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無錫惠山古鎮秋天最美的詩意

無錫城西三公里處,有一座歷史悠久的古鎮——惠山古鎮,每年十月開始,這裡就會變成網紅打卡地,因為古鎮寺內的一棵明代洪武年間的銀杏樹。這棵樹齡超過600年的古銀杏樹,樹冠碩大,幾乎覆蓋了寺前的整個小廣場,以其遮天蔽日的金黃,靚麗了整個古鎮的秋天。

相傳,明代洪武初年,惠山古鎮惠山寺的性海大師在大雄寶殿門前親手種植了十八棵銀杏樹,象徵著佛門的十八羅漢。滄海桑田,世事萬變,如今十八棵銀杏樹僅存一株,而且是雌雄同株的一棵銀杏樹,極為珍貴。

銀杏,本是雌雄異株的植物,一般雄樹只開花不結果,雌樹能開花和結白果。但像此雌雄同株的銀杏樹極為罕見,又因種在古鎮惠山寺前,這棵銀杏樹古老珍貴的同時又平添了一份神聖禪意。如圖中,生長在惠山寺的山門前的古老銀杏樹,迎來送往一代又一代前來燒香許願的人們。

這株古銀杏高達二十多米,樹幹需三個人才能合抱,也許因年代久遠,也許是樹枝太高大茂密了,即便如此粗壯,銀杏樹的軀幹也不能承受之重,開始變得向一邊傾斜。為了不讓銀杏樹倒下,古鎮工作人員便用兩根巨大的鋼柱撐起樹的軀幹。就像圖中懸掛的福字一般,人們希望這棵古銀杏樹長久佇立,庇佑著這方土地。

地傑人靈、林木蔥鬱的洪武古銀杏,待秋天黃葉落時是紛紛揚揚的。秋風吹落滿地的銀杏葉,金黃色鋪開來,如黃金地毯一般,在太陽的照射下,葉片薄如蟬翼,玲瓏剔透。2017年時,還因此上過央視二套的新聞,從此更是聲名遠播,成為網紅打卡拍照地。

當然,惠山古鎮裡銀杏樹還不止這一棵。銀杏樹,江南人喜歡叫它「公孫樹」,因其生長緩慢,爺爺輩栽下的,要等孫子輩長大後才能成材。所以在江南一帶,人們都習慣在屋前房後栽種銀杏樹。惠山古鎮,更是如此,隨處可以見到茂盛的銀杏樹。粉牆黛瓦的古鎮,當銀杏葉黃了的時候,一簇簇金黃掩映著古鎮的每一棟老宅,風景十分動人。

惠山古鎮上坐落著118家名人祠堂,很多祠堂還帶有老宅及園林,這些祠堂、老宅和園林封藏了幾百年,其中有著無數罕為人知的歷史與故事,而這些千百年繁茂挺立的銀杏樹就是曾經歷史的見證。其中惠山直街上的「張中丞祠」,當地人稱為「張老爺廟」,院內也有兩棵400多年歷史的古銀杏,每年秋天都會吸引眾多的遊人駐足觀賞。

晚秋時節,微醺的陽光下,大片金黃色的銀杏葉飄落,落葉覆蓋著屋頂,鋪滿了院子,仿佛向人們宣告,它們才是這座百年祠堂的守護者。如你在院中閒逛,碰巧一陣秋風吹過,金黃色的銀杏葉便會洋洋灑灑地飄落在你的身上,向你訴說著這裡古老的故事與秋天的詩意。

與此同時,古鎮曲折幽靜的小巷內,高高的騎牆中,也不時會探出一枝金黃色的枝丫,橫亙在黛瓦上,仰望著這片片如小扇子般的銀杏葉,讓人會生出一種思念,一份眷戀的鄉愁來。

更有那高高的祠堂圍牆裡,有著更高大挺拔的銀杏樹,遮天蔽日的銀杏樹枝,幾乎要橫跨整個巷子。走在圍牆邊的石板路上,可以聽到人們發出的陣陣驚喜與讚嘆。惠山古鎮的銀杏,驚艷了這個秋天。

秋日晴空下,一邊是悠悠古意的白牆黛瓦,飛簷翹角,一邊是枝頭燦爛、滿地堆積的玲瓏銀杏,即使是幽靜慣了的惠山古鎮,在這金黃銀杏的點染下,也不免多了幾分耀眼的明麗與張揚。這個秋天,銀杏是無錫惠山古鎮最美的詩意。作為中國最美銀杏觀賞地之一,惠山古鎮第一眼就能讓你心動,而我,在這裡等你來。

[do_widget id=yuzo_widget-4] [do_widget id=yuzo_widget-9] 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