職培訓和集中培訓以及與同事的交流時,聊到關於講產品、講品牌這個話題了,每次聽到,每次討論,都再次加深了我想要加強寫故事能力的想法。但是我也了解我自己,我小時候很喜歡看作文書和語文課本,每次發了新書都會把感興趣的內容看完。但是限於當時的條件,我看的課外書還是不夠多,上初中開始,每次寫作文我就在「湊字數」,真的是很煎熬的事情。
大學期間在圖書館和網路大量讀書,練習獨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觀點。沒有輸入很難有好的輸出,我去年開始買書看書,今年又買了幾本。現在不敢談有什麼輸出,但是我和朋友針對某個話題深入聊天的時候,已經很有自己的觀點了,這不只是閱讀的輸出,還加上以前獨立思考的練習,以及閱歷的積累。但是在我有了想表達的想法和輸出的觀點之後,發現自己打開文檔不知道該怎麼寫,沒有思路,而且寫東西就跟說明書一樣,打動不了人,也缺乏引導,遞進的過程。
今天聽完語音,我找出以前的文章,根據語音里的方法進行修改,理清條理,並考慮到看我這篇文章的人的感受,感覺好多了,語音里提到的好好發朋友圈也是我接下來鍛煉自己講故事能力的重要方法,之後也準備開通自己的公眾號,分享一些自己讀書後的想法,最好的時機不就是現在嗎。
@會員 sept
關注這個公眾號已經很久了,但是決定加入會員也是這幾天的事情。平時也會看看公眾號的文章,但是心動想加入會員也是因為看了其他人的自我分享。感覺彭縈姐的思維很清晰,作為聽眾的我會較易接收到要點。像大學里的一些老師,講的話聽起來好像很厲害的樣子,但是一節課下來完全不知道他的重點在哪。說到講故事,我是有心無力啊。整個人的狀態就是非常無語,不知道可以寫什麼,也不知道怎麼寫,寫出來的東西特別乾癟。可能真正去做起來,應該就會不一樣了吧。或許很多大作家,在寫作之前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寫好文章,只是有這個願望,想去嘗試,甚至真正去做了之後也沒有十足的自信的。當然其中不乏天賦,可人的潛能也是不能小看的吧。嗯…發現我還是有很多東西是可以寫的。
@會員 幽幽
聽彭縈姐的這期語音想到了《人類簡史》的作者在書中寫到正是因為人類講故事的能力使得智人能夠大規模合作,發展出想像的共同體。講故事的核心是要建立情感連接,即道出你的痛苦,在《請停止無效努力》這本書中,作者把這個點概括為:衝突+障礙。接下來的O,是情節講述,也就是行動,K是最後結局,三者連起來,構成了故事的基本要素:衝突+行動+結局。為了打動人心,讓能身臨其境,增加體驗感,還需要附加要素:情感+展示。在工作中有很多地方可講故事,比如面試的時候,比如宣傳產品的時候,這期學習了故事思維,非常實用,可以馬上用起來,感謝彭縈姐的分享。
現在就加入會員
點擊「閱讀原文」加入改變自己會員,就可以在本周日聽到上期語音「如何寫出一個好故事」作為額外福利。
想知道會員能得到什麼?↓↓↓點擊閱讀原文,10 秒鐘加入我們。
配對成功的關鍵:參加實體交友活動
erose主題派對與戀愛小秘書創辦人娜米表示:「透過各種有趣的實體活動,不僅能親眼真實見到異性,也能在活動進行中讓大家很輕鬆自然的認識彼此、聊天互動,能更快速的找到適合的對象。」
結合大數據用心篩選 + 客製化條件配對
戀愛小秘書團隊已經成功替4000位以上的未婚男女配對成功,這個驚人成果背後的秘密在於「高度客製化服務」,跟每位客戶深度訪談,瞭解客戶真正的特質及需求,從「契合度」提高速配率。
訪談結果結合專屬的人格分析測驗與數據配對分析,精緻化的操作,締造高速配率!
除此之外,戀愛小秘書團隊還會定期追蹤客戶的後續狀況,目的是希望協助客戶發展長期且穩定的伴侶關係。
實名認證防造假!隱私保護最安心!
採用「實名認證」的制度,不僅是把關顧客的身份,避免已婚人士或動機不單純者的加入,更對客戶資料嚴格保密,讓客戶們能在安全且有隱私的狀況下認識另一半。
多元有趣的主題活動,豐富你的社交生活
戀愛小秘書團隊每個月都會規劃豐富多元的實體活動,從戶外踏青、娛樂遊戲、手作、料理課程到桌遊活動,希望客戶們能從歡樂的氣氛中認識彼此。
透過實體活動讓大家先有初步的接觸,然後再為會員們做「客製化」的約會安排。
另外針對想提升自身魅力的客戶,也有投資理財、形象穿搭等講座可供選擇。
追求脫單,先勇敢跨出你的第一步
許多單身者為了心中理想的對象條件,在還沒認識新朋友時,就先限制了自己。建議以認識新朋友的心態,積極參與活動,並適當的設限,才能真正為自己帶來戀愛的機會!勇敢跨出第一步吧!
♡ 現在就和戀愛小秘書娜米聊聊吧 → Line ID:@datenami
♡ 追蹤娜米的臉書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