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力的體現是有人追隨;追隨的本質是他人相信;讓他人相信的前提是自己相信;高才相聚,主管者像站在多面鏡前,被洞穿一切。若無真我,便難長久,企業也難真正發育。
這篇文章或許會啟發你勘破「真我」,擊穿主管力的三個層次。
常識君|有話說
最近中國很多科技類企業紮堆去美國上市,很多企業家覺得在納斯達克上市敲鐘的那一刻是一種榮耀。
的確,企業上市代表著一種成功,尤其對投資方來說,上市意味著可以退出兌現,獲得數十倍收益。
但如果我們站在企業生命周期的角度看,上市的本意是企業在一個更大的融資平台上,獲取更多資本來支持進一步的發展。
對上市意義的曲解,原因在於現在資本的力量過於強大了。
對資本來說,企業是做什麼的並不重要,被投資的企業只是資本獲利的載體,它只在意誰創造的利潤更多。
資本的這種性質本來是中性的,但是最近幾年的中國,資本被強化成一種短期逐利的工具。
創業企業靠資本輸血,在很短時間里面把企業做得很大,當市場占有率上去了,商業模式的故事可以講得很大,可以不斷地融資,一旦成功就可以獲得高額的回報。
資本的這種特點和企業本質產生了錯配。
企業的本質是提供差異化的產品或者服務,滿足社會的需求,帶來創新和改變。
資本應該是企業用來做到願景的工具,而資本過於強勢,讓企業反而成為資本的工具。
在這個博弈中如果資本占優勢,企業的願景、使命、文化、價值觀就很可能被資本的逐利性覆蓋。
即便是現在令人尊敬的蘋果公司,也曾經在資本的力量下驅逐了創始人喬布斯,一度陷入低谷。
01
MVV與真我主管力
「巨嬰」式的企業並不是中國特有的,這是經濟體在高速發展當中必然會出現的問題。
如果在更大的時間尺度上,比如30~50年以後再看這些風口上的互聯網企業,相信一批「網紅」互聯網企業都會消失。
大浪淘沙,能夠經受住考驗的企業,一定會回歸到企業的本質上來。
企業的本質,就在於這些問題的答案:企業為什麼會存在,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它給這個社會帶來了哪些不同?它會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等等。
例如星巴克,沒有太多高科技,但確實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某種不同,星巴克讓咖啡廳變成了第三空間,成為一個休閒、社交的場所,這種變化就是企業的本質。
從管理上說就是「MVV」,即Mission(使命)、Vision(願景)和Value(價值觀)。
要避免企業成為「巨嬰」,企業就需要回歸到使命、願景和價值觀的本質和初心。
而要讓企業回歸本質,就需要企業家的主管力能夠勝任這項工作。
從主管力的視角看,需要企業家具備「真我主管力」。
可以把它分解為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真我」,第二個層次是「主管力」。
「真我」就是找出你的核心目的是什麼(圖 1)。
企業家的核心目的,就是站在一個人的角度,找出他人生的核心目的,即回答:
我要做出一個獨特的貢獻是什麼?
我能為這個社會帶來什麼?
世界因我而不同,這個不同到底是什麼?
馬雲的存在,給我們帶來生活方式的巨大改變,影響了整個一代人的生活模式,這就是他的核心目的,他的真我。
核心目的來自三個部分的交集:
一是我要什麼,即我的核心價值觀;
二是我的核心能力是什麼,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天賦(Talent),天賦不一定和工作有關係,是先天具備的能力,另一部分是素質優勢(Competency Strengths),這是工作上能夠達成績效的優勢,比如溝通能力等,這二者有機的結合就可以塑造出企業家的核心能力;
最後是如何創造價值,企業家一定要回到價值創造上,通俗一點說就是能讓企業盈利。
企業一定要生存,如果不能盈利,它自然會不斷地尋找融資、想辦法賣它的故事,這樣的企業就離「巨嬰」不遠了。
02
主管力的三個層次
主管力,就是讓別人願意追隨你的能力。
正確的主管力,應該是員工認可企業家的核心價值觀,願意追隨這位企業家,一起給社會帶來不同。
像蘋果的理念——Make a Difference,聚攏了一批願意改造這個世界的人才,當年李開復加盟蘋果就是被這個理念所打動。
但是,我們今天對主管力的理解有些偏頗,企業家醉心於依靠商業模式融資,用高薪去招攬員工,用行政權力去管控員工。
誠然,高薪有它的價值,但如果沒有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員工一旦財務自由,或者有收入更好的機會,就會很容易離開企業。
核心員工的流失,也是「巨嬰」企業的一個誘因。
比如有些科技類創業企業,在上市之前,核心員工可能都以上市為目的而努力工作,這時候,企業看起來發展得很好,但很多問題可能被這種高速發展所掩蓋了。
企業上市之後,核心員工的目標沒了,這時候就容易爆發問題。
所以企業家的主管力,一定是基於認同之上的影響力,而不是那些外在的權力。
歸納起來,主管力包括三個層次,各層次的要素如圖 2所示。
模型的最外圈,是主管力的第一個層次,主要解決業務問題。
中間第二個層次,是對企業人才的聚集、培養,建立企業的人力資本,是對人的主管。
模型中最核心的部分,是主管力的第三層,就是價值的共鳴,這會形成很強的黏性,即便企業在困境中,員工也可以和企業共渡難關。
現在的情況是,層次1大家都做得很好,尤其是互聯網公司,很多都把層次1做到了極致;層次2做得一般;層次3涉及的就比較少了。
1.主管業務:平衡夢想與現實
主管力的第一個層次,主管業務包括了兩對互相矛盾的要素,一是遠見卓識與高效執行。
企業的主管者是戰略的制定者,把握著企業的發展方向,必須要高瞻遠矚。
與此同時,企業家還要具備在短期內創造利潤、創造現金流的能力。
通用電氣前CEO韋爾奇曾表示,優秀的主管者要具備「Eating」和「Dreaming」的能力。
企業家要有夢想,還要接地氣,這就引來第二對矛盾,即機敏應變和堅韌不拔的能力。
企業家碰到困難的時候要堅韌不拔,能夠在壓力下復原到原來的狀態,不會因為受到打擊而崩潰。
機敏應變是指企業具有敏捷化的思維和管理,能夠根據時代的變化及時實施變革。
但有時候,是要變革還是堅守,取決於主管者的視野和決心,又回到遠見卓識和高效執行這一對能力上來。
所以第一層主管力,就是對短期與長期、變革與堅守、夢想與現實這些矛盾的把握。
這一層次的主管力,相對來說是比較重視短期利益的,和資本的結合比較密切,也比較容易評估和激勵。
比如企業家投入時間精力,可以很快看到業績的結果,有績效就可以激勵,激勵又可以促進產生更好的績效。
所以這一層次的主管力,很多民營企業都做得不錯,它們的成功也來自於此。
2.主管他人:價值共鳴
僅有業務主管力還不夠,業務的達成需要靠優秀的人才來做到,績效激勵是一種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
這就需要企業家具備第二層的主管力,即主管他人的能力。
主管者如何影響到他的員工,最核心的就是主管力第三層的價值觀。
價值觀就是企業家很看重、很在意的一個東西,但他的員工是不是也同樣看重?
想創造一個能夠為社會帶來些許改變的產品或服務,一個人的力量做不出來,那麼就凝聚在一起去做,這就是價值觀的共鳴。
去年百度一個重大變化是陸奇的離職。
他不管是加入百度,還是去了現在這家公司,顯然都不是因為錢的問題。
他去百度,是當時李彥宏要做一個產品,陸奇覺得這也是他想做的,就走到一起來了。
所以企業把最核心、最高層級的人才,聚集在一起的是價值觀的共鳴。這種主管力最極致的表現就是戰場上那些願意赴死的士兵。
試想一下,在戰場上如果讓士兵沖鋒,給他獎金、給他升官,肯定不會有人願意去的。
士兵願意赴湯蹈火,支撐他們的是價值觀的共鳴,是為了祖國、為了民族、為了自由,等等。
3.澄清你的核心價值觀
主管力和企業管理之間銜接的橋梁就是企業文化。
企業的核心主管層,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價值觀,他們之間重疊的部分就是企業文化。
中國很多企業,可以很成功地借鑒國外標桿企業的商業模式,在技術上可以做到不相上下,但業務為什麼會走偏?
就是因為我們沒有學習先進企業的文化,甚至劣化了它們的文化,這往往就會產生「巨嬰」式的企業。
例如中國的搜尋引擎公司,單論搜尋引擎技術,可能和Google不相上下,但為什麼我們會出現虛假的醫療廣告?
Google有「不作惡」的企業文化,中國這些企業有沒有這樣的文化?至少在公開的場合我們沒有看到。
要建立一個長期可持續的企業文化,首先需要在核心主管層達成一致。
有些企業可能覺得企業文化是一個很虛的內容,不知道從何下手。
我們將企業文化分為4個大類,10種元素,41個具體條目(圖 3),這些內容基本涵蓋了企業經營和個人生活中所要面對的各種場景。
我們可以先要求核心主管層成員從這41個價值觀里面,挑出5個自己最在意的東西,並按照重要性進行排序,然後進行匯總。
如果大家挑選出的內容分歧很大,那麼就需要進一步地討論,為什麼會產生這些差別,最後核心團隊要達成共識。
共識不需要每個人的5個項目都一樣,但應該在重要的項目上達成共識,這樣的企業文化才可能具有普適價值、具有凝聚力。
核心主管層達成一致之後,企業文化就可以進入宣貫階段,並配合相應的管理制度,以做到企業文化在企業內的落地。
「巨嬰」式企業並不是中國特有的問題,是經濟發展到特定階段必然會產生的現象。
我們將目光放長遠,從企業生命周期的長度去看企業的價值,從企業的本質去思考產品和模式,從企業家的「真我」去澄清願景、使命和價值觀,就可以讓企業走向真正的成熟,甚至偉大。
來源:中歐商業評論(ID:ceibs-cbr)
新的一年,常識君要搞一件大事情!
為了給大家提供更多有價值的管理知識
感謝每個你一直以來的支持
現邀請你參加常識君的「有獎」調研
每位參加的小夥伴都有機會獲獎哦
Step:1
識別下面的二維碼
花1~2分鐘搞定問卷
Step:2 填完問卷,坐等獎品 But!禮品都有什麼呢??? 戳下面的鏈接看☟ 我就是傳說中的鏈接,點我點我!
猜你喜歡
▼
(點擊圖片即可閱讀全文)
點擊左下方閱讀原文,了解更多!