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是一種在經濟全球化下產生的以創造力為核心的新興產業。書是知識傳播的古老載體。當新老碰撞就產生出了新的特色——文創書店。
這種新起於歐美的文化傳播方式,在近幾年也出現在我們身邊,以購物商場等綜合經濟體為載體,以情懷為背景,漸漸的被大家所接受,那有趣的文創書店又是什麼樣的呢?今天我們就給大家介紹幾家代表性的文創書店:
1、荷蘭:馬斯特里赫特瑟萊克斯教堂書店
荷蘭教堂書店其實是由一座建於13世紀的教堂改建而成,全名馬斯特里赫特瑟萊克斯教堂書店,書店分為上下兩層,底層面積750平方米,總面積為1200平方米。
教堂的建築非常有特色,高大的廳廊,窗戶非常寬大,采光很好,高高的穹頂與莊嚴雄偉的大廳相結合產生一種神聖的感覺。
這是尼德蘭地區最早的哥特式建築,在14-16世紀期間,人們更是將教堂頂部和牆壁繪滿壁畫,總共繪制了三層,壁畫是這龐大的書店最亮眼的裝飾,為了保護這些壁畫,書店里所有書架是不允許靠牆的。
書店里咖啡廳非常有特色,十字架狀的咖啡桌刻上了教會烙印。雖然裝飾沿用了古老的教堂風格,但這里的咖啡卻是馬斯特里赫特本地非常有名的一家咖啡連鎖店,有130多年歷史,據說是世界上最好的咖啡之一。
除了可以讀書和購書外,這里還能常常看到藝術展和一些文化活動。咖啡廳的四周掛著的作品都是荷蘭當地書畫家的作品。從上空向下看,這座教堂書店將現代元素與歌德式建築風格完美結合,莊嚴凝重的教堂氛圍與安靜優雅的書店氣氛不謀而合。
2、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雅典人書店
雅典人書店位於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商業街,前身是大建築師皮羅和托萊斯.阿蒙戈於1860年為阿根廷女王瑪斯.格魯克斯曼所建造的宮殿。
書店內部裝潢典雅,穹頂壁畫由義大利畫家納薩雷諾.奧蘭迪繪制,表現了對和平的企盼。該書店稱得上是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地標性建築。
歌劇院給人的印象是華麗的,用大理石梁柱及精細的雕像,配上絢麗的燈光營造奢華的氣氛,使整間書店看起來金碧輝煌。
書店共有五層,營業面積逾2000平方米,為南美之冠。成千上萬的書籍擺在這座古老劇院的每一層上。如果想瀏覽一些特定的書籍,只需要用一下索引來找到這些書籍的位置。
底層是兒童的樂園,出售兒童書籍和玩具,第二層出售教育類和專業類書籍,第三層出售唱片和DVD光盤,很多珍貴的古典音樂CD在這里可以買到。第四層還保留了一些座椅,讀者可以在那里安靜的閱讀,並俯瞰整個圖書賣場。
3、倫敦:烹飪書店
「烹飪書店」坐落在倫敦城2區一條名不見經傳的小街上,雖然門臉不大,卻很醒目,紅色的裝飾與兩邊藍色和綠色的店鋪形成強烈的視覺對比。這里不但出售與烹飪相關的食譜和飲食文化類書籍,而且還可以滿足人們的口腹之欲,因此被稱為「世界上最好吃的書店」。
這里囊括了世界各地的食譜類和飲食文化類書籍。還有介紹中國菜的書,當然都是英文的,有的僅在封面上寫著中文。川菜、湘菜、閩菜等菜系居多。
每天都會有大量的人光顧書店,其中最吸引人的是書店里的「檢驗廚房」和試吃活動了。檢驗廚房就在書店的最里面,雇有「駐店大廚」,檢驗所賣食譜上記載的食譜是否管用,這一活動已有20年的歷史了。
4、中國西西弗書店
西西弗書店2008年入駐重慶,十年的時間里,在近30個城市開了超過60家店面。在這些店里,每年舉辦800多場質量不錯的文化活動,與每個城市的讀者共享文化講座、生活薈沙龍、讀書會帶來的樂趣。
走進西西弗書店,給人第一感覺就是「舒服」。無論是錯落有致的書籍擺放,柔和不傷眼的平光源,還是黑、紅兩色原木線條的和諧都給人一種恰到好處的舒適感。
西西弗的陳列展現同樣讓人感受到其細致和貼心。西西弗3層展台的高度,是一位普通身高的讀者以最舒服的姿勢抬起手臂能夠觸及到的高度;七欄書架,最頂層的圖書也只需要伸直手臂就能取到,無需借助其它工具;書架間的過道間距則以兩個人並道而行不至擦蹭,又不顯得疏遠為宜等等
在西西弗,除了常規的導航牌,在書店地上還能看到導航語,西西弗自主研發的「十大主題」導航體系,通俗易懂,譬如「文字的虛構與現實」、「繽紛的童年小世界」「生活的滋滋味味」等。
西西弗的增值空間是矢量咖啡館,其設計極具歐式風情,氛圍適宜閱讀,雅宜舒適、獨具情調,落地大玻璃窗於氣派中透著浪漫,突出閱讀的時代感和現代感。咖啡對於讀者來說,是一種生活享受,也是一種閱讀情調。
通過欣賞各國的著名文創書店,我們可以發現整個書店行業具有以下特點:
1、業態逐漸豐富
純粹只是賣書的業態越來越少,除了一些老字號還在堅守,新開的書店業態已經逐漸轉變為書店+咖啡,或者是書店+空間模式,亦或者是書店+生活方式品牌。
2、顏值成為賣點
以前的很多書店業態都以小面積居多,但是隨著書店業態的擴展延伸,大面積的書店業態開始成為主流,比如方所在成都書店單店面積超過4000㎡,這個綜合業態中不僅包括單純的圖書,還有咖啡、服裝品牌。
3、人群擴大化,定位更加年輕
過去的書店各自年齡群都會有,所以一般的書店會覆蓋年齡、文化層次、專業性,很少會看到單一類目出現的書店。後來開始逐漸分化,出現了專業型書店、特定人群的書店。移動互聯網出現之後,把單純只消費知識概念的用戶存量市場轉移到線上,同時線上書店消滅了一部分購書人群,最後只剩下注重體驗和精神空間消費的人群。
4、多業態綜合經營,重新成為商業的寵兒
過去,商業地產是非常不喜歡書店這樣的產物,所以迫使書店大規模變成咖啡廳+書店業態。但是這幾年帶有IP與精神屬性的消費大規模崛起,帶動人群逐漸注重服務業的消費,從而可以大量的為線下生意帶來流量與黏住人群的時間,讓人群穩定停留在商業地產中。
對於線下商業地產而言,考慮在一個生態環境中,既需要可以黏住用戶的內容(比如書店、咖啡廳、電影院、娛樂體驗設施),同時也需要高毛利品類(比如餐飲、化妝品、少量個性化服裝店),只有這兩類產品相互作用,一個商業地產的生態才是完整的。
新業態下的書店恰好滿足商業地產的這種需求,既是內容(書店逛,同時滿足空間感),同時隨著很多書店開始售賣生活方式品牌,也是消費產品。
來源:風景文創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萬商俱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