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州地處廣西中部偏西北,隸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是一座有著2100多年歷史的古郡。宜州地理位置優越,自古便是黔桂交通要沖,處在大西南出海交通要道上的「咽喉」要地。交通極其發達,宜柳高速公路、金宜高等公路、黔桂鐵路貫穿全境,形成了宜州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
然而,這座歷史悠久的千年古郡卻因張藝謀導演的一部《印象·劉三姐》,而備受誤解、忽略。事實上,宜州才是名副其實的著名壯族歌仙劉三姐的故鄉。只要你順著下梘河,便可以找到關於這位歌仙的生平。
不僅如此,宜州山川秀美、景色如畫,有著毫不輸於桂林的山水盛。但卻因桂林的美名而一直被淹沒在其光芒之下,鮮為人知!宜州還是繼桂林之後的廣西又一抗戰文化名城,歷史上宜州屬政治軍事重鎮。2016年底宜州市撤市設區,同時將河池市政府駐地遷至宜州區。
劉三姐傳說
清《宜山縣志》記載,「劉三姐,相傳唐時下梘村壯女,生性愛唱歌,今其落崖高數百尺,上有木扁擔斜插崖外,木匣懸於崖外,人不能到,亦數百年不朽。」
宜州城北面下梘河畔的下梘山下,有個美麗的下梘村,村裡出了個劉三姐。漂亮的劉三姐出世後一歲就會說話,三歲就會唱山歌,有時候出去和小夥伴唱得迷了,飯也忘記回來吃。劉三姐漸漸長大,人也越長越漂亮,山歌也越唱越好,遠近的青年都來同她學歌、對歌。
一次中秋歌圩,眾青年邀請三姐唱歌,三姐唱道:「你講唱歌就唱歌,你講撐船就下河,你拿竹篙我拿槳,隨你撐到哪條河。」眾青年唱盤歌問三姐:「什 麼水面打筋鬥?什麼水面起高樓?什麼水面撐洋傘?什麼東西共白頭?」三姐答道:「鴨子水面打筋鬥,大船水面起高樓;荷葉水面撐洋傘,鴛鴦水面共白頭。」眾 青年又問:「什麼結子高又高?什麼結子半中腰?什麼結子成雙對?什麼結子棒棒敲?」三姐不假思索答歌:「高粱結子高又高,玉米結子半中腰;豆角結子成雙 對,收了芝麻棒棒敲。」接著,三姐反盤道:「什麼吃草不吃根?什麼吃草連根吞?什麼肚裡有牙齒,什麼肚裡走馬燈?」青年們也爽快地唱答:「鐮吃草不吃根, 鋤頭吃草連根吞;磨子裡頭有牙齒,風車肚裡走馬燈。」眾人又搶問三姐:「什麼有嘴不講話?什麼無嘴鬧喳喳?什麼有腳不走路?什麼無腳走天涯?」眾人歌聲剛 停,三姐歌聲飛起:「菩薩有嘴不講話,鑼鼓無嘴鬧喳喳;板凳有腳不走路,大船無腳走天涯。」······
劉三姐唱山歌的名聲遠揚,許多山歌高手遠道而來找劉三姐對歌,不過最後都被問得啞口無言,大敗而歸。
劉三姐的山歌唱出了窮苦人的心,唱出了善良人的情,人民愛戴劉三姐,大家都來跟三姐學歌、唱歌,四面八方的人都來請三姐去傳歌、教歌。她痛恨莫財 主對農民的沉重剝削,唱道:「蛇毒不過竹葉青,心狠不過莫懷仁,窮人累死吃不飽,莫家坐吃有糧囤」。因為她的歌刺痛了財主,壞人對她十分憎恨,這也使她家 人非常擔憂,害怕三姐唱山歌惹出禍來,千方百計阻止三姐出去唱歌。
莫財主對劉三姐唱歌非常忌恨,又貪戀劉三姐的美色,於是想娶劉三姐為妾。說媒不成後,他親自帶著管家和家丁到劉三姐家搶親。三姐無奈,急中生智提 出要成親財主必須對贏山歌。對歌那天,莫財主從廣東請來三個滿腹詩書的秀才,三個秀才開來三只船,船上裝滿歌書,下梘山前搭起歌台,下梘河上三只船連起來 排成歌陣,三姐和下梘村的歌伴在台上,三秀才在船上,下梘河兩岸來看對歌的人成千上萬,莫財主坐在船邊的竹林下觀戰。對歌開始後,三個秀才手忙腳亂地翻 書、疲於應付、虛張聲勢、漏洞百出,三姐馬不停蹄地發歌、信手拈來、隨心所欲、步步緊逼。最後三個秀才戰敗落荒而逃。
莫財主惱羞成怒,報告官府,讓州官禁止唱山歌後。劉三姐同夥伴們唱歌駁斥官府:「天上大星管小星,地上獅子管麒麟;皇帝管得大官動,哪個敢管唱歌人!」「唱起歌來好種田,不費功夫不費錢,一不偷來二不搶,百姓唱歌大過天。」
盡管官府不讓人們唱歌,但百姓仍然到處唱歌,一天,劉三姐坐在山頂崖邊葡萄藤上對歌時,莫財主派管家趁三姐不備,砍斷葡萄藤,三姐跌入下梘河,河 水很大,三姐坐著葡萄藤唱著歌順水漂流,再也找不見了。趕來的眾鄉親望著茫茫江水輕輕地唱:「大雨濛不見天,大河漲水不見船,四處歌聲不見姐,姐唱山歌成 了仙。」
宜州是劉三姐的故鄉。在這裡,從古到今傳唱著這樣的山歌:「唱歌先,還是古人唱在前,不信你看劉三姐,因為唱歌得成仙。」「三姐生在下梘河,下梘就是山歌窩,三姐跟河傳歌去,五湖四海都是歌。」 劉三姐成了歌仙,她插在下梘石崖上的扁擔化成了石頭、千年不朽;她留下的山歌,萬年不敗、世代流傳。
2001年9月廣西壯族自治區劉三姐文化研討會在宜州召開後,宜州市的流河鄉作為劉三姐的故鄉的知名度大增。在流河鄉的「劉三姐書院」還藏有有關劉三姐傳說的文物及生產工具、農具、生活用品等壯族民俗文化實物。
千古悲歌泣血崖
在宜州區青鳥山下、龍江小北門渡口南岸,有明代惠帝朱允炆(年號建文)留下的遺跡。
在渡口南岸臨江的崖石中,有一團離「地」約高2.5米、長約3米、寬2米、厚1.2米的「生根龜形石」,石上東南面鐫刻字徑0.5米的「泣血」二 字,距「泣血」崖石以東約25米處另有一高1.8米、徑1.1米,如臥馬昂首呼嘯的突兀屹立巨石,上端鐫刻字徑0.25米的「祭台」 二字,其下原有兩塊一尺見方的碑刻,由於500餘年的水漫、風雨侵蝕、人為的破壞,已成為無字之碑;岸上原有一墳,立碑「義馬」,如今已蕩然無存。宜州幾 百年來都流傳「泣血」「祭台」是皇帝的「親筆」字,《慶遠府志》、《宜山縣志》裡記載為明初建文帝的遺跡。
1398年,朱元璋駕崩,因皇太了已先他而死,遺詔立皇太孫朱允炆繼位,為惠帝,年號建文。建文元年(1399年)秋七月,燕王朱棣誓師北平,舉兵南下,經歷丁4年的殘酷內戰,惠帝戰敗,朱棣奪取了中央政權,改元永樂。這就是明代歷史上有名的「靖難之役」。
關於惠帝朱允炆「所終」,也就成了千古之謎。《明史》雲:自焚於宮中。其他書上則說:出亡為僧。《明史紀事本末》亦有惠帝南走巴、黔、滇、桂各地 的記載,《武宣縣志》亦有載:惠帝曾雲遊該地仙人山巖洞、遺詩三首刻石;橫縣也有傳說:惠帝曾在該縣南山為僧,遺下文物甚多。但都是明成祖朱棣死後 (1425年),惠帝暮年的故事。
據《慶遠府志》、《宜山縣志》載:「惠帝雲遊至慶遠,寓西竺寺,叫衛指揮使(彭)英先曾侍帝、遇之嗚咽不自勝、饋蒸羊、帝起作偈而誦之,乃食。是夜,舊日君帛促膝長談,感慨人世滄桑,次日清晨,改水道乘舟東去。既登舟,英復多所獻,帝解所乘馬酬之,復作偈曰:
蹴蹋人間幾許年,艱難險阻共周旋;我今別爾東西雲,何日相逢兜率天。
及解纜,其馬騰躍,觸石而斃。」惠帝及彭英等在場者深為馬之忠義感動,惠帝遂蘸「義馬」熱血疾書「泣血」 二字於崖石之上,臨江設台祭祀,厚葬義馬於南岸,立碑「義馬」。
關於《慶遠府志》、《宜山縣志》上載的惠帝「宿西竺寺」似有筆誤之疑,倒是宜州的民間傳說惠帝宿小北門城門旁的花婆廟還可信。因為西竺寺人多情況 複雜,遠離渡口,不便登舟,小北門的花婆廟可下碼頭,悄然乘舟東去,況且幾百年來四牌樓帶流傳著:花婆廟曾因「皇帝住過」,從此蚊蠅絕跡。可惜如今花婆廟 已毀,「奇跡」亦不復存在,無從證實。
宜州市慶遠鎮九街十八巷
宜州區城區慶遠鎮的街道,歷來有九街十八巷的說法,但到底是哪九街,哪十八巷呢?恐怕一時也難說得清楚,現據父老傳說和回憶所及,將民國二十年(1931年)前後宜州市(時為宜山縣)城區曾有過的街巷名稱列舉如下:
九街:東大街(今城中東路)、南大街(今和平路南段)、西大街(今城中西路)、北大街(今和平北段)、鱖魚街(今桂魚街,曾用過解放街名)、一新 街(今文化大院至君怡大酒店以東一段)、丁字街(今會星街中段)、文昌街(四牌樓至今文廟公園以東一段)、縣前街(今縣前街東段、西段,曾用過建設街名。 清末民初曾分別叫東轅裡、西轅裡)。
十八巷:貴朝巷(後改稱一新街)、紫荊巷、悅來巷(今福音堂東側一條巷):西荊巷(今馬草巷一段)、城守巷、豬籠巷(令稱和平周家塘)、鮑家巷 (今市食品公司門前左側)、馬草巷(今馬草巷南段)、江西巷(今實驗小學側門一段)、田家巷(今日家巷)、容家巷(今人民禮堂圍牆後面一條巷)、爐子巷 (今爐子巷)、水溝腳(今馬草巷北端與和平街聯接一段)、周家塘、府後背(今原建設小學斜對面一條巷,解放後原宜山地委征用,多數戶已遷移)、管家巷(今 管家巷)、棉花巷(今棉花巷)、打鐵巷(今城腳巷)。
宜州的美景養在深閨人未識,源遠流長的歷史,形成桂西北獨有的人文景觀。風情萬種的下梘河;天下一絕的古龍河漂流、攀巖探險;碧波蕩漾,草色連雲的六坡水庫;風光旖旎的祥貝田園風光,令人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