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周刊(ID:chinanewsweekly)
作者:俞楊
吃得比豬少,幹得比牛多
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雞早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01
一天工作8小時,一周5天班,勤勞的中國人遠不止這個數。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7月份全國企業就業人員周平均工作時間為46小時,比上月增加0.1小時。數據一出,網友就炸了:
這是誰統計的?你站出來我保證不打你。
70小時周末也不休息,這算的還是少的,有時要幹到晚上十一二點。
沒有周末、法定節假日不休的請點個讚,告訴我不是一個人。
人比人氣死人,中國人又開始羨慕歪果仁。來自瑞銀集團的調查顯示,在每周工作時間最短的國家和地區中,即便是排在第17位的倫敦,也只有33.46小時。相比之下,香港以50.12小時,高居每周工作時間最長的國家和地區第一名。
「
「吃得比豬少,幹得比牛多,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雞早」,中國職場人如此調侃自己。2016年夏天,上海彩虹室內合唱團為廣大的加班狗,獻上了一首《感覺身體被掏空》。
」
中國人加班有多瘋狂?
在滴滴發布的《2016年度加班最「狠」公司排行榜》中,京東以23:16的平均下班時間,成為中國最「狠」公司冠軍;在高德地圖發布的《2016年度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中,華為每日人均加班時間長達3.96小時,成為中國企業「加班王」。
據說日本人對加班的態度與歐美截然相反,幾乎每一個人都會主動加班,日本地鐵晚上9、10點是最擁擠的時候。不過跟中國人一比,就小巫見大巫了。
有個流傳甚廣的故事說,一家中國互聯網公司招聘了一位日本研發,上班第一天他對部門同事說:「我在日本就是個加班狂,希望大家能跟上我的節奏。」一個月後,他臨走時扔下一句話:「你們這樣加班,是相當不人道的。」
甚至連休假,中國人也在工作。螞蜂窩旅行網發布的《中國上班族旅行方式研究報告2017》指出,88%的白領都需要在旅行中處理工作。
為了不讓他人知道自己在休假,中國白領將朋友圈分組玩成了趨勢。10%的受訪者表示要低調休假,絕不會告訴身邊的同事。46%的人會表現得相對謹慎,僅將要休假旅行的訊息分享給周圍關係親密的同事。
中國人是典型的有工作沒生活。為了關愛上班族,國家衛生計生委推出了「5125」理念,如果太忙,每天給自己留5分鐘發個呆吧。
02
長時間的勞作,中國企業難免給人以「苛刻」的印象。
小米的投資者啟明創投的共同創始人加里·里謝爾說:「中國初創公司的職場文化甚至比矽谷還要苛刻」。
他說,「當你以低成本和速度參與競爭時,就只剩一種文化能夠取得成功了,那就是全天候文化」。
除了少數企業從提高勞力生產率來提高競爭力以外,更多的中國企業,是採用增加工作時間來縮短生產周期的方式來提升競爭力。專家表示,「目前中國仍是‘汗水型’經濟,靠創新技術獲取利潤的份額並不大,這種情況下只能靠拼汗水與勞力時間來賺錢。」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長時間的勞作,給職場人的生理、心理都帶來了影響。幾千年前,亞里士多德就說過:所有賺錢的工作都在吸食和降低你的精力。
2010年,芬蘭、英國的研究人員在《歐洲心臟》雜誌上,發表了一項長達11年的研究成果:每天加班超過3小時,將導致憂鬱、焦慮或失眠,罹患心臟病的幾率更高出60%。
過勞死曾被視為日本獨有的社會現象,1992年《世界知識》刊出《日本的過勞死》一文。2006年,中國躍升為「過勞死第一大國」,中國人逐漸意識到,原來上班也會死人的。
尤其是中年人,精力不及年輕人,卻背負著上有老下有小的壓力,幹起活來往往更加拼命,也能忍辱負重。
不過,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當我們超過40歲,大腦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就不再適合每周5天朝九晚五的壓力與重復,一周超過25小時的工作就可能對智力造成損傷。
長時間的勞作,卻不意味著高的工作效率。
西班牙人在歐洲國家里平均坐班時間最長——約每周38小時,比荷蘭人平均每周多工作8小時,比德國人多3小時。與此同時,西班牙人卻排在工作效率的後幾名。
由此衍生出一個單詞presentismo,意思是上班皮囊化。根據全球最大的人力資源公司德科集團的一項研究顯示,56%的西班牙公司存在上班皮囊化現象。
這是因為很多西班牙企業仍然看重坐班時間,而非按工作效力來評價員工績效,導致員工上班時心不在焉。
更多資訊識別下方二維碼,下載會計幫App
03
既然這麼辛苦,為什麼中國人都很能忍呢?
首先,外部環境迫使職場人一起加入到加班的隊伍里。
工作是收入的來源,除了少數的精英,平庸的大多數是比較害怕丟飯碗的。2015年,富士康生產線某線長的一句話流傳開來:「只要有一次不配合加班,我就讓你從此以後一個班都沒得加。」
有的公司讓員工加班,不通過威逼,而通過利誘。下午5點半下班,結果6點半有公司班車;正準備坐班車,結果8點有東來順的工作餐;吃飽喝足了正要回家,結果10點可以打車報銷。不知不覺,已經加班到了深夜。
更何況,連老板都是加班狂,普通人不努力還有未來嗎?任正非公司有床墊,馬化騰凌晨回郵件,在王健林的日程表里,黑紙白字寫著4點就起床……
其次,規定上五休二,實際上得不到保障。
一方面,法律規定得太籠統。1995年的《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顯示,企業如果不能實行周末雙休的話,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安排周休息日,這就給了企業不執行上五休二的機會。
《勞力法》還有規定: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力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這意味著,如果用人單位讓勞力者每周休了一天,其實也是行的。
2013年《國務院關於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規定一年全國有11天節假日公休時間,企業單位在節假日得按照規定放假。但是,特殊原因的可以不放假,給3倍薪水就行。
目前,員工休息權主要表現在雙休制度、法定節假日制度、帶薪休假制度。就算在全國工作制度最為規範的北京,2016年三類休假制度都能享受的人也只有34.2%。
前不久,社科院發布了一份《休閒綠皮書:2017~2018年中國休閒發展報告》,建議到2030年要在全國範圍內實行上四休三的制度。
結果遭到網友的集體吐槽:「專家總是飄在天上,不食人間煙火。」
另一方面,司法也難保障員工的休息權,要想爭取到合法權益還挺費心思的。《中國勞力力動態調查》報告指出,中國接近一半的勞力者在加班中沒有得到任何補償。
沒有加班費雖說可以維權,但是很難,因為需要勞力者自我舉證,《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力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9條規定:「勞力者主張加班費的,應當就加班事實的存在承擔舉證責任」。
計算加班薪水的一個前提,就是「加班的事實」是法律意義上的加班,而法律意義上的加班是公司安排的加班,員工自願加班不屬於法律意義上加班,不會得到法律的支持和保護。
在中國,「過勞死」既不是法律概念,也沒有確切的醫學定義。在醫學上,很難證明「過勞死」與工作之間存在因果關係。而在中國的法律框架內,沒有「過勞死」一說,算不上「工傷」,也就沒有相應的賠償。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再者,中國人在房價、教育、醫療、養老的重重壓力下,只得忙忙忙。
2016年,《小康》雜誌社聯合清華大學媒介調查室對「2016中國休閒小康指數」做過一次調查,調查發現影響中國人休閒滿意度的最主要因素是「忙,沒心思休閒」,而忙的原因除了工作還是工作。
有學者發現,大陸年入50萬的中產,在全世界任何國家都是高收入家庭。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數據顯示,2016年美國家庭年收入中位數為59039美元,折合人民幣才39.2萬元。
按理說中國的中產應該活得輕鬆才對,然而學者在國外拜訪時發現,中國的中產比國外的普通白領還要累的多,人家五六點下了班,就開始休閒了。
而大多數的中國上班族,摸摸你們的錢包,一年能掙到50萬麼?
對此,你怎麼看
大家最近經常問我
怎麼沒有【知識點乾貨】了呢?
不要急
我們只是搬家啦!
還有【語音電台】睡前聽哦~
下載會計幫App觀看全部內容
•end•
編輯 | 牛逼豆
微博 | 會計幫官微
App | 會計幫
官網 | 對啊網
會計幫團隊出品∣原創精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學術討論∣直接回復微信即可
編輯:豆豆君
責編:七月
資料來源:會計幫App
感謝您抽出·來閱讀此文
高薪資,點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