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說要去麗江,一定會有人用曖昧的眼神和語氣對你說,趕緊來一場艷遇。雖然去旅行的人總要失望——沒有人在麗江談戀愛,總有人在天亮時傷感。
曾經,麗江對外彰顯的形象是「納西族聚居的古王國」,這里有木府、洛克故居、白沙壁畫等歷史古跡,有納西古樂、東巴歌舞等文化傳承,有打銅、制陶等民族手工藝,它似乎天然是文青該去的地方。
現在,這里是充滿艷遇的「小資天堂」,人們在這里喝酒狂歡,體驗著和都市相同的文化,卻宣告自己正在異鄉。
從籍籍無名的邊陲小城,到褒貶不一的「艷遇之都」,麗江只用了不到20年的時間。
誰成就了「艷遇之都」
80年代,沒有人能想像麗江現在的樣子。那時候麗江的旅遊資源還以自然文化為主。當時的旅遊規劃,是以古城為中心,以雪山景區為主體,建立麗江地區風景保護體系。
在麗江市的宣傳片中,麗江總是多樣的。它最引以為傲的,是擁有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世界自然遺產三江並流、世界記憶遺產納西族東巴古籍文獻三大世界遺產。
玉龍雪山、虎跳峽、老君山、瀘沽湖等都是麗江知名旅遊景點,麗江古城只是其中一個,雖然有名,但並不能構成人們對麗江的全部印象。
1985年,麗江的旅遊業開始起步,少數國外背包客發現了這里,「淳樸」、「納西」、「美麗」等字眼是人們對麗江的初印象。
但古城的形象不會一成不變。1997年,麗江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旅遊業開始迅速發展。媒體開始宣揚麗江的旅遊文化,相比於民族風情,麗江的慵懶閒適的生活更被都市年輕人所向往。
真正讓麗江廣為熟知的,是2004年在麗江拍攝的熱播偶像劇《一米陽光》,這個爛俗的愛情故事,讓麗江從此開啟了「艷遇之都」的名號。在2005年之後,麗江古城被談論的已經不再是「少數民族風情」,而是娛樂和艷遇。
在關於「艷遇」的諸多噱頭中,酒吧是繞不開的。在人們的印象中,酒吧等於艷遇,而麗江等於酒吧。在1996年,麗江出現第一家酒吧,當時的酒吧多為一兩間門面的規模,數量也較少,提供一些休閒。從2002年開始,酒吧規模增大,數量增多,酒吧一條街形成,娛樂和艷遇變成了主要特色。
「艷遇」如果在早年還有一些吸引力的話,到現在就完全成了庸俗的代表。從2007年開始,遊客對於麗江古城的差評逐漸增多,喧鬧的酒吧、艷遇的人們、雷同的店鋪,古城已經讓人厭煩。
但麗江的無趣呆板,靠的當然不止是偶像劇和酒吧。雖然商業化是麗江被抨擊最多的理由,但搞成今天的樣子,還得看被當做典型的麗江旅遊業發展模式。
消失的納西古城
2016年底,有女遊客在麗江被打,更多的網友曝光自己在麗江旅遊的糟糕經歷,麗江的形象降到冰點。在之後召開的千人大會上,麗江市委書記說,「在麗江涉旅的事情沒有小事」。
旅遊業是麗江的命脈。
早在1986年,麗江縣就提出了「把旅遊作為主導產業」的發展思路。到1995年,其他城市還在摸索自己的發展之路時,旅遊業在麗江經濟中的支柱地位已經確立。
早在2000年,麗江旅遊從業人數就已占總就業人數的36.13%,居七大行業之首。2016年,麗江旅遊業總收入為608.76億,同期全市GDP僅為約310.2億元,旅遊總收入已經是GDP的2倍。
讓麗江形象第一次突變的,是發生在1996年的7.0級強烈地震。地震正發生在麗江準備申請世界文化遺產的當口。
震後,古城內部分建築被毀,麗江抓住震後重建的機會,按照世界文化遺產的標準恢復打造大研古鎮,徹底搬遷或關閉了古城周邊的污染企業,並遷出部分古城居民,以降低古城的人口密度。
如果問麗江從什麼時候開始失去精神,請回答1996。從這時開始,打造旅遊城市成了麗江最重要的任務。1997年,麗江古城如願入選「世界文化遺產清單」,它此後要做的一切,就是按照計劃搭建一個理想的古城。
接下來的幾年時間里,麗江主要做了幾件事情:建立了古城房屋維修審批管理制度,保護原有古城建築;對古城的市政基礎設施系統進行現代化改造;征收「古城維護費」;控制古城的商業活動,將與古城氛圍不協調的商業行為,如玉石店、理髮店、卡拉OK廳等全部遷出古城。
每一個看似為了古城好的措施,都在加劇著古城文化的衰敗。
將麗江古城作為一個保護區專門劃分出來,並征收「古城維修費」,使麗江古城跟周圍格格不入。現代化的建築,嘈雜的聲音等構成了麗江古城的大背景,古城倒像外來者一樣貼在城市中,完全沒有世界文化遺產中強調的整體連續性。
硬生生劃出來的邊界,讓古城根本無法容納增長的居民,古城內房價陡增,很多人開始選擇將房子租給外地人,而自己生活在新城。
為了「看起來更像古城」,麗江遷出了許多便利的商店。十幾年前,古城內有著多個農貿市場和日用商店,現在,為普通居民生活所提供的「便利」幾乎沒有。甚至小學附近連書店、文具店都找不到,只有售賣旅遊商品的店鋪。
2000年286家店鋪中為遊客服務的旅遊性商店占66.10%,為居民服務的一般性商店占33.90%,到2013年,麗江1606家店鋪中旅遊性商店比例為93.77%,增長了將近28%。
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後,古城居民不僅維修房屋必須經過有關單位允許,庭院外原本擺放雜物、曬制泡菜臘肉等物品的空地也陸續被征為公共用地,用於綠化、休閒等設施建設。到2012年,麗江古城的居住用地占建設用地的比例已經不足15%。
打著文化保護的旗號,麗江古城早已不是一個適宜居住的地方。2009年四方街地區的房東有超過80%選擇在新城居住,留在中心地區居住的人不足10%,而這些留下的居民也是僅僅參加對古城的管理或清潔工作,真正的生活中心也在新城中。
沒有原住民的地方,也當然不會有納西特色的產品開發,商店里所販賣的,是廉價而又相似的旅遊紀念品,而不會有人們所希望看到的納西文化。
沒有文化,麗江的商品也不會有本質的變化。1999年麗江古城內玉器店的數量達到最高峰,出現買賣糾紛後,政府禁止在古城經營玉器店,但這個空缺很快由同樣具有高額利潤的銀器店填補。
從「麗江現象」到麗江模式
1997年,麗江古城入選「世界遺產清單」之後,世界遺產中心副主任梁敏子曾告誡道:申報的成功意味著保護責任的加重,從現在起麗江人民必須對全人類負責。
20年過去了,麗江創造的經濟價值有目共睹,沒人再去追問,麗江是否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答卷。畢竟,麗江早已成為旅遊城市的標桿。
2007年,中央調研組在對全國進行考察後,選取了18個城市作為改革開放的典型成功案例,麗江是其中之一。上榜理由是:利用當地優勢特色資源,做大做強做精旅遊產業,以旅遊業帶動經濟社會發展,從名不見經傳的西南邊陲小鎮發展成為富裕繁榮文明和諧的旅遊文化名城。
麗江的迅速發展讓「麗江模式」成了旅遊界的熱詞,也讓無數城市效仿。
曾經「麗江模式」的釋義是,旅遊和文化的相得益彰。但放眼中國,真正的麗江模式卻是這種由政府進行整體規劃,遷出原住民,吸引外來商家入駐的文化自毀行為。
文章源自:浪潮工作室(ID:WelleStudio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