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無性婚姻」這個詞語,很多人不陌生了,但在大部分人概念里,「無性婚姻」是徹底沒有夫妻生活的婚姻。
錯。
嚴格來定義,在沒有生理疾病和意外的情況下,夫妻間每個月只做一次或者更少,就算是婚內無性了。
調查表明,中國有三分之一的人活在無性婚姻里,但我覺得,事實應該更多。
曾在Google任職的數據科學家塞斯出版新書《人人說謊:大數據,新數據,以及有關真實的你我》。
他從Google搜尋記錄里得到最全面的大數據分析婚戀狀況,發現——
「無性婚姻」這個關鍵詞的搜尋次數,比「不幸婚姻」高3.5倍,比「無愛婚姻」高8倍。
他說:人們不願意承認,這個比想像中大得多的問題,在夜深人靜,午夜夢回,他們向Google透露了心聲。
我曾經覺得,如果雙方都達成共識,你不需要我也不想,這是沒問題的,後來我發現,實操中,無性婚姻可以靠柏拉圖走到最後的,真的太少。
真相是——
當初蔡琴為了愛情,答應了楊德昌「柏拉圖式的交流」,維持了十年的無性婚姻,結果發現,楊德昌早就背叛了這段感情。
有些事,說出來,比做起來,更難。
他不是不想做,只是不想跟你做罷了。
我覺得婚姻里終極的矛盾,就是性生活不和諧這個矛盾。
我有對朋友在一起十幾年了,婆媳問題孩子教育分歧最初的貧困,什麼都經歷了,沒分成,就是因為,一碰到對方的身體就有反應—「這才是床頭打架床尾和」啊。
荷爾蒙交換後,心境都會立刻柔和,看問題角度都會不同。
愛情的皮囊下面,身體的和諧才是堅實骨架。
另一個朋友則相反,她先生總是不碰她,她內心的自信在一次次試探後下降到冰點,易怒,敏感,脆弱,先生更加反感,成為死結,最終狼狽收場。
多少「性格不合」,說到底,只不過是「性生活不合」?
02
在東南亞文化里,女人提出「我有需求」是非常不齒的,仿佛女性有需要,就天然站在了道德低地。
但欲望就在那里,不消不滅。
有一部電影,《查泰萊夫人的情人》,就探討了這個問題:如果丈夫給的不夠,向外面索取,到底對不對?
故事很簡單,康妮的貴族丈夫,因為上戰場而失去性功能,她發現,與同為上流社會文質彬彬的米克偷情,也沒有讓她感受到幸福——
盡管他們都在談論藝術、政治、美這些她從小學習和欣賞的東西。
魁梧、簡單、大字不識一個的看林人給了她徹底的滿足,甚至讓她懷孕。朋友勸她為孩子找個貴族父親,她堅決不同意——
她深深愛上了看林人,愛到可以破釜沉舟。
這是名著,映射了很多東西,但從最淺層的文本來說,我覺得就是一句話——
肉體比腦子更有智慧,更了解我們。
身體比你的心更清楚,你真正愛的是哪種人。
03
其實我理解,隨著婚姻存在長度遞增,性生活頻率的下降,這是性所承擔的冒險和刺激,和婚姻代表的安全和乏味之間的悖論。
瀟灑姐說:身體翻來覆去就兩平米,失去興趣是正常的,後面失去興趣的那個人比較受傷罷了。
那麼怎麼解決?
沒怎麼解決,強行解決。
婚姻包含很多責任:孝順對方父母,共同照顧孩子,還貸款…
但很少人意識到,定時做愛,也是婚姻的基本責任——
雙方領了結婚證以後,必須對對方履行的責任。
讓對方不滿足,就已經是失責。讓對方長期不滿足,是披著婚姻外衣的施虐。
某個意義,給予對方性滿足,才是婚姻里,最重要的責任。
因為其他責任是可以找到取代者的,但這件事,被取代的同時幾乎意味著婚姻結束。
連嶽分析過一種理論,叫做「鬧鐘性愛」,大概意思就是,請上好鬧鐘,定時做愛。
規定一個時間,雷打不動,必須上床,放下一切,埋頭苦幹。
別解釋,JUST DO IT。
也許,剛開始雙方都有點失去信心,也許雙方都發現抱著某種戒備,也許甚至有點尷尬——
但,事情一旦開始,有一點成就,就會給彼此巨大鼓勵。
就當它是一組KEEP,為了你們的關係,麻煩不擅長此道的你們,咬牙挺過去。
放心,一旦決定這樣去做,這件事最難的部分就過去了,後來的故事,只會越來越好。
你說,婚姻真的要那麼心酸地去維系嗎?
當然,愛什麼時候是容易的事兒?
我們總說,愛是需要練習的,在我看來,對於長期穩定而幸福的婚姻,做愛才是更加需要練習的。
著名導演賴聲川的妻子,被宗薩仁波齊喻為「入世者里修煉最好」的女人丁乃竺說過一段話;
如果你真的希望心中有愛,
就像練習鋼琴一樣,帶著全然的覺察和耐心,
每天不放棄地練習。
不間斷地身體溝通,拿出跑馬拉松的耐力,堅持身體溝通,是我能想到,最好的對愛的練習。
心理學者吳剛的一句話:
「在兩性的情感交往中,
浪費是一種瘋狂的浪漫。」
在我看來,中年人最高級的浪漫只有一種,雖然不再血脈噴張,卻依然捨得浪費體力,在你身上。
喜歡一個人,就是想睡TA;而深愛一個人,一定是堅持睡TA一輩子。
跟老公上一次做愛,真的在2016年?
如果不想婚姻解體,跟態度消極的那方,好好談談吧———
人都是有需要的,你當然可以不躺在我身旁,但最終,我需要有人躺在我身旁,時間早晚的事兒。
你這到底是不想做了,還是不想過了,就給個痛快話,別互相耽誤了吧。
*作者:伊姐(周桂伊),14歲出版小說集,18歲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30歲出版暢銷書《心若寧靜,便是幸福》。專訪明星十餘年,愛電影的媽媽,分享光影中的感悟,關於育兒、關於婚姻、關於愛。原創公眾號「伊姐看電影」(ID:eemovie)新書《認知差:你比人生贏家差在哪》全網熱賣中
– 還可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