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無疑是一種能夠提升自我修養的方法,很多人選擇加入健身也正如此。一個自我提升的過程需要克服來自身體和心理的困難,這種困難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承受的,因此就造成了每個人的成就大小不一樣。
還記得第一去健身房是因為身邊的同學。某個周末傍晚,在寢室無聊發呆中,隔壁寢室的同學就拉著去健身房了,雖然心里是不太樂意去的,但礙於情面就換了衣服隨他同行了。來到健身房的第一感覺就是,場面明亮寬敞,裝修豪華氣派,運動氛圍濃烈,里邊的人都很努力,全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樣子。一下子,我竟喜歡上這種感覺了。雖然剛開始健身,什麼都不懂,但好在可以向一起鍛煉的小夥伴尋求幫助,就這樣懵懵懂懂的開始健身。可是剛過一個星期,隔壁寢室的同學就開始犯懶,留在寢室打遊戲了,反倒是我堅持了下來。
剛開始健身往往都是滿懷熱情,或增肌或減肥,總之就是要變得更好。但健身需要開始進行力量訓練,這個過程肌肉會出現酸痛感,這種酸痛感很容易讓人停止訓練的動作,然後開始休息。訓練結束後還沒有代表真正的結束,還需要忌口,以前吃的各種零食只能望著流口水,真的是一種內心的煎熬。重點來了,第二天起床之後還會出現延遲性肌肉酸痛,這種疼痛會讓你開始懷疑自己為什麼要這麼累。當熱情漸漸冷卻,放棄健身是自然的事。這種事就發生在健身的頭兩個星期內,來得快去得快,但放棄率是出奇的高,能夠達到80%,所以能夠堅持健身一個月以上的人都是非常有毅力的人。
健身熱情和健身知識是一方面,很多人是因為生活習慣和健身的時間發生了衝突,才不得不放棄健身。這個相信很多人都深有感觸,畢竟單純的健身不能換來物質上的滿足,還需要為生活拼搏。說到這里,你是否還記得當初自己放棄健身的理由?又或者是自己堅持健身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