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鎮戲劇節連辦六屆,越辦越好 戲劇藝術流淌於江南水鄉(藝文觀察·管窺戲劇節②)
第六屆烏鎮戲劇節閉幕了。與國內諸多落戶大城市的戲劇節(展)相比,依托已有1300年歷史、具有獨特自然環境與人文景觀的烏鎮而生的戲劇節走到第六個年頭,愈發凸顯出它的獨特與重要。
在這里,戲劇不會像城市中的戲劇節一般,被阻隔在特定場館,而是滲透到烏鎮的角角落落。
11天時間內,17個國家和地區的29部「特邀劇目」在12個各具特色的劇場完成109場演出,從400餘份有效報名材料中脫穎而出的18組「青年競演」作品輪番上演,五大洲的100餘組表演作品借助「古鎮嘉年華」完成1800多場街頭表演,包括論壇、中阿會議、朗讀會等板塊的「小鎮對話」舉辦了28場活動。加上散落於景區的《我我我》等10件公共空間藝術展演作品,懸掛在主街兩側的100位中外戲劇名人的肖像,隨處可見的演出、活動海報、展板、冊子,大藝術家、偶像明星與普通觀眾甚至偶然遊客圍繞戲劇的坦誠交談等等,從劇場到街頭,從白日到黑夜,從需要搶票、預約到人人可以觀看、參與,戲劇藝術在烏鎮成為沒有圍牆的文化形態,鮮活地流淌於江南水鄉,成為外來客與當地人共同珍視的記憶。
此種獨樹一幟的氣質,讓烏鎮戲劇節迅速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眾多戲劇節中難以復制的樣本。這份樣本雖然獨立卻並不孤立,它不僅緊密接駁國際戲劇的發展浪潮,亦在保護人類戲劇遺產與財富、孵化中國青年戲劇人才並輸出世界等方面,頗有文化擔當。
把握現在,接軌世界戲劇致敬與解構經典的熱潮
當今世界劇壇的發展趨勢之一,是對包括小說、劇作、電影等在內的經典文本的致敬與解構。通覽近些年來華演出或借助Live放映亮相的眾多國外戲劇,我們會發現各領域大師的名作——莎士比亞、契訶夫、阿瑟·米勒等大劇作家的戲劇,塞萬提斯、歌德、普希金等大作家的小說、長詩,德萊葉、法斯賓德等大導演的電影……各類經典作品,正被世界範圍的戲劇人以多種當代手段呈現於戲劇舞台。
以上一屆烏鎮戲劇節的作品為例。去年的開幕大戲《葉甫蓋尼·奧涅金》中,導演用一面可以輕輕擺動的大鏡子,詩意表現普希金筆下俄羅斯19世紀的社會與生活面貌。澳大利亞戲劇《聖女貞德》,脫胎自德萊葉1928年編劇、導演的影史經典之一默片《聖女貞德蒙難記》,用即時攝影、行為藝術等手法,完全打破了觀眾對原電影甚至貞德的印象。日本利賀鈴木劇團掌門人鈴木忠志執導的《特洛伊女人》《大鼻子情聖》,分別對希臘神話、西方名著作出了具備東方美學特徵的改造。
而本屆戲劇節特邀劇目「經典醒來時」等板塊上演的《茶館》《等待戈多》《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小王子》等作品,仍是對這一熱潮的呼應。其中,開幕大戲《茶館》由本屆戲劇節藝術總監孟京輝根據老舍同名劇作改編。該劇把孟京輝慣用的先鋒符號、對年輕人情感與生活狀態的關注,拼貼進老舍劇作的部分內容,造成多種舞台語匯互相沖撞。結尾時,舞台中央傾斜放置的巨大摩天輪緩緩轉動,瓦解了位於其中的一座茶館,瓦解了眾多書頁的整齊有序,完成了對老舍經典的爭議解讀。
國內鮮少見到的印度戲劇《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則由電影而來。這部電影由德國導演羅伯特·維內在1920年執導,被譽為表現主義電影的里程碑式作品。而戲劇在延續影片怪誕、懸疑、驚悚的風格之外,利用散落在舞台周邊、用完便撤的「帳篷式」舞美,以及一些新奇的技術手段,對電影主題作出現代化的延展,帶動觀眾思考現實世界的迷霧與本質。
回望歷史,引介戲劇「活化石」、展示多樣性成為傳統
以再創作的形式致敬經典之外,本屆戲劇節還把多位世界各地的實驗戲劇啟蒙者、傳承人以及他們的作品請到烏鎮。比如波蘭實驗戲劇奠基人耶日·格洛托夫斯基的傳人湯姆斯·理查茲帶來了他導演的《客廳》。通過他們,觀眾可以追溯到戲劇某些流派或區域特徵的源頭。
格洛托夫斯基認為戲劇的核心是演員與觀眾的坦誠面對,傳統台上表演與台下觀看的觀演模式,是對這種關係的破壞,他一直致力於打破兩者的界限,做了大量拋棄外在形式、專注開發演員身體與聲音潛能的實踐工作。1985年起師從格洛托夫斯基的理查茲,同樣注重讓觀眾與演員在非典型劇場的空間里,迅速親密起來。《客廳》的表演場所被布置成歡迎50名「客人(觀眾)」慢慢趕來做客的「大客廳」,在「主人(演員)」招待「客人」簡單吃喝、歡送他們離開的過程中,利用靈活多變的身體開啟基於傳統文本、歌謠的吟唱式表演,讓觀眾感慨人與人的交流可以如此簡單而愉悅。
對全球各地已然成為活化石的戲劇大師及其作品的有意識引介,提供平台對一些珍貴戲劇樣式進行展示,已經成為烏鎮戲劇節的傳統。2013年首屆烏鎮戲劇節,美國現代劇場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羅伯特·布魯斯汀、歐洲戲劇大師尤金諾·巴爾巴,分別帶著他們的《最後的遺囑》和《鯨魚骨骸內》亮相特邀劇目單元。2015年第三屆烏鎮戲劇節壓軸上演的,是世界戲劇大師之一、「空的空間」理論提倡者彼得·布魯克執導的《驚奇山谷》。歷屆古鎮嘉年華單元,還出現過儺戲、苗嶺高腔、藍面具藏戲等原本偏於一隅的中國古老民間戲種。每每現身,總能引發中外遊客駐足欣賞、稱讚連連。
放眼未來,培育中國青年戲劇力量
像眾多行業一樣,戲劇的未來無疑在青年。烏鎮戲劇節非常看重對中國未來戲劇潛力的挖掘。「青年競演單元」的設置,放眼全球戲劇節,亦是獨一份的。它旨在推動中國青年原創戲劇的發展,扶植青年戲劇人才,為熱愛戲劇、有潛力和夢想的青年創作者提供登台展示才情的機會。而每年斬獲獎項的劇目及個人,也會很快獲得國內市場的青睞,甚至在國際戲劇節上展露風采,彰顯出烏鎮戲劇節特設青年競演單元的深遠意義。
歷屆的獲獎作品,比如吳彼執導的《靜止》、楊哲芬執導的《花吃了那女孩》、莊一執導的《山居》、毛爾南執導的《跳牆》等,已由參賽時30分鐘的片斷發展成為一部完整劇目,在全國各地開展過巡演。其中《跳牆》更在2015年獲邀參加法國阿維尼翁戲劇節,毛爾南本人更成為故宮博物院出品的大型話劇《海棠依舊》的導演。第六屆烏鎮戲劇節上,過往5年的高人氣獲獎作品被集結起來,形成《初戀》(包括《嘀嗒》《跳牆》《靜止》)與《初吻》(包括《曾經未經》《嘎瑪》《花吃了那女孩》),這次特別上演,也是對青年競演孵化夢想成果的展示。
此外,烏鎮戲劇節的特邀劇目單元,每年也會邀請中外青年戲劇人攜作品參加,以期打造一個環境,讓中國年輕的創作者能在世界範圍內發聲,並與年紀相當的國外同行一道探測戲劇的邊界。
70後導演李建軍近幾年的創作深受德國著名藝術家約瑟夫·博伊斯「人人都是藝術家」的觀念影響,致力於創造「凡人劇場」。他希冀從日常生活出發探索劇場美學、尋求戲劇素材,並起用毫無表演經驗的普通人創排過多部作品。今年,他為烏鎮戲劇節帶來了《大眾力學》,17名非職業演員在5分鐘內,開啟、結束一段短暫的表演旅程。80後導演王翀的《平行宇宙愛情演繹法》中,兩名演員圍繞多台均勻分布在半圓舞台上的錄影機,向觀眾展示一段關係的多種可能性。90後導演孫曉星執導的《櫻桃園》,則把彈幕、顏表情、火星文等網路二次元文化符號植入契訶夫的經典。與王翀同齡的日本導演篠田千明的《動物園》,用VR虛擬現實、即時投影等技術手段,把處於同一空間的表演場所分割成幾個互相關聯又彼此獨立的區域,觀眾既被要求觀看某些特定部分,又可自由遊走,表演與觀看的關係在打破與建構之間迂回,帶出創作者關於科技異化人類的思考。
比起在舞台上完成一部電影拍攝的《影子》、讓觀眾集體陷入瘋狂的浸沒式戲劇《不眠之夜》等有效擴延戲劇界限的成熟大作,它們對戲劇傳統面貌的改寫嘗試還存在不少可商榷之處。然而,烏鎮對它們的開懷接納,讓我們看到一個戲劇節對多元文化的包容與尊重,以及站在現有高度眺望未來的視野與胸襟。
制圖:蔡華偉
梅 生
梅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