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和合安升,文/慢城
現實生活中,一個人做事情,如果有激情,而又能夠專注,有耐力,那麼一般都能做成事情;如果三心二意,見異思遷,缺乏專注力,那麼,就難以做成事情。因此,一個人做事情成功不成功,與他的專注力有很大的關係。
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在他的作品《專注》中,特別引用了一個結論:專注力比智商更能影響一個人的最終成就。哈佛大學心理學家朗格教授,集30年的研究與實踐創造了「可能性心理學」,其研究結論是:我們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或者能變成什麼,一切皆有可能。而核心概念則是「專注力」。
所以我想,選對了事情,專注地去做,幾乎是成功的不二法門。
一、
在當下浮躁的、快節奏的時代,許多人都急不可耐,急於想做成事情;有的既想做這,又想做那;還有的今天做這,明天做那樣。不夠專注,所以,結果往往都是不理想的。
記得朋友有一位同事,原在某公司工作,當時單位有政策支持停薪留職創業。朋友的同事當時四十多歲,想出來做點事,可能更想賺點錢,就停薪留職創業。
之前她曾經過培訓,有理療師的資格證書,自己家有多餘的房子。她就招聘了幾個人,開了一個理療店。她基本沒有去做市場調研,對理療行業的經營和管理沒有經驗,所以一段時間,客戶寥寥無幾,經營沒有進展。她也沒有去調研、學習、改進、提高。這時她看上人家跑保險賺錢,又去保險公司作業務;看到有的人推銷保健品很賺錢,又兼職推銷保健品;接著又推銷書刊雜誌、「紀念品」等等。
朋友和同事關係不錯,就坦誠地提醒她說,你做事情可以,但最好必須根據自己的情況,自己的專業、能力、擅長、資源等方面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研究,選擇最適合你自己的事去做。不能今天想幹這,明天想幹那,你不能看別人能賺錢就想做,你要根據你自己的情況,你最適合做什麼?否則,這樣你可能一樣都做不好,而且會很累。
之後朋友的同事依然是我行我素,她可能想多搞幾件事,多賺一點錢。幾年下來,那位同事做得很辛苦,但最後一件事都沒有做好……
以上這個例子說明,有太多的想法,什麼事都想做,什麼都不想放下;做事不專一,不專注。這實際上是許多人的通病。
很多失敗的人,都不是因為他們不聰明,或不努力;而是因為朝三暮四,做事不專注。他們做的並不是自己喜歡的事,而是看別人做什麼賺錢,就去做什麼;見炒房子賺錢,就去炒房;見股市上漲,又一頭紮進股市。沒有自己的定力和主見,這就是內心浮躁的表現,缺少的就是靜心和專注。
二、
當下浮躁的人雖然很多,但依然有一些人在靜靜地、慢慢地、熱情專注地做著一件事。
例如:布鞋是南京市高淳區的著名的特產之一,早在明清時期,就名聞遐爾。梅家鞋鋪專注做布鞋,是高淳老街上制鞋業的代表。
梅家鞋鋪的掌門人梅位炳已80多歲高齡。他12歲便跟舅父做學徒,15歲出師便在高淳老街上開辦了梅家鞋鋪。從此開始了鞋匠生涯,梅家布鞋店已經經營了近70年,經梅老師傅手工製作的布鞋已有上萬雙。
一雙布鞋需要精耕細作,材料棉質、工藝複雜,人工高昂,僅僅納鞋底就要兩三天,再加上做鞋面,上鞋幫,花費的時間更多。而這些布鞋的做法,都是從祖上傳下來的,樣子幾百年不變,始終如一。梅家布鞋之所以一年比一年興旺,正如梅老師傅說的「看著這些鞋,我感覺很快樂,我一輩子只做布鞋這一件事情。」這就是一種專注的精神。這種專注做鞋的精神,仿佛成了高淳老街的一道特獨的風景線,一針一線間的手工之美或許要我們慢慢去品味。
盡管時代彌漫著浮華、浮躁之風,人們都熱衷於一夜暴富,急功近利、急於求成,但不隨波逐流,不急不躁,堅持著自己的理念,百年專注一件事的,甚至把這件事情做到極致的,國內外都大有人在。
又比如:日本東京有一家只賣羊羹和最中餅兩種點心的小店,店名叫「小笹」。店面小而樸素,只有3平方米,年收入卻高達3億日元。沒有做任何廣告宣傳,還每天限量150個,每人限購5個,卻門庭若市,很多人在早上四五點就過來排隊了,遇上節日甚至凌晨一兩點就有人排隊等候購買了。
羊羹的製作雖然簡單,無非是用紅豆與面粉或者葛粉混合後蒸制,冷卻成型即可。但一件事情看似簡單,若要精致而又口感好,是需要用時間去精心打磨的。
這家小店的老板叫稻垣篤子,他高中畢業後便繼承了父親的點心店事業。但稻垣的父親是一個很嚴苛的人,稻垣在製作羊羹的最初十年間,遲遲未得到父親的認可。直到稻垣第一次「聽」到紫色光芒的聲音時,父親終於點了下頭。而為了讓這道紫色的光芒持續,他又用了十年的時間對紅豆的產量和質地、木炭的狀態甚至氣溫和濕度進行了反復的摸索、調和。每當看到這道紫色的光芒時,他都會產生極大的喜悅感。如今他所做的羊羹已經遠遠超過了他的父親。做羊羹,他用了自己一生的時間。
稻垣對自己做事的態度要求嚴苛、自律,忘我而專注。他說,「一旦煉制羊羹時,就是我一個人的世界。那是誰都不能打擾的我和羊羹面對面的時候,是只能專注於這件事、心無雜念的時間。」
從以上可以看出,一些看似難以做到的事情,只要不斷地琢磨,不斷地練習,專心致志,持之以恒,終能達到出神入化的境地。這就是專注力。
三、
莊子說:「不精不誠,不能動人。」一個人如果態度不認真,不專注,就不可能做好事情,更不能打動人。唯有喜歡並始終堅持才能把一件事做好。
著名的「賣油翁」通過自己熟練的倒油過程說明了專注練習的重要性:「取一葫蘆置於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當被問到這種「神技」從何而來時,賣油翁說了八個字——「我亦無他,惟手熟爾」。
所以,凡是要做好一件事,關鍵需要專注力。無論小事大事,小事是這樣,大事依然是這樣。
在中國的眾多的企業家中,有不少沒上大學而成功的人士。吉利汽車集團的李書福就是一位,李書福雖然沒有上過大學,卻創出了中國吉利汽車集團公司。之後還收購了沃爾沃汽車企業。一次央視節目主持人問他,您為何能夠取得如此的成就呢?李書福回答是,他靠自己的專注力。多少年來始終熱愛這一項,專注這一項,堅持做這一項。因此,可以說,我們對所從事職業的熱愛和專注,或許比上什麼大學都重要。
實踐證明:傑出的人更加專注做一件事。
研究資料介紹:喬布斯是一位極度專注的人,他決定做一件事情,總是全身心投入,不達目的決不罷休。在短暫的一生中他曾五次顛覆了世界,可見他思考的效率是何等的驚人。只有極高的專注力,才可能提升他思考的效率。
在一次接受採訪時,喬布斯說:「專注和簡單(focus and simplicity)一直是我的秘訣之一。」喬布斯所說的這種專注和簡單直接相關。太複雜,心即散亂,就很難保持專注,只有簡單,才能做到專注,只有專注,才能極致。道理再明白不過了。
然而,大多數剛從學校畢業的年輕人,根本不懂得這個道理。他們輕視自己從事的具體工作,缺乏耐心,或許認為這是小事,甚至懷疑手頭的工作是否真有意義,他們或許想要主管分配更重要的工作……這樣的人是難以專心致志的去做好一件事的,如不改變,他成功的幾率幾乎微乎其微。
美國心理學家也曾做過一個長期追蹤:同一個智力水平的50個小孩子,專注力強的那些孩子,長大後大多成為各個領域的優秀人才;而那些專注力不夠的孩子,多年後則生活和工作都不如意,只能靠相信命運是上帝的安排來安慰自己。
所以周國平先生說,凡做成大事的人,往往做小事也認真,而做小事不認真的人,往往也做不成大事。
如果說以前許多人失敗的原因是信息缺乏;那麼,現在許多人挫敗的原因就是因喪失了專注的能力。因此,在信息大爆炸的時代,要做好一件事並達到成功,需要選好一件事;更關鍵的是要專注去做。否則是難以成功的。正因為這樣,所以一些專家學者認為:專注力是成功者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或許更是這個時代最稀缺的心理資源之一。
作者簡介:慢城,熱愛生活,關注人生,關注青年;以親身經歷和閱歷為基礎,用真誠、善良、感恩的心,書寫自己的感受、體驗、思考和感悟。公眾號:慢青年(ID:slower1616)。
謝謝你閱讀,歡迎轉PO給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