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慶雲
一年一度的央視春節聯歡晚會正在緊鑼密鼓的最後彩排時刻,而17日,曲藝家協會下屬的曲藝雜誌融媒體對外發布了薑昆老師的署名文章,《曲隨時代,守正創新》。在這篇署名文章當中,薑昆老師盛讚了本山大叔在央視春晚舞台上的小品,認為其非常接地氣,俗中含著雅意。
薑昆老師這篇署名文章《曲隨時代,守正創新》,重點在提倡曲藝創作和表演的八點堅持。分別是:堅持人民至上;堅持與時俱進;堅持服務大局;堅持守正創新;堅持深接地氣;堅持關注現實;堅持鼓舞人心;堅持德藝雙馨。
在具體論證第五點堅持「深接地氣」的時候,薑昆老師以本山大叔在央視春晚上的小品作為例證。文章寫到:
曲藝源自民間,最具生活底色,俗中含著雅意,雅中透著俗趣,家長里短說人情練達,精彩故事唱世事學問。
40年來,曲藝把深入生活、紮根人民作為創作的根本方法,腳踩熱土、心貼百姓,從氣象萬千、色彩斑斕的生活景象中,挖掘提煉感人肺腑的百姓故事,詮釋幸福美好的生活意義。
隨後,薑昆老師拿本山大叔的《不差錢》作為例證,分析稱「在改革開放的宏大敘事中,曲藝人慣以以小見大的創作方法,經常是小人物大情懷、小事件大格局」。薑昆老師認為,《不差錢》中的「這個可以有,這個真沒有」等金句,已經深入人心。這些內容其實就是俗中含著雅意的。
本山大叔已經闊別央視春晚舞台多年,但一直是觀眾懷念的對象之一。今年,再次瘋傳趙本山將登上央視豬年春晚,但隨後本山傳媒方面否定此事。不過,從目前得到的地方衛視春晚彩排消息來看,本山大叔的弟子宋小寶和小瀋陽等人將登上遼寧春晚。而本山大叔,也被傳出後台指導徒弟小品的訊息。
趙本山央視春晚作品,早期獲得極大成功,無論藝術性還是娛樂性,都堪稱九零年代的典範。不過,隨著後續作品的登台,《賣拐》、《賣車》甚至於後來的賣擔架等等,都被批評是拿殘疾人開玩笑,缺少基本的人文關懷。而趙本山老師的作品,也一度被懷疑有三俗成分。
這次薑昆老師發文,認為本山大叔的《不差錢》等作品,是俗中含著雅意的,顯然是對趙本山是否三俗問題的一種薑式看法。薑昆老師最近一些年來,雖然相聲作品很少,但卻在堅持曲藝反三俗的道路上越發迅猛前行。
回顧歷屆央視春晚,薑昆老師也曾是輝煌無限,八零年代的春晚,薑昆又當主持又演節目,更是憑借《虎口遐想》等作品成為一代人的相聲記憶。然而,最近一些年來,薑昆相聲不好笑等問題也越發明顯,即使出現《新虎口遐想》等作品,也被不少觀眾認為是炒冷飯。如果說好笑也是一種地氣的話,那薑昆老師需要前行的路子還有很長。
值得注意的,是自梁左先生去世之後,薑昆的相聲便質量下滑嚴重了。顯然,梁左老師為薑昆創作了很多優秀的適合春晚舞台的作品。而在梁左先生的遺作《笑忘書》里邊,有大量篇章提到了央視春晚語言類節目創作的內幕事情。梁左先生高度讚揚了春晚節目組的認真精神,並且對諷刺相聲提出了自己的擔憂。同時,梁左先生也認為,歌頌相聲,也是可以出現不少好作品的。
不過,隨著很多老藝術家的相繼離場,央視春晚多少有了幾代人的懷舊味道。央視春晚歷經幾十年風雨,已然成為大家的共同記憶,成為一個民族的心理符號。我們在觀看央視春晚的時候,其實在找尋一種記憶深處的闔家歡樂。懷念本山大叔,也是對一份歡樂的留戀。當然,春晚喜劇人才輩出,今年的諸多青年喜劇人面孔,也許多年之後,又是青年一代懷念的對象。逝者如斯,周而復始,一年又一年,有央視春晚才叫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