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小墨
一句「你的死薪水,正在拖垮你」,不知戳中多少人心中的隱憂和隱痛。
可是心里的波瀾過後,大多數的人還是繼續原來的生活。難道我們真正需要關心和思考的問題不是:那些沒被死薪水拖垮的人,都是怎麼跳出來的嗎?
反正作為一個實在的人,我只關心這件事。
01
人怎麼賺錢,
跳不脫兩種性質收入和三種個人商業模式
在展開之前,我覺得有必要先界定一下,什麼樣的人才算被死薪水拖垮的人?
並不是所有拿死薪水的人,都活得不好。
所謂被死薪水拖垮的人,指的是只有薪水這一個單一的收入來源,每個月領固定薪水而且薪水不高,這種不高還不是暫時不高,而是在可見的未來升職加薪空間不大,天花板明顯的那種「不高」。
最基本的特點是跑不贏房價,買不起房。就算掏空「六個錢包」買了房,房貸壓力就能把他們摁得死死的。再加上其他生活成本,導致他們雖然知道死薪水沒前景,卻又高度依賴死薪水,當薪水增長跟不上消費增長,就被死薪水給拖垮了。
你可以不在乎錢,但絕對不能不在乎自己的賺錢能力。
要想搞清楚那些沒被死薪水拖垮的人,是怎麼跳出來的以及如何成為這樣的人,我們要搞清楚生活在這個社會上,大多數人是如何賺錢的。
人怎麼賺錢,跳不脫兩種性質的收入和三種個人商業模式。
兩種性質的收入即資產性收入和勞力性收入。
資產性收入,即現有資產帶來的收益,不需要付出額外勞力就能賺取的錢,比如房租收入、出書賺版稅、股權分紅、用積蓄投資理財的收益。通俗的說法,叫「睡後收入」,指睡著以後照樣有收入。
勞力性收入,即利用勞力換取的報酬,一旦停止工作就沒有收入,比如薪水。
我記得自己大學剛畢業當記者的時候,每個月都為薪水感到焦慮。
因為我們報社記者是沒有底薪的,拿多少薪水取決於你每個月掙了多少稿分。稿子見報,主管給你打分,稿子多、稿子版面大、稿子質量高,稿分就高,稿分高薪水就高。稿分統計,還會在月底公示,雖然沒實行末位淘汰制,但我非常恐懼墊底。
我快要被出稿壓力搞崩潰的時候,我發現有個老記者稿子不多,有時分數還常常墊底,可是每天優哉遊哉的,毫不在意。我好奇就問他了,他哈哈大笑,說了一句話,差點讓我趴在地上:「我又不靠這點薪水生活的。」
從收入性質的角度上來說,不想自由被薪水捆綁,想擺脫對薪水高度依賴的生活,就要想辦法從純勞力性收入,過渡到有一定比例的資產性收入,甚至完全靠資產性收入就能維持現有生活。
做到財務自由,最基本的標準就是我們的資產性收入,剛好可以覆蓋日常生活的支出費用。你長期不工作,非薪水收入也足夠維持你所需的生活水準。
沒被死薪水拖垮的人,基本走的都是這個路徑,都要經歷這麼個過程。所以牢牢記住,這就是我們的目標路徑。
但是所有能被稱為資產的東西,除了靠繼承以及靠婚姻關係去分享,只能靠個人努力去積累。
所以如果你不是什麼二代,也沒本事通過婚姻完成原始積累做到階層躍升,你就要搞清楚三種個人商業模式。
我原先以為「商業模式」是企業才有的東西,「個人商業模式」是我最近剛從李笑來《財富自由之路》這本書里接受到的一個新概念。
我發現它提供了一個非常完整的分析框架,幫助我來回答「沒被死薪水拖垮的人,都是怎麼跳出來的?」這個大問題。
那麼什麼叫個人商業模式呢?
勞力性收入的本質,其實是通過出售自己的時間來賺錢。除了那些完全不工作的人,所有人都在出售自己的時間。但人們並不是以相同的方式來出售自己的時間。所謂個人商業模式,就是一個人出售自己時間的方式。
每個人出售自己時間的方式是不同的,個人的商業模式有三種:
第一種商業模式:一份時間只能出售一次。
簡單來說,就是給人打工。
如果你打的是零工,就是零售自己的時間,如果你有固定工作,相當於把時間一整年一整年地打包批發賣掉。無論你是藍領工人,還是企業高管,都是第一種商業模式。
第二種商業模式:同一份時間出售很多次。
最典型的是作者,看看每年作家富豪榜上的那些人,就是這種商業模式最成功的受益者。
第二種商業模式屬於創作者,他們花時間和精力創作一個產品,然後就躺著賺錢了。但絕對不止作家們可以運用這種商業模式,從事很多行業和職業的人都有機會。
第三種商業模式:購買他人的時間再賣出去,當然是低買高賣。通俗的說法就叫「當老板」。
我開公眾號就是被這種「低買高賣」刺激到了。我的第二份工作是在一個自媒體公司當編輯,雖然不到半年我就從小編升職加薪變主編了,可是我薪水就6000多。
而我經營的號接一條廣告的收費是9000塊。換句話說,我累死累活幹整整一個月,拿的薪水抵不上一個號一天發的一條廣告費。
不過也就是在自媒體行業,我才敢不服氣,因為自媒體行業一個人是一支隊伍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別的行業你不服氣也沒用,因為這個社會,永遠是有能力的人給有資源的人打工。
李笑來提醒了我們一件事:
「一個人無論是否能清醒得意識到自己的商業模式是什麼,他都會被自己正在運用的商業模式所左右,受影響的不僅是收入,還有當前的生活和未來的理想。「
商業模式就像一只無形的手,操縱著我們的命運。
那麼三種商業模式的破局之道,分別是什麼呢?
02
第一種商業模式,如何跳出死薪水惡循環?
第一種商業模式是大多數人的選擇,就是混職場。
目標是盡可能快地成長,讓自己變得值錢和搶手,獲得盡可能高的職位和薪水。
個人努力大家都知道的,努力接受更好和更高程度的教育,因為碩士普遍比本科生薪水高點,名校畢業生普遍比普通大學畢業生混得好;努力精進個人能力,業務拔尖的永遠比混吃等死的,更容易混出來。
通過個人努力,增加職場競爭力,這些都是最普通的常識。
可是同樣是第一種商業模式,甚至是同一個起點,同樣努力,人與人的收入差距非常巨大,有的人三五年就成了大局已定的死魚,有的人卻以驚人的速度成長。
破局之道是選擇+努力。
選擇有幾個要點。
首先,一定要選快速上升期的行業和平台。
永遠記住,行業的瓶頸就是你的瓶頸。
為了穩定啊體面啊,一腳踏進夕陽產業而不自知,能不被死薪水拖死嗎?
選擇行業和平台需要結合自身能力結構與社會、科技趨勢,需要克服短期利益的誘惑並看到長期利益,需要取舍權衡,這些都沒有那麼簡單,需要眼光和決斷力。
看過一個真實的離婚案例,兩人離婚最大的原因就是男人的成長跟不上女人的成長。男生在一家廣東很牛的媒體當遊戲專欄編輯,那個時候大概是傳統媒體的黃金時期,2001年在廣東房價只有三四千的時候,薪水就七八千了。
女生最初靠男生養,後來靠男生的幫助和介紹入行,進了一家小遊戲公司,前四五年累死累活,薪水只有三四千,男生有優越感,感慨還是幹媒體輕鬆。
可是當女生公司的遊戲大火變成遊戲行業的神話之後,女生的職位和薪水以驚人的速度變化,而男生隨著傳統媒體衰弱,不僅薪水越來越低,最後還因為部門解散而失業了。
其次,優先選擇輕資產行業,而不是重資產產業。
重資產行業比如製造業、通信業、藥業。重資產行業有個特點就是對人的依賴比較小,除非你是能操盤大項目的高級管理型人才,普通人在重資產行業,基本淪為小螺絲釘。
大學同學大熊畢業進了電信,大型國企,聽起來還不錯對不對?但他幹了一年多就跳槽了。他告訴我,他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去學習各個板塊的業務和處理流程,分工非常精細。
但可怕的是這些東西都不是通用能力,學來只在這個公司或者這個行業用。換句話說,他待的越久,他會成為越來越合格的螺絲釘,薪水也只能在格子間慢慢敖等級慢慢漲。但他待得越久,就越難突破收入和能力的瓶頸。
普通人在這樣的公司幹下去,可見的未來就是:嫌薪水低,升遷慢,可是又很難下決心丟掉之前所有的積累,換行業換賽道,重新再來。被死薪水拖垮的風險,極大。
輕資產行業,比如廣告業、新媒體行業等等,輕資產行業高度依賴人才。你越重要,你就越貴,你就越搶手。不然咪蒙的助理為什麼早就月薪五萬了。
最後,最好去專業公司做專業的事;去核心部門,別去輔助性部門。
學新聞的,不去幹媒體,偏偏跑到一家農產品公司給人寫宣傳新聞稿,工程師不去互聯網公司,跑到一個事業單位給人做技術維護;學設計的,去了非設計公司的輔助性部門,能不被當美工嗎?
看似做著對口的工作,可是個人成長性大打折扣,待久了,人會廢掉的。這樣的人,不被死薪水拖垮,誰會被死薪水拖垮?
最好去專業公司做專業的事,去核心部門,別去輔助性部門。別因為看重一時的待遇和工作輕鬆程度,錯過成長關鍵期。
但要記住,薪水再高的人都可能成為月光族,我們的目標是讓自己從純薪水收入過度到有一定比例的資產性收入,所以賺到錢之後一定要學會儲蓄和理財。
03
普通人如何啟動第二種商業模式?
突破收入瓶頸的關鍵,是突破個人時間的出售方式。
第二種商業模式屬於創作者,他們花時間和精力創作一個產品,然後出售這個產品,相當於同一份時間出售很多次,得以躺著賺錢。最典型的是作家,但如果你覺得只有作家能運用這種商業模式,思路就太狹窄了。
從事許多行業和職業的人都有機會,讓自己的一份時間出售很多次。
李笑來得以在32歲之前做到財務自由,靠的就是一本暢銷且長銷的英語工具書《TOEFL核心詞匯21天突破》。他當時的職業是什麼,是新東方的英語老師。
老師出教輔,廚師出菜譜,醫生出科普,室內設計師出裝修指南,連搞收納的,都可以把介紹收納方法的書賣到全世界。
第二種商業模式當然不限於出版書籍,插畫、字體、音樂、卡通形象,甚至表情包、手機主題,都是可以讓你啟動第二種商業模式的產品。
再如工程師開發軟件,比如有些工程師利用業餘時間開發了專供一些企業用戶使用的小眾軟件,一套賣幾千幾萬塊很常見,一年賣上幾套,收入也不錯。
啟動第二種商業模式的關鍵是:要有形成產品的意識和思維。
杭州有一個房地產自媒體,號主是一個很年輕的女生。你以為只能接接廣告嗎?不,他們買產品。他們賣什麼?賣購房指南,兩個月的購房指南要520元,半年版要980元,他們花時間和精力收集信息、做行業深度分析,形成產品,然後把這個產品出售很多次。
還有這兩年非常火的知識付費,一個課程錄好了,可以不斷重復售賣的,把第二種商業模式運用到極致,也讓更多優秀的普通人啟動第二種商業模式成為可能。
寫作、理財、健身、化妝、育兒、英語口音矯正……就算你只是個辦公室助理,把PPT、Excel研究到了極致,照樣可以靠第二種商業模式活得很好。
記住一句話:才華要輸出為產品才有價值,而沒有輸出的優秀,都是耍流氓。
04
如何用第三種商業模式賺錢?
第三種商業模式,是低價買別人的時間,再高價賣出去。通俗的說法是自己當老板,讓別人為你打工;時髦的說法是創業。
在這個商業社會,創業是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遍地都是機會。可是呢,這又是個高度競爭的商業世界,能創業成功的,都是世界上最聰明最精明的家夥。
第三種商業模式是投入最大,風險最高,同時也是回報最大的。
大多數普通人對創業的想像力,就是開一家店。
如何用第三種商業模式賺錢,我是回答不了的,但是我可以推薦一本把這個問題回答得特別好的書:《MBA教不了的創富課:我在30歲之前賺到1000萬的經驗談》。
我知道書名很容易被嫌棄,但作者是文風囂張犀利,愛調侃的雕爺。本人連續創業十幾年,是個百分百的實戰派,可是他又是熟讀各種理論、精研各種商業案例的人兒。這本書是大學課程小學講法,給商業小白做創業啟蒙書,再好不過了。
看著是個精明的商人,可也是一個深夜看電影《大魚》會痛哭的感性之人。
總結:
三種個人商業模式,每一種做好都可以幫助你做到目標,你還可以打組合拳,《明朝那些事兒》的作者當年明月,原本只是個普通的公務員呢。
好了,現在我們的思路非常清晰了,不想被死薪水拖垮,我們的目標和方向是:想辦法從純勞力性收入,過渡到有一定比例的資產性收入,最後達到完全靠資產性收入就能維持現有生活水準。
而這個目標的路徑是,研究自己的商業模式,有意識地選擇自己的商業模式,不遺餘力地開發、優化和改良自己的商業模式。通過熟練地操作個人商業模式,積蓄資產,做到資產性收入。
滾蛋吧,死薪水!
– The End-
作者來源:李小墨,前海南特區報記者,職業讀書人,新書《請停止無效社交》全網熱賣中。公眾號:深夜書桌(ID:shenyeshuzhuo)
( 版權聲明:「職場」所推送文章,除非確實無法確認,我們都會註明作者和來源。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聯繫我們,與您共同協商解決。聯繫方式:18510882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