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從畢業找第一份工作開始,每個職場人都在計算自己的薪資,許多畢業生或職場新鮮人都會將月薪過萬作為一個重要標準,認為這是一條「自我價值」的標準線,月薪過萬對於不少畢業生或是2-3年工作經驗的人來說確實是一個檻,想想當年第一份工作的平均月薪大概都是5000元左右吧,而現在,有高等院校的畢業生,也許就讀了符合市場需求的專業,剛畢業就可以拿到近萬或過萬的月薪,可謂是「人生贏家」。
日前,中國薪酬網公布了一份2018年中國大學畢業生薪酬排行榜TOP200,這份榜單通過對包括39所985工程院校和112所211工程院校在內的近百所高校2017屆、2015屆、2013屆本科畢業生進行調研,從報告中可以發現,清華大學2017屆畢業生平均薪酬最高,達到9065元。北京大學和北京外國語大學分別位居第二和第三位,平均薪酬為9042元和9020元。
那麼月薪過萬是一種什麼感覺呢?
北漂幾年的楊欣:月薪一萬的人在北京太多了,很常見。月薪一萬在北京不說是能生活的怎麼樣?而應該說是能堅持多久……咳咳,要說1萬元在80年代可是相當值錢。
在香港工作的奶昔:在香港月薪過萬可能租房也會比較困難。曾有英國財富管理公司進行全球調查,結論是在香港工作需要月薪12.8萬元才會感到快樂,月薪10000元人民幣在香港能過怎樣的生活?有人算過一筆帳,如果一名單身人士每個月收入10000元,那麼在扣除強積金、房租、水電、三餐及交通等日常消費外,是妥妥的「月光族」。
畢業後回到老家三線城市工作的韓雨說,月薪過萬在這可算是高收入,基本可以做到自己向往的生活,買喜愛的電子產品,娛樂生活豐富精彩,可是自從生了二胎之後壓力也徒然上升,養娃成本是最大的開銷。央視《消費主張》曾經根據幾個城市的二胎生育成本作出家庭調查,發現幾個一線城市家庭在決定養育二胎後簡單計算了一下育兒成本,一年25萬元左右。對於韓雨來說,在三線雖然壓力沒有那麼大,可是一年10萬也已是預算最低。
相比較在職場中更有優勢的男性而言,一位月薪過萬的女生如何看待自己月薪過萬的狀態?
為此我們找到了幾位受眾,她們都已月薪過萬,來自不同行業不同城市,有的仍然堅守崗位在公司上班,有的已經「任性」地成為自由職業者,或選擇創業或做點自己喜愛的事情,從中你也許會發現,月薪過萬可能只是一個數字,它並不能證明你的生活狀態是好是壞,也不是一個多數人所迷信的「價值」數字,每個人的工作與生活狀態,更多還是來自內心修行。同時,你也會發現這群女生的一些共性:忙,忙於工作,忙於為生活找樂趣……
上海蔣謙謙
工作崗位:互聯網經營
2015年開始工作的,在工作一年半後月薪過萬,每天的生活節奏都非常簡單,可以說是機械重復,醒過來、上班、到家收拾、睡覺……基本不會自己下廚房做飯,平時一個人吃,做多了會浪費,做少了又覺得自己浪費時間幹嘛,一日三餐都是外賣,周末如果有朋友約就逛逛街,一直想養寵物可是房東不允許只能作罷,總之是孤獨又無趣的生活方式。
租房生活也是相當不容易,對於錢沒太多概念,所以也沒很好地進行財務規劃,經常叫外賣所以恩格爾系數很高,每個月的花銷都是基本沒法計算出比例,買衣服買包包不算必須,購買的需求也一直在不斷變化,沒有做一個花銷明細感覺日子過得渾渾噩噩,屬於「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狀態。對於月薪過萬這件事只有一句想說的:真的非常不夠用啊!
恩格爾系數?簡單說,恩格爾系數就是食品支出總額占個人消費支出總額的比重,一般而言恩格爾系數越低,代表居民生活水平越高。根據聯合國標準,一個國家平均家庭恩格爾系數大於60%為貧窮;50%~60%為溫飽;40%~50%為小康;30%~40%屬於相對富裕;20%~30%為富足;20%以下為極其富裕。2017年,大陸居民恩格爾系數為29.3%,首次低於30%,進入了聯合國劃分的20%到30%的富足區間,而不少網友會調侃自己拉低了平均水平,有不少「吃貨」更是自稱恩格爾系數接近100%。
上海邵華
自由職業者淘寶經營店家
今年28歲,畢業後24歲第一次開始創業,25歲去公司上班一年半後辭職,當時的職位是行銷策劃-用戶經營管理-策劃總監,在上班一年後月薪過萬。之前上班的時候每天朝九晚不確定,加班是家常便飯,房租3500元吃飯1500元,剩下的基本用作社交生活化妝品衣服。其實月薪過萬現在在上海這個地方來說只能算是一個平均水平,可以基本滿足年輕人的生活所需,想要提升生活品質是很難的。現在自己在做自有品牌的設計生產和銷售,自由了不少,當然也會更辛苦一些。
北京呂雯
金融風控
29歲,2012年開始工作,2015年開始月薪過萬吧,記得不是很清楚了,上班的時間都挺忙的,基本上是朝九晚七,經常加班,對於薪水的規劃也比較少,基本上30%的房租,剩下的買一買和吃一吃就沒有剩餘了。「月薪過萬也是屌絲而已,性價比不高的,跑不贏通脹啊」。
我們經常所說的跑贏通脹,簡單說就是當你的投資年化收益超過通脹率,如果沒有,那就是沒有跑贏通脹,你的財富是在縮水。對於抵抗通脹的方式,房子、理財、貨幣基金、股票……如何選擇就各有看法了。
我們看到,月薪過萬並不能讓在一線城市生活的女生感到滿足,每個月房租、交通花去大筆,再加上衣服、吃飯等社交費用,到手的薪資已經所剩無幾,僅存的餘款多會放於風險較低的銀行理財產品,更多的人成為月光族,大筆進帳的收入只有年終獎。擔心自己會生病,會為了幾塊錢糾結公交地鐵還是打車出行,沒辦法為父母買太多想為他們置辦的物品,然而即使處於「一分錢恨不得作為兩分錢」的狀態,也依然會為了朋友將省下的錢借出去,和三五好友凌晨搶購低價機票出門旅行,「覺得窮但也會自己找快樂」可以說是一個真實的寫照。
而對於在非一線工作的女生而言,過萬月薪確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但這是就意味著安枕無憂?也不盡然,不少拿著月薪過萬的非一線女生也會在養育孩子的「大山」下低頭。
而說到職場女生薪酬,有一個問題不容忽視,那就是普遍存在的男女同工不同酬現象,同等資歷的男性與女性在從事同一份工作時在薪酬上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根據BOSS直聘研究院早前發布的《2018中國性別薪酬差異洞察》顯示,2018年大陸女性平均薪水僅是男性的84%,也就是說,一個月薪過萬的女生比如月薪是15000元,而此時與她做著同樣事情的男生也許正拿著17647的薪水,所以男生們不要再說女生為什麼天天哭窮了好嗎。
報告顯示,在職業起步階段男女之間薪酬差距不大,1年以下工作經驗的男女勞力者薪資差距為8.5%,但隨著工作年限增長,薪酬差距被逐漸拉大。工作經驗達到5年以上時薪資差距甚至升至15%以上。
早前OECD(經濟合作發展機構)也曾做過調查,全球範圍來看,全職工作前提下男女薪水待遇差別最明顯的是韓國,僅僅是2016年季度就已經有36.7%的差距,緊接著是日本,差距為25.7%。歐洲呢?我們以英國來做個例子,根據英國《金融時報》公布的數據一份報告:10名女性中就有9名薪酬較低,88.7%的男士薪資高於女士(數據來源是不少於250人的所有英國企業的員工調查)。
相較傳統的經濟自給自足的年代,如今女性從事的職業豐富多元,不再只有傳媒公關,人事經理,註冊會計師,銷售市場等一般職業,在網路發達,全民娛樂化的今天,網路主播、遊戲電競選手等職業也成為新型職業,一名全職網路主播每月收入甚至可以達到大學畢業生平均薪水的6倍,其中80%來自粉絲發送的「禮物」。在生活中我們還可以看到不少女性醫生、創業者,乃至女性太空員、飛行員、CEO,這是一個社會發展的縮影。而同時,我們也應關注到不少女性為了理想從事著普世價值中的高危職業,戰地女攝影師,她們關注戰爭、關注戰地中的女性與孩子,將第一手的戰地報導公之於眾,讓世人了解戰爭的慘烈和生命的脆弱。
最後,想和大家感慨一下,在80年代如果有一萬元是什麼水平?在80年代初期,萬元戶是一個令人羨慕的稱號,1萬元的存款,在那個時候就意味著一筆巨大的財富,一般個體經營戶等才會積攢下來,在那個平均月薪100元的年代最受人們歡迎的職業前三名分別是:計程車司機、個體戶和廚師。那麼80年代的1萬元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呢?我們可以算一下,從1978年到2014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平均為105,這也就是說物價每年上漲5%,37年間物價變為原來的6倍多,所以現在的1萬塊,可以相當於1978年的1600塊,反過來說,當時的萬元戶則相當於現在6萬元左右。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騰訊新聞出品
Miss Money
有趣「財」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