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一定很漂亮嗎?不一定。有些景點之所以知名和受歡迎並不是因為它的顏值高,而是是有一段歷史故事,當然也有一些是被炒作出來的。
從泰國北部城市清邁出發,車子經過762個山路急彎,終於到達小清新打卡地-拜縣。
因為之前去清萊來回坐了大約9個小時的汽車,車裡空氣不流通,又悶又難受,我們這次選擇包11座麵包車前往,費用一共3800泰銖,人多會更划算。
拜縣的景點都是小景,而且很多是私人景點,全部不收取門票費,我們此行的成本只有中午的飯錢和包車費用。這次帶我們到拜縣的司機態度很好,每到一個點都會主動停下來讓我們拍照,二戰橋是我們到達拜縣後參觀的第一個景點。
二戰橋位於一條很不起眼的小河上,橋的起點旁邊有幾家簡單的小店,盡頭則有幾家餐廳,因為很多遊客都是從清邁趕過來的,到了二戰橋剛好中午,附近的餐廳據說生意不錯。
由於相對偏遠,中國遊客不像清邁一樣多,橋頭的標識沒有中文,只有泰文和英文。
在橋的起始位置旁邊有一塊牌子,詳細介紹這座橋的歷史。
拜縣的這座橋其實是日本士兵建的,因為修建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因此被稱為二戰橋。後來,當地人在二戰橋旁邊修建了可以通汽車的水泥橋,但這座橋仍然保留了下來,目的是為了紀念二次世界大戰。
二戰橋看起來很簡陋,橋的護欄和框架為鐵質,橋面為木板,因為下雨受潮的緣故,橋板的一些空隙長出了青草。
雖然是二戰時期的橋,但橋板明顯沒有那麼舊,大概經歷過修整,倒是刷成綠色的鐵架有脫漆老化的痕跡。
在橋的中間有一輛軍用摩托車,大概是當地發展旅遊業之後才放上去的,看起來不像是二戰時期的物件。這輛摩托車如今成為很多遊客的拍照道具,無論是戴著墨鏡站在摩托車旁邊,還是坐在摩托車上,看起來都很拉風。
由於大型的旅遊團一般不來,二戰橋上的遊人不是很多,在橋的各個位置拍攝人像照不用怕出現太多「外人」干擾畫面。
二戰橋很短,如果不拍照的話,不到五分鐘就可以走完,在橋上走走停停,一邊拍攝風光照、人像照,最多用不到十五分鐘。
由於屬於熱帶地區,這裡一年四季都適合遊覽,不過在九月份以後的非雨季遊覽更佳,一是路上行車較為安全,二來不用怕天氣不好,影響拍照效果。
由於是到達拜縣後的第一個景點,二戰橋的知名度很高,如果你到拜縣,想必也會停下來拍照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