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劇能說」 可以訂閱哦!
(文/顏西龍)
這次創業,付遙又失敗了。
不僅前期的投入都虧沒了,就連團隊的薪水也發不出來了。
無奈之下,付遙只好把自己寫的長篇小說賣了,拿到錢之後,他帶著團隊一起去泡了個溫泉,就在溫泉池邊,他把大家的薪水發了,發完之後團隊也正式散夥。
不過這不是電視劇的劇情,而是《創業時代》原著作者付遙的真實故事。「創業硬生生的把他逼成了一個作家」,《創業時代》編劇張挺開玩笑說。
或許這個故事現在聽起來很好笑,但在當時應該很心酸。而《創業時代》開篇的這段戲,也正是根據付遙自己的真實故事改編而來。
1
其實付遙不是作家,寫小說只是他的興趣,他真實的身份是一名連續創業者。從2002年起,付遙就開始創業,這些年他不斷嘗試各種項目,但最終都失敗了。
每次創業失敗了,付遙就開始寫小說。「我寫小說其實就是為了發泄創業失敗的痛苦,相當於心理治療了。」雖然在現實中失敗了,但他往往會在小說里把主人公寫成功。而每次寫完小說賺到稿費之後,付遙又會產生新的想法,就繼續去創業,反反復復很多次。
有一次,付遙去參加一個路演,恰好在場的投資人看過他的小說,是他的書迷,但是對於付遙的項目,投資人卻很直接,「付老師您小說寫得真棒,但我建議您就別創業了,你這是產品嗎?我覺得你這個叫Excel,根本不是移動互聯網的產品。」
對於付遙來講,這樣的經歷很多,每次都灰頭土臉的,所以最終也沒拿到投資,一直都是自己的錢在投。付遙說他人生最大的坑就是把賺的錢又都投進去創業。
「我有點像郭鑫年,有點理想主義,我們覺得美國有一個salesforce,就覺得中國也應該有。現在看來我們做的事確實不符合中國國情,把美國的東西搬過來,真不一定成功,但那時候就一定要去做,充滿了動力,也不斷的碰南牆。」付遙告訴新浪娛樂。
2011年,中關村創業大街的車庫咖啡剛開業,最早去車庫的人群中就有付遙。當時付遙正在做一個新項目,他想去車庫咖啡找投資。
車庫咖啡是全球第一家以創業為主題的咖啡廳,在這里你只要點上一杯咖啡,就可以享受一整天的辦公環境以及創業指導,而劇中高摩咖啡的原型正是車庫咖啡。
在車庫,付遙結識了車庫咖啡創始人蘇菂,也從他那聽到了很多關於創業的故事,所以付遙也經常在那寫小說。
但這次的《創業時代》他寫的很不順,「這些年我一直在做企業服務,所以這部小說最開始寫的也是企業服務領域的事兒,但這個領域太枯燥,大家看不懂,所以一直沒有很好的思路。」
一次機會,付遙在車庫遇到了Talkbox聯合創始人黃何,也就是劇中盧卡的原型。Talkbox是世界上第一款「按住講話」的聊天軟件,2011年1月一經推出就迅速走紅,一度成為中國以及東南亞下載量最高的軟件。
而與Talkbox幾乎同一時間發布的還有微信和米聊,但與Talkbox不同的是,微信和米聊只是一款純文字的聊天軟件,並沒有「按住講話」的功能,他們模仿的是一款名為kik的聊天軟件。
因此,不論是微信還是米聊,在最初的時候都不溫不火。甚至微信在沒有添加「按住講話」功能之前,下載量已經越來越糟。而Talkbox則是當時最火的互聯網公司,也是所有互聯網巨頭以及VC競相追逐的對象。
當時恰逢「千信大戰」,移動互聯網也剛剛開始,付遙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題材,於是就把之前的稿子廢棄了。開始以TalkBox的創業故事為線索,圍繞「千信大戰」為背景進行重新創作。
2
Talkbox的團隊在香港,創始人為郭秉鑫,也就是劇中郭鑫年的原型,郭秉鑫的弟弟叫郭秉年,也是團隊成員,而郭鑫年的名字正是取自兩人名字的結合。
車庫咖啡是Talkbox在北京的據點。據黃何介紹,當時蘇菂給了他們很多建議,所以劇中郭鑫年的天使投資人高迪和徐佳瑩的原型就是車庫咖啡創始人蘇菂。
高迪和徐佳瑩劇照△
在劇中,魔晶的團隊遭到了競爭對手的百般阻擾,甚至是被打砸、被車撞,但幸運的是,郭鑫年最終成功的克服了這些危機,並且得到了跨國投資公司洛菲斯投資部執行總經理那藍的幫助。
對於Angelababy飾演的那藍,可能很多觀眾已經猜到了,原型就是現任滴滴出行總裁柳青。據說為了演好這個角色,Baby還曾專門拜訪過柳青以及某知名投資機構的女性高管。
柳青是柳傳志的女兒,在加入滴滴之前,曾是高盛歷史上最年輕的董事總經理。而劇中那藍所在的投資公司洛菲斯的原型正是世界知名投行高盛。「其實在小說里就叫高盛,只不過在劇中改為了洛菲斯。」付遙告訴新浪娛樂。
其實不止是郭鑫年和那藍,包括王耀慶飾演的李奔騰、周一圍飾演的羅維、代旭飾演的金城以及王同輝飾演的臥雲生等,大家都很容易在現實中找到一些原型的影子。
雖然很多素材以及原型取自於現實生活,但付遙也強調,「小說來源於生活但高於生活,小說中很多東西都是虛構的,尤其是感情部分,這也是允許的。」
在那藍的幫助下,郭鑫年的團隊最終得以在競爭中勝出。
但現實中的郭秉鑫並沒有這麼幸運,他的團隊遭遇了中國甚至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對手,他們只有五六個人,而對方有幾萬人,市值幾千億。
「劇中主要的線索跟當時的情況還是挺像的,雖然我們沒有遭遇到打砸和被車撞這樣的人身攻擊,但面對的競爭卻遠比劇中更殘酷。」黃何說。
劇中魔晶的對手主要是狐郵和捷訊2家,但現實中的競爭對手卻遠不止2家。事實上,當時幾乎每一家互聯網巨頭都推出了類似的產品,除了微信和米聊外,還有飛信、易信等,也被稱為「千信大戰」。
Talkbox曾試圖去申請一個專利,但也被巨頭在中間攔截,他們因為七千塊的專利費而猶豫不決,而對方卻有上百個專利律師,所以他們最後連專利也沒拿到。
雖然當時很多互聯網公司以及投資機構都來談過收購或投資,周圍也有各種各樣的建議,但在那樣的環境下,黃何他們並不知道誰是真心的。「你不知道誰是真正來投資的,還是只想拖時間,或者是窺探你的技術架構,我們是很被動的,並不知道該怎麼辦?」
而且很快,微信和米聊就模仿Talkbox增加了「按住講話」的功能,騰訊還開放了QQ關係鏈,開始從QQ導入用戶,這之後微信的用戶量就開始激增,地位也很難再被撼動了。
「因為我們是香港的公司,所以對手一直阻擾我們在內地落地,而我們最終在內地關閉服務的原因,也不是做不下去,而是我們的服務被屏蔽了。」說起當年的往事,黃何還是略顯遺憾。
「我們把Talkbox看作是自己的孩子,像救孩子一樣去救它,但無奈對手實在是太強大了。」
到了2012年,Talkbox已經逐漸淡出了大家的視線,此後Talkbox的團隊一直處於半解散的狀態,直到2014年黃何才又重新把團隊組織起來,然後直接搬去了矽谷。「經歷了這次大戰,產品最終失敗了,大家都挺傷心的,所以就想先搬出這個傷心地。」
雖然Talkbox失敗了,讓黃何很心疼,但黃何也選擇了坦然接受,他認為他們輸掉其實也是必然的。「對方有更好的資源,能把這個產品做好,而我們沒有,其實我們也感謝騰訊通過更大的平台,讓我們的這個創新真正帶給億萬用戶便利。」
黃何覺得他們唯一沒做好的事情就是在微信起步之後,應該很快意識到與微信的競爭其實是徒勞的,反而硬要跟對方去打仗,結果連海外的優勢也輸掉了。
「在中國,大家更熱衷模仿一個現成的產品,可能你辛辛苦苦創新了大半年的東西,很快就被人家模仿走了。但在矽谷,每天都有很多人在討論新鮮的想法,很多人會不顧一切的把這個想法給做出來並推向市場,可能就因為這麼一個創新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黃何說。
在黃何看來,雖然有些公司,通過模仿也很成功、很賺錢,但這個世界永遠需要創新者。「我們希望團隊不管經歷怎樣殘酷的競爭、市場怎樣的變化,都能保持初心,堅持創新,雖然這條路非常艱難。」
3
不過作為《創業時代》劇中魔晶團隊的原型,這部劇的熱播還是讓黃何很開心。
「這部劇讓很多觀眾看到了創業者真實的生活狀態,他們遇到的挫折困難,大家還是很難想像的。包括大家每天使用的軟件,其實這些東西被發明出來的過程,背後是有很多故事的。」
而對於劇中的盧卡,黃何覺得和自己還是有幾分像的,「當時我也是比較呆萌、比較傻。」
不過,他也小小的吐槽了一下劇情。比如魔晶上線的當天,下載量達到600萬,但是郭鑫年居然去泡妞兒了,他說這在現實中是不可能的,不用說600萬,就是6萬團隊也會忙的不可開交。
但是黃何也說,這是一部藝術作品,適當的追求一下藝術效果,讓這部戲更有看點是可以的。「大家沒必要太去摳細節,因為它不是一個紀錄片,沒必要完全照搬現實生活。」
但是盡管如此,這部劇在播出後還是受到了一些觀眾的吐槽。
首先是故事背景時間的問題,事實上這部劇講述的就是微信誕生的故事,故事所發生的時間是2010-2012年前後,但是劇中並沒有明確交代故事的時間和背景,以至於給很多觀眾造成了困惑。
對此,《創業時代》導演安建解釋說,「其實我們從創作角度做了嚴格的分析,在互聯網時代,創業是每天都在發生的,今天創業的精神跟十年前沒有區別,十年前這種激動人心的故事到今天仍在繼續,我們更願意講一個當下的故事,而不是一個十年前的故事,所以我們故意淡化了年代的色彩。」
而為了拍好這部戲,主創團隊也針對一些原型進行了研究。但最後得出的結論是:「向所有的原型致敬,因為他們都是創業路上標誌性的人物,是創業者的楷模,都給了這個時代的年輕人很多啟發,有些人物可能在現實中有某個人的影子,但都做了巨大的藝術虛構,跟現實當中的人沒有任何關係。」
但是安建也坦言,「我們其實是做了一點理想化拔高的,但並不是要給哪個原型唱讚歌,我們只想真實地表達時代精神,把這個時代朝氣蓬勃的景象展現給年輕人看。」
而除此之外,劇中的某些情節也被觀眾認為有些懸浮,演員也用力過猛。
但事實上,作為國內首部反應互聯網創業的現代戲,這部劇幾乎所有的情節都來自於現實生活,融合了很多有代表性的人物和故事,而劇本在改編和創作的過程中,又補充了大量真實的細節和案例。
「我看完原著後很激動,很難得有這樣一部戲,我很喜歡這些人,因為他們身上有難得的少年氣,因此我寫的時候真的很小心,劇本也經過了反復修改。」 編劇張挺告訴新浪娛樂。
而為了獲得更多真實的素材,張挺在創作過程中,也去了很多知名的投資公司和互聯網公司實地體驗和觀察,也見到了很多投行和創業者真實的工作狀態以及殘酷的市場現實。
「很多大的投資公司根本約不上,好不容易約到了,給你的時間可能就十分鐘,而這十分鐘可能關乎一家企業的生死,創業者都用力過猛。」在張挺看來,說演員用力過猛的人,或許並不了解這個市場的殘酷性。
此外,張挺還觀察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每次創業者路演結束後都是投資人先走,因為他們稍走慢點就被創業者拽住了,而這個細節在劇中也有體現。在張挺看來,這些東西沒有足夠的生活質感,是根本編造不出來的!
而事實上,劇本在創作完成後,作為出品方華策集團又專門邀請了互聯網和投行內的專業人士來為劇本中涉及的專業術語及台詞做修訂。
「他們非常認真,做了一個表格,第幾集第幾場戲的哪句話有問題,從專業的角度該怎麼講,都列出來了。」張挺說,「比如劇中蘇可飾演的彭學武的台詞基本都不是我寫的,一個跨國投資公司大中華區的總裁怎麼說話?我肯定寫不了。」
而劇中的一場重頭戲,是郭鑫年一個人面對三大經營商的控訴,郭鑫年在會上慷慨陳詞,做了非常精彩的發言。據說這段戲拍了將近一周,而郭鑫年的那段辯護詞也是純原裝的。
「這段台詞不是我寫的,是我抄的,那段台詞中涉及了大量的數據,我寫不了。」所以,張挺認為這並不是一個懸浮劇。「劇中幾乎所有的人物都有原型,而且都是真實的故事,這些奇跡就在我們眼前發生了。」
4
其實劇本在創作完成後,張挺曾去西藏拍了四個多月的記錄片,僅川藏路就走了七八回。
在海拔4000米的川藏線上,張挺遇到了很多頂著風雨騎行去西藏的年輕人。「我很羨慕他們,那是對體力和意志力的一個挑戰。如果回到二十幾歲的話,我一定會去!」
張挺1994年考入中戲,當時互聯網剛剛開始醞釀,因此他也經歷了互聯網最瘋狂的那個年代。但是張挺畢業以後,其實已經不包分配了,當時他租住在北京四合院的一間平房里,誰也不認識,也沒人找他寫劇本。好不容易遇到一個機會,就要拼命寫作去證明自己,但一次次被打回來。
「我特別能認同郭鑫年,就如同我特別能認同我們當時都經歷過的那段人生一樣。你究竟是去努力把自己的價值發揮到最大,做自己的主人,還是要變成一塊磚?」
所以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張挺也是在寫自己,寫自己二十多歲時的青春。在他看來,自己和郭鑫年一樣也是一名創業者,只不過郭鑫年是在寫代碼,他是在寫字。
因此,這部劇其實也融合了包括張挺以及導演安建等主創團隊的創業故事以及情懷。安建認為,「創業是一個相對寬泛的概念,我對創業的定義就是年輕的時候為夢想做過的所有事情都可以叫創業。」
在他看來,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創業,是這個時代最有特色的創業,傳統的創業不可能帶來暴力的,深刻的社會影響,不可能改變我們的生活狀態,但是互聯網有可能。而且這個時間的短促是從前不可想像的,一年甚至幾個月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互聯網給年輕人提供了多種多樣的可能性,也是我這個年齡的人重新學習的過程。讓我們重新看待年輕人,尤其是這些年輕人的聰明才智以及堅持不懈的精神,這都是互聯網時代的創業故事讓我們覺得鼓舞人心的。」
而對於導演安建來講,這部戲也是他拍過的最有激情、最有熱血的一部戲,「創業總是跟夢想相關,這是天然的、不朽的青春題材,創業路上是很艱難的,但是我覺得要讓年輕人看到理想、看到希望,不要以成敗論英雄,年輕人的夢想是要被讚美的。」
作為這部劇的出品方,華策集團副總裁傅斌星認為,改革開放40年給國家和社會帶來了大繁榮,而互聯網是其中重要的代表。「我們身處這樣一個時代中,深切感受到了互聯網帶給我們工作和生活上的變革,這其中有很多精彩和跌宕起伏的故事值得我們去挖掘。」
據了解,整個創作團隊也把這部劇的製作和拍攝當成了一次創業,「當我們每次重啟一個項目的時候,我們整個團隊都會重新歸零,因為觀眾的審美在變,市場在變,著其中創作過程就相當於是創業過程,而播出就相當於是IPO了。」傅斌星打比方說。
而對於移動互聯網所帶來的巨大變革,張挺認為作為文藝工作者,不能無視互聯網,不能無視現代化的浪潮,而在這個時代浪潮前面,一部《創業時代》是遠遠不夠的。「我很喜歡這些年輕人,郭鑫年那種笨拙、樸素是非常寶貴的品質,他們保留了我們最初的那份理想和堅持,這樣的情懷和精神是值得被讚頌的,也是值得用戲劇來表達的。」
「我相信很多父母看完《創業時代》會更加理解這一代年輕人。而對於年輕人來說,我希望他們看完之後,不光是嘲笑劇中的人物傻,也不是嘲笑baby的眼睛大,那個太無聊了。我覺得他們應該吸收到一絲絲人物的勇氣,去尋找對他們有用的東西。」
5
在劇中,面對巨頭的圍剿以及資本的壓力,男主角郭鑫年可能也並未迎來一個世俗標準上的爽文結局。
而在現實中,雖然失敗了很多次,但付遙仍在繼續創業。他的團隊正在做一款關於遊戲化學習的小程序,並且很快就要上線了。
而去了矽谷的黃何,則和他的團隊一起開發出了一款新的產品「簡信」,這是一款開放式的,可以跨平台的即時通信軟件,已經在海外上線,在歐美擁有1000多萬用戶,還被蘋果評為年度最佳。
黃何其實很早就想做中國市場,但一直沒有很好的契機,恰好這部戲播出,他們就乾脆結合了劇中的一些元素,將「簡信」重新包裝成了「魔晶」在國內正式上線。
所以很多觀眾驚奇的發現,他們一邊看劇一邊真的在App store搜到了這款軟件。而魔晶上線後,不到三天下載量就已接近20萬,甚至一度超過微信、QQ等知名社交軟件,很多資本也因此蜂擁而至,紛紛拋來了投資意向。「這幾天我們工程師幾乎沒睡過覺,一直在修復各種各樣的bug。」
與許多創業明星的故事不同,Talkbox是一個失敗的案例,這個過程有非常多殘酷的競爭,甚至狗血的劇情。但作為一個連續創業者,或許郭秉鑫和黃何更能代表大多數真正奮戰在第一線的創業者。
從2008年開始,黃何先後做了四個公司,每家公司其實都掀起過一段不小的波浪,但最終都失敗了。所以按照世俗的觀念,不管是黃何還是付遙,亦或是郭鑫年,他們都不是成功者。
但是張挺認為,一個人只有按照自己的意願度過一生,做到了自己的價值,才是真正的成功。「創業其實是個過程,不是一個結果,從過程來看,郭鑫年得到了他人生最想要的。而付遙雖然創業也失敗了,但是他的小說卻被拍成了電視劇,激勵了更多的年輕人,這也是一種成功。」
《創業時代》中有一句台詞,「你既然活著,就得做點什麼,做點自己想做的事。」付遙很喜歡這句話,他說我雖然失敗了,但我並不後悔。
———-
最近微信又改版啦,為了不讓大家錯過我們【劇能說】的推文,小劇手動做了一個簡單粗暴設置【星標】的方式,快快get起來!
來到【劇能說】公眾號頁面,點擊右上角,然後點第一項 設置星標
如果你的選項里沒找到星標也沒事,用和上面同樣的方法【置頂公眾號】就行啦。
PS:大家有什麼想看我們寫的劇,歡迎來留言哦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