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壇公園除了雄偉的祈年殿和圜丘壇,玄妙的回音壁和三音石,還有一個不起眼的小門——「古稀門」。
古稀門開於皇乾殿右側圍牆,寬不過兩三尺,高不過五六尺,窄小得僅能容下一個人通過,為什麼要建這道門呢?
事實上,原來這處牆上是沒有門的,它是後來改建的。乾隆70多歲的時候,每次到天壇祭奠皇天後土、列祖列宗,都要徒步穿過筆直的丹陛橋,舉行繁瑣的儀式,這對於已經到古稀之年的乾隆來說身體實在承受不起。
但是,在當時皇帝就是至高無上的,沒有人能夠代替乾隆參加,可是祭奠儀式必須要舉行,於是大家紛紛為乾隆出謀劃策,怎樣才能讓乾隆皇帝參加完祭奠又不至於勞累呢?
當朝廷上下官員都為此事,抓耳撓腮的時候,一個聰明的太常寺官員想出了一個大膽的注意,他建議:在皇乾殿前面開辟一個小門,讓乾隆皇帝從小門通過,抄近路到達祈年殿預定位置,不必步行走過漫長的路途。
乾隆一聽這個注意不錯,但是為了防止子孫後代偷懶胡來,乾隆提筆在新開的小門上題寫了「古稀門」三字,並留話說,凡是子孫中有年過古稀者,可以從此門抄近路而過,不到古稀年齡的,禁止從此門通過。
年到七十古來稀,可是這道門自建成以來,從門中通過的皇帝只有一個人,就是乾隆皇帝,乾隆皇帝做夢也沒有想到,除了他之外,細數清朝歷代皇帝,共12個,其餘11個皇帝都沒有達到古稀年齡。
乾隆不愧為一代明君,他治國有道,創造了康乾盛世的輝煌;他治家有方,對子女要求嚴格,注意防微杜漸,透過「古稀之門」,可見一斑。
來源:佩奇讀史記
圖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