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之華
上映日期:2018年11月9日
導演:巖井俊二
演員:周迅、秦昊、胡歌、杜江、張子楓等
專家評分:81分(100分制)
首日排片:14.6%
這是一個關於錯過的故事。有人慌張地見面,有人簡單地告別。姐姐袁之南離世的那個清晨,只匆匆留下一封信和一張同學會邀請函。
妹妹之華代替姐姐參加同學會,卻意外遇見年少時的傾慕對象尹川。往日的記憶在蘇醒,但再次相見,已物是人非。
(以下內容含有少量劇透,請謹慎食用)
網友說
殘葉:真的顏值即正義。 胡歌切著大白菜就能把校花搶走了。
桃桃淘電影:仍然非常巖井俊二的風格,包括細膩的情感與好聽的音樂。
42:比較失望,跟《情書》差了上百個《四月物語》的水平。
盲忙:他電影中的主角都不再年少,可愛情物語中的殘酷卻一點都沒有少。
(評論摘自豆瓣,版權屬於原作者 )
專家說
「並不是只有窮山惡水長鏡頭才能表現現實」
左衡
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電影文化研究室主任,副教授
《你好,之華》:81分(100分制)
我給《你好,之華》打81分。
看這部片子的時候,我就感覺像看一個日本茶道師傅在小心翼翼地說:普洱該怎麼泡才好呢?
盡管你可能會覺得他泡的這杯普洱跟我們想像中的味道不同,但你不會否認說這是一壺好茶。
作為一個日本導演,巖井俊二在講述中國故事的時候,讓中國人有代入感,能融入劇情中,且態度非常誠懇,狀態也讓你覺得有誠意,我認為已經非常好了。
這部影片的故事有關青春,也有關生命,且它把對生命、對情感的一種悸動拿捏地非常之好。
在《你好,之華》中,你可以看到有很多人物,哪怕已經四五十歲了,已經不處於青春狀態了,但還是抱有一種赤子情懷,一種敏感度,甚至還有一些痛楚在。
這讓我覺得十分動人。
當然,整體來說我覺得這部片子在巖井導演創作序列中不屬於最高分的檔次,但放諸於一種外來者投向中國文化的觀察角度和表達中,這種發現已經讓我覺得很慚愧了。
不管是從構圖、空間、可能產生的調度關係以及空間中人物情緒的映照上來說,他都拍出了味道。
影片的造型設計也很有意思。這是我覺得最不像當時中國人的衣著狀態,盡管你可以看出這是三四十年前中國人穿的衣服,但那個人的狀態,包括衣服的整潔程度,都很日本。
我當時跟巖井俊二導演聊,我說我跟你片中那些主人公年紀差不多,當時我們穿的是這些衣服,但沒有那麼整潔,也沒有那麼精致。
他表示,其實選擇特定年代也是因為90年代中國很多學校已經開始出現校服了,將時間點設置在1985-1988年上,那時的孩子們還有自由選擇衣著的可能性,也有更多發揮的空間,獲得一種他電影中慣有的唯美性。
當然,除非你用一種非常嚴苛的現實主義的標準去要求和判斷它,否則這種唯美性是不會破壞電影本身的敘事和質感的。
大眾一定還是覺得自己的青春是漂亮的,是明亮和唯美的,也並不是只有「窮山惡水」長鏡頭那樣的方式才能表現所謂的現實。
所以我覺得他很聰明。就像在兩輛笨重的大貨車設定的障礙縫隙中快速地唰一下跑出來,也沒有撞車,觀眾也不會去在意那兩個大車的存在,你只會在意這個小車的速度,我覺得這是一種能力。
演員陣容中,我覺得周迅的表演不錯,但胡歌的表演更令我驚艷,可能他貢獻了跟他本人很不同的一個人物形象的原因吧。
作為一個牽動和改變主人公的角色,他突然出現在一個底層空間中,整個人物也是潦倒和毀壞的情況,他給出的狀態和表現令人滿意。但因為時間和篇幅所限,很可惜人物沒有更加立體和豐滿起來。但從整個表演角度來講,都已經高於當下影視圈中不少演員的水準。
有的觀眾可能會注意到,胡歌的角色張超和之南的牽連,影片沒有具體展示和體現,也沒有解釋之南為什麼願意和順從地被張超毀掉。我覺得這可能就是東方藝術的特點,含蓄和留白,有多重可能性,讓你去遐想和分析。
但也有可能跟《你好,之華》製作周期不夠長有關係。
盡管巖井導演本身跟監制陳可辛關係很好,可能獲得了一個相對寬鬆的製作狀態,但國內的電影製作機制所限,周期比較短,讓這部電影有些「意念到了、但火候還沒到」的感覺,很可惜。
就像片中的音樂,就巖井導演一般的製作流程,可能需要幾個月來完成一部電影的配樂。但據他所言,整個影片的拍攝也就只花了幾周的時間,因此,盡管音樂很好,畫面也好,但兩者結合在一起,你能感覺到它似乎是需要音樂在還沒到達火候的空間和情緒上,起一些潤滑的作用,填補一些空白。
我經常願意把一部作品比喻成一株植物,我覺得《你好,之華》成長的時間可能都不太夠,所以它還沒那麼好。如果你能給他更多時間,讓他再往地下「挖」個十米,可能他就會重新寫這個故事,讓這個故事變得更加完美了。
但這部電影最珍貴的地方在於,它不講主義,也沒有藝術上的各種主義,包括刻意地去體現一些價值,它很純粹。
我覺得這可能就是日本禪和中國禪的異同之處。你幹嘛想那些懸和虛的東西,你當下吃到的食物的味道,茶的味道,花的香氣,這就是存在。你一旦去思考說這個茶為什麼香,怎麼能更香,就不對了。
其實我認為從更大層面來講,中日電影的合作和相互借力,是一種必然趨勢。因為文化本源和審美比較接近,尤其是通過電影這種特別直觀感性的傳播形式,來促進兩國之間理念的融合,是很好的嘗試。
巖井俊二導演就是這樣著眼於東亞文化精神的,極具個人美學風格的導演。他那天跟我說,其實很多日本導演都很欣賞中國,想到中國來一起合拍電影,但是擔心如果《你好,之華》觀眾不喜歡的話,大家不來了怎麼辦。
我那天很認真地跟他說,我覺得這個片子的口碑會很好,只要口碑好就會有下一個合作,中日合拍片會越來越好的。
娜塔莉·博說
眾生如蟻而美如神
《你好,之華》上映4天,累計票房4171萬。
排片占比首日為14.6%,目前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降至10.2%。
作為巖井俊二導演第一部「試水」中國市場的作品,《你好,之華》究竟好還是不好,似乎一言難盡。
這部作品正如巖井之前的一眾電影,是具有巖井俊二獨特的個人風格的,當然,也充盈著私有化體驗。因此,我可以理解那些看完電影熱淚盈眶的人們,也可以理解失望透頂的觀眾。
對於後者來說,抱著看中國版《情書》的心情來到影院,卻看不到期待中的精彩情節,連面臨人生大慟時都是克制中帶有淡淡悲傷,自然索然無味。
然而,對我來說,《你好,之華》是一部極其溫柔、有誠意的作品,也滿足了我對於巖井俊二導演的一貫期待。
這里的溫柔,不僅是電影中呈現的色調與風格,更是導演揣摩人性並通過鏡頭灑向人群的溫柔堅定的目光。
人的一生中,對待生命究竟該是什麼樣的態度?面對命運的無常和殘酷時,又將做出怎樣的選擇?在《你好,之華》中,我看不到居高臨下的批判和指責,更看不到對狗血故事的看客目光與戲謔。
我看到的,是對於眾生平等的尊重,和對人物悲憫式的關懷與愛護。
從始至終,導演似乎永遠躲在錄影機背後從不露面。唯一出現的時候,是通過袁之南之口淡淡說出的那些話。
「人生有艱難的時候,也有痛苦的時候。在那樣的時候,我相信我們一定都會想起這個地方,這個讓我們覺得自己的夢想還有無限可能的地方。這個讓我們所有人都平等、尊貴、閃耀的地方。」
平等、尊貴、閃耀。細細想來,這不就是人生最大的期盼嗎?
每個人都可以有尊嚴地活著,不管是個體生命還是群體都可以獲得足夠的尊重,被平等對待。在人生最狼狽的時候,也可以裹挾那些生命中出現過的溫暖和美好,堅定地走下去。
所以,我認為《你好,之華》和《情書》並無關係。硬要比較的話,《你好,之華》中的命題格局更加寬廣宏大,且將目光從青春主題移至生命與人性。
這是一部充滿「畫外音」的作品。
電影色調極其溫柔纏綿,燈光是一如既往的明暖色,讓人忍不住忽視了故事中潛藏的人性的殘酷。
當胡歌坐在那里,嘴里囁嚅地擠出幾個字「我每次看到她那雙眼睛,就想打她,打完我又覺得自己是個人渣」的時候,簡直有海浪猛烈拍擊岸邊的感覺。黃鐘大呂沉悶作響,冷汗爬滿了我全身,如芒刺在背。
之南命運的悲劇,不僅是人生的無常,更是張超造成的。而張超的悲劇,又是誰造成的呢?
在這段語焉不詳的話語背後,巖井俊二從未以捕捉噱頭的企圖,去呈現故事的狗血性和戲劇面,而是舉重若輕地將人物面目模糊掉,給予她應得的尊重。
即使選擇做錯了,她也一樣值得被關懷和被愛。
當晨晨跑丟,之華和周文濤到處尋找時,觀眾為晨晨的執拗和乖戾感到莫名其妙,卻忽視了他曾經問過奶奶的一句話「奶奶,人為什麼會死?」
面目如常的晨晨和睦睦,其實從未走出母親自殺的陰影。
他們幼小的心靈,從未能明白母親為何猝然離去,更未能成功被「新生」家庭的溫暖包裹。因此,當晨晨看見死去的小鳥,會第一時間把八哥放生。對死亡的恐懼及對生命的尊重,在那一刻被喚醒。
而姐弟倆同母親之南真正達成和解,並對母親之死最終釋然,正是姐姐拿出母親的遺言,讓弟弟一字一句念出「平等、尊貴、閃耀」的時刻。
之南活了一世,也美了一世,後經命運和人生的摧殘,過早地凋謝。但當這一刻她曾撰寫的字句喚醒姐弟倆時,她的人生重新豐盛和鮮活了起來。
在臨終時刻,她把最美好的箴言和祝福送給了自己的孩子,也說明她自始至終,心中的美好從未變過,即使經過那麼殘忍和不公的對待。
這不是目空一切的聖母情懷,而是歷經世事還能保持赤子之心的高貴。
眾生如蟻而美如神。我想,這正是巖井俊二導演心中的理想吧。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知乎曾發起一個有關對於《你好,之華》評價的問題。巖井俊二導演本人參與,作答如下:
【捕精彩瞬間,捉高光時刻】
每周辛辣點評,替你提前探路「掃雷」,本周新片成色搶先鑒定!
不花一分冤枉錢,高高興興進影院
採訪、作者、編輯:娜塔莉·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