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收官,是時候該聊聊這一爾虞我詐的宮鬥劇中,都蘊藏著哪些「管理學」法則了~
常識君|有話說
《延禧攻略》無疑成為今年最為火爆的現象級國產大劇。該劇自上線以來,連續30天稱霸各大網劇播放排行榜首。
微博熱搜達276次。集均播放量超2億,日均播放量超3億,最高單日播放量6.5億,一舉打破了今年全網電視劇和網劇單日播放記錄。
人們為什麼愛看宮鬥劇?這一命題早在多年前《甄嬛傳》熱播期間有過一番論戰。
正所謂,無限風光在險峰,無數權謀在後宮。作為以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為背景,將後宮嬪妃或女官等女性角色作為故事主體的電視劇集,宮鬥劇展現了複雜的人際關係和多面的人性。
然而,無論是陷害、戲謔還是復仇,劇中的嬪妃們絞盡腦汁,終其所有不過是想爭得聖寵,奪得六宮的最高管理權。
而表現皇后妃嬪的後宮管理能力,也成為一部有深度的宮鬥劇的必備元素。
我們從富察皇后、高貴妃、嫻妃等高段位角色切入,展現不同角色的後宮管理技巧與經驗教訓,在宮鬥劇常規而又老套的爾虞我詐劇情之外,帶來一股「管理學」清流。
01
富察皇后 & 拜倫法則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作為乾隆心中的白月光,在《延禧攻略》中,富察皇后偉光正的形象成為後宮眾妃的典範。
富察皇后奉獻一生,恪盡宮規,作為六宮之首,更是通過諸多管理技巧知人善用,將後宮治理得井井有條。
與乾隆和高貴妃不同,富察皇后第一眼就意識到魏瓔珞的聰明才智,並迅速將她調入長春宮。面對魏瓔珞的各種逾矩行為,富察皇后寬容以待。
事實表明,皇后這一決定,對於之後抵禦各種詭計、確保長春宮及自身安泰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
乾隆初期對於魏瓔珞心懷芥蒂,但富察皇后表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並多次在宮鬥事發後向乾隆進行擔保。
在陪同太后出宮禮佛期間還將長春宮的管理權交由魏瓔珞,荔枝宴前夕,也將禦賜的荔枝樹交由魏瓔珞打理。
在管理學中,「授權」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美國內陸銀行總裁拜倫曾對自己多年的管理生涯進行總結:
優秀的管理者一旦做出決定,就應該把這件事拋到腦後,不再過問與干涉,這就是拜倫法則。
在現實管理中,管理者們對於授權二字總是格外遲疑與警惕。
有些管理者認為員工沒有工作經驗,缺乏宏觀視角與辦事能力。
但實際上,授權交接工作的啟動,本身就意味著對員工智慧和能力的肯定,如果沒有這樣的肯定,授權就會變成衝動盲目的行為。
要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就需要管理者進行授權前的考察,若是擁有能夠達到授權要求的能力,被授權的員工將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收益。
此外,授權工作另一個重要作用在於凝聚員工向心力和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借此謀求企業與個人的雙贏。
如果授權之後管理者又橫加干涉,無疑會成為員工執行中的一大阻礙,一個事事疑心的管理者也會令員工覺得不可靠,彼此的互信也就蕩然無存。
02
富察皇后 & 維勒斯定理
技多不壓身,注重培養復合型人才
除了放權之外,富察皇后還非常注重對魏瓔珞的能力培養。她教授魏瓔珞寫字認字,背誦詩詞。
在英國BSC公司的總裁查爾斯·維樂斯看來,管理者要樹立培養復合型人才的觀念,比起「適才適用」的傳統觀點,擁有眾多才能的復合型員工更能為企業帶來優勢。
維樂斯定理認為,就算企業的規模再龐大,人員再多,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局勢,也難免力不從心。
一味擴大企業規模,更與「精簡高效」的阿卡姆剃刀定律相違背。
所以盡可能培養全能人才,對企業發展來說,有著積極的作用。
縱觀當今知名的企業巨頭,幾乎都把員工培訓納入企業管理的重要環節。
以寶潔為例,作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採用內部提拔機制的企業,也非常強調培養復合型人才。
在寶潔內部,管理者擬定了一系列全方位、全人員、全過程的培訓模式。
寶潔的員工培訓主要分為入職培訓、語言培訓、技能和商業知識培訓、專業技術在職培訓和海外培訓五類,保證每位員工在最初進入公司時,都能夠享有各種類型的培訓。
此外,維勒斯定理的提出順應了時代的發展趨勢。
如今,企業的發展越來越以技術為依托,企業的多元跨界打破了原有的行業壁壘,促成了互聯網與實體經濟的融合。
在這樣的背景下,一個企業想要進一步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就會更加旺盛。
無論是轉型還是跨界,都需要一批專業知識更加廣博、能力更加出眾、涉獵範圍更加廣泛的復合型人才,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完成企業的目標。
03
嫻妃 & 坎特法則
將心比心尊重員工
嫻妃曾經是一朵與世無爭的白蓮花,自從黑化之後,除了宮鬥手段日漸狠毒,管理水平亦突飛猛進,並在富察皇后不能主理後宮事務期間,被太后賦予六宮管治權。
當魏瓔珞被高貴妃凌辱暈倒在嫻妃的彩仗前,嫻妃便囑咐請太醫為魏瓔珞診治。
嫻妃以溫婉賢良的人設為基礎,善待宮女與太監,在後宮實行「仁政」,盡收人心。
與嫻妃「思路一致」的還有哈佛商學院教授羅莎貝斯·坎特。
坎特認為,在當今的管理工作中,尊重員工是人性化管理的必然要求,也是回報率最高的情感投資。
坎特所定義的「尊重」,是管理者對員工私人身份的尊重和體諒。
尊重員工,是主管者應該具備的職業素養。同時,尊重員工本身也是獲得員工尊重的重要途徑。
在管理學中,隨著「經濟人理論」與「社會人理論」的提出,員工的感情需求成為影響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坎特法則強調從員工的私人身份角度出發,不要漠視員工生而為人的正常需求。
有些管理者習慣對員工進行嚴苛的管控,並對他們的私人感情一再施壓。
或許在管理者眼中,員工的能力有限,為將工作做得更好,員工應該做出「犧牲」。
但如果「犧牲」並不是出自本意,管理者的要求就等同於「誅心」。
員工的私人感情需求與企業的利益並非天然對立,自上而下的命令雖然具有權威,但失去了平等的立場,員工終究不會真心認同。
想令員工積極主動地工作是管理者的願望,但俗話說「強扭的瓜不甜」,通過被動灌輸「為公司奉獻」的思想只能引起員工的抗拒。
此時的管理者需對自身進行正確定位,以一個引導者、幫助者的身份,尊重員工感情、傾聽員工的訴求,最終達到不令而行的管理境界。
04
嫻妃 & 柯美雅定律
積極變革才能與時俱進
除了利用坎特法則收買人心,嫻妃還善於根據現實情況與時俱進,調整後宮管理方法,在太后面前彰顯卓越的管理技巧。
在與太后和眾妃的後宮政務工作報告會議上,嫻妃提出「開放護城河」的治理政策。
通過數據分析,嫻妃發現蓮藕、菱角宮中所用不過1/4,這與乾隆節儉治國的理念相背。
因此,嫻妃建議販賣蓮藕菱角養殖水禽,並將所有的收入記入帳內。此建議獲得太后的讚賞,還破解了高貴妃「壞了祖宗規矩」的刁難。
在宮鬥劇中,「祖宗的規矩」地位尊崇。不可否認,要撼動舊的管理制度需要一定的勇氣與技巧。
美國社會學家柯美雅曾提出: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東西,任何東西隨著時代的進步都有改進的餘地,這就是「柯美雅定律」。
變革對企業來說並不簡單,每個企業都會面臨不同的困境,承受多方壓力。
時代的發展是企業身處的大背景,企業想生存下去,就需要和時代進行「磨合」。
這是一項艱難的任務,稍有差池就會為企業的未來帶來麻煩。所以,管理的變革對任何一家企業來說都是不會過時的話題。
膠卷三巨頭柯達、富士和樂凱因為沒有意識到科技創新對用戶所產生的影響,未及時改變公司策略而退出歷史舞台。
諾基亞等手機品牌同樣淪陷於過時的管理思維與技術泥潭中,逐漸消亡。如果說企業的發展沒有終點,那麼管理者的變革思考也不應停止。
小企業的變革是所處環境下的唯一選擇,而大企業更需做到「茍日新、又日新、日日新」。
因此,管理者應不拘泥於常規,換個角度審視企業在發展中的問題,也許會有更多的收獲。
05
高貴妃 & 卡蒂埃定理
鑽進死胡同只會作繭自縛
身為劇中的大反派之一,高貴妃囂張跋扈且心狠手辣,無論是處心積慮想要活埋愉貴人和剛出生的五阿哥,還是策劃了親手將懷有身孕的皇后推下高樓的慘劇,高貴妃始終將「獨占聖寵」作為自己的終極目標,被觀眾譽為「前期唯一認真宮鬥的人」。
而這樣的人設也成為她作繭自縛的最大原因。
臨死前,高貴妃方才放下仇恨和報復,若不是一心鑽進了「獨占聖寵,擋我者死」的死胡同,也不會落得含恨自縊的下場。
其實鑽死胡同也是管理者的大忌。
盡管每位企業管理者都希望自己能夠獲得更多選擇,但很多時候,絞盡腦汁,最終發現也只有一條路可選。
但在法國哲學家埃米爾·卡蒂埃眼中,這正是最危險的時候。
卡蒂埃認為,當一個人腦中只有一個念頭時就要小心。因為這個念頭搞不好是最危險的那個念頭。
在卡蒂埃看來,如果在想要達到的目標前遇到了困難與阻礙,最好能夠廣開言路多聽意見,不能太過衝動,想當然地選擇「華山天險一條路走到黑」。
喬·萊特是美國著名的「谷物大王」。
在他年輕時,最想達成的目標是壟斷美國的小麥市場。
他預想,一旦入冬河水結冰,歐洲和印度的進口小麥補給就無法準時到達美國,所以他伺機買下了全美所有的小麥供應合約,意圖推動小麥價格上漲。
但另一家食品供應企業愛默家族為了避免小麥抬價帶來的損失,出資從凍結的河水中鑿出一條航道,令進口小麥順利抵達美國各大城市。
計劃失敗了,有人建議萊特收手止損,但萊特不依不饒,大量買進這些進口小麥以期翻身。
最終,政府下令穩定小麥市場價格,這使萊特的計劃徹底破產並損失慘重。
實際上,在一意孤行的道路上,很多時候管理者都存有「賭徒心理」。
但管理者必須謹記,越是在別無選擇的時候,越是要保持冷靜,三思而行。
所謂的別無選擇,往往是由於自身的眼界局限。
倘若真的不惜一切,鑽進死胡同,結果必然導致巨大的風險與損失。
來源:中歐商業評論(ID:ceibs-cbr),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管理的常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